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2023IndustryCity49企业管理全成本管理作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是由成本管理与核算逐步演变而来,是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医院由粗放型经营转向集约型经营的标志。纵观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现状,因医疗服务受到市场经济冲击,原有的成本核算以及管理模式弊端日益显现,仅依靠财务人员被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已背离了新医疗形势发展需求。这一背景下,2001年,国家卫生部门颁布并实行了《医院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方法》,该文件明确规定了医院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方法,将全成本管理推向了前沿。建议公立医院管理者从解决现阶段全成本管理落实过程中存在问题为着手点,立足实际发展需求,创新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益。1全成本管理概述1.1概念及内容全成本管理有别于传统成本核算,是指公立医院从不同角度,对医院各科室、各业务环节成本进行全方位考察与分析,实行全过程控制。就目前而言,公立医院全成本管理内容主要包含医疗收入以及医疗成本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收入,包含了直接(是指治疗科室直接向患者收取的诊治费、护理费、床位费等)以及间接收入(是指公立医院医技科室为患者提供的各项检车、治疗按照一定比例成分的收入);后者包含了直接成本(是指医院运营过程中各项支出)与间接成本(是指临床医技科室接受其他科室分摊的费用)。1.2特点第一,全要素成本管理。对影响成本的一切因素,均需纳入成本核算范围。第二,全过程成本管理。以成本核算为基础,对成本进行分析以及预测,为非公立医院经营管理服务定价提供数据支撑。第三,动态性。全成本管理采用了全过程动态管理以及控制模式,能够及时了解成本变化情况,顺应环境变化需求,实现成本管理目标。第四,全员性。全成本管理涵盖了公立医院各项医疗活动,落实该项工作的不再局限于财务人员,而是扩展为医院各科室以及员工,需全员参与[1]。2全成本管理利弊分析利:全成本管理能够改善公立医院管理效能,降低医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因为全成本管理落实过程中,能够对各项业务活动进行全过程管控,便于及时发现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目的性解决。与此同时,全成本管理能够明确公立医院收支情况,便于实现精细化管理,可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此外,可明确医疗技术服务成本,为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也可通过数据明确各医院服务成本具体情况,便于患者对费用以及服务项目进行比较,使得医疗机构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弊:较之其他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