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B3205T 208-2011 “太湖1号”青虾与河蟹池塘混养操作规程.doc
下载文档

ID:2693567

大小:73KB

页数:7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8-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3205T 208-2011 “太湖1号”青虾与河蟹池塘混养操作规程 208 2011 太湖 青虾 河蟹 池塘 混养 操作规程
Q/320500 JM 03-2001 江苏省苏州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2012-03-01实施 2012-03-01发布 “太湖1号”青虾与河蟹池塘混养操作规程 DB3205/T 208-2011 DB3205 苏州市农业地方标准 B 05 1 DB3205/T 208-2011 前 言 为规范“太湖1号”青虾与河蟹池塘混养操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编写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本标准由苏州市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苏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起草人:顾建华、徐峥、张茂友、周晓东、诸葛燕、王明荣。 I “太湖1号”青虾与河蟹池塘混养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太湖1号”青虾与河蟹池塘混养的术语和定义、池塘条件、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和捕捞。 本标准适用于“太湖1号”青虾与河蟹池塘混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GB/T 26435-2010 中华绒螯蟹 亲蟹、苗种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 5065-2001 无公害食品 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 DB32/T 331 青虾 虾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太湖1号”青虾 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委员会审定的新品种杂交青虾(GS02-002-2008)。 4 池塘条件 4.1 池塘环境 池塘周围环境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 4.2 水源水质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符合NY 5051的规定。 4.3 池塘土质 壤土或黏土,土质符合GB 15618规定,池底平坦,底部淤泥≤20cm,不渗水,不漏水。 4.4 池塘设置 池塘为长方形,东西向,面积0.7hm2~4 hm2,池深1.8m~2.0m,坡比1:2.5~3,进排水分开,进排水口用60目筛绢网过滤。 4.5 防逃设施 池塘四周用双层塑料薄膜或钙塑板、石棉瓦、玻璃板等材料围起,下部埋入土中20cm~30cm,上部高出池埂60cm,每隔1.5m用木桩或竹桩、水泥桩支撑固定。 5 放养前准备 5.1 清塘消毒 排干池水,清除杂物和淤泥,曝晒池底,使用生石灰1200kg/hm2~2200kg/hm2或漂白粉75kg/hm2~120kg/hm2化水后全池泼洒消毒。 5.2 种植水草 在清塘后放养虾蟹前种植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和微齿眼子菜等水草,水草覆盖池塘面积40%~60%,种植方法参照NY/T 5065-2001中附录B的规定执行。 5.3 投放螺蛳 每hm2投放活螺蛳3000kg~4500kg,分2次~3次投放。其中清明前投放50%,5月~8月间投放50%。 5.4 扣蟹暂养区的设置 在池塘中间或一侧设置网围,进行蟹种暂养,暂养区面积占池塘面积15%~20%。网围由竹竿、尼龙绳、网片、石笼等构成,围网网目0.5cm~2.0cm。 6 苗种放养 6.1 苗种质量 “太湖1号”青虾放养第1代或第2代亲本繁育的苗种,春季虾种规格1200尾/kg~2000尾/kg,秋季虾苗规格1.5cm~2.5cm,质量符合DB32/T 331的规定。蟹种规格100只/kg~200只/kg,质量符合GB/T 26435-2010的规定。 6.2 苗种消毒 虾种和蟹种放养前经3%食盐水浸泡3min~5min消毒。 6.3 放养时间 “太湖1号”青虾苗种分二季放养,春季虾种于1月~3月放养,秋季虾苗于7月~8月放养。蟹种于1月~3月放养。 6.4 放养密度 以“太湖1号”青虾为主的混养模式。“太湖1号”青虾春季虾种放养密度300kg/hm2~375kg/hm2,秋季虾苗放养密度75万尾/hm2~90万尾/hm2;蟹种放养密度6000只/hm2~9000只/hm2。 以河蟹为主的混养模式。“太湖1号”青虾春季虾种放养密度150kg/hm2~225kg/hm2,秋季虾苗放养密度30万尾/hm2~45万尾/hm2;蟹种放养密度9000只/hm2~12000只/hm2。 7 饲养管理 7.1 饲料投喂 7.1.1 饲料品种 植物性饲料有豆饼、玉米、小麦和水草等,动物性饲料有小杂鱼、螺蛳和河蚌等,质量符合GB 13078的规定。配合饲料质量符合NY 5072的规定。 7.1.2 投喂方法 饲料沿池塘四周及中间均匀泼洒,先投河蟹饲料再投青虾饲料,间隔0.5h。5月前、10月后,日投喂1次,时间为下午15:00~16:00,日投喂量为池塘中虾蟹总重的3%~5%。5月~10月,日投喂2次,时间为上午8:00~9:00,下午16:00~17:00,日投喂量为池塘中虾蟹总重的5%~8%,上午占全天投饲量的30%,下午占70%。实际投饲量应根据天气、水质、水温、摄食及蜕壳情况等灵活掌握,适当增减投喂量。 7.2 水质调控 7.2.1 水位调控 5月前保持水深0.8m,5月~6月保持水深0.8m~1m,7月~10月保持水深1.2 m~1.5m,高温天气适当提高水位。 7.2.2 换水 每15d~20d换水一次,高温期间每7d~10d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0cm~20cm。 7.2.3 透明度 5月前保持透明度25cm~35cm,6月后保持透明度30cm~40cm。 7.2.4 pH值调节 每15d~20d用100kg/hm2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一次,保持pH值7.5~8.5。 7.2.5 底质与水质改良 5月后,每15d~30d使用生物底改和生物制剂一次,使用方法和使用剂量参照使用说明。 7.3 日常管理 7.3.1 巡塘 每日观察“太湖1号”青虾、河蟹的活动、摄食、蜕壳以及病害和敌害情况,定期检查水源是否符合要求、防逃设施是否完整,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7.3.2 记录 做好各项生产记录,生产记录保存时间不少于2年。 8 病害防治 发现病害,对症下药,药物使用按NY 5071的规定执行。 9 捕捞 9.1 “太湖1号”青虾捕捞 春季虾5月初开始起捕,采用地笼捕捞,捕大留小,6月底之前捕完;秋季虾9月下旬开始起捕,采用地笼捕捞,捕大留小,干池后人工捕捉。 9.2 河蟹捕捞 采用地笼、人工捕捉等方法捕捞。 《“太湖1号”青虾与河蟹池塘混养操作规程》编制说明 为规范“太湖1号”青虾与河蟹池塘混养的生产过程,特制定“太湖1号”青虾与河蟹池塘混养操作规程。 本标准由苏州市农业委员会提出,由苏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和苏州市农业委员会共同下达。 本标准引用的规范性文件有GB 13078、GB 15618、GB/T 18407.4、GB/T 26435-2010、NY 5051、NY 5071、NY 5072、NY/T 5065-2001、DB32/T 331,标准参考数据就国标、行标确定。 生产数据来源于生产实践,并经提炼论证,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 编制经过:根据苏州市农业委员会编制农业地方标准的要求,结合我市近年来在“太湖1号”青虾与河蟹池塘混养的生产实践,申报了《“太湖1号”青虾与河蟹池塘混养操作规程》的编制。按照苏州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编制通知,在制订过程中邀请多年从事“太湖1号”青虾与河蟹池塘混养的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进行了讨论,收集了很多建议和条款,为制定本标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起草人员在汇总多方意见的基础上,按照GB/T 1.1-2009规定,形成了“太湖1号”青虾与河蟹池塘混养操作规程草案。 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