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两个维度探寻东北官话的发展脉络——评《东北官话历史演变研究》.pdf
下载文档

ID:2644198

大小:1.28M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东北官话历史演变研究 两个 维度 探寻 东北 官话 发展 脉络 历史 演变 研究
从从两两个个维维度度探探寻寻东东北北官官话话的的发发展展脉脉络络 评东北官话历史演变研究欧阳国亮(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刑事科学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摘 要东北官话历史演变研究是一部系统阐述东北官话形成和发展的专著全书一共四章三十七节基于两个维度对东北官话历史形态、演进逻辑、语音特点和语言接触进行了客观、详尽的梳理 历时维度上运用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对历史上东北方言的雏形进行了探源并运用跨语言研究的方法揭示了东北官话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多源流特性共时维度上通过对东北官话与冀鲁官话、北京官话、胶辽官话、西南官话、西北官话、江淮官话共有特征的考察追溯了它们的历史渊源和演变类型 该书厘清了东北地域语言接触与东北官话形成发展的关系论证了东北官话并非晚成的核心观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关键词东北官话发展演变历时维度共时维度方言史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刘丹青先生指出方言史是历史的产物是汉语史的组成部分要深入了解方言特点和方言谱系离不开对方言史及其与共同语和其他方言的历史联系的探究 这一观点实际上阐释了一个方法论即研究某种方言的特点要注重该方言与其他方言的比较特别是历史源流的比较 关于方言之间的比较李如龙先生提出了两条主线:一条是纵向的历时比较即基于历史材料探寻方言的发展轨迹其前提是需要有这些方言的历史语料记载另一条是横向的共时比较即从不同方言现有的特征出发探寻彼此之间共有的元素印证历时的发展脉络 年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辽宁师范大学杨春宇教授东北官话历史演变研究一书从历时和共时两个维度深入剖析了东北官话形成的动因梳理了东北官话历史演变的脉络无疑是东北官话研究的又一力作一、历时维度:文献考察与跨语言比较相结合一种方言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过程塑造方言特点、影响方言区划和亲疏关系的历史因素包括人群的地理分化、移民、语言教育、权威方言的影响和语言接触等 学界为了探寻某种方言的历史发展情况必须参考记载这种方言语料的历史文献资料 例如刘晓南先生研究宋代的四川方音就选取了上百种宋代巴蜀文献资料利用历史文献考证和历史比较相结合的“二重证据考证法”悉数整理出宋代四川的方音特征 又如邹德文先生根据反映清代东北方言特点的黄钟通韵音韵逢源奉天通志华音启蒙谚解等域内外韵书古籍全面、系统地考察了清代东北地区汉语方言语音系统的若干特征并对其形成、发展及影响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再如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东南沿海一带用当地方言编写了大量的工具书为今天研究当时的吴语、闽语和粤语提供了文献参考 东北官话历史演变研究基于同类手段同时结合跨语言比较(语言接触)的方法对东北官话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一)关于东北官话历史演变的文献考察汉语方言的发展过程是共时因素与历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语言成分不可避免地沉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欧阳国亮男副教授硕士从事汉语方言、司法语言学研究淀在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汉语方言中 这些历史沉淀往往成为探寻其发展轨迹的有力证据 汉代扬雄的方言提及的“北燕方言”“燕之北鄙”“辽东”等地区大致位于今东北地区而其中所载的不少方言词语至今在东北官话中仍在沿用 东北官话历史演变研究基于这类文献资料考察了东北官话的历史形态及其与现代东北官话的联系 例如该书通过对扬雄方言中所列的燕代方言、北燕朝鲜方言等语言现象的描写指出它们是早期东北汉语方言历史底层的遗存从而佐证了东北地区历史上存在汉语这一客观事实又如针对东北官话和西北官话中共有的一些语音现象书中指出知庄章三组卷舌音的产生以及帮组果摄字读音的分化同是由北方阿尔泰语系的影响导致的 为了说明这些问题书中引用了清代赵绍箕的拙庵韵悟(年成书)中的音韵资料认为东北官话和西北官话在形成的时间链条上很接近 并且从历史人文的角度比较了闯关东和走西口各自对东北官话、西北官话的影响 除此之外东北官话历史演变研究在探寻东北官话历史演变时所用到的历史文献资料还有新唐书官话类编黄钟通韵以及清代的满汉对音、蒙汉对音资料御制增订清文鉴清文启蒙等 诚如一些学者所言历代文献中的汉语方言是历史汉语的活化石需要通过文献方言学的“考古”发掘才能窥见端倪 它们不仅记录了活的语言现象还揭示了汉语词汇由少到多、汉语语音由繁到简以及不同方言接触的规律和原理(二)关于东北官话历史演变的跨语言比较谢留文先生在汉语方言研究七十年一文中指出:现阶段学界针对某一语言现象进行跨方言、跨语言的横向比较研究和纵向的历时比较研究还显得很薄弱为拓展汉语方言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必须重视跨语言的比较研究 世纪 年代末期李如龙先生对汉语方言比较研究提出过一条思路即在研究不同方言时要考虑这些方言是否存在因与不同民族语言相互借用而形成的方言特征并由此探索它们的历史渊源两位学者实际上提出了运用跨语言比较的方法研究方言史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东北官话历史演变研究运用了这种方法研究东北官话的历史源流众所周知东北地区历史上除了有汉语外还分布有鲜卑语、女真语、契丹语、满语、朝鲜语、蒙古语、鄂伦春语等语言其周边又分布有俄语、日语等境外语言具备语言接触的天然条件 汉语在这种条件下很难保持完整的独立性必然会与其他语言发生成分上的互鉴互融 东北官话历史演变研究通过东北官话中的语音和借词现象审视了东北官话的多源流特性首先关于东北官话与满语关系的问题该书一方面从满汉对音的角度探讨了黄钟通韵中的倭母字认为倭母字的分化不是沿袭中古的微母而是清初辽东地区方音的直接反映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书中又引用了御制增订清文鉴清文启蒙中的字音资料进行佐证证明清代东北地区的汉语和满语在语音上已经有接触的征象 另一方面该书又以东北官话的吉林乌拉街方言为个案审视了这种方言中的满语底层词汇现象通过对该方言中一百多条满语底层词汇的梳理找到了东北官话和满语词语接触的原始路径其次关于东北官话与其他语言的关系问题该书以近代东北地区的“俄式洋泾浜语”为切入点指出这种“洋泾浜语”的底层是东北方言“俄式洋泾浜语”最终随着殖民历史的结束而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仍然在东北官话中残存了部分词语例如“喂得罗”“大列巴”“格瓦斯”“苏波汤”等 此外该书也考察了“日式协和语”问题认为它是中日语言接触的畸形产物是东北亚地区语言接触的特殊个案总之东北官话历史演变研究从历时维度考察东北官话的发展脉络所用的文献资料时间跨度大内容翔实可靠其所论证的观点有说服力 将文献资料考察和跨语言考察相结合来厘清东北官话的历史发展线索是本书的主要特色之一二、共时维度:从方言比较中寻找历史共性如前所述不少学者在谈及方言史的研究时主张从方言的共时比较入手寻找不同方言的共源关系东北官话历史研究研究一书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注重从与周边官话方言的比较中寻找彼此之间的共同脉络 这些章节包括“从语音看东北官话与周边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之关系”“东北官话与江淮官话比较”“东北官话与西南官话比较”“东北官话与西北官话比较”“东北官话与北京官话比较”等(一)与冀鲁官话、胶辽官话的比较在东北官话与冀鲁官话、胶辽官话的比较中东北官话历史研究研究一方面选用了三种方言共有的四个语音特征:日母字今读零声母现象、知庄章三组字今声母读同精组现象、疑影母开口一二等字今读 声母现象、中古清声母入声字今读上声现象 指出这四个特征是这三种方言区别于北京官话和其他官话的主要特征深刻揭示了东北官话与冀鲁官话、胶辽官话的密切关系 另一方面又从共有的异读字入手进行了分析异读字是对那些背离某种方言语音发展规律的字的统称是方言的一面镜子背后有深刻的历史原因 东北官话中的“觉”“学”“乐”“岳”“略”“跃”等少数觉韵和药韵字的读音很特殊(韵母是)“客”和“色”(韵母分别是)这两个字的读音也很特殊不过这些字在冀鲁官话中与东北官话声母韵母相同 此外东北官话中的“乱”“暖”“卵”“街”等异读字音也见于胶辽官话中 基于这些现象的分析指出这些异读字音雷同现象绝非巧合而是有深刻的历史基础 它们是这些方言的历史言语底层揭示了它们的同源关系有一些观点认为东北官话既有某些冀鲁官话的成分又有胶辽官话的成分后两者对东北官话进行了共时平面的影响 东北官话历史演变研究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批判认为这只是对表象的认知并没有看到背后的本质 书中指出不同的方言共处在同一个地域上彼此相互影响是必然的 这种渗透常常表现为零散性的特征渗透并不会出现系统性的渗透 如今的东北官话在语音上有和冀鲁官话、胶辽官话相同的成体系的特征这绝非渗透的结果而是这三种官话方言同源的结果(二)与江淮官话、西南官话的比较在与江淮官话的比较中东北官话历史研究研究首先将两者的历史源流进行了对比其中将东北官话的源流总结为三条:一是东北官话和北京官话共同的历史基础 幽燕方言二是中古时期的中原方言三是满语等北方阿尔泰语言的底层 而江淮官话的源流主要是中原一带的古官话即雅音以及中古时期的吴语然后从音系入手比较了东北官话和江淮官话常见的语音差异 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近代官话的基础方言问题指出近代的东北官话和江淮官话是南北音系的典型代表反映了当时方言源流的多样性在与西南官话的比较中该书介绍了两种方言历史成因的相似性 大规模人口迁徙、周边民族语言的交融互动由此带来了二者发展轨迹的相似性:“幽燕方言汉儿言语东北官话”和“巴蜀方言土司通语西南官话”然后分析了两种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融合的差异性认为早期东北地区的汉语在东北地域上是一种相对弱势的语言以满语为代表的强势阿尔泰民族语言对它的渗透尤为明显以至于至今在东北方言中还留有数以百计的满语借词 相比之下早期西南地区的民族较为分散汉语在当地占据强势地位主要表现为汉语向其他民族语言的渗透 今天很难在西南官话中找到少数民族语言的印迹当地的少数民族语言中却能发现很多汉语的影子总的来看东北官话历史演变研究将东北官话与其他官话方言进行比较并不是简单地描写彼此之间语音或者词汇的异同而是侧重于从异同现象中寻找一些官话发展的线索 在探索这些线索的过程中该书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社会语言学方法、文化语言学方法以及比较方言学方法等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思路例如探析官话方言区内部与少数民族语言接触的有关问题从共时比较的视角印证方言历史发展的脉络也就是说共时维度和历时维度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但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印证、相互支撑的关系三、核心观点总结:东北官话并非晚成众所周知学界普遍认为东北官话与普通话很接近属于特点不鲜明的方言 受这种学术偏见的影响长期以来业内对东北官话的关注不够甚至不少人都主张将它同北京官话合并而现实中确实也有不少专著将二者合二为一来进行讨论和研究 对此东北官话历史演变研究基于大量文献资料和语言事实通过将东北官话与北京官话的比较指出二者在历史上确有同源的关系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幽燕方言和汉儿言语但二者后来发生了分化表现为东北官话保留了较多的满语等少数民族语言底层的积淀而北京官话则保留了较多的京腔在雅俗之间二者渐行渐远 因此认为将东北官话和北京官话视为一体并不妥当关于东北官话的形成业内不少学者认为它是“闯关东”导致的结果 这些观点显然低估了方言形成的复杂性也割裂了东北官话与历史上东北地区其他言语形态的关联 贺巍先生指出:“东北官话是在本地话、河北话和山东话的基础上形成”这里所说的“本地话”是指东北地区的本地汉语但是具体是东北地区的什么汉语则没有细说 不过提出“本地话”的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认知飞跃因为这一概念不再单纯强调“闯关东”在东北官话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邹德文先生也指出东北地区的方言并非一蹴而就形成的不同的历史事件铸就了东北方言不同的历史层次各层次方言没有逐层替代而是平行发展、互相交融 东北官话历史演变研究对东北官话进行了溯源考察揭示了它与周边官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乃至境外语言的关系:东北官话与周边官话方言存在同源和交融的关系东北官话借用了满语众多的语言元素东北官话残留着部分周边国家语言的特殊词汇这体现了东北官话的多源流性质 该书还基于大量语料指出贺巍先生所提及的东北地区“本地话”实际上就是东北地区的幽燕方言这种方言是东北地区早期的汉语形态是在与当地少数民族长期接触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混合型汉语方言概而言之东北官话历史演变研究阐释了一个核心观点:东北官话并非晚成而是有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