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X”证书制度下会计学...——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视角_臧泽华.pdf
下载文档

ID:2644219

大小:207.80K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证书 制度 会计学 基于 应用 本科 高校 视角 臧泽华
第 40 卷第 2 期吉林化工学院学报Vol40 No22023 年 2 月JOUNAL OF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Feb2023收稿日期:2022-11-23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规划课题(GH21243)吉林化工学院 2020 级学生文章编号:1007-2853(2023)02-0044-05“1+X”证书制度下会计学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视角臧泽华,刘雯博,徐彤(吉林化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摘要:在国家政策大方向引导下,随着“1+X”证书制度的融合,现有的校企合作形成了校企联动的整体联系,带领应用型本科高校与相关企业的合作育人机制走向新的高峰。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为第一视角,会计学专业为研究对象,主要阐述“1+X”证书制度的现状,会计学专业与“1+X”证书制度的内在联系,应用型本科高校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机制。关键词:“1+X”证书制度;校企合作;会计专业人才中图分类号:F 230-4;G 434文献标志码:ADOI:1016039/jcnkicn221249202302011一、书证融合制度下多方协同育人的提出(一)书证融合制度2019 年 4 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1。“1+X”的书证融合制度的探索与实践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提升了人才培养的灵便性,适应性,针对性。制度有利于提高学生技术技能,为高质量就业赋能,更加适应社会需求。提升应用型高校的办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有利于我国当前的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完善,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2。(二)会计学专业的“1+X”书证融合会计“1+X”证书是指学历证书及会计学专业类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中,“1”是指学历证书,是学生在学校或借助其他教育机构中通过学习后获得的文凭。“X”指的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毕业生、社会成员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作为个人职业活动和其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能能力的证明。“X”具体包括: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财务数字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三)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重要性1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为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了信息沟通渠道。因而,学校可以根据企业提供的行业发展信息对人才培养方案作出更加及时精准的调整,培养出有针对性的人才。毕业生可以投入到工作中去,大大缩短了时间,极大程度地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2企业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来进行产品的升级和企业的转型,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解决用工荒的问题。学生在企业培训的阶段,可以提高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可程度,有效减少员工流动。学生提前进入企业实习,能够尽早进入工作状态,企业可以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提前录用表现出色的学生,节约了时间和经济成本。企业在学校成立校企合作培训基地,有利于提高整体员工的素质和技能,为企业持续输送新鲜血液,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3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是从书本上学习理论知识,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但实践操作经验却很少,对于未来工作的认识不明确,很难迅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3。校企育人机制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展平台,学生通过平台不仅可以巩固理论基础,还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对会计工作的要求,极大程度地缓解了学生的就业问题。通过校企合作育人培养机制,使学生成为满足社会实际需要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4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有序开展需要社会加以保障。社会提供技术支持,及时公布信息,对积极参加合作的学校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社会对校企合作成功的案例推广,引导学校和企业建立正确、友好的合作关系。同时,社会要在资源调控中发挥自身优势,对能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地方企业进行统筹规划,有利于确定人才培养方向。与高校和企业共同研究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校企合作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保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顺利开展。(四)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中“1+X”证书的作用“1+X”证书制度进一步完善了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使高校将学历教育与培训相结合,深化人才培养和评价模式改革,人才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也得到极大激发,有利于促进产教融合,不断完善和丰富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形成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格局。二、“1+X”书证融合制度下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一)应用型本科高校方面书证融合制度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信息平台,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企业可以在制度的标准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合作,将证书考核标准落实到校企合作制度的各个环节,高校和企业在育人模式上达成一致,高校需要不断完善与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积极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有利于提升人才质量提高就业率。(二)企业方面在书证融合制度的引导下,企业从“被合作者”中脱离,并占据主导地位。该制度改变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内容,强化了企业参与对会计专业教育的地位。企业与高校教师通过协同、耦合创新,不仅对人才培养流程进行优化,还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并形成进一步提高了自身发展的能力。(三)政府方面作为连接应用型本科高校与相关企业的纽带,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原则为人才培养保驾护航。2019 年以来书证融合制度提出,根据国家实际需要、市场的主要需求、学生主要就业问题,落实“放管服”改革相关要求,我国开发了一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证书。同时,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相关政策支持,积极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投入到人才培养事业中去。加强地区统筹规划、切实深入监督指导,明确相关各方的工作职责、主体培育的要求等。三、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人才紧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各类院校的招生规模也都有所扩大。随之带来了师资与生源不匹配的问题,大批年轻老师投入教学工作。这类老师大多数都是毕业后直接上岗的,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职业证书但普遍缺少社会经验,无法准确传授给学生实际的工作经验。高校严重缺少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老师4。(二)课程设置失衡,重理论轻实践高校虽然每年都为社会提供大量人才,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原因在于课程设置并不合理,在会计专业的主要学习生活中,大量接触学术性的会计课程学习理论知识,实践课程少之又少。会计专业的学生虽然学习了大量理论知识,但由于在学校很少接触实践相关的课程,导致他们对会计事务一无所知5。他们并没有透彻理解未来自己的会计工作,很难迅速地适应工作。(三)学习目的错误,轻视职业证书目前,很多高校把主要教学目标定位到对学54第 2 期臧泽华,等:“1+X”证书制度下会计学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生学历的管理上,采用学分制教评模式。对毕业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符合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一些高校对学生采用宽进宽出的政策,即使学生成绩不好也能通过补考等方式获取学分,顺利得到毕业证。这种方式虽然提高了毕业率,但忽视了质量的培养。对于证书的种类、作用以及证书与学历、就业的关系等,教师讲解不够深入,学生的了解也很少。(四)校企合作不够紧密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没有和企业沟通的情况下根据教材展开会计专业学生的教学,严重影响学生的就业质量。即便有的高校与企业签订了有关会计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但双方并未达成一致,学校并不了解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真实要求,培养出的会计毕业生自然也就无法胜任岗位工作的实际需求。(五)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大多数校企合作的例子中往往都是高校掌握主动权,企业多半是被动接受的角色。在这种不平等的合作关系下,即便学校每个学年安排一些教师到企业学习学生将来就业会用到的相关知识,但大部分企业不会让教师接触到企业的核心技术。长此以往,教师形成了为评职称到企业学习做表面功夫的态度,企业碍于双方协议也是敷衍应付6。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企业合作仅停留在学生在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安排下在有限的集中时间内进入企业学习基本的知识阶段,没有制定相关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修订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整合、考核方式的整改,远远没有达到我们理想中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这样下去校企合作会陷入名存实亡的状态。校企合作制度尚未完善,纽带功能发挥不到位。四、“1+X”证书推广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一)试点规模扩张过快,主体准备不足试点运行过程中,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的特点是运行稳定,规模适中,但后期局面较为跃进,在此次推广试运行中,参与推广的学生有 300余万人,覆盖面多达 4 000 所院校。造成后期局面跃进的原因是,由于规模宏大,导致基础准备不足,出现试点院校与政府部门配合度不够,院校经费匮乏等问题。(二)运行堵点较多,主体协同性不强首先,对于相关费用标准的确定需要与多方协商来确定,并且要遵守相关的规则,但由于协商的时间较长,导致培训评价组织收取到培训费用的时间过晚,从而产生培训评价组织与政府部门和试点院校之间的矛盾,对“1+X”证书的推广产生不利影响。其次,由于试点的规模急剧扩大,许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服务平台的容量和功能不足以支持实际运行,平台没有足够的容量容纳大量学生同时使用,使得许多可以在线上开展的工作,如:报名、考核站点申报等只能在线下进行,这就造成了试点院校的工作压力大,试点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最后,在试点运行过程中由于有关部门相关工作不到位,会出现培训评价组织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规范等情况。因此,政府部门就必须发挥“看得见的手”的重要作用。但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政府在监督执法方面还不够稳、准、狠、快,这会给那些存在侥幸心理的培训评价组织或试点院校一种可以做出不规范的行为的错觉,难以保障开展优质高效的试点工作。五、书证融合制度背景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措施(一)充实师资力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校要结合学校现有规模和会计教学的实际需要,不断扩大师资队伍,着力建设一支以理论教学经验丰富、实践教学质量高效的会计学专业教师队伍。队伍中,不仅要有专门从事校企合作专业的教师,而且要有来自企业的行业精英。在不断学习校外与之合作企业培训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丰富自身教学经验储备,学校也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制定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高校还应每学期安排教师前往与之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调研、学习,帮助教师积累在实际会计岗位中实践的经验,以便更好地传授给学生。(二)重修课程体系,加强教材整合改革书证融合制度强调学历和证书结合培养人64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3 年才,在该制度下高校要对原有会计课程进行针对性调整。高校应该紧跟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此,高校应该提高对学生手工做账、电算化做账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会计实训课的比重。在实践课程中,教师的讲课重点应该侧重于会计日常工作中常用的案例及工作流程,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使学生更能灵活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7。除此之外,高校可以计划安排学生实习工作,以便于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积累更多的实际操作技能。(三)加强证书引导,鼓励学生考证2017 年以前,会计从业资格证对会计专业学生影响力很大,不仅可以决定学生能否顺利毕业,还可以影响学生就业。但后来会计从业资格证被取消,初级会计证书(助理会计师)的报考门槛也有所降低。但是初会考试难度较高,学生的通过率并不高。许多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一定从事会计工作或者转行做管理会计,所以没有准备报考初会证书,更不会去考其他技能证书,这使书证融合制度的落实难度升高8。对此,学校应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对会计政策改革的最新信息,使学生明确现在会计岗位的就业形势。同时,学校应该建立有效的评价监督机制,引导学生考取技能证书,落实书证融合试点工作,进而完成书证融合制度提出的新要求。(四)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对专业性较强的会计人才进行定向培养,更加符合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学校应积极与当地政府和相关企业进行联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