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方高校精准服务乡村振兴的思路设计_陈鹏.pdf
下载文档

ID:2642680

大小:1.50M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地方 高校 精准 服务 乡村 振兴 思路 设计 陈鹏
52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第37卷 第4期2023年7月Vol.37 No.4July 2023“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自 2004 年起,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三农”工作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中之重。2017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 年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进一步确定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目标和实施路径。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高校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强有力保障。2018 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旨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地方高校具备融入地方经济、贴近地方建设实际、了解地方需求等多重优势,能够针对地方乡村特色及实际需求提供服务和人才支撑,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目前,很多地方高校正积极推动实施“乡村振兴班”“乡村定向班”“乡村试验基地”等专项计划,发挥人才培养和专业技术优势,为农村发展提供精准服务和专业人才保障。同时,深入挖掘乡村需求,提供精准服务,不断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实际效能。但在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实践中,也存在诸如找不准切入点、提供服务同质化等现实问题。因此,本研究试图从地方高校精准服务乡村振兴视角出发,挖掘地方高校精准服务乡村振兴的逻辑起点,探索构建地方高校精准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以进一步提地方高校精准服务乡村振兴的思路设计陈 鹏,陈晓芳(上海财经大学 浙江学院,浙江 金华 321013)【摘 要】地方高校作为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力保障。大数据的发展为地方高校精准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引。从乡村差异出发,挖掘地方高校精准服务乡村振兴的逻辑起点,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地方高校精准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将乡村数据资源库、高校资源库作为数据源,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深入发掘各乡村发展需求,并将需求与地方高校进行精准匹配,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助力乡村全面发展。【关键词】乡村振兴;地方高校;大数据【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252(2023)04-0052-07【基金项目】浙江省金华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基金项目(ZD2021060)【收稿日期】2023-02-16 【作者简介】陈鹏(1988 ),男,浙江嵊州人,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DOI:10.19444/ki.1671-7252.2023.04.009 53 陈 鹏,等:地方高校精准服务乡村振兴的思路设计升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作用和实效。一、研究综述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学术界高度关注乡村振兴相关研究。针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学者们从高校助力乡村科技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产业振兴等多个维度,研究了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服务角度、服务范围、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等,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一)高校助力乡村科技振兴高校在技术储备上具有相对丰厚的资源优势,这使其在促进乡村振兴的功能指向上拥有更为有效的技术选择空间和更具联动性的技术组合方式1。课题下乡、师生下乡、项目下乡是有效的“校村”结合方式2,农业高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搭建农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科教资源和产业要素,打通农业科技服务乡村的“最后一公里”3。同时,高校在掌握学术科技前沿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可以帮助农村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推动高尖端技术赋能乡村发展4,助力乡村科技振兴。(二)高校助力乡村人才振兴高校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一是培养学生切实解决农村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知农爱农,深入农村实践调研,助力乡村发展振兴5;优化农业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农业人才6;鼓励学生到农村创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鲜活力7-8。二是通过学历教育、成教、自考、函授等方式对农民进行系统培训9,培养农村本土人才,充分适应农村特色10,实现农民学历水平、职业素质与应用能力全面提升11。三是优化高校智库服务乡村振兴路径,加快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提高农业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为乡村振兴提供能量源泉12。(三)高校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地方高校立足本地资源和产业需求办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通过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探索适合乡村发展的特色产业。例如,助力农村电商发展,扶持地方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13;助力乡村旅游产业,为农村提供乡村旅游运营方面的专业指导,培养既懂农业又懂旅游的新型农民,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14;助力农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推动农村文化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创新,使农村文化产品不断增值15。通过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发现学术界主要针对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方式方法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讨,但在高校服务乡村的精准度和匹配度方面探讨较少,尤其是在结合大数据技术挖掘乡村振兴需求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因此,本文以提升地方高校精准服务乡村振兴为研究目标,对其产生的逻辑起点、实施路径进行探讨和研究。二、地方高校精准服务乡村振兴的逻辑起点乡村差异性是地方高校精准服务乡村振兴的逻辑起点,不同的乡村在地理位置、人口结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以及历史民俗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也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应该根据各村的特点和差异,进行精准匹配,实现资源的最合理配置和智力资本的最优化适配。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我国乡村差异的实际情况,可以从地理位置、人口结构、资源 54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3 年 第 4 期禀赋、经济发展以及历史民俗等5个方面,进一步论证目前我国乡村振兴对地方高校服务的精准化需求,探讨地方高校精准服务乡村振兴的逻辑起点,如图1所示。地理位置差异地形差异自然灾害城市距离资源禀赋差异社会资源生态环境旅游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经济发展差异财政支付能力发展特色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人口结构差异学历结构文化素质历史民俗差异农村发展特色发展受限发展阻碍产业发展差异发展水平不同发展路径不同教育资源差异文化水平差异发展路径不同发展难度不同发展速度不同发展需求不同需要地方高校精准服务乡村振兴图 1 地方高校精准服务乡村振兴的逻辑起点(一)地理位置差异地理环境是乡村地域类型分异的决定性因素16,不同的乡村地理环境不同,其发展的重点和方式也有所不同。从乡村的地形来看,高原、山地、丘陵地带的乡村与平原地区相比,人均耕地少,土壤贫瘠,交通不便,发展更为不易;从乡村与城市的距离来看,城郊村在交通、人才、资金等方面的资源更为丰富,有利于发展工业、休闲旅游、绿色农业等;从自然环境来看,部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如两河流域易发生洪涝灾害,北方地区易发生冰冻等,受自然灾害影响,部分乡村缺乏农作物发展优势。地理位置的差异要求乡村在发展过程中对地理条件进行深入的研究,寻找适合自身条件发展的突破口。因此,需要地方高校精准识别地域类型差别,为乡村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和支持。(二)人口结构差异农村人口结构包括农村人口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性别结构等,由于农村在地理位置、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致使其在人口结构上也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如城中村、城郊村等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好,村民年龄和学历结构就较为均衡,而交通不便的山区,会有更大比例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村民学历差距也较为明显。2021 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各地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重庆市 65 岁及以上的农村人口占比最大,河北省农村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占比最低17,详见图 2、图 3。人口结构的差异致使乡村发展的需求各不相同,需要 55 陈 鹏,等:地方高校精准服务乡村振兴的思路设计的支援手段和支援视角也各不相同。例如,对于学历水平较低的乡村,对知识和教育普及的支持需求更迫切。0%10%20%30%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各地区农村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图 2 各地区乡村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例0%5%10%15%20%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各地区乡村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占比图 3 各地区乡村大专及以上人口比例(三)资源禀赋差异农村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重点在自然资源,除地形、环境等因素影响第一产业发展外,自然风光、人文风光等对于旅游产业的支撑在农村发展中也占据重要作用。例如,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由于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有特色的民族风俗,可以通过发展特色旅游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在临近海域的农村,水产资源丰富,可以发展水产养殖及水产品销售产业;位于交通枢纽附近的农村,可以选择发展物流业等。由于资源的不平均分布所产生的发展差异,也会影响到农村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产生的需求也各不相同,需要高校根据农村发展需求和条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四)经济发展差异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发展路径也各不相同。根据 2021 年农村统计年鉴18,2020 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地区是上海,为34 911.3元/人,最低的是甘肃省,仅有 10 344.3 元/人,差距非常明显。目前,农村的经济和发展特色也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如浙江省以数字经济为发展方向,重视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因此,浙江省的农村互联网经济发展迅速,涌现出了一批淘宝村、快递村等,由于阿里巴巴等大型电子商务企业的扶持,农村电商发展优势明显。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特色对知识助力的需求不同,更需要地方高校根据当地乡村发展情况提供精准服务。(五)历史民俗差异不同地区历史民俗差异明显,历史民俗的积淀以及农村形成的机制造成了农村的强关系性,这种强关系之间相互影响,往往会形成相似的价值取向、谋生方式和文化素质水平,从而影响乡村的发展风格以及发展主体选择。部分农村以历史及自身发展历程为契机,着重打造历史文化名村,以古村落特色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从而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历史民俗村落的特殊性,挖掘契合本地特色的发展路径。综上分析,由于地理位置、人口结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以及历史民俗的差异,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农村的特点筹划发展路线,而地方高校作为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文化发展、技术发展的后盾,应针对农村的差异,挖掘助力乡村振兴的契合点和切入点,精准匹配农村需求,为农村发展提供更有价值的智力支持。三、地方高校精准服务乡村振兴的思路设计随着大数据及数据挖掘技术的深入应用,通过数据挖掘获取农村发展的真正需 56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3 年 第 4 期求,并进行针对性地帮扶和服务,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目前,农村数据平台在实践中已得到了有效应用19,农村数据可视化为政府部门、高校及农业相关企业了解农村现状提供了丰富且直观的视角20。精准挖掘农村发展需求并将其与高校资源精确匹配是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乡村振兴需求、现有数据基础、农村具体情况以及地方高校发展的深入调研,结合现有数据挖掘分析技术,构建地方高校精准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思路,详见图 4。地理位置人口结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文化民俗逻辑起点(地方差异)地理空间数据库农村数据资源库人口数据库自然资源数据库人文资源数据库经济发展数据库历史民俗数据库数据挖掘聚类神经网络社会网络主成分分析贝叶斯发展特色服务需求发展缺口发展方向发展评价专业库高校数据资源库课程库竞赛库实践库生源库知识库项目库论文库师资库合作库学科学生教科人才匹配产业匹配服务匹配科创匹配文化匹配村校匹配自然灾害数据库图 4 地方高校精准服务乡村振兴路径从图 4 可以看出,地方高校精准服务乡村振兴,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