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放式创新视角下创新资源、动态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pdf
下载文档

ID:2643293

大小:1.11MB

页数:1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开放式 创新 视角 资源 动态 能力 企业 绩效 作用 机理 研究
第23卷 第6期2023年6月创新科技Inno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23 No.6Jun.2023开放式创新视角下创新资源、动态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王剑文(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31)摘要:在有机融合资源基础理论、开放式创新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将创新资源、动态能力和创新绩效整合到同一个框架内,运用多元层次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研究开放式、动态环境中创新资源和动态能力两大核心要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动态能力对创新资源的整合和调节机理。结果显示:企业内、外部创新资源和动态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在企业内、外部创新资源和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关键词:开放式创新;创新资源;动态能力;企业创新绩效中图分类号:F06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0037(2023)6-55-11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23.6.0050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新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创新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用户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的提高,以往单纯依靠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内部要素的传统封闭式创新(Closed Innovation)范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创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Chesbrough提出了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大量的实践表明,与封闭式创新相比,开放式创新模式能带来更高的创新效率和创新绩效(Innovation Performance)。开放式创新理论强调,开放式创新是企业在动态环境中成功创新并维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认为创新就其本质而言,是有意识地把企业的能力和资源与外部获得的资源整合起来并实现商业化的过程1-2。资源基础理论指出,资源和能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驱动因素。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中,企业吸收和利用外部资源的同时,还应当具备一种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适时调整和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并创造新知识的动态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开放式创新正逐步取代封闭式创新成为企业创新的主导模式。对于开放式创新条件下创新资源、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指导企业不断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并提高创新绩效。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学者对企业创新资源、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曾江洪和刘晓薇3利用沪深A股20092019年间的技术并购数据,实证分析了技术要素流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技术存量对创新产出具有正向影响;张帆和伍晨4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创新投入以及产学研系统各主体之间的联系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科研经费边际投入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收稿日期:2023-04-11作者简介:王剑文(1967),男,云南大理人,博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创新管理。56第23卷创新科技显;裴政和罗守贵5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本各要素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发现人力资本的规模要素对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且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人力资本质量差异虽均会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但其作用方式与机制不同;周妮娜等6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企业的197份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开放式创新是动态环境下多种要素协同的过程,但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单个要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很少将企业内外部创新资源、动态能力和创新绩效置于同一个分析框架内,全面分析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此外,已有研究虽然肯定了创新资源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以及动态能力对创新资源的整合作用,但缺乏从实证层面来定量检验其作用机理和作用方式。总之,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创新资源、动态能力怎样影响创新绩效?动态能力如何整合创新资源从而提高创新绩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有助于从理论层面阐释创新资源、动态能力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还能够为开放式创新相关前沿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基于此,本文在有机融合资源基础理论、开放式创新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量化分析方法对创新资源、动态能力和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至少可以从以下 3 个方面深化开放式创新理论:第一,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中,企业内外部资源要素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第二,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第三,动态能力在创新资源和创新绩效之间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1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1.1创新绩效创新绩效是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果以及创新产出过程效率的反映。创新绩效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创新绩效是指真正被引入市场的发明,如专利、新产品、新工艺流程等;广义的创新绩效是指从创意产生到新产品创造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果。学界对创新绩效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及创新绩效的评价方法等方面。关于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已有研究虽然探讨了企业规模、研发强度、动态能力、研发投入等对创新绩效的影响7-9,但对不同要素以及各要素与创新绩效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并未形成统一的共识。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内部所拥有的异质性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10,但早期的学者对“资源”范畴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传统资源基础理论忽视了整合企业资源的“能力”要素。Penrose11在其所著的 企业成长理论一书中提出,企业成长的源泉来自企业的内部资源,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是企业绩效及发展方向的坚实基础。此后,Prahalad、Hamel 和 Helfat等12-13对企业的核心能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随着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的急剧变化,企业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需要构建一种动态能力,使企业能够通过创造、拓展和更改自身资源库而得以更好地生存。Teece等14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构建、整合和重组内部与外部组织技能、资源和职能的能力。学术界普遍认为,动态能力是动态能力理论的核心内容,可以将其理解为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刘振和陈劲15认为,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要素的能力就是动态能力。1.2内部创新资源与创新绩效创新资源的投入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和保障。一般认为,企业内部创新资源主要包括企业人才和资金两方面16,具体表现为企业的R&D投入和非R&D投入。其中,R&D投入主要包括人员和经费投入;非R&D投入主要包括新产品的生产性准备投入、新产品试销费用投入和员工的技术学习费用投入等17。R&D投入影响创新绩效的途径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R&D投入强度的增加,推动原产品成本降低以及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提高,使得创新绩效水平显著提高18;第二,企业R&D投入通过在政府支持和技术创新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19。关于非R&D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国内学者对我国高技术和制造产业的实证研究表明,技术引进、技术购买、技术改造等非R&D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直接的提升作用或间接的调节作用20-22。开放式创新强调跨组织的资源共享。在开2023年第6期57王剑文:开放式创新视角下创新资源、动态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放式创新条件下,企业与外部组织进行技术知识转让和交换。在此过程中,新思想或新技术产生,且企业与外部组织建立深入合作关系,将自身非核心技术转移到外部实现商业化,从而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23。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1:H1:内部创新资源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1.3外部创新资源与创新绩效资源基础理论强调企业内部资产、能力、组织流程、属性、信息、知识等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高度复杂的创新往往跨越多个科技领域,单个企业无法在所有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任何一个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也难以从其内部获取创新所需的全部资源24-25。因此,企业需要采取新的创新模式,即开放式创新来拓展R&D活动边界,通过嵌入外部创新网络,获取有价值的外部资源1。已有研究显示,在开放式创新条件下,引进外部资源是提高创新绩效的核心内容和主要影响因素,开放式创新的关键在于外部技术知识的引进26。关于外部资源提升企业开放式创新绩效的机理,有学者从资源互补角度加以诠释。例如,Teece27认为,企业需要通过并购、合作和购买等方式引进外部互补性资产以完成技术创新。也有学者从成本和产出角度进行解释。Katz28认为,企业与其他合作伙伴联合或是利用外部R&D资源开展R&D活动,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创新产出也得到了提高。此外,外部资源的引入能够扩大企业知识存量,从而显著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水平。据此,提出假设2:H2:外部创新资源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1.4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创新资源要素对创新绩效至关重要,但过高的资源投入可能会增加创新成本,从而对创新绩效产生负面影响。Gulati 和 Singh29基于交易成本理论,提出由封闭向开放的R&D创新体系转移会增加交易成本。异质性研究表明,研发投入并不是多多益善,过剩的创新投入会产生消极影响,阻碍技术进步与效率提升30。因此,构建创新资源的识别和整合能力成为企业获取持续回报的重要途径。动态能力包括机会识别和机会利用两种能力,其本质正是对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整合与重构能力。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动态能力有助于从根本上加强企业对机会的识别与感知,进而理解并利用机会以及重构资源结构31,使企业内外部创新资源的组合保持在最佳水平,为企业带来超优绩效32。拥有较强动态能力的企业,在捕捉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信息、适应外部动荡变化的竞争环境、整合协调配置内外部资源并进一步吸收转化等方面更有效率,从而有利于企业创新33。据此,提出假设3:H3:动态能力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1.5动态能力的调节效应Chesbrough1在其开放式创新理论中,从资源观角度指出,企业可以将内外部创新资源整合到一个结构中进行技术研发,同时通过自己的渠道将内部技术带入市场,或者利用外部渠道实现商业化。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两种范式。在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中,企业通过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嵌入外部创新网络,搜索和获取相关人力、资本、设备等信息与资源,为企业更新与丰富内部人力、资本、设备资源提供信息与渠道34;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中,企业将内部有价值的知识产权输送给外部组织,由其他组织进行商业化,包括外向许可、剥离和出售互补资源等形式35。在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中,动态能力越强的企业,其组合和重构外部创新网络中人力、资本、设备等信息与资源的能力越突出;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中,动态能力越强的企业,越能高效地将自身的技术、专利、知识以及创意外部化,从而更快地实现其市场价值。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动态能力对企业内外部资源要素的调节效应,将大大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据此,提出假设4:H4a:动态能力在内部创新资源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H4b:动态能力在外部创新资源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构建如图1所示的理论模型。2研究设计本文采用理论推导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研究58第23卷创新科技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实证检验主要运用SPSS 22.0软件对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信度和效度检验、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等;采用AMOS 18.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拟合检验,得出最终的作用路径系数。2.1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考虑到数据获取的便利性,本研究的样本主要来源于我国西南地区(以四川省为主)的科技型企业。对企业的调研历时4个月,具体包括软件、通信、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调查对象均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问卷设计采用Likert 5点量表,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值在15之间。同时,充分借鉴已有研究开发出的初步量表,在征求专家意见并做出反复修改的基础上形成最终量表。问卷发放采用两条渠道:一是通过MBA、EMBA、高管培训班等现场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166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