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34T
2717-2016
牛粪的生物处理技术规程蚯蚓养殖
2717
2016
牛粪
生物
处理
技术规程
蚯蚓
养殖
ICS 65.020.30 B 44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27172016 牛粪的生物处理技术规程(蚯蚓养殖)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cow du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earthworm breeding)文稿版次选择 2016-09-27 发布 2016-10-27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27172016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合肥丰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合肥丰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敬、闫晓明、何成芳、朱鸿杰、黄继胜、陈志豪、陆钰、董雪云。DB34/T 27172016 1 牛粪的生物处理技术规程(蚯蚓养殖)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牛粪生物处理中蚯蚓养殖的场地设计、蚯蚓品种的选择、饵料的组成、养殖条件、饲养管理等。本标准适用于适度规模养牛场牛粪的处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NY/T 1168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67号)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适度规模养牛场 指年存栏在 50-5000 头牛以上的养殖场。3.2 产茧量 种蚓分泌某种物质做成的壳,是形成幼虫之前的状态。3.3 孵化率 蚓茧的孵化比率。3.4 蚯蚓粪 蚯蚓食用牛粪后排泄的粪便与基质残渣组成的混合物。DB34/T 27172016 2 4 牛粪处理 4.1 牛粪收集 采用干清粪的方式人工收集,清粪比例宜控制在 95,尿液和管理用水则进入污水处理系统。4.2 养殖基质的制作 人工收集的牛粪通过专用运粪车经污道转运到堆粪场,与稻草秸杆混合组成饵料即养殖基质,稻草秸杆切成 14 cm 的小段,牛粪和稻草秸秆按照重量份 6:4 混合发酵,同时混合物中加入质量百分比为 10的除臭发酵菌液 105135 mL,在第一次翻堆以及第二次翻堆时再分别加入 3545 mL 质量百分比为 10的除臭发酵菌液,每隔 5 天翻堆一次,自然堆制发酵 15 天即成蚯蚓养殖基质。5 蚯蚓养殖 5.1 养殖场地选址要求 蚯蚓采用露天养殖,场地与堆粪场距离以 50 m 为宜;与养殖场距离以 1 Km 为宜,且场地应平整,排水设计应符合 GB 50014 的要求。5.2 养殖床的设计 养殖床是采用“垄”的形式,宜按照 1 m20 cm(宽(W)高(H)铺设养殖基质,接种蚯蚓后上面再覆盖 10 cm 的基质,垄间距与垄宽应为 1:1。5.3 蚯蚓品种选择 选择繁殖倍数高、生长能力强、适合人工养殖的蚯蚓品种,例如“大平2号”、“大平3号”。5.4 蚯蚓接种密度 根据,蚯蚓的产茧量和孵化率确定,养殖密度宜控制在每平方米 1 万条左右。5.5 养殖环境要求 养殖环境的温度控制在 1527(养殖基质的温度),湿度控制在 6070,pH 控制在 68 之间。为了创造最佳温度,冬季扣塑料大棚或盖塑料布,白天把塑料布四周揭开,早晚及时盖好,并要及时浇水保湿;夏季盖稻草,每天浇一次水为宜。5.6 养殖基质的补充 每月给料 2 次,上料前先翻堆,每次给料厚度宜为 10 厘米,勤翻,应始终保持基质新鲜透气。5.7 轮换更新 种蚓宜每年更新一次,养殖床宜每年更换一次,以保蚓群的旺盛,更新的种蚓可以出售;养殖床残余物则可作为肥料。6 蚯蚓采收 DB34/T 27172016 3 6.1 采收时间 当密度达到 23 万条/平方米,80个体达到 0.3 克以上时宜采收。一般夏季每月采收一次,春、秋季节宜每 1.5 个月采收一次,冬季之前,采收个体较大的成蚯蚓,留下一部分种蚓和小蚯蚓,同时把基质床加厚到 50 cm 左右,盖好塑料布,让蚯蚓自然过冬,天气转暖时再拆堆养殖。6.2 采收方法 采用自然光照法。采收前 24 小时宜浇足水,不可过干过湿,然后将养殖基质的 70集中在水泥地面或塑料布上,利用蚯蚓怕光的特点,逐层扒开,将基质扒净,最后,使蚯蚓集中在底层,达到收集目的。7 蚯蚓粪的收集 7.1 蚯蚓粪组成 牛粪经蚯蚓食用后,形成的蚯蚓粪和牛粪残渣统称蚯蚓粪,其中蚯蚓粪的含量占 90以上。7.2 蚯蚓粪收集方法 蚯蚓粪收集可与蚯蚓的采收或补充基质同时进行。与蚯蚓采收同时进行,蚯蚓收集后的残留物即为蚯蚓粪;与基质补充同时进行,可采用侧方位投料法,即先扒开养殖床上方的基质,在两侧投加基质,利用蚯蚓怕光特点,收集蚯蚓粪。7.3 蚯蚓粪质量标准 蚯蚓粪应符合 NY/T 1168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的要求。8 环境卫生 养殖场地应定期消毒。9 病害防治 密切观察蚓群健康状况,发生大面积死亡时应执行严格的隔离制度,及时诊断治疗处理并上报。10 病害尸体处理 按 GB 16548 执行。11 养殖档案 11.1 应建立良好的养殖档案记录,可以参照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建立养殖档案。11.2 应记录以下内容:蚯蚓的品种、数量、垄号、繁殖状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养殖基质、基质中添加剂等投入品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有关情况;检疫、免疫、监测、消毒等情况;蚯蚓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DB34/T 27172016 4 11.3 养殖档案保存两年以上。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