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33T
395.1-2003
无公害三疣梭子蟹
第1部分:苗种生产技术规范
395.1
2003
公害
梭子蟹
部分
苗种
生产技术
规范
DB33/T 2002—××××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2003-03-24实施
2003-02-24发布
无公害三疣梭子蟹
第1部分:苗种生产技术规范
No-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rab
Part 1:Guidelines of larva production technology
DB33/T 395.1 —2003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ICS:65.150
B 52
备案号:13492-2003
I
DB33/T 395.1—2003
前 言
本部分主要依据国家对海蟹卫生标准、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渔用药物安全限量和使用准则、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等标准,和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普陀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多年来科研推广成果,省内十余年三疣梭子蟹科研与养殖生产实践经验,并结合了省外研究成果,同时参考了对虾、河蟹等甲壳类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而制定的。
DB33/ 395-2003《无公害三疣梭子蟹》按部分发布,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苗种生产技术规范
——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产品质量标准
本部分为 DB33/ 395-2003的第1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普陀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丁雪燕、何中央、孙忠、徐国辉、何丰
I
无公害三疣梭子蟹
第1部分:苗种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Miers)的苗种生产的产地环境、亲蟹培育、苗种培育、苗种出池及运输等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三疣梭子蟹苗种的人工繁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测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产地环境
3.1 场址
要求潮流畅通、无污染、交通方便、电力充足、有淡水水源、避风浪小的沿海地区。海水水质应符合GB 11607规定,盐度22~30为宜。
3.2 设施
配备育苗池、亲蟹培育池、单细胞藻类培养室、动物饵料室,配套供水、供气、供电系统。
3.2.1 育苗池
以室内水泥池面积20m2~50m2、水深1.3m~1.8m为宜,有进排水、控温、控光和充气设施。
3.2.2 亲蟹培育池
以室内水泥池为宜,水深0.8m以上,70%的池底铺经消毒处理的细沙10cm~15cm,排水口附近不铺沙,有进排水、控温、控光和充气设施。
4 亲蟹培育
4.1 选择
4.1.1 来源
3月份后,选择围塘养殖或自然海区捕获、经交配后的雌蟹或抱卵蟹。
4.1.2 质量
要求健壮活泼、体表洁净、体色正常、肢体完整、无外伤,个体重在300g以上。抱卵蟹要求卵块完整结实,卵色为淡黄色或桔黄色的个体。
4.2 运输
将双螯用皮筋绑住,近距离可用湿的草袋或麻袋包裹,洒水干运,远距离应放入网袋内,带水充气运输。
4.3 入池
运达后,经400mg/L福尔马林溶液药浴5min,清洗后去皮筋入池,密度控制在(2~4)只/m2。
4.4 培育技术
4.4.1 培育用水
培育用水经过沉淀、过滤处理,水质应符合NY 5052规定。
4.4.2 升温促熟
亲蟹入池后,池面遮光,在自然水温下稳定1d~2d,开始升温促熟、促产,未抱卵蟹日升温0.5℃,至18℃~19℃恒温,抱卵后升至20℃恒温;抱卵蟹宜在3d~5d内达到20℃后恒温。
4.4.3 强化培育
按体重的5%~8%投喂贝肉、沙蚕等优质饵料,及时清除残饵,每日换水20%~50%、每2 m2~3 m2放充气头1只,保持水质清新,同时保持安静。
5 苗种培育
5.1 育苗用水
符合4.4.1要求。
5.2 孵化方法
将卵色转为灰黑色、胚体心跳达到150次/min以上的亲蟹,经20mg/L~100mg/L福尔马林浸浴10min消毒,清水冲洗后,放入网笼或塑料箱中,移入育苗池排幼;有条件的可移入小型水槽内孵化,取中上层幼体移入育苗池。再次抱卵的亲蟹孵化的幼体活力差,不宜选用。
5.3 布苗密度
幼体未经选优的布苗密度控制在(15~20)×104尾/ m3,经选优的可适当减少。
5.4 幼体培育
5.4.1 饲料投喂
Z1期投喂单胞藻和轮虫,Z2期~Z4期投喂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大眼幼体和仔蟹投喂卤虫成体、贝虾鱼肉碎末或蛋羹等,全程也可投喂专用配合饲料,饲料质量应符合GB 13078和NY 5072规的。日投喂8次~4次。
5.4.2 水温控制
孵化水温20℃~24℃,Z1期~Z4期20℃~26℃,大眼幼体期24℃~26℃,日温差不超出±1℃之内,发育至仔蟹Ⅰ期后逐渐降低温度至放养水温。
5.4.3 水质管理
Z1期~Z2期以添水为主,Z3期~Z4期日换水20%~30%,大眼幼体期至50%,仔蟹期加大到100%,并充气增氧,使水中的pH值保持在7.8~8.6,氨氮低于0.4mg/L,溶解氧5mg/L以上,透明度30cm~40cm。
5.4.4 倒池和分池
幼体发育至Z4期后,换水不能改善水质时,可进行倒池和分池。
5.4.5 设置隐蔽物
进入大眼幼体期,应在池内设置网片和牡蛎壳等隐蔽物。
5.4.6 病害防治
对培育用水进行沉淀过滤,防病及水质处理药物符合NY 5071要求,可使用紫外线、臭氧等物理方法消毒处理水体,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水质改良剂改善水质。常用的渔药目录及使用方法见附录A,禁止使用药物见附录B。
6 苗种出池及运输
6.1 出池
6.1.1 苗种规格
仔蟹发育至Ⅱ期~Ⅲ期,规格(4.0~1.4)×104只/Kg,蟹壳变硬后出池。
6.1.2 方法
先收集隐蔽物中的仔蟹,再用筛网捞取和集苗箱出苗。
6.2 包装运输
6.2.1 塑料袋充氧运输
用40cm×40㎝×70cm的双层聚乙烯苗袋充氧运输,每袋装苗50g~75g。
6.2.2 塑料桶运输
桶内衬聚乙烯薄膜,放置网片等附着物,充气运输,视运输距离长短确定运输密度,宜0.7Kg~1.5Kg为宜。
6.2.3 运输温度
运输期间保持出池水温为宜。
5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常用的药物目录及使用方法
表A.1常用的药物目录及使用方法
药物名称
用途
作用
用法与用量,mg/L
注意事项
漂白粉
池、沙床、工具消毒
杀灭细菌等有害生物
100~200,浸泡沙床、池子、工具10h~24h
15~20,消毒水体10h~12h
用Na2S2O3中和
二溴海因
全池泼洒
防治细菌及病毒病
0.2~0.3
EDTA-Na2
全池泼洒
螯合水体中重金属离子
5
土霉素
全池泼洒
防治细菌病
1.0~1.5,预防
1.5~3.0,治疗
硫酸铜
全池泼洒
杀灭原生动物
0.2~0.5
福尔马林
全池泼洒
治疗聚缩虫等
20~40
4h~5h后大换水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禁止使用药物名录
表B.1禁止使用的药物名录
药物名称
别名
禁用原因
孔雀石绿
碱性绿、盐基块氯、孔雀绿
高毒致癌高残留
呋喃唑酮
痢特灵
高残留
呋喃西林
呋喃新
高残留
氯霉素
高残留
红霉素
高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