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B34T 1324-2010 辣椒疫病测报技术规范.pdf
下载文档

ID:2697006

大小:216.33KB

页数:1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34T 1324-2010 辣椒疫病测报技术规范 1324 2010 辣椒 疫病 测报 技术规范
ICS 65.020 B 16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13242010 辣椒疫病测报技术规范 Rules for investigation and forecast technology of the pepper phytophthora blight 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 2010-12-30 发布 2011-01-30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34/T 1324201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农科院植保所提出,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科院植保所。本标准起草参加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植保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戚仁德、汪涛、高智谋、丁建成、吴向辉。DB34/T 13242010 1 辣椒疫病测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辣椒疫病发病程度记载项目和分级指标,病情的系统调查、大田普查、测报的一般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区域范围内辣椒疫病的测报调查。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系统调查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为了解一个地区病虫发生消长动态,采用定点(定株)、定时、定内容的方法而进行的连续性调查。2.2 大田普查 general investigation 为了解一个地区病虫整体发生情况,在较大范围内进行的多点调查。中心病株 center of infested plants 田间出现的零星发病植株为中心病株。2.3 病株率 infested plants rate 病株率是指调查发病株数占调查总株数的百分率。2.4 严重度 severity degree 以辣椒植株上发病器官占植株相应部分的比例或受害程度确定级别,分级方法为:0 级:无病;1 级:仅少数叶片或 1/5 以下侧枝发病,或地上部仅叶、果有病斑,或根部出现水渍状病斑;3 级:全株 1/51/2 侧枝或1/3以下果实发病,或地上茎、枝有褐腐斑,或根表皮有腐烂病斑,但植株不萎蔫;5 级:全株 1/23/4 侧枝或 1/3 以上果实发病,或根部腐烂、茎基部有褐腐斑,植株有可恢复的萎蔫现象;7 级:全株 3/4 以上侧枝发病,或地上茎、枝与茎基部均有褐腐斑,同时部分枝条枯死;DB34/T 13242010 2 9级:全株枯死。2.5 病情指数 disease index 病情指数是将病株率和严重度结合起来,用一个数值反映辣椒群体发病程度的平均水平,通过下式进行计算:.(1)100(IDldii)P式中:I 为病情指数;di 为各严重度级值;li 为各级病株数;P 为调查总株数;D 为严重度最高级别的数值,即 9。3 发生程度分级 辣椒疫病发生程度分为 5 级,即轻发生(1 级),偏轻发生(2 级),中等发生(3 级),偏重发生(4 级),大发生(5 级)。以病株率为发生程度分级的主要因素,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比率作参考,各级指标见表 1。以辣椒生长季的最终病情定当地当季年发生程度。表1 辣椒疫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发生程度(级)1 2 3 4 5 病株率(,X)X3 3X15 15X30 30X40 X40 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比率(,Y)Y10 10Y20 20Y30 30Y40 Y40 4 系统调查 4.1 苗期发病系统调查 4.1.1 调查点的设定 选择辣椒田地势较低、重茬老苗床或品种抗病性较弱的苗床 23 个,作为辣椒疫病苗期发病系统调查的观查点。有条件的地方宜设立测报观测圃,选择低洼潮湿地块,并选用当地感病品种,四周设施隔离或种植非茄科作物作为隔离带。观测圃宜配置可测大气温度、降水量和湿度的气候观测设备。4.1.2 调查时间 从辣椒出苗后 1015 天开始至定植前 3 天,或从 4 月上中旬开始至现蕾期开始调查中心病株,每 5 天调查一次。4.1.3 调查方法 DB34/T 13242010 3 采用按行踏查的方法,踏查面积 350 m2 以上。发现病株后则细查其严重度级别,估计植株密度,记载、计算病株率及其病情指数。结果记入辣椒疫病苗期发病系统调查表,即附录 A 表 A.1。4.2 大田病情系统调查 4.2.1 调查点的设定 根据早、中、晚不同茬口的各主栽品种,选地势低洼、种植密度高、连作等有利于发病的类型田各2 块3 块,作为辣椒疫病的大田病情系统调查田。系统调查田宜配置可测大气温度、降水量和湿度的气候观测设备。4.2.2 调查时间 从 4 月中下旬或辣椒定植后 15 天,或根据常年发生情况推测的中心病株出现日前 35 天开始调查,以后每 5 天调查一次,至辣椒采收结束前 10 天。4.2.3 调查方法 采用按行踏查的方法查找中心病株,踏查面积不少于 400 m2。发现中心病株后即转入病情动态调查。病情动态调查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方法,每块田定 10 点,其中至少 1 点有发病病株,隔行调查,每点 10 株,调查结果记入辣椒疫病大田发病动态系统调查表,即附录 A 表 A.2。5 大田普查 5.1 普查田的设定 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品种、不同田块类型选择调查田,每种类型田调查数量不少于 5 块,调查总田块应在 10 块以上。5.2 普查时间 大田普查一般在系统调查中心病株出现后立即开始,以后每 10 天普查一次,至少连续调查 3 次。5.3 普查方法 未见中心病株田块按行踏查,见中心病株田块则采用平行跳跃式调查。田块面积不足 667 m2 则全田实查,田块面积在 667 m2 以上,则10点取样(取样方法同大田系统调查),每点查 10 株,将普查结果填入辣椒疫病大田普查统计表,即附录 A 表 A.3。6 气象要素观测 辣椒生育期间,利用田间设置的气候观测设备,以小时为间隔记载气温、降水、湿度等气象资料,结果填入田间气象要素记载表,即附录 A 表 A.4。7 测报方法 7.1 发生期预报 DB34/T 13242010 4 根据系统测报调查数据,结合天气、品种及辣椒疫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见附录 B)等综合分析,预测病情发生趋势。在中心病株出现后,应根据天气实况和未来一旬的天气预报,确定大面积防治适期。防治适期 1:当田间病株率达 3时,即达防治指标,应视为防治适期;防治适期 2:田间查见辣椒疫病中心病株,且天气预报近期(5 天)内平均气温在 2025、连阴雨或有中到大雨时,此后的 35 天即为防治适期。7.2 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预报 应根据当地田间调查病情动态、气候条件适宜程度等做出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预报。进入生长盛期至采收中后期前的各类型辣椒田均应视为防治对象田。DB34/T 13242010 5 A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表册 A.1 苗期发病系统调查 表A.1 辣椒疫病苗期发病系统调查表 病情分级 调查 日期 品种 播种 日期 出苗日期 调查 面积(m2)植株 密度(株/m2)调查株数(株)发病株数(株)病株率()0 1 3 5 7 9 病情指数备注 调查地点:调查单位:调查人:A.2 大田发病系统调查 表 A.2 辣椒疫病大田发病动态系统调查表 病情分级 调查 日期 类型田 品种 生育期 调查 株数(株)发病 株数(株)病株率()0 13 5 7 9 病情 指数 备注 调查地点:调查单位:调查人:A.3 大田发病普查 表 A.3 辣椒疫病大田普查统计表 调查 日期 田块 类型 调查 面积 发病 面积 品种生育期 调查株数 发病株数 病株率()备注 平均 病田率()病株率()调查地点:调查单位:调查人:DB34/T 13242010 6 A.4 田间气象要素调查 表 A.4 田间气象要素记载表 日期 时间(hh:mm)气温()降水量(mm)相对湿度()备注 调查地点:调查单位:调查人:DB34/T 13242010 7 BB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辣椒疫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 B.1 辣椒疫病的主要症状 辣椒疫病在辣椒整个生长期(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发病,发病部位在幼苗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渍状软腐,致使上部猝倒。成株期发病,根、茎、叶、枝、果均可受害。根部受害后呈褐色,后整株枯萎死亡;茎多在分叉处发病,初呈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后缢缩成黑褐色,茎杆枯萎死亡;果实发病,病斑初为水浸状暗绿色,后变软腐霉烂;叶片染病,初为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后成椭圆形黑斑,叶片软腐易脱落。各病部在潮湿时,均可见到稀疏的白色霉状物。B.2 辣椒疫病的侵染循环 辣椒疫病由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侵染所致,主要以卵孢子随同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环境条件适宜,卵孢子萌发,侵染危害。随后又在当年被害部表面产生孢子囊,借风雨传播,进行再次侵染。因此,菌源多少是该病发生蔓延的主要因子之一。连作的田块,一般发病较重;病土育苗,秧苗发病就重;秧苗发病株率在5%以上时,移栽大田,大田发病也就重。B.3 辣椒疫病的发生规律 B.3.1 温湿度 病菌萌发、侵染的最低温度为 8,最高温度为 38。该病的最适发病条件为:温度 2530,空气相对湿度 80100,发病潜育期为 510 天,最适感病生育期为开花座果期。B.3.2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是辣椒疫病流行的决定性因素。阴雨连绵或多雾、多露条件,疫病最易流行成灾。一般中心病株出现后仍保持适温高湿的天气,病害将会很快扩散、蔓延。当田间气温在 1630,相对湿度高于 80时,发病就重。因为孢子囊的产生、萌发和游动孢子在寄主表面扩展等与湿度有直接关系,因此,在 2030的适温范围内,湿度大小是该病发生轻重的决定因子。如果连续 3 天下雨或暴雨淹水,田间发病、蔓延就迅速,甚至可暴发成灾。而 10 天以上高温干旱,则可抑制该病的发生与蔓延。B.3.3 品种 不同品种的发病情况也有差异,一般尖椒型品种发病率低于圆椒、甜椒等品种或组合。B.3.4 发病高峰期 我省辣椒疫病的常年发生高峰期在 5 月至 9 月。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