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KJ
201913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食品
玉米
赤霉烯酮
快速
检测
胶体
免疫
层析
附件13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KJ201913)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本标准适用玉米、小麦及其碾磨加工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快速筛选测定。
第一法 比色法
2. 原理
本方法采用竞争抑制免疫层析原理。样品中的玉米赤霉烯酮经提取后与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结合,抑制抗体和试纸条中检测线(T线)上的抗原结合,从而导致检测线颜色深浅的变化。通过检测线(T线)与控制线(C线)颜色深浅的比较,对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进行结果判定。
3. 试剂及材料
除另有规定外,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验用水为GB/T 6682规定的二级水。
3.1. 试剂
3.1.1. 乙腈。
3.1.2. 甲醇+水(7+3,体积比)。
3.1.3. 稀释缓冲液(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专用提取液或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配置)。
3.2. 参考物质
玉米赤霉烯酮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见表1,纯度≥95%。
表1 玉米赤霉烯酮参考物质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登录号
分子式
相对分子量
玉米赤霉烯酮
Zearalenone
17924-92-4
C18H22O5
318.36
注:或等同可溯源物质。
3.3. 标准溶液的配制
3.3.1. 标准储备液:称取适量标准品,用乙腈(3.1.1)溶解,配制成浓度为100 μg/mL的标准储备液。﹣18 ℃避光保存,有效期6个月。
3.3.2. 标准工作液:准确量取标准储备液(100 μg/mL)(3.3.1)100 μL,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3.1.1)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浓度为1 μ稀/mL的玉米赤霉烯酮标准工作液,2 ℃~8 ℃避光保存,有效期1个月。
3.4. 材料
玉米赤霉烯酮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盒,适用基质为玉米、小麦及其碾磨加工品。
4. 仪器和设备
4.1. 移液器:100 μL、200 μL、1 mL和5 mL。
4.2. 旋涡混合器。
4.3. 离心机。
4.4. 电子天平:感量为0.01 g。
5.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20 ℃~30 ℃。
空气相对湿度:最佳测定湿度45 %~65 %。若湿度低于45 %,相应延长待测液-试纸条反应时间,以质控实验为准;若湿度为65 %~80 %,微孔与试纸条拆开后立即使用,避免微孔与试纸条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受潮;避免在湿度80 %以上湿度进行实验。
6. 分析步骤
6.1. 试样制备
按GB 5491扦取的样品充分碾磨或粉碎混匀,过40目筛。
6.2. 提取
准确称取试样5.0 g(精确至0.01 g)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20 mL 甲醇+水溶液(3.1.2),用旋涡混合器振荡3 min,离心分层或静置分层,上清液备用。
准确移取0.8 mL稀释缓冲液(3.1.3)于1.5 mL离心管中,加入25 μL上清液,混匀,待检。
6.3. 测定步骤
依检验所需,取相应数量的金标微孔和试纸条,做好标记。吸取待检液200 μL于金标微孔中,抽吸至孔底的紫红色颗粒完全溶解,孵育10 min。将试纸条插入金标微孔中,反应3 min~5 min。
从金标微孔中取出试纸条,弃去试纸条下端的样品垫,观察显色情况,进行结果判定。(若试剂盒冷藏保存,使用前需恢复至实验环境温度。)
7. 质控试验
每批样品应同时进行空白试验和阳性质控试验,可根据检测样品量制定适宜频次的质控试验。
7.1. 空白试验
7.1.1. 试剂空白试验:除不称取试样外,均按6.2和6.3所述步骤操作。
7.1.2. 基质空白试验:准确称取空白试样,按6.2和6.3所述步骤操作。
7.2. 阳性质控试验
准确称取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为60 μg/kg的质控样,按6.2和6.3步骤操作。或准确称取空白试样,加入一定体积的玉米赤霉烯酮标准工作液(3.3.2),使玉米赤霉烯酮添加量为60 μg/kg,按6.2和6.3步骤操作。
8. 结果判定
通过对比控制C线和检测T线的颜色深浅进行结果判定。
8.1. 无效结果
无论样品中有无玉米赤霉烯酮存在,控制C线均会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若C线未显色,表明操作不正确或试纸条已失效,检测结果无效(见图1)。
无效
图1 试纸条目视判定图
8.2. 阳性结果
控制C线显色,检测T线显色比C线浅或者没有颜色,判定为阳性(见图2)。
8.3. 阴性结果
控制C线显色,检测T线显色比C线深或者一致,判定为阴性(见图2)。
比色法
图2 试纸条目视判定图
8.4. 质控试验要求
空白试验结果应为阴性,阳性质控试验结果应为阳性。
第二法 消线法
9. 原理
本方法采用竞争抑制免疫层析原理。样品中的玉米赤霉烯酮经提取后与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结合,抑制抗体和试纸条中检测线(T线)上的抗原结合,从而导致检测线颜色深浅的变化。通过T线显色与否进行结果判定。
10. 试剂及材料
同3。
11. 仪器和设备
同4。
12.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0 ℃~40 ℃。
空气相对湿度:同5。
13. 分析步骤
13.1. 试样制备
同6.1。
13.2. 提取
准确称取试样5.0 g(精确至0.01 g)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12.5 mL甲醇+水溶液(3.1.2),用旋涡混合器振荡3 min,离心分层或静置分层,上清液备用。
准确移取400 μL稀释缓冲液(3.1.3)于1.5 mL离心管中,加入上清液(小麦50 μL,玉米80 μL),混匀,待测。
13.3. 测定步骤
同6.3。
14. 质控试验
每批样品应同时进行空白试验和阳性质控试验,可根据检测样品量制定适宜频次的质控试验。
14.1. 空白试验
14.1.1. 试剂空白试验:除不称取试样外,均按13.2和13.3所述步骤操作。
14.1.2. 基质空白试验:准确称取空白试样,按13.2和13.3所述步骤操作。
14.2. 阳性质控试验
准确称取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为60 μg/kg的质控样,按13.2和13.3步骤操作。或准确称取空白试样,加入一定体积的玉米赤霉烯酮标准工作液(3.3.2),使玉米赤霉烯酮添加量为60 μg/kg,按13.2和13.3步骤操作。
15. 结果判定
通过观察检测T线显色与否进行结果判定。
15.1. 无效
同8.1
15.2. 阳性结果
控制C线显色,检测T线不显色,判定为阳性(见图3)。
15.3. 阴性结果
控制C线显色,检测T线显色,判定为阴性(见图3)。
消线法
图3 试纸条目视判定图
16. 质控试验要求
同8.4
第三法 读数仪法
17. 具体检测步骤及结果判定可参考相应的说明书操作,质控试验参照第一法与第二法。
18. 结论
本方法筛查出的阳性样品进行确认时,应按GB 2761指定方法标准检测并判定。
19. 性能指标
19.1. 检出限
60 μg/kg。
19.2. 灵敏度
灵敏度≥95%。
19.3. 特异性
特异性≥90%。
19.4. 假阴性
假阴性≤5%。
19.5. 假阳性
假阳性≤10%。
注:性能指标计算方法见附录A。
20. 其他
本方法所述试剂、试剂盒信息及操作步骤是为了方便方法使用者,在使用本方法时不做限定。方法使用者在使用替代试剂、试剂盒或操作步骤前,须对其进行考察,满足本方法规定的各项性能指标时方可使用。
本方法参比标准为GB 5009.20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
附录A
快速检测方法性能指标计算表
样品情况a
检测结果b
总数
阳性
阴性
阳性
N11
N12
N1.=N11+N12
阴性
N21
N22
N2.=N21+N22
总数
N.1=N11+N21
N.2=N12+N22
N=N1.+N2.或N.1+N.2
显著性差异(c2)
c2=(½N12-N21½-1)2/(N12+N21),
自由度(df)=1
灵敏度(p+,%)
p+=N11/N1.
特异性(p-,%)
p-=N22/N2.
假阴性率(pf-,%)
pf-=N12/N1.=100-灵敏度
假阳性率(pf+,%)
pf+=N21/N2.=100-特异性
相对准确度,%c
(N11+N22)/(N1.+N2.)
注:
a样品中实际的公议值结果;
b由玉米赤霉烯酮胶体金试纸条检验方法得到的结果。灵敏度的计算使用确认后的结果。
N:任何特定单元的结果数,第一个下标指行,第二个下标指列。例如:N11表示第一行,第一列,N1.表示所有的第一行,N.2表示所有的第二列;N12表示第一行,第二列。
C为方法的检测结果相对准确性的结果,与一致性分析和浓度检测趋势情况综合评价。
本方法起草单位: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本方法参与单位:江南大学、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广东省食品检验所、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本方法主要起草人:肖全伟、姚蕾珺、王昕、张敏、胥传来、田洪芸、沈泓、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