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34T
432-2004
谷物收获机械作业质量评定办法
432
2004
谷物
收获
机械
作业
质量
评定
办法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 4322004谷物收获机械作业质量评定办法 2004-05-24 发布 2004-05-24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发布食品伙伴网http:/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定义.2 4 技术要求.3 5 检测方法.36 检验规则.6食品伙伴网http:/ II 前 言 随着农机社会化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谷物机械收获作业服务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为了评定谷物机械收获作业质量,维护农民的利益,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于 2004 年 5 月 24 日首次发布。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提出。本标准同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安徽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忠仕、徐 凯、程晓芬、汪永武、高原成、凌传义、方家平 食品伙伴网http:/ 1 谷物收获机械作业质量评定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谷物机械收获作业质量指标、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小麦、水稻机械收割、联合收获、玉米联合收获机械作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52621985 农业机械试验条件测定试验方法的一般规定 GB8097 19 87 谷物收获机械 试验方法 JB/T66811993 玉米收获机械 试验方法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小麦、水稻机械收割 用收割机收割小麦、水稻,并将切割下的茎秆铺放成条。3.2 小麦、水稻联合收获 用谷物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水稻,一次完成切割、脱粒、分离和精粮等项作业。3.3 玉米联合收获 用玉米收获机或玉米联合收获机收获玉米,一次完成摘穗(或摘穗、剥皮)、茎秆切碎还田或切段青贮等项作业。3.4 总损失率 小麦、水稻机械收割、联合收获、玉米联合收获各部损失籽粒质量之和占籽粒总质量的百分率。3.4.1 小麦、水稻机械收割作业总损失包括:割台损失、铺放损失;3.4.2 小麦、水稻联合收获作业总损失包括:割台损失、未脱净损失、分离损失和清粮损失;3.4.3 玉米联合收获作业总损失包括:籽粒损失和果穗损失。其中籽粒损失又包括:落地籽粒损失和苞叶夹带籽粒损失。3.5 割台损失 小麦、水稻机械收割、联合收获,在割台工作造成的籽粒损失,包括掉粒和掉穗、漏割穗所含籽粒。3.6 铺放损失 小麦、水稻机械收割,因铺放造成的籽粒损失。3.7 未脱净损失 小麦、水稻联合收获,由排草口和清粮口排出的茎秆穗头上未脱下的籽粒。3.8 分离损失 小麦、水稻联合收获,夹带在茎秆中由排草口排出的籽粒。3.9 清粮损失 小麦、水稻联合收获、随颖壳、瘪谷和草屑等杂物由清粮口排出的籽粒。3.10 落地籽粒损失 玉米联合收获,撒落到地面的籽粒。3.11 果穗损失 玉米联合收获,漏摘和落地果穗所含籽粒。3.12 苞叶夹带籽粒损失 玉米联合收获,排出的苞叶中夹带的籽粒。3.13 自然落粒 食品伙伴网http:/ 2 作物在收获(割)之前掉落的籽粒。3.14 破碎率 小麦、水稻联合收获、玉米联合收获,因机械损伤而造成破裂、裂纹、破壳(皮)籽粒质量占所收获籽粒总质量的百分率。3.15 自然破碎 作物在收获前已破碎的籽粒。3.16 含杂率 小麦、水稻联合收获,收获物所含杂质(石块、土块、茎秆、颖壳等)质量占其总质量的百分率。3.17 果穗含杂率 玉米联合收获,收获物所含杂质(石块、土块、茎秆、苞皮等)质量占其总质量的百分率。3.18 苞叶未剥净率 玉米联合收获,未剥净苞叶果穗数占果穗总数的百分率。3.19 割茬高度 作物收获后,留在地块中的禾茬高度。垄作作物以垄顶为测量基准。3.20 铺放角 小麦、水稻机械收割,铺层茎杆与机器前进方向的后夹角。3.21 铺放角度差 小麦、水稻机械收割,铺层上、下层茎杆铺放角的最大差值。3.22 根差 小麦、水稻机械收割,铺层根部的最大参差度。3.23 漏油污染 由于机具漏油对籽粒、茎秆、土壤造成的污染。4 技术要求 4.1 小麦、水稻机械收割 小麦、水稻机械收割作业质量指标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表 1 小麦、水稻机械收割作业质量指标 指标 项 目 小 麦 水 稻 总损失率%1.0 1.5 铺放角 ()9020 角度差 ()20 铺放 质量 根 差 mm 150 100 割茬高度 1)mm 150 100 收割后地表状况 割茬高度一致、铺放整齐、无漏割、地头地边处理合理污染情况 无 注:1)高留茬时根据农艺要求确定割茬高度。4.2 小麦、水稻联合收获 小麦、水稻联合收获作业质量指标应符合表2规定。表2 小麦、水稻联合收获作业质量指标 指 标 项 目 水 稻 小 麦 总损失率%2.0 3.5 破碎率%2.0 2.0 含杂率1)%2.0(7.0)2.0(7.0)割茬高度2)mm 150 100 收获后地表状况 割茬高度一致、无漏割、地头地边处理合理 污染情况 无 注:1)括号内的数值适用于采用风扇清选的谷物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2)高留茬时根据农艺要求确定割茬高度。食品伙伴网http:/ 4.3 玉米联合收获 玉米联合收获作业质量指标应符合表 3 规定。表 3 玉米联合收获作业质量指标 项 目 指 标 籽粒损失率%2.0 果穗损失率%3.0 籽粒破碎率%1.0 果穗含杂率%5.0 苞叶未脱净率%15 割茬高度 mm 100 收获后地表状况 割茬高度一致、无漏割、地头地边处理合理 污染情况 无 注:高留茬时根据农艺要求确定割茬高度。5 检测方法 机械收获作业质量检测一般应随机械作业进行,收获作业前按 GB/T5262 进行田间调查,测取与作业质量检测有关的基础数据,如自然落粒数、自然破碎数、籽粒产量、茎杆产量等。对玉米脱粒机还应进行田间清理,拣出落粒、落穗、断离植株及结穗高度在 35cm 以下的果穗。检测时,选点取样应避开机械转弯处。5.1 小麦、水稻的机械收割 在检测区内按对角线等间距取 5 点,检测割茬高度、角度差、根差和总损失率。5.1.1 割茬高度的测定 每点处在割幅宽度上测定左、中、右三点的割茬高度,其平均值为该点处的割茬高度。然后求5点的平均值。5.1.2 铺放角的测定 每点处用测角仪分别测定收割机铺放的上、下层茎杆(个别茎杆不计)与机器前进方向的后夹角,即为上、下层茎杆铺放角。然后分别求5点的平均值。5.1.3 角度差的测定 每点处计算5.1.2所测取的上、下层茎杆铺放角之差的绝对值,即为该点处的角度差。然后求5点的平均值。5.1.4 根差的测定 每点处测定铺层根部(个别茎杆不计)最大参差度,即为根差。测量铺长按当地成捆所需铺长计。然后求5点平均值。5.1.5 总损失率的测定 每点处在宽为实际割幅、长为 1m 的面积内拣起落粒、掉穗、漏割穗,脱粒清净后称量其籽粒质量,并换算成每平方米籽粒损失量。求其 5 点平均值,减去自然落粒量,既为机械收割每平方米籽粒总损失量。按式(1)计算总损失率。WSZ S =100 (1)Z WZZ 式中:SZ 总损失率,%;WSZ 每平方米籽粒总损失量,g;WZZ 每平方米籽粒产量,。如作业质量检测在收割后进行,小麦、水稻产量用 5 点处 1 米长铺条籽粒量折算求得;自然落粒量根据作物品种、产量、成熟度等因素确定。5.1.6 收割后地表状况及污染情况 用目测法观察检测区收割后地表状况及有无污染情况,给出综合评价。5.2 小麦、水稻联合收获 在检测区内按对角线等间距取 5 点,检测割茬高度、总损失率。3 食品伙伴网http:/ 4 5.2.1 割茬高度的测定 同 5.1.1。5.2.2 总损失率的测定 每点处在宽为实际割幅、长为 1m(割幅大于 2m 时,长为 0.5m)的面积内拣起落粒、掉穗、漏割穗和联合收割机排出的茎杆穗头,脱粒清净后称量其籽粒总质量。按式(1)计算总损失率。如检测在收获后进行,应根据收获粮食、地块面积等测算籽粒产量;自然落粒量根据作物品种、产量、成熟度等因素确定。5.2.3 破碎率和含杂率的测定 从联合收割机出粮口(如在收获后进行,则用取样器从收获物中)随机取样 5 次,每次约 200 克,集中混合。用四分法从中取出样品约 100 克,分别选出破碎(破裂、裂纹、破壳(皮)籽粒、完整籽粒及杂质(石块、土块、颖壳、茎杆等),分别称量其质量。按式(5)、(6)分别计算破碎率和含杂率。Wpz P=100 (5)Wyz 式中:P 破碎率,%;Wpz 样品中破碎籽粒质量,g;Wyz 样品中籽粒质量,g。WZ Z=100 (6)WY 式中:Z 含杂率,%;WZ样品中杂质质量,g;WY样品中总质量,g。5.2.4 收获后地表状况及污染情况 用目测法观察检测区收获后地表状况及检测收获物中有无污染情况,给出综合评价。5.3 玉米联合收获 在检测区内按对角线等间距取5点,检测割茬高度、籽粒损失率、果穗损失率、还田茎杆切碎合格率、还田茎杆抛撒不均匀率等。如检测在收获后进行,籽粒产量、茎杆产量、自然落粒等的测算参照5.2.2条。5.3.1 割茬高度的测定 每点处连续测 10 株,其平均值为该点处割茬高度。然后求 5 点的平均值。5.3.2 籽粒损失率的测定 每点处在宽为实际幅宽、长为 2m 的面积内拣起落地籽粒和小于 5cm 的碎果穗,脱粒清净后,称量其籽粒质量,换算成每平方米损失量,并求 5 点平均值。如苞叶皮随机械作业撒落在地块中,此值即为联合收获每平方米损失量。按式(1)计算籽粒损失率。如苞叶皮未随机械作业撒落在地块中,上述方法只测得每平方米落地籽粒损失量还应按 4.3.6 测算每平方米苞叶夹带籽粒损失量,两者相加后按式(1)计算籽粒损失率。5.3.3 果穗损失率的测定 每点处在宽为实际幅宽、长为 10m 的面积内收集漏摘和落地果穗(包括大于 5cm 的碎果穗),脱粒清净后称量其籽粒质量,换算成每平方米籽粒损失量,求 5 点的平均值,即为联合收获每平方米 果穗损失量。按式(1)计算损失率。5.3.4 苞叶夹带籽粒损失量的测定 从苞叶排出口随机取样 5 次,每次接取机器前进 10m 内的全部排出物,清净后称量其夹带籽粒质量,并换算成每平方米籽粒损失量,求其平均值,即为每平方米苞叶夹带籽粒损失量。5.3.5 籽粒破碎率的测定 从果穗升运器排出口随机取样 5 次,每次不少于 2kg,集中混合(如在收获后检测,从收获物中随机抽取 50 穗玉米)脱粒清净后,用四分法取出样品约 2kg,拣出机器损伤、有明显裂纹及破皮的籽粒,分别称量破碎籽粒质量和籽粒总质量。按式(5)计算籽粒破碎率。5.3.6 果穗含杂率的测定 从果穗升运器排出口随机取样 5 次,每次不少于 20kg,集中混合(如在收获后检测,从收获物中食品伙伴网http:/ 随机抽取 100kg 左右),分别称量样品总质量和杂质(包括:石块、泥土、茎叶、杂草等)质量。参照式(6)计算果穗含杂率。5.3.7 苞叶未脱净率的测定 从 4.3.6 所取样品中拣出苞叶多于或等于 3 片的果穗。按式(8)计算苞叶未剥净率。Gj B=100 (7)G 5 式中:B 苞叶未脱净率,%;Gj 样品中苞叶未剥净果穗数,个;G 样品中果穗总数,个。5.3.8 收获后地表状况及污染情况 用目测法观察测区收获后地表状况及检测区内和收获物中有无污染情况,给出综合评价。6 检验规则 6.1 作业质量指标 谷物收获作业质量指标应符合第3章的规定。6.2 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应符合第4章的规定。6.3 不合格的分类 6.3.1 被检验项目凡达不到质量指标的称为不合格。6.3.2 按其对谷物收获作业质量的影响程度,将不合格分为 A 类和 B 类,分类见表 4。表 4 不合格项目分类 不合格分 类 小麦、水稻 小麦、水稻 项目名称 机 械 收 割 联 合 收 获 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