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B 34-T 334-2003-黄颡鱼人工繁殖及种苗培育技术规范.pdf
下载文档

ID:2696705

大小:186.03K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 34-T 334-2003-黄颡鱼人工繁殖及种苗培育技术规范 34 334 2003 黄颡鱼 人工 繁殖 种苗 培育 技术规范
ICS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 3342003黄颡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规范 2003-05-20 发布 2003-05-20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34/T3342002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环境条件.1 4 亲鱼的来源与选种.1 4.1 来源.1 4.2 选择.1 5 亲鱼培育.1 5.1 培育池.1 5.2 雌雄配比.1 5.3 放养量.1 5.4 放养方法.1 5.5 饲料与投喂.2 5.6 管理.2 6 人工催产.2 6.1 产卵池.2 6.2 催产时间.2 6.3 人工鱼巢的设置.2 6.4 人工遮阳装置.2 6.5 亲鱼选择与配组.2 6.6 催产剂的配制及用量.2 6.7 注射方法.2 7 效应时间与产卵.2 8 人工孵化.3 8.1 孵化设施.3 8.2 放卵密度.3 8.3 孵化管理.3 9 鱼苗培育.3 9.1 仔鱼期暂养.3 9.2 1.5 cm后的培育.3 10 鱼种培育.4 10.1 池塘单养.4 10.2 池塘混养.4 10.3 鱼病防治.4 DB34/T3342002 II 前 言 黄颡鱼(嘎丫、俗名黄腊丁、黄鳍鱼)原是野生鱼类,人工养殖兴起。为推广黄颡鱼苗种生产技术,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庆市石塘湖渔业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归口单位: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甘小顺。DB34/T3342002 1 黄颡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亲鱼源与选种,亲鱼培育、人工催产孵化及苗种培育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85881988 渔业资源基本术语。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SC/T100894 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3 环境条件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符合 GB11607 的规定。4 亲鱼的来源与选种 4.1 来源 亲鱼来源于通江湖泊,经选择培育而成。4.2 选择 亲鱼,选择二龄以上,体长、腹面平直、体后半部稍侧扁,头大且扁平;吻圆钝、胸鳍硬刺前缘有 30 枚45 枚细锯齿,后缘具有 9 枚17 枚锯齿;体背部黑褐色,体两侧黄色,体侧有断续三块黑色条纹,腹部淡黄色,各鳍灰黑色;雌鱼体重 100 g 以上,具有生殖孔和泌尿孔,雄鱼 150 g 以上,具有长而尖的生殖突长度约 0.50 cm 以上。5 亲鱼培育 5.1 培育池 亲鱼培育池位于水源较近,注排方便,环境较安静处。池底平坦,淤泥较少,面积 660 m21300 m2,水深 1 m1.5 m,进排水口有拦鱼设备。池塘清整符合 SC/T1008。5.2 雌雄配比 雌雄配比为:11.5。5.3 放养量 亲鱼的放养量,667 m2放养 100 kg左右。放养密度一般每 667 m2放养 300 尾400 尾;1300 m2左右放养 500 尾600 尾。5.4 放养方法 每年三月份,从湖泊捕捞的商品鱼中,选择个体大、体质健壮、无病、鳍条完整、无损伤且性腺DB34/T3342002 2 已达成熟的鱼,放在亲鱼池专池培育。亲鱼池中混养 200 尾250 尾花白鲢,规格为 15 cm20 cm。5.5 饲料与投喂 除池塘中的天然饵料外,必须投喂人工饲料,主要是小鱼、鱼肉、人工配合饵料。5.5.1 小鱼、鱼肉的投饵量及投饵方式 在亲鱼池搭设饵料台,用绞肉机将鱼、蚌肉等绞碎,上午 9 时和下午 17 时分别投喂 30%与 70%。投喂定位集中在饵料台上,每次投饵以 60 min 摄食完为宜。日投饵量参见表 1。表 1 日投饵量 温 度 投喂量(占亲鱼体重)1015 1.5%1520 2%3%2030 3%4%5.5.2 人工配合饵料投喂 在亲鱼培育中有时饵料鱼不足,可投喂蛋白质含量大于 20%的配合饵料。5.6 管理 亲鱼塘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在 4 mg/L 以上,PH 78,严防亲鱼浮头。每隔 10 d 左右,进行冲水刺激,5 月份开始,每隔 2 d3 d 早晨冲水一次,投喂饵料要注意观察鱼的活动情况,投喂饵料不要过剩。6 人工催产 6.1 产卵池 采用流水水泥池,面积为 4 m240m2,水深 0.6 m0.8 m。6.2 催产时间 5 月中下旬至 6 月上旬 6.3 人工鱼巢的设置 亲鱼第二次注射催产剂后,在催产池中设置人工鱼巢,用杨树根须、棕片等,利用毛竹竿固定,平铺池底。6.4 人工遮阳装置 催产孵化池上方要盖遮阳装置,可用竹桩、钢管等固定,上盖黑色遮阳布。6.5 亲鱼选择与配组 6.5.1 成熟亲鱼的选择 选择标准是:雌鱼腹部膨大柔软,生殖孔微红外突,用手轻压腹部有流动感。雄亲鱼体色较深黄,精液不能挤出来,生殖突微红而膨大。6.5.2 雌雄配组 人工注射催产剂,自然产卵授精,雌雄配比为 111.2。6.6 催产剂的配制及用量 人工催产,混合使用类似物每 kg 体重 20 ug30 ug 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800 IU1000 IU,也可用地欧酮(DOM)5 mg10 mg 或垂体与类似物配制成悬浊液混合使用。雄鱼用量为雌鱼的 0.5 倍0.7倍。6.7 注射方法 人注射为胸鳍基部,具体方法是:将针头朝鱼头部方向,成 45角轻轻进针 2 mm3 mm,快速注入体腔;雌注射次数为两次,第一针为总剂量的,间隔 12 h20 h 注射第二针;雄鱼是在雌鱼第二次注射时一次注射。7 效应时间与产卵 DB34/T3342002 3 黄颡鱼发情效应时间与水温、催产药物的种类、亲鱼的成熟度、微流水、气候条件等有直接关系,主要因素是水温。效应时间参见表 2。表 2 效应时间 水 温 效应时间 1922 3632 h 2325 3026 h 2628 2420 h 2930 1612 h 发情时,雄鱼追逐雌鱼,沿池边狂游,尾部及背鳍不时露出水面,形成浪花;雌鱼开始转动下沉于水底鱼巢上进行产卵,雄鱼也追着雌鱼转到底部鱼巢上进行排精。产卵池中采用静水冲气或间断冲水,发情前 4 h5 h 冲水刺激发情,发情时将冲水刺激改为微水流 8 人工孵化 黄颡鱼鱼卵为粘性卵,产卵基本结束,将鱼巢取出消毒后放在流水水泥池中进行流水孵化。水温在2328,从受精卵到孵出仔鱼约需 50 h70 h。8.1 孵化设施 流水水泥池,遮阳棚,80 目进水过滤沙窗。8.2 放卵密度 一般密度为每m3放卵 20 万粒。8.3 孵化管理 保持 24 小时不断的流水,水质良好,无污染物,水温在 2328,溶氧在 6 mg/L 以上,孵化出膜前每 24 h 要进行一次 20 ppm 高锰酸钾溶液消毒。鱼苗出膜后仔鱼能自由游动后,将鱼巢从孵化池中取出。9 鱼苗培育 9.1 仔鱼期暂养 刚孵化出膜的仔鱼,卵黄囊较大,不能自由游动而且喜欢集群在水体的底部,待卵黄囊消失,在暂养池中养至 1.5 cm 后进行池塘培育。9.1.1 暂养设施 流水水泥池,遮阳棚。9.1.2 方法和密度 将流水水泥池清理干净,注水深 0.7 m,每m3水体放入 1.5 万尾带卵黄囊的仔鱼。9.1.3 投喂管理 保持流水不断,待鱼苗卵黄囊消失,开始摄食外营养,鱼苗自由集群游动,第 1 天开始投喂鸡蛋黄,第 2 天蛋黄与活体浮游动物配合投喂,沿池边少量多次,每 2 d 一次清除水泥池中的杂物及粪便。9.2 1.5 cm 后的培育 鱼苗暂养至 1.5 cm 后,培育至 5 cm 左右。9.2.1 土培育池 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面积 330 m2667 m2左右,水深保持 0.5 m1.0 m。清整消毒同常规。9.2.1.1 放养密度 每 667 m2放 2 万尾,单养。9.2.1.2 管理 鱼塘清池后,晾晒一周后蓄水达 40 cm60 cm,每 667 m2施发酵后的有机肥 150 kg;鱼苗下塘时DB34/T3342002 4 操作应轻缓,温差不超过2,下塘后 3 d5 d开始投喂饵料,投喂方法是根据水温及鱼体的大小而定,一般采用少量多次,主要投喂鲜鱼浆和黄豆粉,每天上、下午各投喂 2 次,集中投喂,投喂量依据鱼的摄食量而定,以 1 h吃完为度,切勿时饱时饥。每隔 3 d5 d加水 1 次,每次加入 8 cm10 cm,池塘一端置 5 m2左右的水花生。每日坚持巡塘,注意鱼苗的摄食与分布状况,特别留心鱼病的发生,实施必要的防治措施。9.2.2 流水水泥池培育 流水水泥池面积 10 m240 m2,深度为 0.8 m1.0 m,能方便的将污物排出池外。9.2.2.1 放养密度 鱼苗体长 1.5 cm时,每m3水体放养 3000 尾4000 尾;体长至 3 cm时,分池培育,每m3水体放养2000 尾3000 尾。9.2.2.2 饵料及投喂 依据不同发育阶段,投喂轮虫、桡足类、摇蚊幼虫、水蚯蚓、蛋黄、黄豆粉、鲜鱼浆。投喂方法少量多次,边吃边喂,坚持“四定”投饵原则。9.2.2.3 管理 保持水质清新,溶氧量在 6 mg/L 以上,微流水不断,定期将池底污物用吸管吸出;池上方用遮光黑布遮盖。10 鱼种培育 黄颡鱼苗全长长到约 5 cm 左右时,进行苗种分池,继续培育大规格鱼种或直接进行成鱼养殖。10.1 池塘单养 池塘面积以 1300 m2 2600 m2为宜,水深 2 m左右,每 667 m2放养 8000 尾。养殖中要投喂绞碎的杂鱼、螺蚌肉及人工配合饵料,投饵时坚持“四定”原则;每个月用漂白粉对食场消毒一次;每 10 d15 d 加水一次,调节水质。10.2 池塘混养 将鱼苗放入常规冬片养殖池中,每 667 m2放养量 800 尾1000 尾,饲养管理同常规。10.3 鱼病防治 鱼种培育阶段,是鱼病流行时期,黄颡鱼常见鱼病为出血性水肿病,用消毒剂进行池塘消毒,同时在饵料中添加大蒜素,每 100kg 饲料中加 20g 大蒜素,连喂 3 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