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51T
1212-2011
烤烟生产技术规程
1212
2011
烤烟
生产技术
规程
65.020.20
B 31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 51/T 1212—2011
烤烟生产技术规程
2011 - 01-25发布
2011 - 03-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产地环境条件 1
5 栽培管理技术 1
6 采收技术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 烤烟主要病虫害及推荐防治方法 7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土壤肥力分级标准及推荐施肥量 9
前言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四川省烟草局(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让琴、秦艳青、谢良文、郭仕平、张隆伟、卢明。
DB51/T 1212—2011
烤烟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烤烟的生产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技术、采收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烤烟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 51/337 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准则
《中国烟草种植区划》
3 术语和定义
3.1 烤烟
双子叶植物纲(Dictyledoneae)管花目(Tubiflorae)茄科(Solanaceae)烟草属(Nicotiana)植物,在烤房内利用火管或其他方式加热调制的烟叶,是卷烟工业的主要原料。
4 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中国烟草种植区划》规定。
4.1 适宜气候
成熟期气温在18℃-28℃,旺长期降雨量85-150mm,大田期日照时数550h以上,大田生长期可用时间130d以上。
4.2 适宜土壤
土壤pH在4.7-7.5,有机质12-35g/kg,土壤质地属壤土或砂壤土,0-60cm土层cl-含量<30mg/kg,土层厚度>30cm。
5 栽培管理技术
5.1 育苗
5.1.1 苗床选择
选择避风向阳、地势平坦、靠近水源、交通方便、地块较大,远离烤房,远离农舍,未种过烤烟和其他茄科作物的土地作为苗床地。
5.1.2 营养池和塑料温棚建造
塑料温棚制作成中型拱棚,建造标准:长11.2m、宽3m,拱高1.8m,棚内建两个标准苗床,两床合一棚。用0.1-0.15mm的无色塑料膜做盖膜,也可以用“防雾滴”的蓝色棚膜。
营养池建成槽状,宽1.1m,深0.1m-0.12m,长10.5m。营养池用土壁或砖块固定,槽内铺垫黑色地膜作为育苗营养池。营养池池底必须平整,池底水平差≤2cm。
放水盖膜,晒水,以提高苗池水温。
5.1.3 装盘和播种
装盘前先将基质加入适量洁净水拌潮,水份达60%,达到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宜。将基质装满苗穴,要保持填装松紧度适中。将包衣种播于穴中,每穴播1粒包衣种,每个标准厢 (60盘) 留20盘左右每穴播2粒包衣种,作为补苗备用。播种后用喷壶喷水使种子包衣充分裂解,用筛过的粗细适中的基质适度覆盖后将育苗盘放入营养池中即可。
5.1.4 苗床管理
5.1.4.1 施肥管理
在烟苗出齐后第一次施肥,氮浓度为50mg/kg的营养液;小十字期(20d左右)施第二次肥,氮浓度为100mg/kg的营养液;大十字期(30d左右)施第三次肥,氮浓度为100mg/kg的营养液;最后两周(成苗期)根据烟苗长势施第四次肥,氮浓度为50mg/kg的营养液,烟苗无脱肥现象可以不施。施肥时先将育苗肥用适量的水融化,从多点注入营养池中,并搅拌均匀,加水后保持苗床原水位。严禁从盘面上方加肥液和水。
5.1.4.2 温、湿度管理
出苗前盘面温度保持在20-28℃,此时以注意关闭盖膜为主。出苗后盘面温度保持在28-32℃,如盘面温度过低,湿度过大,可短时间揭膜通风,降低湿度。盘面温度最高不超过35℃,湿度不超过90%。
5.1.4.3 剪叶、炼苗
烟苗在五叶一心时,开始剪叶,每次剪叶面积一般不超过单叶面积的50%,注意不要剪到生长点。剪叶最好上午进行,一般每隔5-7d剪一次,至成苗时剪3-5次。
人工剪叶时,每剪完一盘烟苗,将剪刀消毒一次。剪叶器剪叶时,每剪完10盘或1池苗后将剪叶刀片消毒一次。
在移栽前10d左右,逐步揭去盖膜、减肥、断水炼苗,炼苗时间10d左右。
5.1.4.4 病虫害防治
苗期主要病虫害及推荐防治方法见附录A
5.2 大田管理
5.2.1 选地
前茬作物为非茄科作物,轮作2年或3年以上,无病史地块。相对集中,面积不少于50亩。
5.2.2 整地起垄
在移栽前7-10d全面完成预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深翻30cm左右,使土壤疏松、细碎、平整。然后按统一方向、统一高度、统一规格的要求进行起垄,行距:水稻地120cm,旱地110-130cm;垄高20-25cm;厢体要饱满呈“梯形”;同时开好排水沟。
5.2.3 移栽期
一般在4月中下旬-5月上旬。
5.2.4 移栽密度
亩栽烟1100-1200株,其中水稻地:行距120cm,株距50cm;旱地:行距110-130cm,株距45-50cm。
5.2.5 移栽方法
主要采用大窝双层施肥深栽法,实行拉绳定点打窝,窝距45-50cm,窝口径25-30cm,窝深18-20cm,用腐熟后的油枯、菌剂腐熟的农家肥施入窝中,与窝土混合均匀,将烟苗植入窝内,用土固定,再施无机底肥,用量杯将40-50%的烟草专用复合肥、微肥等环施于烟苗周围,环施肥料距离烟苗保持8-10cm,用2.5-3.0kg水/株浇足底水,覆土。待埂土水份充足时及时盖膜(也可以先覆膜再栽烟),并将窝心膜划破一个小孔,拿出烟苗,再用细土压膜固苗,只露心叶,苗心距地面1-1.5cm。干早缺水、气温低的烟区可实行地膜覆盖栽培,气候适宜,雨水充足的地区可以不覆盖地膜。
5.2.6 施肥量
施肥量见附录B
基追肥比例原则按轻壤5:5,中壤6:4,重壤7:3分配。
5.2.7 查苗补苗
移栽后5-7d开始查苗,并进行补苗。
5.2.8 中耕培土
中耕宜在旺长前进行,一般在还苗期、伸根期、团棵期进行中耕。地膜烟中耕在揭膜培土前次数要少些。
进入团棵期时(移栽后30~35d)要进行揭膜培土,即将薄膜从烟垄上完全揭掉,清除杂草,打去病老脚叶。然后培土埋严无叶茎杆,培土后山旱地垄高不低于30cm,水稻地不低于35cm。
5.2.9 追肥
追肥一般在30-35d前施入,可结合揭膜培土将剩下50%(或30%)的复合肥进行追肥。追肥位置一般距烟株10-15cm处单条施或环施,通常深度在10-15cm为宜。在旺长期,若发现叶尖、叶缘有褪色缺钾症,应及时用1-2%磷酸二氢钾或2-3%硫酸钾,进行叶面喷雾或追施速效钾肥。
5.2.10 水分管理
5.2.10.1 灌溉
还苗期、伸根期、旺长期、成熟期土壤水分分别以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60%、80%、75%最为适宜。若伸根期低于50%,旺长期低于70%,成熟期低于60%,表明土壤水分已经严重不足,就要及时灌溉。灌溉采用穴灌、沟灌、微灌(如喷灌、滴灌),不应漫灌。
5.2.10.2 排水
雨季来临前应注意理沟,保持排水畅通,做好防洪排涝工作。
5.2.11 打顶抹杈
5.2.11.1 打顶
正常情况下,采取全水稻地株有50%中心花开放后一次性打顶,留叶数掌握在20-22片之间。对营养差、长势弱的烟株可采取现蕾打顶,留叶数19~21片/株为宜。施氮过量的烟株可适当多留叶1-2片叶。
5.2.11.2 抹杈
打顶后要及时抹芽,100%使用化学抑芽,采用人工抹芽的要做到抹芽不过寸。
5.2.12 病虫草害防治
5.2.12.1 农业防治
引进、培育抗病品种;选用无病虫害健壮烟苗;注意轮作;防除烟田杂草,及时清理烟株老叶和打顶后的烟顶、烟杈;及时发现病株,并拔除带离烟地深埋处理;挖卫生池。冬春翻地,减少越冬虫源。
5.2.12.2 物理防治
用黑光频振灯、高压电网灭虫器、诱捕器等诱杀成虫,用黄板诱蚜,徒手捕杀和病株、病部清除。
5.2.12.3 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应符合DB51/337规定,主要病虫害及推荐防治方法见附录A。
5.2.12.4 生物防治
烟草病虫草害防治中尽可能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用性诱剂诱杀害虫,用生防制剂防治病虫害。
6 采收技术
6.1 采收时间
下部叶适时早收,一般要在叶龄50-60d时采摘,此时烟叶基本色为绿色,稍微显现落黄,茸毛部分脱落,采摘时声音清脆、断面整齐、不带茎皮。
中部叶要适熟采收,一般叶龄在60-70d时采摘,此时烟叶基本色为黄绿色,叶面2/3以上落黄,主脉发白,支脉1/2发白,叶缘呈黄色,茎叶角度增大。
上部叶要充分成熟采收,一般叶龄在70-90d时采摘,叶面充分落黄、变皱,成熟斑明显,叶尖下垂,叶边缘曲皱,茎叶角度明显增大。
6.2 采收方法
每次要尽量采收同一品种、同一部位、同一成熟度的烟叶。采收时做到不采生、不丢熟、不沾土、不损伤。采后放置阴凉处,叶尖向里叶基向外摆放。
6.3 编烟方法
6.3.1 分类编烟
要按照成熟度分类编烟,保证同质同竿。
6.3.2 编烟数量
6.3.2.1 普改密烤房
一般1.5m竿,编烟100-120片,7-8kg。下部叶和含水量大的烟叶可以少编10-20片。上部叶和含水量小的烟叶可以编110-120片。
6.3.2.2 密集烤房
每竿编烟140-220片,重量10-15kg。使用烟夹夹烟时,要使烟夹饱满夹紧,不能过量或欠量。
6.3.3 编烟方法
6.3.3.1 普改密烤房
叶基对齐,叶背相靠,叶大或含水多的两片一束;叶小、含水量少的三片一束。烟竿两端各留10cm空竿,编扣牢靠,束间距离均匀一致。编烟要用麻线或棉线绳。尽量把同一品种、同一部位,成熟度一致的烟叶,编在同一竿上。
6.3.3.2 密集烤房
叶基对齐,叶背相靠,3-4片一束,烟竿两端各留5cm空竿,编扣牢靠,束间距离均匀一致。编烟要用麻线或棉线绳。尽量把同一品种、同一部位,成熟度一致的烟叶,编在同一竿上。
6.4 装烟方法
6.4.1 分类装烟
要按照成熟度分类装烟,保证同质同炕。
6.4.2 装烟密度
6.4.2.1 普改密烤房
装烟时上下层竿距均为一致,装烟竿距20cm左右,含水量多或阴雨天气,竿距23-25cm,含水量少或天气干旱时竿距17-18cm。
6.4.2.2 密集烤房
装烟时上下层竿距均为一致,装烟两竿中心距离8-10cm左右。用烟夹的密集烤房,相邻烟夹距离为5-7cm。装烟必须装满,不留空隙,且要当天采收当天编烟、装烟,并烘烤。
6.5 烘烤方法
采用三段式烘烤技术。
6.6 烤后处理
6.6.1 回潮
自然回潮要根据地区和天气条件,及烤房性能判断先回潮、后出炕,还是先出炕、后回潮。烟叶出炕后,把烟竿放在晾烟架上使其自然回潮,待烟叶水分达到14-15%时,进行分级扎把。如果自然回潮达不到要求时,可以采用人工加工回潮,即用60℃以上的热水,喷洒地面,增加空气湿度,等水阴干后,再置放烟叶回潮。使用此法应注意翻动,以免回潮不均匀,回潮后应立即运走成堆,以防再次失水变干。注意切勿将水直接喷在烟叶上。
6.6.2 分级扎把
按照国标规定,根据烟叶好坏对烟叶进行分级,然后将同一等级烟叶进行扎把,上等烟15-20片为一把,中等烟20-25片为一把,下等烟25-30片为一把,烟把必须扎紧扎牢。
6.6.3 储存
烟叶堆放时叶尖向内,叶基向外,逐层堆放,烟堆不宜过高,一般1.5m左右,避免压油。烟堆要用草帘、麻布片等物掩盖,关闭门窗,防湿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