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世代
语境
下湖剧
传播
路径
研究
方淼雯
83大众文艺湖剧作为浙北地区唯一的戏曲剧种,是湖州文化长久发展的代表性产物。其具有强烈的西吴地域文化内涵,能够充分体现湖州地区的乡土风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传承价值。如:湖剧是明清时期地方民歌的宝库,在民间口头文学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其演唱时使用的吴语方言,对语言学研究也很有价值。早期的湖州戏曲由湖州琴书发展而来的,是湖州说唱滩簧曲艺的一部分,与湖州三跳极为相似。1因此,早期湖剧形成于清末民初,是介于湖州小戏和湖州说唱滩簧之间的一种表演艺术,传播范围大致为浙江嘉兴(以湖州为中心)的各县,以及杭州的余杭和临安,江苏南部的震泽、宜兴和松江,安徽的广德等地。一、传播现状及瓶颈传播主体是传播过程的首要环节,湖剧传播主体构成多样化,目前以三类主体形成传播架构,包括主流媒体、有关部门与相关人员。主流媒体依托强大的资源背景,传统媒体平台与新媒体平台相互补充,是湖剧传播中起关键作用的重要力量。以湖剧传习中心、当地文化部门为代表的有关部门,凭借一定的政策支持,打造系列活动,初步建立了传播矩阵。湖剧爱好者及艺术研究者等相关人员或以喜闻乐见的方式科普湖剧相关知识,或以专业独到的视角助力湖剧发展,是基于自身感受、经验对湖剧传播进行延伸补充。多元化的传播主体构成了当下湖剧传播的主体矩阵,使传播内容在一定程度获得丰富与拓展。具体来说,主流媒体中有CCTV-11戏曲频道空中剧院栏目,依靠强大的栏目影响力,在2021年9月播出了湖剧陆雅臣求岳母麒麟带走七里卖青炭朝奉吃菜等湖剧经典作品,并于2021年11月特别策划跟着湖剧看湖州,起到了一定的推新人、出好戏、满足湖剧爱好者欣赏需求的作用,但是局限于垂直受众,传播效果受限。其他新闻媒体,如澎湃新闻、腾讯网、凤凰网、小时新闻等只有零星几篇有关湖剧的报道,虽有一定的阅读量,但传播效果甚微,作用有限。随着时代的发展,价值观念的变化与革新,传统的经典剧目已无法适应Z世代群体的精神世界,较难契合其审美需求。作为地方小戏,就湖剧未来传承发展的持久性看,湖剧传播仍存在较大瓶颈,具体分析如下:(一)地域性限制,报道同质程度高作为滩簧花鼓戏的一个类别,湖剧源自独特的吴兴文化土壤和方言生态环境。本身立足于地域文化进行生存发展的湖剧,伴随着所处艺术生态环境的变迁,也同样被地域性限制住了发展。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湖剧传播的传统文化土壤逐渐窄化、消失,以至其知名度大幅下降,传播的基础十分孱弱。另外,如今的湖剧虽已走上复兴挽救之路,但其也存在许多传播短板。目前,对湖剧传习中心有过报道的媒体主要为省内的官媒和党媒,比如浙江日报、湖州晚报、钱江晚报等。国内对于湖剧的来源、现状、特色和困境等的权威报道仍稀缺,省市级相关报道同质性程度高,多以消息、通讯居多,信息含量稀疏、难以激发读者兴趣,不利于湖剧的人际传播,使其被主动认识、了解的道路受阻。(二)渠道单一,受众黏性低湖剧在线上新媒体传播中,仅以个人账号在微信视频号上发布视频,且内容多为工作日常,内容单一、播放量Z世代圈层语境下湖剧传播路径研究*方淼雯(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基金项目:湖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Z世代圈层语境下地方小众剧种传播路径研究,编号:2022021。摘要:百年变局背景下,“Z世代”作为新兴的庞大群体逐渐崛起,而其呈现出的圈层文化语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具有独到助推潜力。我们通过观察地方性小众剧种湖剧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探究Z世代圈层语境下湖剧的传播现状与困境,就“建圈”与“破圈”两步走,对地方性小众剧种的创新传播路径展开探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关键词:Z世代;圈层文化;湖剧;地方小戏;传播中图分类号:J825;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28(2023)14-0083-03DOI:10.20112/ki.ISSN1007-5828.2023.14.028影视传媒84大众文艺低,缺乏对年青一代的吸引力。“Z世代”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其交流与分享的态度与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极契合,且容易被有着特点鲜明的语言风格、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所吸引,从这方面来看,湖剧虽有相应调整,进展却十分缓慢。除视频号外,湖剧目前只有通过“送戏进校园”的方式能接触到Z世代群体,线上传播渠道较为单一。两种方式都缺少与受众的互动性,导致湖剧黏性不高、传播效果不佳。近年来崛起的抖音、快手、B站等社交媒体平台,是“Z世代”群体的主要网络聚居地,而这正是湖剧的传播路径中所缺乏的一大领域。(三)人才缺乏抑制传播新媒体时代下,宣传成为湖剧传承发展工作的重头戏,也对传承工作者的专业素质、道德素养及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时代的短视频能够给予受众最直接、最形象的视觉感受,从而更加全面与细致地获取节目的信息。但同时,短视频运营相较于传统文字运营,内容产出更为复杂,需经历内容构思、素材采集、视频拍摄、视频剪辑、文案编辑、视频优化等环节2,因此该方面人才虽极重要,但培养周期性长。地方小剧种如果不能建立专业运营团队,提高宣传队伍尤其是短视频平台运营人员的质量,其宣传与传播效果就会被大大削弱。以湖剧为例,传承工作还需重视掌握湖剧艺术、了解数字管理、懂得运用创新的新型文化人才的培养,湖剧艺术创作者、推广者的数字素养有待提高。(四)政府资源依赖性强,抑制自觉传播湖剧传习中心是在湖州市委、市政府等部门的支持下,由湖剧委培班在湖州市文化馆下设的特设专业机构,主要承担湖剧保护与发展,湖剧创作、演出的策划、签约及执行等相关工作。湖剧的发展对政府的资源支持依赖性强,却缺乏完善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湖州市文化馆馆长表示,单位作为纯公益性组织,目前主要工作为保护和传承,还未发展到能够利用部分商业化收入来补贴自身剧种发展的程度。目前,国内能够提供湖剧演出服务和具备湖剧创作及演出能力的专业机构仅此一家。非遗本身重要程度与保护工作落实程度不成正比,湖州市各级文化部门对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非遗名录体系的落实程度还很不均衡。除湖州市文化馆下设湖剧传习中心外,其他各县(区)的文化馆尚无非遗专门机构的设立。此外,湖剧艺术的资金链条还有待完善。在此基础上,不同方面的湖剧艺术保护力量难以协调,不能形成传播合力。二、Z世代圈层语境下湖剧的创新传播路径Z世代常指1995-2019年出生的年轻人,受互联网、即时通信、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科技产品影响3,在行为和态度上偏爱个性化表达,文化认同感强,积极接触新的经济形态,在我国统指“95后”“00后”。据QuestMobile Z世代洞察报告显示,2020年Z世代网络用户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群体。在移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背景下,Z世代用户快速增长,在5年的时间内用户规模翻倍至3.2亿,成为移动网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庞大的Z世代群体普遍受良好教育,人文素养与文化自信较高,具有深厚的文化认同感。此外,网络圈层化发展以关系资本为纽带,文化资本为成因,技术资本为路径。而以文化资本为成因构建的亚文化圈子具有鲜明的文化边界,其风格与边界以初始特征为基础,由成员的消费和生产来强化。因此,湖剧内核中所含特有传统文化资本能够借助Z世代圈层文化,形成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创新传播路径。针对地方小众剧种,在其有限条件基础上,主要以“两步走”为传播路径。一为构圈,以湖剧为文化资本构建Z世代稳固圈层。以湖剧为代表的地方小众剧种,相较于大剧种而言,小众且地域性强。其当前受众仍为湖州市及周边区域范围内的中老年群体,传播范围极少触及Z世代群体。因此可以通过对湖剧创新性传播,触及Z世代文化需求点,形成稳定且强黏性的Z世代受众圈层。二为破圈,强化湖剧文化认同“破出”已建圈层。传统文化的圈层若局限于固定圈层,难以有其长久且深层发展。21世纪是信息爆炸、高新技术飞速发展、思想观念不断变化的时代。著名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的“液态社会”理论认为,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逐渐打破原有的固态圈子,形成“液态社会”。4因此在以流动性为根本性质的现代性社会中,“出圈”成为常态。以已建圈层为基础,利用“湖剧+”形式,打造创新文化产业,结合Z世代文化消费,强化湖剧在圈层外部的文化认同,适时扩大传播范围,提高文化普及度,推动湖剧自身传播。(一)构圈:以湖剧为文化资本构建稳固圈层1.深掘传统文化内涵连接Z世代文化需求Z世代群体对文化认同度高,但其对文化本身质量、时代感、青春感等因素都有其特有要求。因此地方小众剧种因在其内容生产方面,深刻挖掘传统文化背后故事精髓,并根据时代特性进行内容创新与修改。“虽观旧剧,如阅新篇”。如国家一级导演倪东海为瑞安市越剧团新编琵琶记,通过保留原有剧情,创新曲目立意的方式,深受青年群体喜爱。在琵琶记剧本新编中,团队延续传统的情节设置和主题设定,以现代人的视角诠释剧作的精神内涵。站在现代观众视角,植入女性主义观念,激发赵五娘与牛小姐独立意识的觉醒,增加蔡伯喈的反思精神,延展了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层次。因此,以现代思想内涵融合传统戏剧文化,在剧目情节设定不可变更的情况下,进行价值重构。除琵琶记中体现的女性意识觉醒外,湖剧国之守鄂中体现了科教兴国的现代理念,杭剧结发缘中将传统女性贞洁观改为男女平等与为官为人之道此类新编剧目所体现的现代性思维恰恰与Z世代所处时代以及其独立的思维能力相碰撞。从内容生产层面,深掘湖剧传统文化内涵,将之与现代化思维结合,触达Z世代群体文化需求。由此,当Z世代成为湖剧传播受众,文化信息才能够被受众主动接受,进而扩大传播效果。影视传媒85大众文艺2.新媒体融合打通多渠道传播途径结合湖剧发展现状,可知其目前新媒体传播渠道极为受限,以线上数字文化馆与视频号为主。但数字文化馆缺乏主动输出特性,其主要起湖剧传承保护与文化展示作用。而视频号作为微信内部短视频平台,其用户黏性小且受众非集中,加之视频号内容多以工作日常记录为主,极难触及Z世代群体。而对于地方小众剧种湖剧,在人才、经费等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应积极主动利用新媒体多渠道构建传播矩阵,打造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湖剧IP。如在深受Z世代群体喜爱的B站,用户“边靖婷”由五名京剧青年演员组成,内容以老旦、花旦、程派、梅派、青衣五种戏曲唱腔融合成戏曲串烧,在B站音乐区生产京剧相关内容。该用户创作的其中一条串烧视频点赞量达117.5万,入选B站“第133期每周必看”。这既能体现以Z世代群体为主要用户的B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较高接受与鉴赏能力,深度反映传统戏剧有其潜在能力触达以文化认同为特征的Z世代。同时又表明地方小众剧种能够在新媒体平台通过创作高质量且具有个体特征的长视频,突破其因自身地域性与小众性导致的传播限制。除长视频外,短视频作为传播效率的加速器不容忽视。在人才与经费受限的条件下,可将长视频通过简单技术处理打造成为短视频在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平台进行传播。但仍应注意,在进行内容创作时,不应脱离湖剧文化精髓,要坚持打造极具特色的账号,创作同类型但非同质的视频内容。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同步传播,打造湖剧传播矩阵,突破地域局限扩大传播范围。进一步结合Z世代特有文化需求,触达Z世代群体内部需求,提升传播效果,以上便是构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3.构建社群提高受众稳定性当传播效果已能够形成一定受众基础时,建立社群便成为圈层成型的有效手段。可调动少数湖剧青年演员,在工作之余建立社群并进行社群内部的运营,在社群内邀请具有故事性与知名度的传承工作者,与社群内受众形成互动。如湖剧演员陈伟,作为广告专业学生,因极其热爱戏曲文化,毕业后成为湖剧传承工作者,将全身心投入湖剧传承与发展事业。此类极具故事性的个体工作者,恰恰符合Z世代群体兴趣点。利用社群与Z世代受众近距离交流和联系,进一步消除因技术形成的传播壁垒。在此基础上,社群内部有规律地分享湖剧工作者日常与湖剧相关文化,邀请群体内部成员主动参与内容与湖剧周边产品(如文创、短视频、剧本改编等)的生产与创作,激发用户主动性与创新性。以成员内部生产强化圈层边界,形成极具湖剧特色的圈层文化边界。(二)出圈:强化湖剧文化认同破除已建圈层圈层边界的强化除成员内部生产外,成员消费也为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