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GHT
1076-2011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1076
2011
茶叶
生产技术
规程
ICS 67.140.10 X 55 备案号:35080-2012 中 华 全 国 供 销 合 作 总 社 行 业 标 准 GH GH/T 10762011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Technological regulations for tea production 2011-12-16 发布 2012-03-01 实施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发布 GH/T 10762011 2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B、附录 C 为资料性附录。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浙江省茶叶集团茶叶研究所有限公司。本标准起草人:郑国建、陆德彪、王金贤、邹新武。GH/T 10762011 3 茶叶茶叶生生产产技术规技术规程程 1 1 范围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基地规划和建设,茶树种植,土壤管理、施肥和灌溉,有害生物防治,茶树修剪,鲜叶采摘、贮存和运输,投入品管理,人员,记录等。本标准适用于茶叶的生产。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1767 茶树种苗 NY/T 227 微生物肥料 3 3 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3.1 茶叶基地茶叶基地 tea farmtea farm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一个或多个茶园组成的,种植茶树、采收茶鲜叶的农业生产单元。3.2 3.2 污水淤泥污水淤泥 sewage sludgesewage sludge 从各种类型的水中分离出来的累积的固体沉淀物,潮湿或与液体成份混合在一起,是自然或人工处理过程的产物。3.3.3 3 可追溯性可追溯性 traceability 通过记录证明来追溯产品的历史、使用和所在位置的能力(即材料和成份的来源、产品的加工历史、产品交货后的销售和安排等)。4 4 基地基地规划规划和和建设建设 4 4.1 1 环境环境 茶叶基地应选择在空气、土壤、灌溉水等自然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4 4.2 2 道路道路 GH/T 10762011 4 茶叶基地的道路应根据基地规模、地形和地貌等条件,合理设置,并形成包括主道、支道、步道和地头道的道路系统。4 4.3 3 水利系统水利系统 建立必要的水利系统,做到能蓄能排。4.44.4 茶园茶园建设建设 4.4.1 茶园四周应植树造林,茶园的上风口应营造防护林,茶园内宜适当种植遮荫树。主要道路、沟渠两边种植行道树。4.4.2 对土壤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的茶园应退茶还林还草。4.4.3 茶园开垦应注意水土保持。应根据不同坡度和地形,选择适宜的方法和施工技术。平地和坡度150以下的缓坡地易等高开垦,坡度在150以上250以下时,易建筑内倾等高梯级园地。4.4.4 开垦深度在50cm以上,在此深度内有明显障碍层(如硬塥层、网纹层或犁底层)的土壤应破除障碍层。4.4.5 茶园与四周荒山陡坡、林地和农田交界处应设置隔离沟。5 5 茶树种植茶树种植 5.1 5.1 茶苗茶苗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条件和所制茶类的茶树品种,种苗质量应符合GB 11767规定的1、2级标准。5.2 5.2 定植定植 采用单条或双条栽方式种植。种植前施足底肥,以有机肥和矿物源肥料为主,底肥深度在30cm40cm。种植茶苗根颈离土表距离3cm左右,根系离底肥10cm以上。6 6 土壤土壤管理管理、施施肥肥和和灌溉灌溉 6 6.1.1 土壤土壤管理管理 6.1.1 定期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一般要求每2年检测一次。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6.1.2 采用铺草等措施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杂草、修剪枝叶和作物秸杆等覆盖材料应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6.1.3 为避免土壤板结,宜采用合理耕作、施用有机肥等方法保持或改良土壤结构。耕作时应考虑当地降水条件,防止水土流失。对土壤深厚、松软、肥沃,树冠覆盖度大,病虫草害少的茶园可实行减耕或免耕。6.1.4 幼龄或台刈改造茶园,宜间作豆科绿肥,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6.1.5 土壤pH值宜保持在4.55.5范围内,过低可选用白云石粉、石灰等物质调节,过高可选用生理酸性肥料调节。6 6.2.2 施肥施肥 6.2.1 应根据茶树的营养需求、土壤肥力、土壤残留养分、目标产量、制茶类型和气候条件等,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实施茶园平衡施肥,防止茶园缺肥或过量施肥。6.2.2 应避免单纯使用化学肥料和矿物源肥料。宜多施有机肥料。GH/T 10762011 5 6.2.3 农家肥在施用前应经无害化处理。不使用人类生活的污水淤泥和城市垃圾。6.2.4 微生物肥料应符合NY/T227要求。6.2.5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于当年秋季(或早春)开沟深施,施肥深度20cm以上。一般每667m2施饼肥或商品有机肥200kg400kg或农家肥1000kg2000kg左右。根据土壤条件,配合施用磷肥、钾肥和其他所需营养。6.2.6 追肥可结合茶树生育规律分多次进行,在茶叶开采前15天30天开沟施入,沟深10cm左右,一般每667m2每次施用化学氮肥量(纯氮计)不超过15kg,年最高总用量不超过60kg。施肥后及时盖土。6.2.7 谨慎施用叶面肥。叶面肥应与土壤施肥相结合,采摘前10天停止使用。施用的叶面肥应经农业部登记注册。6.3 6.3 灌溉灌溉 6.3.1 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茶园宜节水灌溉。6.3.2 根据土壤水分、茶树长势、气候条件等情况,确定合理的需水量和灌溉时间。6.3.3 灌溉用水要求水质良好,未受污染。7 7 有害生物防治有害生物防治 7 7.1 1 综合防治综合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和协调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各类病虫草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内,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以内。7 7.2 2 农业防治农业防治 7.2.1 换种改植或发展新茶园时,应选用对病、虫害具有抗性或耐性的品种。从国外引种或国内向外地引种时,应进行植物检疫,不得将危险性的病虫草随种苗带入或带出。7.2.2 合理控制茶树高度,春茶后宜进行树冠改造,秋末宜轻修剪压低叶螨类的越冬基数等。7.2.3 秋末宜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翻耕,减少次年象甲类和鳞翅目害虫的发生。7.2.4 秋末将茶园根际附近的落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以防治叶病类和在表土中越冬的害虫。7 7.3 3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 7.3.1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其成虫发生期,在田间点灯,进行灯光诱杀。7.3.2 利用害虫的趋色性,进行色板诱杀。7.3.3 对发生较轻、为害中心明显及有假死性的害虫,进行人工捕杀。7.3.4 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清除杂草。7 7.4 4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 7.4.1 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中的有益生物,减少因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7.4.2 宜使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7 7.5 5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 7.5.1 严格按制定的防治指标,掌握防治适期施药。茶园主要有害生物的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见附录A。7.5.2 宜采用低容量喷雾,蓬面害虫实行蓬面扫喷;对茶丛中下部害虫,宜采用侧位低容量喷雾。GH/T 10762011 6 7.5.3 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按照GB4285、GB/T8321的要求控制农药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要求配药、施药,并做好人员安全保护措施。茶树主要有害生物化学防治方案见附录B。7.5.4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及国家禁用的农药。例如,滴滴涕、六六六、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甲胺磷、氧化乐果、五氯酚钠、杀虫脒、克百威、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灭多威、硫丹、氰戊菊酯、来福灵及其混剂等。8 8 茶树修剪茶树修剪 8.18.1修剪原则修剪原则 根据茶树的树龄、长势和修剪目的分别采用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等方法,培养优化型树冠,复壮树势。8.28.2重修剪和台刈重修剪和台刈 重修剪和台刈改造的茶园应清理树冠,宜使用波尔多液冲洗枝干,以防治苔藓和剪口病菌感染等。8.38.3边缘修剪边缘修剪 覆盖度较大的茶园,每年进行茶行边缘修剪,保持茶行间20cm左右的间隙,以利田间作业和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8.48.4修剪枝叶修剪枝叶的处理的处理 修剪枝叶可留在茶园内,以利于培肥土壤。病虫枝条和粗干枝应清除出园。9 9 鲜叶鲜叶采摘采摘、贮存贮存和和运输运输 9.19.1 采摘采摘 9.1.1 应根据茶树生长特性和各茶类对加工原料的要求,遵循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和因园制宜的原则,按照标准适时采摘。9.1.2 手工采摘不宜捋采和抓采。应保持鲜叶完整、匀净。9.1.3 机械采茶应保证采摘质量。应使用无铅汽油和机油,防止污染茶园和土壤、茶树。9.29.2 贮存贮存 9.2.1 采用清洁、通风性良好的竹编、网眼茶篮或篓筐盛装鲜叶。9.2.2 采下的鲜叶应妥善防护,不能暴晒、雨淋;应及时运抵茶厂,防止变质。9.2.3 鲜叶应存放在清洁、通风、阴凉的场所,防止鲜叶质变和混入有毒、有害物质。9.39.3 运输运输 9.3.1 运输鲜叶的工具应清洁卫生。运输时禁止与其它易污染的物品混运。9.3.2 运输鲜叶过程中不遭到直接日晒、雨淋,避免污染;有足够的空间,空气流通。10 10 投入品管理投入品管理 10.1 10.1 肥料肥料 10.1.1 肥料应从正规渠道采购。不应采购非法销售点销售的肥料、不合格的肥料、超过保质期的肥料。10.1.2 肥料应储存专用区域,不与农产品、农药、污染物和废弃物等储存在一起,以防交叉污染。GH/T 10762011 7 10.1.3 肥料储存区域应有相应的防护设施。化肥储存区域应洁净、干燥、遮光、避雨、通风,使化肥(粉末、颗粒或液体)不受阳光、雾气或雨水等气候因素影响。有机肥料储存区域应适当隔离,以降低污染环境、影响人类和动物安全的风险。10.2 10.2 农药农药 10.2.1 农药应从正规渠道采购。不应采购非法销售点销售的、无登记证或临时登记证、无生产许可证或者生产批准文件、无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无标签或标签内容不完整、超过保质期的农药。10.2.2 农药应储藏于专用仓库。仓库应远离存放其他物料的场所,并符合防火、防盗、防雨、清洁、防腐、避光、通风、阴凉等安全条件要求,分类存放;配有农药配制量具、急救药箱,入口处应贴有警示标志。10.2.3 剩余药液或清洗废液应根据国家或地方相关规定进行处理。10.2.4 农药容器、包装物不应重复使用,应及时收回,妥善保管和处理。11 11 人员人员 11.11.1 1 培训培训 凡采购、使用、处理农业化学品的人员,以及所有操作危险或者复杂设备的人员都应经过必要的操作技能和安全防护知识培训。采茶、修剪等人员应进行必要的操作技能和卫生知识培训。11.11.2 2 卫生卫生 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不得在工作场所化妆、吃食物、吸烟和随地吐痰。采摘人员不得将个人物品放置在盛装鲜叶的容器内。11.11.3 3 植保员植保员 根据基地规模大小,配备一定数量的植保员,负责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的调查、预报、防治指导等。1 12 2 记录记录 1212.1.1 要求要求 应建立生产记录制度。有效记录茶叶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活动情况,以证实所有的农事操作符合相应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