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B33T 304-2011 莫干黄芽茶生产技术规程.pdf
下载文档

ID:2648687

大小:336.10KB

页数:1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33T 304-2011 莫干黄芽茶生产技术规程 304 2011 莫干黄 芽茶 生产技术 规程
ICS 65.020.20 B05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 33/T 3042011 代替 DB 33/304.1-2001、DB33/T 304.2-2001、DB33/T 304.3-2001、DB33/T 304.4-2001、莫干黄芽茶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roduction of Mogan huangya tea 2011-10-09 发布 2011-11-09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食品伙伴网http:/食品伙伴网http:/DB33/T 3042011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33/304.12001莫干黄芽茶 第1部分:苗木、DB33/T 304.22001莫干黄芽茶 第2部分:茶园栽培技术、DB33/T 304.32001莫干黄芽茶 第3部分:鲜叶原料与加工工艺、DB33/T 304.42001莫干黄芽茶 第4部分:商品茶。与原标准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补充了主要茶树病虫害防治种类和方法;产品分级改为:特一、特二、一级、二级,共四个等级,其中特一、特二分绿茶、黄茶两种类型,一级、二级均为绿茶类,修改原各分级茶叶的鲜叶原料要求和干茶感官品质指标;调整了原标准中卫生指标要求。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本标准由浙江省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德清县农业局、德清县茶叶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建平、戚国荣、方连根、沈中华、姚利华。本标准代替了DB33/304.12001、DB33/T 304.22001、DB33/T 304.32001、DB33/T 304.42001。DB33/304.12001、DB33/T 304.22001、DB33/T 304.32001、DB33/T 304.42001为首次发布。食品伙伴网http:/食品伙伴网http:/DB33/T 3042011 1 莫干黄芽茶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莫干黄芽茶的术语和定义、苗木要求、建园要求、茶园管理、鲜叶与加工、质量要求及检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与保鲜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莫干黄芽茶的生产与加工。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02 茶取样 GB/T 8304 茶 水分测定 GB/T 8305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T 8306 茶 总灰分测定 GB/T 8310 茶 粗纤维测定 GB/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1767 茶树种苗 GB/T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 26130 食品中百草枯等 54 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NY/T 5018 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NY 5020 无公害食品 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SB/T 10035 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DB33/T 479 茶叶加工场所基本技术条件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食品伙伴网http:/DB33/T 3042011 2 产地 region 莫干山山脉德清县行政区域内茶园,地理坐标为北纬30283042,东径1194611956。3.2 莫干黄芽茶 mogan huangya tea 采用3.1产地规定范围内的茶树嫩梢,经“鲜叶摊青杀青揉捻初烘理条足干干茶整理”的绿茶工艺或“鲜叶摊青杀青揉捻闷黄初烘理条足干干茶整理”的黄茶工艺加工而成,并符合本标准品质要求的茶叶。4 苗木要求 4.1 品种 适制莫干黄芽茶的当地群体种和龙井43、横岭种等无性系茶树良种。4.2 苗木质量 新种茶园苗木应符合 GB 11767 的规定,质量要求见表 1。表1 苗木质量要求 级别 苗龄 苗高/cm 茎粗/mm 侧根数/根 品种纯度 检疫性 病虫害 一足龄 30 3.0 3 100 不得检出 一足龄 20 2 2 100 5 建园要求 5.1 自然环境 茶园环境条件符合NY 5020的要求。5.2 土壤 黄壤,pH值为4.56.5。土层厚不少于0.5 m,排水良好。5.3 种植 5.3.1 种植方式 5.3.1.1 单条栽:适于陡坡窄幅梯坎茶园。行距 130 cm150 cm,丛距 30 cm。每穴种茶苗 2 株3株,每公顷一般种植茶苗 4.5 万株。5.3.1.2 双条栽:适于缓坡或宽幅梯坎茶园。大行距 130 cm150 cm,小行距 30 cm,丛距 30 cm,两小行茶丛交叉排列。每丛种植茶苗 2 株,每公顷种植茶苗 7 万株9 万株。5.3.2 开垦 食品伙伴网http:/DB33/T 3042011 3 5.3.2.1 在茶苗种植 3 个月前进行。5.3.2.2 坡度 15以下缓坡地按等高线确定茶行位置全面开垦;坡度在 1525的陡坡地坎面筑土坎或石坎;坡度在 25以上的山地不宜植茶。5.3.2.3 开垦时应清除园地内的石块、树根、柴根、竹鞭。5.3.3 基肥 按茶行位置,中间开施种植沟,沟内施足底肥,用量为农家肥20 t/hm245 t/hm2,或有机肥、饼肥1.5 t/hm22 t/hm2,施肥后覆土。间隔1个月后种植。5.3.4 种植时间 5.3.4.1 春季种植时间为 2 月中旬至 3 月上旬。5.3.4.2 秋季种植时间为 10 月上旬至 11 月下旬。5.3.5 栽种方法 5.3.5.1 根据种植规格,按规定的行株距开好移植沟或定植穴。现开现栽。栽植时,应扶直茶苗,先部分填土,压实后再覆土至根颈处。栽后当天浇足“定根水”。5.3.5.2 栽植后及时铺草覆盖苗。栽后定期检查成活情况,发现缺株及时补齐。6 茶园管理 6.1 树冠管理与改造 6.1.1 定型修剪 6.1.1.1 定型修剪的对象为幼龄期茶树和台刈后茶树。6.1.1.2 定型修剪一般分三次完成。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植时或台刈后进行,剪口离地高 15 cm25 cm。第二次在第二年 2 月中、下旬或春茶后进行,剪口在上年剪口上提高 10 cm15 cm。第三次在第二年秋季(8 月中、下旬)或第三年春茶前(2 月中、下旬)进行,剪口比第二次定剪剪口提高 10 cm15 cm。6.1.2 树冠改造 6.1.2.1 轻修剪:用篱剪剪去成龄茶园树冠面上突出枝条和晚秋新枝。轻修剪每年可进行 1 次2 次,时间宜在春茶后 5 月上中旬、秋末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中旬进行。6.1.2.2 深修剪:适用于投产多年、产生大量鸡爪枝或受严重冻害、病虫危害,蓬面枝叶枯焦、脱叶的茶园。修剪深度为在蓬面下 10 cm20 cm,夏秋茶多年留养、茶行过高茶园,剪口离地高 60 cm80 cm。可用篱剪或深修剪机进行。6.1.2.3 重修剪:适用于树龄 15 年以上、树冠上部已衰败的投产茶园,剪口离地面 20 cm25 cm,保留一、二级骨干枝。应及时清理树冠。时间应在春茶前或春茶后(5 月底前)进行。剪后立即增施有机肥,施菜饼或有机肥 1.5 t/hm22 t/hm2。6.1.2.4 台刈:用台刈铗或锋利柴刀,将衰老茶树地上部分枝条,在离地一般 10 cm 处全部刈去,重新全面塑造树冠。宜在春茶后进行。6.1.2.5 树冠改造后的茶蓬应加强留叶养蓬、除草、铺草、抗旱、病虫防治、防冻等工作。6.2 耕作与土壤改良 食品伙伴网http:/DB33/T 3042011 4 6.2.1 中耕除草 6.2.1.1 春茶前,一般 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浅耕除草,深度为 5 cm10 cm,并拔(挖)除茶园内多年生杂草、竹枝。6.2.1.2 春茶采摘结束后和夏、秋季应勤除杂草。6.2.1.3 非有机茶基地茶园可用化学除草剂除草,使用时应按产品标识说明进行,并应向茶蓬下喷药,不应喷洒在茶树植株上。幼龄茶园不应喷施化学除草剂,提倡人工除草。6.2.2 铺草 坡地茶园和高山茶园,应在春茶后和秋末,在茶树行间铺草,铺鲜草量为 15 t/hm220 t/hm2。6.2.3 深翻改土 适用于改造茶园(重修剪、台刈)。深度为茶行间 20 cm30 cm,小行间 10 cm15 cm。6.3 施肥管理 6.3.1 时间 6.3.1.1 春茶前施催芽肥:2 月中下旬。6.3.1.2 补施追肥:夏、秋茶适时补施追肥。6.3.1.3 秋末施基肥:10 月至 11 月。高山茶园早施一般为 10 月上、中旬。6.3.2 施肥量 6.3.2.1 幼龄茶园:以基肥为主,氮、磷、钾三要素配比为 2:1:1,年施有机肥 0.7 t/hm21.5 t/hm2。6.3.2.2 投产茶园:以氮为主,辅以磷钾,一般每采收 100 kg 干茶,需施纯氮 18 kg20 kg,再按氮、磷、钾三要素配比 4:1:1。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及全年干茶产量指标确定。树冠改造茶园应增加有机肥施用量。6.3.2.3 基肥应施有机肥。6.3.3 施肥方法 6.3.3.1 根际施肥:在茶行间,坡地茶园于茶行上方,开深 10 cm15 cm 施肥沟,施肥后立即覆土。6.3.3.2 叶面追肥:应在阴天、傍晚进行,严格按产品说明规定浓度使用。6.3.4 肥料要求 茶园用各种肥料、叶面营养液应符合相应质量标准。不应使用城乡生活垃圾或工厂、医院的有害废弃物。6.4 水旱防治 6.4.1 旱害预防 6.4.1.1 投产茶园可采用铺草、喷灌、浅耕、种植遮荫树等措施。6.4.1.2 幼龄茶园应采取浅耕、培土、追施淡肥、喷灌、种植绿肥等措施,抗旱保苗。6.4.2 湿害预防 食品伙伴网http:/DB33/T 3042011 5 平地低洼积水茶园,应完善排水系统。平地茶园从低洼处向外开排水沟;坡地茶园上方开沿山排水沟。6.5 冻害防控 6.5.1 冻害预防 6.5.1.1 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龙井 43 和横岭种等当地良种。6.5.1.2 高山茶园在西、北方向及山坡风口上方营造防风林。6.5.1.3 加强肥水管理,秋末早施、重施基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抗寒力。6.5.1.4 在低温寒潮来临前,用稻草、杂草、遮阳网等覆盖茶树蓬面。6.5.2 冻害后护理 及时剪除受冻枯焦的枝叶。春季萌芽后受“倒春寒”冻害的茶树,及时摘除冻害芽梢,配合根外追肥。6.6 病虫害综合防治 6.6.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根据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规律,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制宜、合理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等措施,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将茶叶农药残留降低到有关标准规定的范围。6.6.2 防治措施 6.6.2.1 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植物检疫制度。6.6.2.2 认真做好病虫测报调查,做到及时、准确地防治。6.6.2.3 采取合理修剪、勤除杂草、冬季清园、合理施肥等农业措施。6.6.2.4 保护和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发挥生物防治作用,维持茶园生态平衡。6.6.2.5 大力推广冬季封园(石硫合剂、晶体硫或农用喷淋油等)、茶季点灯灭蛾、人工捕杀等防治措施。6.6.2.6 不应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天敌杀伤力低的药剂,严格执行农药使用后至采茶的安全间隔期,间隔期内不应采摘。严格按照 GB 4285、GB/T 8321(所有部分)和NY/T 5018 的要求,控制化学农药用量。推行点治或挑治,减少全面喷药。6.6.3 主要病虫害防治 茶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7 鲜叶与加工 7.1 鲜叶 7.1.1 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