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B14T 554-2010 无公害食品 白灵菇生产技术规程.pdf
下载文档

ID:2648435

大小:133.12KB

页数:9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14T 554-2010 无公害食品 白灵菇生产技术规程 554 2010 公害 食品 白灵菇 生产技术 规程
ICS 65.020.20 B 31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 14/T5542010 无公害食品 白灵菇生产技术规程 2010-01-20 发布 2010-02-20 实施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4/T5542010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栽培条件.2 5 栽培技术.3 6 病虫害防治.4 DB14/T5542010 II 前 言 为全面推进白灵菇无公害生产,规范生产技术,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根据山西省白灵菇种植、管理、采收等生产环节的实际情况而确定。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农业厅。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福元、冀俊强、孟丽君、陆桂莲、李跃先、贾彬良、倪素丽、王紫艳、戴静。DB14/T5542010 1 无公害食品 白灵菇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白灵菇生产的术语和定义、栽培条件、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无公害白灵菇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 862 杏鲍菇和白灵菇菌种 NY 5095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T 5333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 5358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菌种 生长在适宜基质上具结实性的菌丝培养物,包括母种、原种和栽培种。选自GB/T 127282006食用菌术语 3.2 播种 发酵料或生料栽培的接种方式。选自GB/T 127282006食用菌术语 3.3 基质 DB14/T5542010 2 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由主料和辅料组成,亦称为培养料。3.4 消毒 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消除有害微生物的方法。选自GB/T 127282006食用菌术语 3.5 灭菌 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一切微生物的方法。选自GB/T 127282006食用菌术语 3.6 菇房 具备栽培菇类条件的各类建筑物。选自GB/T 127282006食用菌术语 3.7 催蕾 采取保温、保湿、通风、振动及适当光照等方法促进菇蕾形成的技术措施。选自GB/T 127282006食用菌术语 4 栽培条件 4.1 生产场地 应符合 NY 5358 规定。4.2 栽培场所 主要有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菇房设施。建造菇房要选择背风、向阳、卫生、干燥、水源较近的场所。菇房具备门、通风口等装置和防虫设施,能遮光、保温、保湿。菇床以竹、木、钢材为骨架搭设的支架,用来摆放菌袋。4.3 栽培菇房的前处理 4.3.1 清洁整理 菇房(棚)使用前要清洁整理,清除杂物、杂草等,平整地面,充分通风日晒。4.3.2 灭虫和消毒 清洁整理后进行灭虫和消毒,应符合 GB 4285 和 GB 8321 规定。4.4 基质 应符合 NY 5099 规定。主料主要有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辅料主要有麦麸、米糠、石膏等。DB14/T5542010 3 4.5 菌种 应符合 NY 862 规定。5 栽培技术 5.1 生产技术流程 播期确定培养料制备播种 发菌催蕾 出菇 采收采后管理。5.2 播期 当地气温以满足菌丝发育所需温度525,出菇期温度320为宜。秋季播种,冬、春季出菇。如有控温设施,播期可延长。5.3 培养料制备 5.3.1 常用配方 根据当地原料资源情况,因地制宜选用配方。常用配方有:棉籽壳 90%,麦麸或米糠 5%,玉米粉 3%,石膏 1%,过磷酸钙 1%;玉米芯 55%,棉籽壳 15%,麦麸或米糠 25%,玉米粉 3%,石膏 1%,石灰 1%;棉子壳 40%,木屑 33%,麦麸或米糠 25%,石膏 1%,石灰 1%。5.3.2 培养料处理 准确称量原料,搅拌均匀后,直接灭菌或堆积发酵后灭菌。5.3.2.1 直接灭菌料处理 5.3.2.1.1 原料预处理 把棉籽壳、玉米芯、麸皮等原料料分别过筛,剔除杂物。玉米芯使用前用石灰水预湿软化。5.3.2.1.2 装袋 按配方将培养料加水搅拌均匀后装袋。装料要松紧适度,常用17cm(33cm35cm)或20 cm40 cm,厚0.04mm0.05mm的低压聚乙烯或聚丙烯料袋。5.3.2.2 发酵灭菌料处理 5.3.2.2.1 堆料 按配方将培养料加水拌匀、成堆,四周用木棒打孔,孔深至底,孔间距0.3m0.5m,用塑料薄膜、草帘等盖严进行发酵。5.3.2.2.2 发酵 当培养料温度升到6570时,保持12h进行第一次翻堆。培养料偏干时适当补水。以后每隔1d2d翻堆一次,共需翻3次4次。之后即散堆降温,调节含水量60%左右,即可装袋。5.3.3 灭菌 DB14/T5542010 4 料袋装完立即进行灭菌。高压灭菌时,0.14MPa维持1.5 h3h;常压灭菌时,锅仓温度5h内达到95100并保持12h以上。灭菌结束后,料袋整筐出锅运至经消毒过的冷却室冷却,待料温降至28以下时进行播种 5.4 播种 在接种箱(室)或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接完后,及时运往发菌场所发菌。5.5 发菌 5.5.1 环境条件 发菌前1周,将发菌室彻底清洁消毒一次。控制室内温度1822,料袋内温度2027,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保持空气新鲜,避光培养。5.5.2 管理 调控发菌室温度、湿度、料温,及时检出杂菌并分类处理。菌袋长满菌丝后,在温度1822,湿度70%75%,并须一定散射光的环境条件下再培养30d40d,进行后熟管理,当菌丝浓白,菌袋坚实,略有弹性,即达到生理成熟,可采取墙式或层架栽培出菇方式。5.6 催蕾 生理后熟完成后,再经过013低温刺激7d10d;然后进行昼夜温差10以上刺激7d左右。5.7 出菇 子实体生长阶段,温度、湿度、通风及光照必须协调一致。温度保持在815,最高不超过20,空气相对湿度85%95%,空气清新,二氧化碳浓度在0.1%以下,光照强度保持800Lx1500Lx。出菇期必须避开高温季节。出菇期随菇房的温度而变化,一般为7d-15d。5.8 采收 在菌盖充分伸展并保持边缘内卷时采收。采收时要戴手套,手抓菌柄整朵拔起,保持菇体的完整与洁净。采收后,及时修剪、去杂、分级和包装。一般采收 12 潮菇。5.9 采后管理 一潮菇采后停止喷水,清理袋口四周和环境,待菌丝恢复生长后,进行二潮菇管理。6 病虫害防治 6.1 原则 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使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使用农药时,要严格执行GB 4285和GB/T 8321的规定。6.2 病虫害种类 6.2.1 病害种类 木霉、青霉、根霉、毛霉、曲霉、链孢霉、酵母菌等。DB14/T5542010 5 6.2.2 虫害种类 菇蚊、跳虫、螨虫、线虫、蛞蝓等。6.3 综合防治 6.3.1 菇房使用前彻底清洁,通过通风、日晒及地面撒生石灰粉等措施进行菇房消毒。器具及菌(袋)用 0.1%高锰酸钾或 75%酒精消毒。6.3.2 选用新鲜、无霉变、不含任何有害物质的优质培养料,料瓶(袋)须经彻底消毒灭菌。6.3.3 选用高抗、高产、做过出菇试验的优良菌株。6.3.4 及时清理废菌袋。已污染的料袋,表面撒生石灰粉隔离运至远离菇房处深埋。6.3.5 利用荧光灯、除虫菊酯粘虫板对菇蚊等进行诱杀。6.3.6 菇房门窗、通风口须安装防虫装置,必要时限定人员出入。6.4 药剂防治 严格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施药时间必须在采菇结束后,而且禁止药物接触菇体。可使用的农药和使用浓度有:8%阿维菌素 2000 倍2500 倍液喷洒;2.5%溴氰菊酯 1500 倍2500 倍液喷洒;20%氰戊菊酯乳油 20003000 倍液喷洒。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