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Q 9003.3-2008 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设备通用检测检验技术规范.pdf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AQ 9003.3-2008 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设备通用检测检验技术规范 9003.3 2008 企业 安全生产 网络化 监测 系统 技术规范 部分 危险
1 C S1 3 3 2 0A9 1备案号:2 5 4 7 2-2 0 0 9中华人民共和AQ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 Q9 0 0 3 3 2 0 0 8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3 部分: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设备通用检测检验技术规范T e c h n i c a l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f o rp r o d u c t i o ns a f e t ym o n i t o r i n gs y s t e m sb a s e do nn e t w o r k-P a r t3:T e c h n i c a l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f o rg e n e r a lt e s t i n go fm o n i t o r i n gd e v i c e sh a s e do nn e t w o r ki nh a z a r d o u sa r e a2 0 0 8-II-1 9 发布2 0 0 9-0 1 0 1 实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前言引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设备检测要求4 检测条件要求5 检测项目及要求6 检测结果要求目次A Q9 0 0 3 3 2 0 0 8111126A Q9 0 0 3 3 2 0 0 8刖昌A Q9 0 0 3-2 0 0 8 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分为三个部分:第1 部分: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系统现场接人技术规范;第2 部分: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系统集成技术规范;第3 部分: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设备通用检测检验技术规范。本部分为A Q9 0 0 3 32 0 0 8 的第3 部分。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北京首科集团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亚思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研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横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北京安控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阿尔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燕祝、张树森、汪卫国、杨春雪、李文洁、高云飞、朱军、吕宏义、常石磊、王仰东、张红光、高宁、吕英华、张洪欣、邢维巍、刘学东、周斌、彭国红、施洪生、马小龙。引言A Q9 0 0 3 3 2 0 0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设备通用检测检验技术(参见本标准第3 部分1 章确定的适用范围),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及监测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特制定本标准。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3 部分: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设备通用检测检验技术规范A Q9 0 0 3 3 2 0 0 8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系统中的数据采集设备和网络设备的检测项目、检测周期、检测环境,以及系统检测内容等,是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系统及监测设备检测检验的基本依据。本规范适用于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设备的入场检测、工程验收、周期检测及故障检测等。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设备检测检验除应按照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丽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所有标注日期之外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G B3 8 3 6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Y D T1 1 4 1 2 0 0 1 千兆比以太网交换机测试方法Y D T1 2 8 7-2 0 0 3 具有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溅试方法Y D T1 4 3 9-2 0 0 6 路由器设备安全测试方法一高蛸路由器(基于I P v 4)Y D T1 4 4 0-2 0 0 6 路由器设备安全测试方法中低端路由器(基于I P v 4)3 设备检测要求3 1 本规范规定的危险场所网络化监铡设备包括变送器、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分流器、信号隔离装置、安全栅、数据采集器、视频设备,以及路由器、交换机等网培传输设备。3 2 企业构建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系统时,所选用的监测设备应按照本规范要求全部进行入场检测。3 3 监测系统工程验收前,应按照本规范对监越系统及系统中应用的监测设备进行检测检验。3 4 系统正常运行后,应按照本规范要求对系统中的网络化监测设备及监测系统进行周期性检测,并应按照以下规定年限进行更换,检测周期及使用年限见表1。3 5 系统运行中发生不稳定现象或系统故障时,应对有关的监测设备进行I 临时性检测。3 6 以上所述各项检测检验均应由专业检测机构执行。4 检测条件要求4 1 检测系统及检测设备4 1 1 检测设备应在检验合格的有效期内使用,并按规定定期检定。4 1 2 各检测系统问应无相互干扰产生。4 1 3 选用的检测设备及配套设备所组成的检测系统,其测量总误差应不大于被检对象允许误差的1 3。A Q9 0 0 3 3 2 0 0 8表1设备、系统检测周期及设备允许最长使用年限监测设备检测周期a最长使用年限a备注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11 0变送器1 0数据采集器8分流器18可合并检测信号隔离装置8安全栅8路由器26交换机26视频设备l6系统检测24 2 环境条件4 2 1 检测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屏蔽、接地,周围无影响被检设备运行及检测系统性能的振动、冲击、电磁干扰及电磁辐射源等。4 2 2 以下为设备检测的标准环境条件:环境温度:2 0;相对湿度:4 5 7 5;大气压力:8 6k P a1 0 6k P a;设备检测的标准环境误差由检测设备及被检设备的误差要求确定。5 检测项目及要求5 1 设备检测项目5 1 1 一般要求5 1 1 1 设备生产单位和检测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如通过I S O9 0 0 0 或其他同等效力的认证,产品应为通过检定机构检定合格的产品,并具有包含产品编号的产品合格证,说明书具有详细技术指标、使用说明、适用条件与注意事项等内容。5 1 1 2 被检设备外观应完整,内部无切屑、残渣等杂物。5 1 1 3 具有防爆要求的危险场所应用的监测设备应符合G B3 8 3 6(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的规定,并具有国家指定防爆检测机构提供的设备防爆等级合格证。5 1 1 4 对于本安型系统,现场仪表应符合G B3 8 3 6 4-2 0 0 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 部分:本质安全型i 中的规定,并具有专业检测机构提供的合格证。5 1 2 变送器检测项目5 1 2 1 输出信号检测变送器的输出是否为系统规定的标准工业信号。5 1 2 2 基本误差检测在各测量点变送器将所测量的物理信号或电信号转换为标准化输出信号时测量值与标准值的偏差程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5 1 2 3 线性度检测变送器输出值随输入端采集信号变化的线性程度。A Q9 0 0 3 3 2 0 0 85 1 2 4 负载特性当负载电阻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化时,检测变送器输出(下限值及量程)的变化是否符合要求。5 1 2 5 电源影响当电源电压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化时,检测变送器输出(下限值及量程)的变化是否符合要求。5 1 2 6 绝缘电阻在标准环境下,检测变送器各组端子(包括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阻值是否符合要求。5 1 2 7 绝缘强度在标准环境下,检测在变送器各组端子(包括外壳)之间施加一定的试验电压时,是否有击穿和飞弧现象发生。5 1 2 8 时间漂移检测变送器在稳定检测时间内各时间点测量值变化程度。5 1 2 9 温度漂移环境温度在规定范围内变化时,检测变送器测量值变化程度。5 1 2 1 0 密封性变送器的测量部分在承受测量压力时,检测是否有泄漏和损坏现象。5 1 3 数据采集器检测项目5 1 3 1 单通道最高采集速率检测数据采集器在只有一个通道执行采集任务时,该通道单位时间内采集有效数据个数是否符合规定。5 1 3 2 循环采集速率数据采集器在多通道循环采集方式下执行采集任务时,检测全部采集通道在单位时间内采集的有效数据个数。5 1 3 3 数据采集位数检测数据采集器所采集数据的有效位数。5 1 3 4 误差限检测数据采集器测量各通道结果偏离标准值的程度。5 1 3 5 重复性检测数据采集器各通道在同一工作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时,测量值相互不一致的程度。5 1 3 6 电压影响检测电源电压变化对数据采集器输出的影响。5 1 3 7 输入阻抗检测数据采集器信号接入端等效电阻阻值。5 1 3 8 输出阻抗检测数据采集器信号输出端等效电阻阻值。5 1 3 9 通道间串扰(通道隔离度)检测数据采集系统采集过程中,前一输人通道对其逻辑后继通道的影响。5 1 3 1 0 线性度检测数据采集器输出值随输入端采集信号变化的线性程度。5 1 3,1 1 温度漂移环境温度在规定范围内变化时,检测数据采集器测量值变化程度。5 1 3 1 2 时间漂移检测数据采集器在稳定检测时间内各时间点测量值变化程度。3A Q9 0 0 3 3 2 0 0 85 1 3 1 3 不确定度检测测量过程中各项误差合成后得到的总极限误差,该指标表示由于测量过程中各项误差影响而使测量结果不能肯定的误差范围。5 1 3,1 4 通讯接口检验数据采集器是否具有监测系统要求的数据传输通讯接口。51 3 1 5 传输协议检验数据采集器是否支持监测系统要求的数据传输协议。5 1 4 信号隔离装置、安全栅、分流器检测项目5 1 4 1 信号隔离装置、安全栅、分流器的检测项目见表2。表2 信号隔离装置、安全栅、分流器的检测项目检测项目信号隔离装置安全栅分藏器备注基本误差_ r+回程误差+重复性+负载特性+十环境温度影响十+相对湿度影响+电源电压影响+有源共模干扰+差模干扰+绝缘强度-+绝缘电阻+线性度l上通讯接口温度漂移+时间漂移+输入阻抗上+输出阻抗+5 1 4 2检测端安全栅与操作端安全栅应按各自要求进行检测。5,1 5 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检测项目5 1 5 1 基本误差检测测量值与标准值的偏差。5 1 5 2 回程误差检测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在同-N 量值转化成标准化输出信号时,因行程不同而产生的差值是否在规定范围内。5 1 5 3 重复性检测报警器在同一工作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时,测量值相互不一致的程度。5 1 5 4 零点漂移当环境温度不变时,检测输入信号为零时,输出值随时间变化程度。A Q9 0 0 3 3 2 0 0 85 1 5 5 响应时间传感器测量标准源时按照其定义所需的测量时间。5 1 5 6 报警点设置误差检测报警点设置值与实际报警值之间的偏差。5 1 5 7 电源变化影响检测电源电压变化对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输出的影响。5 1 5 8 温度变化影响检测温度变化对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输出的影响。5 1 5 9 绝缘电阻检测在标准环境下,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各组端子(包括外壳)之间的电阻阻值。5 1 5 1 0 耐电压性能检测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对过载电压的承受能力。5 1 5 1 1 跌落试验检测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抗冲击性能。5 1 5 1 2 振动试验检测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抗振动性能。5 1 5 1 3 防爆性能检验是否具有国家指定防爆检测机构提供的设备防爆等级合格证。5 1 6 视频设备检测项目5 1 6 1 视频信号的制式检验视频信号采用的制式。5 1 6 2 水平分辨率检钡!j 摄像机的水平分辨率。5 1 6 3 水平清晰度检测显示设备水平清晰度。5 1 6 4 图像分辨率检测回放图像的分辨率。5 1 6 5 信噪比检测在视频信号处理、传输过程中,某一测量点的亮度信号幅度的标称值与随机杂波幅度的有效值之比。5 1 6 6 水平分辨力检测对一帧等宽的黑白相间的线条的图像,其分辨黑白线条最小宽度的能力。5 1 6 7 图像帧率检测回放图像的帧率。5 1 6 8 输出信号检测视频设备输出信号。5 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