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B34T 1268-2010 油茶营造林技术规程.pdf
下载文档

ID:2697420

大小:361.17KB

页数:1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34T 1268-2010 油茶营造林技术规程 1268 2010 油茶 营造 技术规程
ICS 65.020.40 B 66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12682010 油茶营造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Silviculture of Camellia Oleifera 文稿版次选择 2010-11-08 发布 2010-12-08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12682010 I 前 言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厅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造林经营总站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斌、郑亮、徐建敏、赵学诗、祖冰梅。DB34/T 12682010 1 油茶营造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省油茶的生产的适宜范围、良种壮苗要求、造林栽培技术及其管理、现有油茶林分类经营和改造更新、茶果的采收和处理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我省以生产茶油为目的经济栽培的普通油茶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001-1999 育苗技术规程 GBT 7906-1987 油茶丰产林 GBT 15776-2006 造林技术规程 LYT 1557-2000 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油茶 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3.2 油茶良种 通过国家或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适宜我省栽培区域内栽培的优良油茶品种。3.3 苗木假植 假植是将苗木的根系用湿润的土壤进行暂时的埋置。3.4 油茶适宜生产区 以油料生产为经营目标的油茶适生区域。3.5 油茶分布区域 DB34/T 12682010 2 油茶能够生长发育的栽培分布区域。3.6 整形与修剪 油茶在幼林前期,通过整形修剪使树的枝干形成合理树形和骨架,为丰产稳产奠定基础。修剪是在整形的基础上通过修剪枝条,调节生产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维持树体骨架的平衡。整形与修剪是相互联系的,整形是通过修剪来进行的。3.7 幼林 油茶造林后到植株普遍开花结果这段时间为幼林。4 油茶栽培区域 4.1 区域范围 我省是江北是油茶栽培区的北部边缘,油茶适宜生产区域不同油茶分布区域,油茶适宜生产区域为以金寨、金安、裕安、舒城、庐江、含山、芜湖、宣州、郎溪、广德一线以南为区域;此线以北的来安、凤阳、肥东、肥西及霍邱的南部等虽有引种栽培,除小地形、小气候条件较为适宜的少数地方外,许多地方在冬季易受冻害,影响结实,产量较低,是我省油茶栽培的边缘区,不适宜油茶大面积生产。油茶生产上,适宜区内油茶可大面积发展,在边缘区油茶可小规模发展(利用小地形或小气候可以发展),我省滁定远,凤阳以北为油茶不适宜区,不能发展油茶。见附录A(图)。4.2 海拔区域 我省油茶栽培垂直分布主要在 100 m700 m 之间,选择油茶栽培的海拔区域是垂直分布高度大别山区海拔 400 m 以下,皖南地区在海拔 600 m 以下,海拔相对高 200 m 以下,坡度25以下(不得超过25)区域;其中:山区、谷地宽度不足 50 m 的两侧山,不宜选用,大面积栽种坡度在不低于 5 度,小于 10 度内为宜。5 油茶品种 5.1 油茶良种 油茶良种是油茶优质高产的保证,必须选择经过省级以上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良品种,才能被应用于油茶造林。其中大别山系列系只适宜长江以北适生区栽培,黄山系列只适宜长江以南地区栽培。5.2 油茶的花期类型 油茶品种不同花期不同,但在早霜来前开花受粉的自然成果率较高,因此,皖南应以早花、中花期油茶品种为主,大别山区应以早花期油茶为主。5.3 品种群 DB34/T 12682010 3 根据油茶果实的成熟期,划分为寒露、霜降、立冬 3 个品种群,俗称寒露籽、霜降籽、立冬籽。大别山区应以霜降籽和寒露籽的品种种群的优良品种为主,皖南则应以霜降籽的品种种群的优良品种为主。6 油茶壮苗 6.1 苗木类型 油茶造林必须要选用嫁接的或扦插的油茶合格的苗木出圃造林。6.2 苗木标准 参照林种200961号安徽省油茶良种繁育技术要领(试行)。油茶造林必须采用、级苗造林。苗等级参见表1。表1 不同类型油茶苗等级标准 一级苗 二级苗 类 型 苗 龄(年)苗高(cm)径粗(cm)苗高(cm)径粗(cm)其 它 嫁接苗 2 25 0.30 15 0.25 裸根苗 扦插苗 2 30 0.35 25 0.30 嫁接苗 1 16 0.25 10(12)0.20 容器苗 扦插苗 1.5 22 0.25 15 0.20 根系完整,无损伤,无病虫害。6.3 苗木起运 6.3.1 起苗时间 在苗木休眠期内,选择土壤墒情较好时进行,或在起苗前天浇水,以防土壤板结起苗伤根,起苗深度要比苗木根系长度 2 cm 5 cm,起苗要保持根系完整,要边起、边捡、边分级。苗木宜随起随栽,当天栽不完,必须假植。6.3.2“四证一签”苗木调拔时,必须进行严格检疫,苗木出圃要有“四证一签”(良种生产许可证、调拨凭证、苗木检疫证和苗木合格证、产地标签)。6.3.3 苗木运输 起苗后,若需长途运输的苗木,可适当修剪密集的枝叶,尽量带宿土或用黄泥浆,然后包装运输。运输时,要用蓬布把苗盖好,以防运输时苗根被风吹干;苗运后,要立进行假植;如苗量太多,应分次取苗运输,每次运量应把握在 1 天2 天栽完为宜。7 造林技术 7.1 规划设计 在造林前,对林地要进行规划设计。其内容有自然经济概况、施工技术方案、经济效益分析等,最主要是技术人员要到造林地现场进行施工技术设计。DB34/T 12682010 4 7.2 造林地选择 7.2.1 土壤条件及坡向 土壤中层至厚层(土壤厚度 60 cm 以上),土壤疏松、排水通畅、肥力较好,湿润、透气性好、保水性强的黄壤、黄棕壤和沙壤,酸性至微酸性为宜,pH值范围:5.5 6.5(石灰岩山地不能栽植)。以阳光充足的坡向(东、东南、南、西南)为宜。7.2.2 适宜油茶造林的立地类型 油茶造林地应选择、级立地类型。在油茶适生区域内,立地条件划分主要以土层深浅、土壤的肥力和坡度三个主要因子,其指标见表2。表2 油茶林地立地类型划分指标 肥力(土层 0cm30cm)等 级 坡 度 土层厚度(cm)有机质()容 量 10 100 2.0 1.00 1025 601OO 1.01.8 1.001.30 25 60 1.0 1.30 注:、级为适宜立地类型。7.3 整地 7.3.1 整地内容 油茶造林地整理包括林地清理和土壤耕作。7.3.2 整地时间 整地季节在先年秋、冬季。7.3.3 整地方式和水保措施 整地方式有全垦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三种,要根据林地坡度等条件要求选用不同方式进行。见表3。7.4 造林密度 7.4.1 纯林密度 油茶纯林初植密度(1333 1605)株/hm2,以 2.5m2.5m、2.5m3m 株行距比较合适。但具体的还应根据地类条件、品种特性、经营目的而定。一般而言,土壤肥厚的山脚及较平坦的地类,宜采用株行距 2.5m3m,即纯林初植密度 1333 株/hm2;土壤肥力较差及坡度较大的地类,宜采用株行距 2.5m2.5m。7.4.2 间种密度 油茶林间种,多在油茶幼林期间实行,油茶与农作物间种的油茶林初植密度,株行距以 2m4m 或2.2m5m 为宜,即密度为 1245 株/hm2或 900 株/hm2。DB34/T 12682010 5 表3 不同整地方式和水保措施 整地 方式 林地坡度 作业方法 水保措施 全 垦 整 地 在平坦或缓坡地坡度在 15以内采用 先砍除杂草灌木,再全面挖掘翻,深度为山区 20cm25cm,丘陵 25cm30cm,并清除石块、树根等杂物,让土壤暴晒熟化,然后挖穴。现在多用机械进行整地开挖,深度可达 40cm 以上。全垦后,可沿水平等高线每隔 6m10m,开挖一条 30cm 左右的拦水沟,大雨时可减低流速,水渗入土中,增加土壤湿度,并防止水土流失,水 平 带 整 地 超过 15,小于20的林地采用。顺坡自上而下拉一直线,按行距定点,以点沿水平方向环山开垦的水平带,垦带由上向下挖成水平阶梯,外高内低,垦带宽 1.5m2m,垦带之间地段不垦,垦带上按株距定点挖穴。垦带为内侧低,外缘高的水平阶梯,垦带内侧挖深宽各 20cm 左右的竹节沟,以利蓄水防旱和防止水土流失。带状整地 斜 坡 带 状 整 地 在坡度近 20的林地,或在土层较浅易遭水土流失的造林地采用 按造林的行距,横山划分水平带,沿水平带,垦挖带宽为 3 左右的斜坡垦带,深度 20cm30cm,每条垦带的下方保留 12m 非垦带,并将垦带内的挖出的石块、树根等杂物散放在非垦带上。在山脊、山顶以及山脚地不砍,不垦;在山腰之间保留一定数量的非垦带。块 状 整 地 坡度超过 20小于 25的造林地,或水土保持要求较高的水塘、水库和交通沿线等地段采用。按造林株行距确定栽植点,然后在点上按规格挖穴,如有石块,要将挖出的石块等杂物置于穴边下方形成拦水埂,表土和心土分别堆放,先以表土填穴,最后以心土覆在穴面。只在造林穴 1m21.5 m2内进行土壤垦作,在山脊、山顶以及山脚地不砍、不垦;其它地方只砍不挖。7.4.3 品系搭配 油茶异花授粉坐果率高,产量大,在油茶造林时要注意品种配置,面积在 1 公顷以上,小于 5 公顷的造林地要有 3 个以上品系,在 5 公顷以上的要有 5 个以上品系苗木配置造林。7.5 造林方法 7.5.1 挖穴 按株行距定点开穴,表土入穴,穴的大小为 60cm60cm40cm60cm。7.5.2 施肥 有条件的地方,在挖穴后定植前,在穴中施放一定有机肥或土杂肥。可每穴施农家肥 10 kg 或饼肥 2 kg,复合肥 0.3 kg。7.5.3 栽植时间 油茶造林时间最适时期是 2 月上旬至下旬,最迟要在 3 月中旬完成,在此期间造林最好选择阴天或小雨天进行。容器苗还可在梅雨季节开展造林或秋冬季节栽植。7.5.4 植苗 DB34/T 12682010 6 植树造林必须做到苗木扶正、根系舒展,且苗根不能与基肥直接接触,表土回填,并踩实,填土要高出周围地表 8 cm 10 cm,呈镘头状,但嫁接苗要将嫁接口露出土面,扦插苗要将根颈低于地面 2cm 3cm。7.5.5 栽后覆盖 植苗后在苗木的四周,放置一些稻草等覆盖物并压上 1 cm 薄土,以利于保湿,提高成活率。8 幼林抚育 8.1 松土除草 油茶幼林期间,每年应松土除草松土两次,一般第一次在 5 月 6 月间进行,第二次在 8 月下旬至 9 月间进行,不同地区有所不同,皖西等地最适时期是9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松土深度以 3 cm 5 cm为宜,但造林当年宜浅,以后可逐年加深;幼树兜边宜浅,向外可逐渐加深;壤土宜浅,粘土宜深。三伏天地表炽热,不宜松土除草。8.2 间种 8.2.1 间作方式 间作要在行间间作,在造林初期距离幼树根际 50 cm 以内不得间种,随着树冠的扩大,距离逐渐加大。8.2.2 间作植物 间作作物要选与油茶没有共同病虫害、生长期短、植株矮小的作物的豆科植物、药材、绿肥等,如大豆、蚕豆、花生等。不得选用高杆、藤本和旱季耗水量大的作物。8.3 幼林施肥 8.3.1 施肥时间、种类和用量 施肥一年两次,春施可施复合肥,用量(0.1 0.15)kg/株;冬施腐熟农家肥,用量(5 10)kg/株。8.3.2 施肥方法 可撒施、环状沟施和放射状沟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撒施即将肥料均匀地撒布在树冠周围,结合中耕翻入土中;环状沟施,即在树冠外沿,挖宽深各 20 cm 30 cm 的圆形或半圆形沟施入;放射状沟施,即沿树冠中轴开放射状沟施入。8.4 幼树整形 8.4.1 定干 造林后第 1 a 2 a 内,顶芽萌发的春梢,应全部保留,使其迅速形成主干,当其高度达成 50 cm 70 cm 时截顶,使其迅速形成主干和分枝。8.4.2 整形 DB34/T 12682010 7 在定干高度 30 cm 50 cm,其上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