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成县
大豆
玉米
带状
复合
种植
病虫害
技术
张红芳
农艺142 2023 年 12 期 摘 要:大豆和玉米作为常见基础农作物之一,对满足日益增长粮食需求具有突出作用。为迎合我国粮食安全战略方针,保障农产品供应,提升农作物亩产量,可对原有的大豆玉米种植模式进行优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对传统间套种的一种创新种植方式,应用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可有效发挥边行种植效应。鉴于此,在本文中,笔者根据成县的实际情况,提出应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进行作物种植,并结合具体的种植情况提出对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期望对提升作物产量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关键词:种植技术;病虫草害;农业防治成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及病虫害防控技术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张红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主要由绿色防控、扩行缩株、营养调整等技术构成。应用该技术不仅可实现多收一季大豆的同时,也对玉米产量不构成减产的影响,做到“三位一体”化,即提质增效、高效轮作及绿色增收。因此采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进行种植,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将农学技术和理论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对提升大豆亩产量、扩大大豆作物种植面积具有突出作用。1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方案根据上级部门的相关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农业生产种植的精神指示,成县政府、农业农村局开始在成县大规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结合成县的地理环境特征制定以下种植方案。1.1科学选择种植区域考虑到成县的地理环境因素,在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成县土壤肥沃,光热资源丰富的优势进行种植,选择适合种植大豆和玉米作物的农田进行示范性种植。例如可在成县的红川、陈院、店村三乡镇的川坝区域选择面积集中的区域作为大豆一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1。1.2选地整地,施足底肥应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时,要求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对土壤进行深耕,做好土壤耙耱保墒工作。尽量选择秋季进行土壤深耕,同时要求在每亩土壤中施足够量的有机腐熟肥,施肥时要科学配比肥料中的氮磷钾含量比例,避免因施肥量不足影响出苗。进行整地时,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深耕灭茬,整地深度控制在3040厘米以内。在深耕后要做好耙耱保墒工作,初春后及时翻耕土壤,确保土壤松软,地面平整。播种前针对玉米施配方肥,每亩用量3040kg;针对大豆作物施配方肥,每亩用量715kg2。1.3科学选择大豆、玉米种子进行种植之前要做好大豆、玉米种子挑选工作,尽量选择在成县种植时间较长的种子。除此之外还可根据种植区域的实际条件做好种子搭配工作。例如,在挑选玉米种子时可挑选紧凑型、耐干旱的品种,常见品种包含:晋单65、承单813、必祥809、东单509、宁单19、玉龙7899、西蒙6号等等。挑选大豆种子时应尽量挑选耐阴,抗倒伏性能强有限或亚有限结英品种,常见品种包含豫豆8号、冀豆4号、临豆10号、中黄35、中黄42等3。1.4种植模式结合成县的地理、环境等自然特征,不仅要做好农机设备选择工作,同时还要采用科学的种植模式,通过严格控制种植行间距、种植密度以及发挥玉米边行优势,实现玉米作物和大豆作物的高产。第一,采用春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3+2种植模式。为有效提高春播玉米的亩产量,可采用3行大豆加2行玉米复合带状种植模式。将玉米的种植行距控制在4050厘米,大豆行距控制在40厘米以内,大豆作物和玉米作物行间距控制在70厘米以内。针对玉米进行单粒播种,将株距控制在1620厘米以作者简介:张红芳,女,1977年出生,甘肃成县人,专科,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DOI:10.15989/ki.hbnjzzs.2023.12.038农艺2023 年 12 期 143内,每亩玉米保苗2800株左右。大豆进行种植时,可采用23粒穴播,穴距控制在1520厘米以内,确保每亩大豆苗保株量在700010000株。一般情况下,在每年4月中旬进行玉米播种,在玉米播种时要预留一定的种植空间,一方面可以后期的大豆种植提供空间,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提高大豆作物种植产量,提升种植收益4。第二,采用油菜茬大豆玉米复合种植4+2模式,即种植4行大豆和2行玉米,将大豆间距控制在40厘米,株距控制在15厘米,玉米间距控制在40厘米,株距控制在20厘米。根据土壤的肥力水平要求,每亩玉米保苗量在2800株左右,大豆保苗量在800010000株左右。油菜作物收获后,及时种植大豆作物和玉米作物,有效提升大豆作物和玉米作物的产量5。第三,采用小麦茬大豆玉米复合4+2种植模式,即种植4行大豆和2行玉米,将大豆行距控制在40厘米,株距15厘米,玉米行距控制在40厘米,株距控制在20厘米。结合土壤的肥力水平,要求每亩玉米保苗数量需超过2500株,大豆保苗数量需超过8000株。小麦作物收获后,迅速种植大豆和玉米作物,实现大豆作物和玉米作物的协同高产。第四,采用复合3+2大豆与套种作业模式,种植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深耕,然后针对大豆作物种植区域施加一定比例的氮肥,在每年的清明时节前后进行玉米作物种植,播种玉米时,需针对玉米作物种植区域施加一定比例的钾肥,种植完毕后需要对农田整体进行封闭除草作业。针对面积广,适合机械作业的种植区域,可采用2行玉米,3行大豆套种作业模式,要求将大豆株距30厘米,玉米株距40厘米,大豆和玉米间距70厘米,每亩玉米保苗量3000株,大豆保苗量8000株。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草害防治策略2.1病害防治常见的玉米作物病害主要由穗腐病、粗缩病、纹枯病构成,玉米病害主要由病原菌和玉米孢子产生,若不能对玉米病害进行有效控制,会严重降低玉米作物产量。玉米作物抽穗时节比较容易产生玉米穗腐病。大豆作物病害主要由根腐病、病毒病组成,受种植区域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极易诱发大豆根腐病。在大豆作物出苗期、结豆期均易发生根腐病。鉴于此,可应用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技术有效抑制作物发病概率,据统计,应用该种植技术后可提升土壤中的微生物含量,进而降低病害发病率。考虑到采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后,不同时期的病虫害发病概率具有一定差异。鉴于此,相关农科技术人员要根据玉米、大豆作物的生长周期以及生长环境制定科学的大豆和玉米作物病害防治措施。针对玉米作物病害进行防治时,农科人员可提前对玉米种子进行预处理,使用比例为1400的吡虫啉+肟菌异噻胺按药剂对种子预拌,应用该药物可有效降低玉米轮廓病、黑穗病等病害发生概率。还可以用浓度为2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对玉米作物进行喷洒,喷洒周期每10天一次,一天连续喷洒两次,可有效减少玉米穗腐病发生概率。为有效预防玉米作物发生对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农科技术人员可用百威、砒虫灵药剂对种子进行预泡。针对大豆作物病害进行防治时,农科技术人员可在播种大豆作物用精甲咯菌腈霜灵悬浮剂18克拌合100千克大豆种,有效减少大豆作物根腐病发生概率。2.2虫害防治常见的玉米作物虫害主要包括草地贪夜蛾、大斑病、粘虫、玉米螟病害等。玉米螟病虫害又称钻心虫病虫害,属于常见的玉米作物危虫害。针对玉米螟病虫害进行防治时,可采用综合手段。现阶段,为迎合绿色种植战略目标,可采用生物防治措施来有效降低玉米病虫害发生概率。技术人员可应用白僵菌对前一年采收的玉米秸秆垛分剁,利用白僵菌有效减少秸秆内部的螟蛹。在玉米螟化蛹之前,可用比例为140的白僵菌和滑石粉,对螟蛹进行科学防治。除此之外,农业科技人员可在玉米作物种植区域释放一定比例的赤眼蜂,用于防治玉米病虫害。在玉米螟蛹蛹化初期,技术人员可提前预测到成虫产卵高峰期,在种植区域设置23个放赤眼蜂点,根据种植规模,按比例释放赤眼蜂,间隔10天后可根据病虫害防治情况,适当增加赤眼蜂数量,从而有效提升生物防治效果。针对大豆作物常见的食心虫、病虫害,也可以采用对应的生物防治方法进行有效防治。除采取生物防虫害技术之外,针对常见的大豆作物斜纹夜蛾、豆荚螟等虫害,农科技术人员可在大豆作物播种后可采用浓度为4%的高氯甲维盐微乳剂,兑水75千克进行喷洒,进行喷药后可有效减少大豆作物病虫害发生概率,喷洒周期为每10天一次,每日喷洒两次。当玉米大豆作物进入成熟期之后,技术人员需根据前期的防治效果,加大虫害防治力度。成熟期是玉米大豆作物提升产量的关键阶段,该阶段容易发生玉农艺144 2023 年 12 期 米、大豆作物豆荚螟、食心虫等病虫害。建议可应借助无人机喷药技术提升虫害防治效率。2.3草害防治针对玉米、大豆种子播种期不同时产生的草害进行防治时,农科人员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针对玉米播种先于大豆的带状种植模式,可在玉米作物种植区域优先进行除草,然后喷射一定比例的草铵膦。播种作业完后,在玉米作物出苗前可用乙草胺药有效除草。玉米苗35叶期时,使用二氯吡啶酸对玉米苗根茎和叶片部位进行定向喷洒。第二,针对玉米大豆作物同期播种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可在播种两天内,对应用乙草胺药物对播种土壤进行封闭除草,苗后除草阶段,可采用分区喷射除草剂的方式。针对玉米种植区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玉米长叶期应用玉米作物专用除草剂对根茎和叶片定向喷药。需要注意的是,进行除草时需要和大豆作物间隔喷药,若未能做好间隔喷药工作,可能会增加大豆作物病害发生概率。第三,针对大豆种植区域进行除草时,可以在大豆作物播种前三天,根据播种区域的土壤环境,应用草铵膦对种植区域土壤喷药,在大豆作物播种前进行除草,必要时可应用以草胺药剂对土壤进行封闭除草。当大豆作物生长至复叶期后,可采用精喹禾灵药剂对大豆作物的根茎和叶片进行定向喷药。3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施肥和收获技术3.1科学施肥应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后,需结合种植情况,秉承协同、高效、高产的种植原则,在满足施肥效果的前提下减少施肥次数,达到一次施肥、两种作物共享的施肥效果。为减少施肥次数,可通过施加缓释肥和控释肥进行提前对土壤进行追底肥,同时根据土壤根瘤菌存活情况,对大豆作物的根瘤菌施加一定比例的生物菌,通过提升大豆作物的结瘤固氮来提升施肥效果。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成县的土壤条件和带状作物种植特征,对施肥方案进行优化。在本文中笔者尝试采用以下施肥方案。第一,用基肥+复合施肥方式,结合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区域特征,根据玉米亩产量施加一定比例的玉米基肥,同时根据玉米长势和大喇叭时期的发展态势,施加尿素肥。第二,对大豆进行施肥时,可预先对大豆种植区域土壤施加一定比例基肥,每亩的施肥量控制在715公斤,根据大豆作物的长势,可在其鼓粒期对施加水肥,在大豆开花期喷施。一次性施缓释肥。3.2适期收获当玉米作物苞叶变黄后,颗粒逐渐变硬、有光泽后,可对玉米作物进行收获。为提升玉米作物亩产量要及时采收,在玉米作物收获后要及时对包叶进行剥除,同时做好玉米科学脱粒工作,晾晒后入库。针对大豆作物进行收获时,可在黄熟期叶片大部分脱落后,对大豆作物进行收获,若收获过迟,则可能出现裂荚现象,一般情况下可在上午进行采收,在采收后需及时晾晒4。收获作物时可采用模式为用43、63玉米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要求收割机宽度适中。田间收获时可优先收获玉米,然后机械化收获大豆作物,以降低机械空载率5。4结语针对玉米大豆作物进行种植的过程中,要结合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掌握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特点,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同时还要结合种植区域的自然、人为等因素,科学制定种植方案,因地制宜,有效提升玉米大豆作物的亩产量,为实现粮食安全奠定基础。参考文献:1陈利倩,沈瑞龙,刘超,侯学亮,刘素花,胡芳辉,王军芳.调结构促增收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邢台市南和区2.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喜获丰收J.河北农业,2022(10):30-31.2黄昌恒,何毅,何志成,王裕权.达州市达川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一体化播种的现状与对策J.四川农业与农机,2022(05):56-58.3李娜.白银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机具选型初探J.现代农机,2022(04):67-69.4李峰,周学超,娜日娜,贺磊,王晓磊,丁素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带动高营子村乡村振兴J.大豆科技,2022(03):30-33.5徐晓磊.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有“机”可用,让农民愿意种J.中国农资,202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