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QDWX
0001
S-2019
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2019
固态
复合
调味料
Q/Q/DWXDWX宿州味鲜厨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安全企业标准Q/DWX 0001S-2019半固态复半固态复合调味料合调味料2019-08-20 发布2019-10-10 实施宿州味鲜厨食品有限公司宿州味鲜厨食品有限公司发布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备案号:340420190090S备案日期:2019-10-08(有效期3年)2Q/DWXQ/DWX 0001S-20190001S-2019前前言言本标准所有内容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若与其相抵触时,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为准。本企业对本标准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技术合理性和实施后果负责。本食品安全企业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规定,并结合本公司产品特性实际情况,组织起草了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半固态复合调味料标准。参照 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99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技术指标比较了 GB 3164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合调味料、DBS51/003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半固态复合调味料,并根据产品特性予以制定。本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由宿州味鲜厨食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负责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洪洋。本标准 2019 年 08 月 20 日首次发布。本标准有效期 3 年。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Q/DWXQ/DWX 0001S-20190001S-20193半固态复合调味料半固态复合调味料1 1范围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半固态复合调味料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产品召回管理、保质期。本标准适用第 3.1 定义产品的生产、销售、检验。2 2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本标准。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886.4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黄原胶GB 1886.6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焦糖色GB 1886.17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5-呈味核苷酸二钠(又名呈味核苷酸二钠)GB 1886.1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红曲红GB 1886.18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苯甲酸钠GB 1886.2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诱惑红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4789.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 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5009.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 B 族和 G 族的测定GB/T 5009.39 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5009.4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GB/T 5461食用盐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6227.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日落黄GB 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967谷氨酸钠(味精)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Q/DWXQ/DWX 0001S-20190001S-20194GB 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 18186酿造酱油GB/T 21999蚝油GB 2554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酰磺氨酸钾GB 2554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脱氢乙酸钠GB 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3163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淀粉NY/T 956番茄酱JJF 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半固态复合调味料:以生产用水、酿造酱油、番茄酱、食用盐、蚝油的一种或几种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谷氨酸钠、焦糖色(亚硫酸铵法、普通法)、变性淀粉,黄原胶、乙酰磺胺酸钾、红曲红、日落黄、柠檬黄、诱惑红、苯甲酸、山梨酸钾。经选料、粉碎、调配、杀菌、灌装制做而成的半固态复合调味料。4 4 技术要求技术要求4.14.1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生产过程中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贮存和运输等环节场所、设施、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应符合食品安全法第四章以及 GB 14881 的规定,不得添加非食品物质原料;其他香辛料应量符合 GB 2760 的规定;使用的食品原料应符合 GB 2761、GB 2762、GB 2763 的规定。4.24.2 原辅料要求原辅料要求生产用水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蚝油应符合 GB 10133 的规定;酿造酱油应符合 GB18186 的规定;脱氢乙酸钠应符合 GB 25547 的规定;食用盐应符合 GB 2721 的规定;味精应符合 GB/T 8967 的规定;焦糖色应符合 GB 8817 的规定;苯甲酸钠应符合 GB 1902 的规定;日落黄应符合 GB 6227.1 的规定;番茄酱应符合 NY/T 956 的规定;柠檬黄应符合 GB 4481.1 的规定;红曲红应符合 GB 15961 的规定;黄原胶应符合 GB 1886.41 的规定;诱惑红应符合 GB1886.22 的规定;变性淀粉应符合 GB31637 的规定。其它食品添加剂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添加剂标准以及相应的安全标准或有关规定。4.34.3感官要求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表表1 1感官要求感官要求项目要求检验方法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Q/DWXQ/DWX 0001S-20190001S-20195色泽棕色或深棕色取适量样品,在自然光线下,将样品置于洁净的白色搪瓷盘中,观察其外观、色泽、有无杂质,嗅其气味,根据食用方法品尝其滋味。气味、滋味具有产品应有的滋味和气味,无异味、无异嗅。状态具有产品应有的状态,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4.44.4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表2 2理化指标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检验方法酸价a(以脂肪计)(KOH)/(mg/g)5.0GB5009.229过氧化值a(以脂肪计)/(g/100g)0.25GB5009.227总砷(以As计)/(mg/kg)0.5GB 5009.11铅(以Pb计)/(mg/kg)0.9GB 5009.12黄曲霉毒素 B1/(g/kg)5.0GB 5009.22其他食品添加剂按 GB2760 及国家相关公告的规定执行其他真菌霉素限量、污染物限量、农药最大残留量应符合 GB 2761、GB2762、GB2763 及国家有关规定和公告a仅限于含油型的产品。4.54.5微生物限量微生物限量微生物限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微生物限量项目采样方案a及限量检验方法ncmM菌落总数b/(CFU/g)52104105GB 4789.2大肠菌群/(CFU/g)5210102GB 4789.3 平板计数法沙门氏菌500/25gGB 4789.4金黄色葡萄球菌52102CFU/g104CFU/gGB 4789.10 第二法a样品的分析与处理按GB 4789.1和GB/T 4789.22执行。b仅限于即食类的产品。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Q/DWXQ/DWX 0001S-20190001S-201964.74.7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应符合 GB2760 及相关公告的规定。5 5 生产加工过程要求生产加工过程要求应符合 GB 14881 的规定。6 6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产品召回管理、保质期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产品召回管理、保质期6.16.1 标志标志产品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 GB/T 191 的规定。6.26.2 标签标签产品的标签应符合 GB 7718 和 GB 28050 的的规定。6.36.3 包装包装产品的标签应符合 QB/T 4631 的规定执行,产品包装应密封良好,包装材料应符合相应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6.46.4 运输运输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不得与有毒、有异味、有腐蚀性货物混运。运输中应防止重压、碰撞、烈日暴晒、雨淋。装卸时应注意轻拿轻放,严禁重压、抛掷。6.56.5 贮存贮存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仓库内,不得与有毒、有异味、有腐蚀性货物混贮,避免阳光直射和靠近热源。6.66.6 产品召回管理产品召回管理按 GB 14881食品召回管理办法及国家有关标准、规定执行。6.76.7 保质期保质期符合本标准规定条件时,保质期 12 个月(避光保存)。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