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21T
1540-2007
农产品质量安全
香菇露地栽培技术规程
1540
2007
农产品
质量
安全
香菇
露地栽培
技术规程
ICS 备案号: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DB21/T 15402007 农产品质量安全 香菇露地栽培技术规程 2007-07-01 发布 2007-08-01 实施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发布 DB21/T 15402007 I 前 言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本标准起草人:陈 平、苏君伟、李 超、张 敏、肖千明、刘 娜、刘俊杰。DB21/T 15402007 1 农产品质量安全 香菇露地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辽宁香菇露地栽培的产地环境、生产工艺、栽培技术管理、采收与加工、农残控制与病虫害防治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辽宁香菇露地阳畦栽培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T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品环境技术条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主料 组成香菇露地栽培基质的主要原料是培养基中占数量比重大的碳素营养物质,如除去含有害物质树种外的阔叶树杂木屑;自然堆积六个月以上混有针叶树种的木屑;玉米芯、棉籽壳、豆秸粉等作物秸杆皮壳等。要求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无农药残留,符合NY/T 5099 要求。3.2 辅料 组成香菇栽培基质的辅助原料、配量较少、含氮量较高,用来调节培养基质的C/N比的物质。如麦麸、米糠、饼肥(粕)、玉米粉、大豆粉等。要求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无农药残留,符合NY/T 5099 要求。4 产地环境 香菇露地栽培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的要求,栽培场地应远离工矿业污染源,距离在2km以上,不受废水、废气、废渣的污染,喷浇香菇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畦床宽60cm,长不限,深10cm,畦间留50cm作业道,床底呈龟背型。5 生产工艺流程 备料配料蒸料冷却(下地)播种压实覆膜覆土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6 栽培技术管理 6.1 栽培季节 DB21/T15402007 2 香菇露地栽培是东北地区香菇生产的一种主要栽培模式,靠自然温度养菌和出菇,适宜我省香菇露地栽培播种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土壤化冻10cm即可。4月5月份为发菌期,6月初开始出菇,8月初至9月末为出菇盛期,10月末出菇结束,经越冬后,开春继续出菇,至5月份左右结束。6.1.1 品种选择 应选择符合国家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所规定的优良品种,并经过栽培试验证明该品种的种性适应本地气候条件、抗逆性强、抗杂菌力强、菌丝生长健壮、出菇整齐、优质高产、耐贮运的优良品种。香菇露地栽培品种应具备发菌速度快,菌丝生长旺盛、封面早等特点,应选用早熟、中早熟品种,尤其是抗高温的品种。6.1.2 菌种生产 根据当地不同生产季节,按照国家行业标准NY 528的要求,生产一级(母种)、二级(原种)、三级(栽培种)菌种。根据生产计划用量,菌种生产可安排在9月份至10月份开始。6.2 栽培场地 应选择地势平坦、通风良好、水源充足、水质纯净、远离畜禽舍、无污染、环境清洁卫生的地方。6.3 原料选择及生产设备与工具 6.3.1 木屑选择 木屑最佳选择为阔叶树硬杂木屑,针叶树木屑混合量不应超过15,粗细程度应以圆盘锯加工的木屑为标准,采用带锯木屑应与50圆盘锯粗木屑混合使用,或加入20刨花碎片、稻壳等。木屑储备两种方法:一种将木屑晒干装袋,集中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仓库;另一种方法是露天贮藏,堆积时间3个月至半年。6.3.2 辅助原料 米糠、麦麸,玉米粉为栽培香菇的辅助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无结块、无虫蛀,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高垫垛底以防地面潮气和鼠害。6.3.3 蒸料及配料设备 蒸料设备:香菇的半熟料栽培常采用简易蒸锅进行蒸料。配料场地要求水泥地面,配料设备有搅拌机,批量生产时,搅拌机可提高效率和操作质量。6.3.4 生产工具及用具 生产工具为编织袋、铁锨、刮料的木板、压料的木拍、草把(10根20根一束,播种前一天用3石灰水浸泡4h6h,控干备用)等。生产用具为塑料薄膜,用于封闭菌料。其他用具:浸泡消毒塑料薄膜用的小缸;挖取菌种的钢铲、镊子,盛菌种的搪瓷盘等。6.4 配方与配制方法 6.4.1 配方 配方:硬杂木屑 78、麦麸 20、石膏粉 1,石灰 1%;配方:硬杂木屑 59、玉米芯 20、麦麸 20、石膏粉 1,石灰 1%;配方:硬杂木屑 85、麦麸 10、玉米粉 2、豆粉 1、石灰 1、石膏 1。6.4.2 配制方法 配制时先将各种原料混合均匀,采用先干拌后湿拌的原则,按料水1:11:1.2的比例缓慢将水加入混合均匀,使其含水量达到55。配好后用塑料覆盖30min60min,测定含水量,含水量适宜的标准是用手紧握培养料成团、触之即散,指间稍有水渗出,但不下落;或用拇指与食指捏培养料,见到水迹时,含水量即可达到5560。蒸料过程含水量可在原来基础上增加23,这是栽培香菇最适宜的含水量。6.5 蒸料与接种 6.5.1 蒸料 采用常压灭菌锅灶蒸料,常压灭菌锅一般采用铁板卷成圆桶或用砖、水泥砌成。蒸料前锅内注满水加热,水位线距蒸帘30cm,锅内水烧开后先在锅底撒5cm7cm厚的一层干料,然后按照“见汽撒料”的DB21/T 15402007 3 原则进行装料,培养料装至八分锅时,盖好锅盖或麻袋,用绳绑紧,塑料布鼓气后呈馒头状,锅内温度达到98以上开始记时,蒸料时间为2min,停气后30min40min,当料温在90左右时趁热出料。6.5.2 出料 出料前,将各种用具:如铁锨、编织袋洗净,用0.01高锰酸钾水浸泡20min。培养料在锅内蒸料后,趁热出锅,将料装入经杀菌消毒过的编织袋内,运到地里,当料温降至30左右,即可铺料。6.5.3 备种 菌种袋(瓶)表面用 0.01高锰酸钾溶液或 75酒精擦洗消毒,播种人员应穿干净的工作服,双手用 75的酒精棉球消毒。播种操作时,将菌种袋划破,用消毒过的小铲挖去老菌皮,把菌种掰成玉米粒大小的碎块,菌种当天用当天粉碎,不可过夜。6.5.4 播种 选择无风天。畦内 200g/m2白灰粉消毒,铺上预先经过杀菌消毒的塑料膜,用具及按预备投料量的2/3 撒入料中,拌均匀,用消毒过的刮板刮平后,将其余 1/3 菌种播在料面,再用消毒过的压板,平整料面并稍稍压实,使菌种和料面充分接触,料面应呈龟背型,压板压实后厚度约为 7cm10cm。6.5.5 放置草把 菌料压实后,每隔 20cm25cm 料面斜放消毒过的一束草把,然后将塑料膜折回,每隔 80cm100cm塑料膜之间夹放一个草把。6.5.6 覆土 整理好塑料膜后开始覆土,覆土应为颗粒状或块状,忌覆细土,厚度约为 4cm5cm。夹于塑料膜之间的草把一端要露出土面。6.6 发菌期管理 6.6.1 养菌 播种 10d 左右,菌丝开始定植,50d60d,香菇菌丝布满菌料,上下洁白一致,形成菌块。外界温度在 1620时,活动通风草把,促进通风换气。6.6.2 盖帘 气温达到20时,把准备好的稻草帘覆盖在床面上,遇到长期高温干旱时,可向稻草帘表面喷水降温,连雨天及时将床面积水排除,将稻草帘晒干后覆盖到床面上。6.6.3 撤土 播种后 30d40d 左右,辽宁地区在 5 月 20 日左右,此时菌丝发穿透,爬满塑料膜或部分通风草把,选择无风培养料晴天早、晚撤土,先将床土用刮板轻轻刮下,堆在床边,抖掉塑料膜上的残土,揭开塑料膜,将草把轻轻取出,忌损坏菌料,再将床两侧塑料膜折回。6.6.4 搭建拱棚、上草帘 撤土揭膜前,搭建拱棚,以竹条,树枝作为骨架,搭拱式或平顶式棚。拱式拱高35cm45cm左右,平顶式拱高35cm左右,每延长米3根拱条。边撤土边上稻草帘,2块草帘要搭接上5cm,过程中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培养料表面。6.7 转色期管理 6.7.1 通风管理 撤土后2d4d尽量不翻动塑料膜,4d5d后,料面菌丝达到2mm时每天揭膜1次2次,每次20min30min,此时菌丝倒伏,分泌色素,形成菌膜。当菌料转色至1/3时,将塑料膜卷到畦床两侧,进行大通风。转色后,晴天夜间需揭去棚上覆盖物,打开培养料的塑料膜,通风降温,清晨再把草帘、塑料膜盖上。6.7.2 温、湿度管理 转色催蕾期需要温差刺激,通过早晚揭膜通风形成温差,促进转色顺利完成。转色期后,覆盖塑料膜,料温可升至 2225,晚间揭膜降至 10左右,连续刺激 4d5d 原基即可形成。原基形成期早晚通风各 30min,拉大干湿差,促进菇蕾分化。气温达到 28时,菌块表面过干,影响转色,应适量喷DB21/T15402007 4 水,加强遮阴,当气温达到 30时,应往草帘上喷水散热,防止畦内过热。雨水来临时,应及时覆好塑料膜,防止大量雨水进入,如雨水淹没菌床,应及时挑沟排水。转色时料面有积水应及时擦干,少时可用海绵,多时可用消毒过的尖木棒扎透菌料放掉积水。6.7.3 光照管理 转色期和原基的形成都需要一定的散色光,光刺激可促进转色。支拱上帘后,床面的散色光可满足菌丝转色对光照的要求,达到正常转色。6.7.4 惊蕈出菇 转色后,打开塑料膜用木块拍打料面催蕾,拍打疏密程度要根据不同品种和商品菇的要求适当掌握。6.8 出菇期管理 6.8.1 温、湿度管理 子实体生长期温度在1522之间。出菇阶段以保湿为主,菌料含水量保持在6065,棚内相对湿度为8590,第1潮菇一般在6月上旬产生,此期气温由低向高,夜间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且是雨季,湿度大,对子实体分化有利。由于气温逐渐升高,应加强通风,把薄膜挂高,不让雨水淋菌床,当一批香菇采收结束之后,停止喷水,使料面干燥2d3d,然后覆膜,2d3d菌丝恢复后再加强浇水刺激下一批子实体的迅速形成。6月中下旬至8月份,为全年气温最高的季节,出菇较少,覆土地栽香菇均靠自然气温生长,结合人为调控,应以降低菇床的温度为主,促进子实体的发生。可通过向草帘喷水保持棚内湿度,引灌水源,加大水的流动量。9月10月份,气温下降,菌块因出菇而失水过多,应往畦内适当灌水。6.8.2 通风管理 气温高于 25,每天应通风 3 次4 次,可在早、午、晚进行;气温在 2025之间,可早晚各通风一次,20以下,每天通风一次。保持棚内空气充足新鲜,否则易出现畸形菇,甚至死亡,但要注意保湿。6.8.3 光照管理 出菇期畦床内必须有一定散色光,光照不足,菇盖颜色变浅,易导致畸形菇。菇棚要根据子实体的生长要求,通过揭盖覆盖物来调控棚内的光照,7 采收与加工 7.1 采收 7.1.1 采收标准 香菇从原基形成到采收期为7d10d,管理得当15d可完成1个菇茬。采收应在菌盖未开伞,菌膜未破裂前进行,当菇盖直径4cm6cm,边缘稍有内卷,形成铜锣边状,由白色转为淡黄色,即可采收,否则会降低商品价值。7.1.2 采收方法 采收前2d,停止喷水,每天采2次3次,采收时需将菇体全部采下,方法是用左手的中指、食指按住菇根部的菌块,右手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菇柄基部轻轻向上拔起,以免碰伤周围菇蕾,亦可减少培养基随菇根带走。7.1.3 料面清理 采收后要及时清理料块表面,将死菇、菇根和料面碎渣清除干净,停止喷水2d3d,有利菌丝恢复,积累营养。以后仍按正常出菇要求管理,15d20d后即可采收第二潮菇。1kg干料可产香菇干品0.1kg。7.2 加工 7.2.1 晒干法 清理菌柄,摊放在晒筛上,3个5个晴天即可晒干鲜菇,晒干时间越短,干菇色泽、质量越好。7.2.2 烘干法 DB21/T 15402007 5 采收后在晴天晒4h6h,然后进入烘干室,应用炭火或煤火烘焙,同时排出湿气。开始温度到3040,然后升温10h左右,温度达到60时,然后再逐渐降到40,保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