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B13T 1217-2010 强筋冬小麦调优栽培技术规程.pdf
下载文档

ID:2695949

大小:226.02K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13T 1217-2010 强筋冬小麦调优栽培技术规程 1217 2010 冬小麦 栽培技术 规程
I C S 6 5.0 2 0.0 1B 0 5卜J刁、竺,甲 刊 D B 1 3省 地 方 标准DB 1 3/T 1 2 1 7-2 0 1 0强筋冬小麦调优栽培技术规程T h e c u lt iv a t io n t e c h n iq u e s r e g u la t io n o f a d j u s t in g a n d o p t im iz in g f o rs t r o n g g lu t e n w i n t e r w h e a t2 0 1 0-0 5-1 0 发布2 0 1 0-0 5-2 5 实施河 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布食品伙伴网http:/ 1 3/T 1 2 1 7-2 0 1 0.J J.月-月 IJ吕 本标准按照G B/T 1.1-2 0 0 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业厅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 站、菜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菜城市农科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凤玲、蔡淑红、曹刚、王志辉、张胜爱、杨海川、何建兴、马吉利、蒋晓茹、成铁刚、高丽敏、李艳芬、郝秀钗、崔爱珍、张世辉、许宁。食品伙伴网http:/ 1 3/T 1 2 1 7-2 0 1 0强筋冬小麦调优栽培技术规程范围 本 标 准规定了 强 筋冬小 麦公顷 产 量6 7 5 0 -8 2 5 0 k g(每 亩4 5 0 5 5 0 k g),品 质指 标达到 蛋白 质)1 4%,湿面筋)3 2%,稳定时间)7 分钟的栽培基础条件和管理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冀中南冬麦区。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 B 4 4 0 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 部分:禾谷类 G B 5 0 8 4 农田 灌溉水质标准 G B 1 5 6 1 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 B/T 1 5 6 7 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G B/T 8 3 2 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 Y/T 4 9 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 Y 6 8 6 硫酞脉类除草剂合理使用准则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调优在品种、环境选择的基础上,通过栽培技术的调控,使强筋小麦品质指标达到国标二级以上。4 实现目 标产量所具备的基础条件4.1 气象因素4.1.1 温度()适宜在常年平均气温31 3 0C,小麦生育期间(不包括冬季)0 以上积温 2 0 0 0 2 2 0 0 0C,冬小麦越冬期间负积温)-2 4 0 0C,极端最低温度)-1 5 0C o4.1 .2 日照(h)年平均日 照时数大于2 3 0 0 h e4.1.3 降水(mm)年平均降水量琪7 0 0 m m o4.2 土壤条件 符合G B 1 5 6 1 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地势平坦,有良好的耕作基础,壤土、中壤土或重壤土。耕作层含有机质)1.5%,全氮)0.0 8%,速效磷)1 8 m g/k g,速效钾)8 0 m g/k g.4.3 灌溉条件食品伙伴网http:/ 1 3/T 1 2 1 7-2 0 1 0符合G B 5 0 8 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全生育期排灌方便。冬前保证能浇 1 水,春季保证适时能浇2水至 3 水。5 主要生育指标和生产目标5.1 冬前壮苗指标越冬期小麦主茎叶龄5-6 片,单株茎数3 -5 个,单株次生根 4-8条。冬前生长健壮。5.2 群体动态指标 苗公顷数2 1 0.3 3 0 万(每亩1 4-2 2 万),越冬期公顷茎数 9 7 5.1 2 0 0万(每亩6 5-8 0 万),返青期公顷 茎数 1 2 0 0.1 3 5 0 万(每亩8 0-9 0 万),起身期公顷茎数 1 3 5 0 1 6 5 0 万(每亩9 0-1 1 0 万),挑旗期公顷茎数 7 0 5-8 2 5 万(每亩4 7 5 5 万),成熟期公顷穗数6 7 5 一 7 8 0 万(每亩4 5 5 2 万)。5.3 产量结构指标 适 宜 产量结 构 指标:公顷 穗 数6 7 5-7 8 0 万(每亩4 5 -5 2 万),穗粒 数3 0-3 3 粒,千 粒重3 8.4 2 g,产 量6 7 5 0-8 2 5 0 公 斤/公顷(4 5 0-5 5 0 公 斤/6 6 6.7 m 2)a5.4 品质指标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6 播种6.1 播前准备6.1.1 品种选择 符合G B 4 4 0 4.1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标准。需通过国 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6.1.2 种子处理 符合G B/T 1 5 6 7 1 主要农作物包衣种子技术条件标准。因地制宜选用杀虫剂、杀菌剂拌种或种衣剂包衣,防治地下害虫及土传、种传性病害等。6.1 .3 底墒 底墒要足。播前泅地造墒,每公顷浇水达6 7 5 m,左右(播前有降雨 3 0 m m以上时,可不浇),保证土壤相对持水量达 7 5 一8 0%。6.1.4 底肥 符 合N Y/T 4 9 6肥 料 合 理 使 用 准 则 通 则。纯 氮1 0 5-1 2 0 k g/h m 2 (7-8 k g/亩),五 氧 化 二 磷9 0-1 2 0k g/h m 2(6-8 k g/亩),氧 化 钾6 0-9 0 k g/h m 2 (4-6 k g/亩),硫 酸 锌1 5-2 2.5 k g/h m 2(1 一 1.5 k g/亩)。6.1.5 整地 上茬是玉米时收获后,秸秆还田。耕深耙透,畦面平整,无明暗坷垃,耙盖踏实,做到上虚下实。6.2 播种阶段6.2.1 播期食品伙伴网http:/ 3/T 1 2 1 7-2 0 1 0 播种适期为小麦冬前积温不低于4 8 0 0 C,不高于6 5 0 0 C,适宜播种期为1 0 月5 日 至1 0 月1 5 日。6.2.2 适宜播量 1 0 月5 日 至1 0 日 播 种 的,播 种 量 为7-1 1 k g/6 6 6.7 m 2 o 1 0 月1 0 日 以 后 播 种 的,每 推 迟1 天 增加 播 种 量0.5 吨/6 6 6.7 m Z。以 播 期 调 播 量,适 期 早 播 低 播 量,适 期 晚 播 高 播 量;高 肥 力 地 低 播 量,中、低肥力地高播量。6.2.3 播种形式 采用窄行等行距播种技术或三密一稀 1 3 c m:1 3 c m:1 9 c m播种技术,平均行距1 5 c m,播种要均匀,6.2.4 播种质量 播种机应预先调试,保证性能良好。播种深度 3-5 c m,播种间距、深度要均匀一致,播量准确,播后镇压。栽培技术7.1 冬前管理查苗、补苗小麦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麦垄内1 0-1 5 c m无苗,及时浸种座水补种。7.1 .2冬前虫 草害防治 冬前虫害防治 小麦出苗后,每平方米有土蝗或蟋蟀5 头以上时,用菊醋类农药喷雾或制成毒饵防治。每平方米有灰飞虱1 0 头以上时,用具有内吸作用的杀虫剂喷雾防治。2.2 冬前草害防治 在冬小麦三叶一心时,按杂草的种类选择适用除草剂防治:防治双子叶杂草用苯磺隆类除草剂喷雾防治:防治单子叶杂草用甲基二磺隆类除草剂防治。符合N Y/T 6 8 6 磺酞脉类除草剂合理使用准则。7.1 .3 冬前灌水一般情况下不灌冻水。特殊 年份土 壤 缺墒 或土壤 过煊时,适 量灌 冻水,每6 6 6.7 m,灌 水量4 0 m 3 -5 0耐。2 春季管理2.1 锄划小麦返青期前后,及时锄划,增温保墒。2.2 除治杂草 小麦起身期用除草剂除治杂草,针对双子叶杂草方法同秋苗期防治,但不得使用含有2.4-D成份的除草剂。符合N Y/T 6 8 6 磺酞脉类除草剂合理使用准则。食品伙伴网http:/ 1 3/T 1 2 1 7-2 0 1 07.2.3 浇水施肥 一 般年 份春 季浇2 次水。正常 苗情,在小 麦 起身 末一 拔 节前 浇春一 水,施纯氮9 0-1 2 0 k g/h m 2 (6-8k g/亩)。群体偏小、苗情偏弱、茎数不足的 可适当提早管理,群体偏大、苗情偏旺的延迟到拔节中后期进行管理。小 麦 扬 花 期 前 后,浇 第2 水。结 合 浇 水,一 般 补 施 纯 氮3 0-4 5 k g/h m 2 (2-3 k g/亩)。如 果 此 时 苗情偏旺(地力好),此肥可不施,或者结合治虫加 1-2%的尿素喷施。特别干早年份春季应浇3 水,丰水年份春季浇1 水。禁止浇麦黄水。7.2.4 防治病虫符合G B/T 8 3 2 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7.2.4.1纹枯病在小麦起身期喷施除草剂时加施杀菌剂和杀虫剂,防治纹枯病。7.2.4.2 白 粉病和条锈病田间病情达到防治指标时,选用高效低毒杀菌剂防治,如烯哇醇类或三哇酮类喷雾防治。7.2.4.3 赤霉病小麦花期遇到阴雨天气,喷施保护性杀菌剂防治,如每6 6 6.7 m 2 用多菌灵可湿性粉或代森猛锌防7.2.4.4 混合型叶枯病(叶斑病)在小麦生长中后期,以纹枯病为主的混合型叶枯病(叶斑病)用井岗霉素防治;以根腐病为主的混合型叶枯病(叶斑病)用烯哇醇防治。对混合型叶枯病(叶斑病)也可用多菌灵加三哩酮防治。7.2.4.5 吸桨虫 在小麦挑旗孕穗期每个土样平均有吸浆虫2 头以上时,用杀虫剂拌细土,田间撒施防治。施药后立即浇水。在小麦抽穗扬花时,用内吸性杀虫剂喷雾防治吸浆虫成虫。7.2.4.6 麦蚜 对蚜 株率 达3 0%以 上,百 株 蚜量8 0 0-1 0 0 0 头,用生 物农 药或高 效低 毒杀虫 剂防治,如每6 6 6.7 m 2用1 0%的 毗虫 琳2 5 g-3 0 g,兑 水6 5 k g-7 0 k g 喷施,也 可用 咤虫 眯防治。7.3 适时收获 在腊熟末期适时收获,不宜过晚。收获前去杂去劣。收获时,做到单收、单贮,严防机械混杂和混收混放。收获后及时晾晒。食品伙伴网http:/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