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TDALN 030-2023 DHI的奶牛酮病监测、预警和早期防控技术规范.pdf
下载文档

ID:2641897

大小:237.08K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TDALN 030-2023 DHI的奶牛酮病监测、预警和早期防控技术规范 030 2023 DHI 奶牛 监测 预警 早期 技术规范
IICS 65.020.30CCS B 40团体标准T/DALN030-2023DHI 的奶牛酮病监测、预警和早期防控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Early warningand Earl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ketosis in dairycattle based on DHI2023-05-04 发布2023-05-19 实施辽宁省奶业协会发布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DALN030-20231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奶业协会、辽宁省畜牧业发展中心、辽宁奉牧联合奶业有限公司、锦州益多乐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大连三寰乳业有限公司、大连金弘基种业有限公司、丹东升泰凤城奶牛场、沈阳金秋实牧业有限公司、沈阳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佟艳、李润国、张玉平白春生、都书德、刘文庆、高忠梅、白子金、高林、杜宏伟、林广宇、王玲玲、赵刚、唐祯、王彦军 周丛、田素琴。本标准由辽宁省奶业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版权归辽宁省奶业协会。本标准首次发布。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DALN030-20232DHI 的奶牛酮病监测、预警和早期防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基于DHI的奶牛酮病监测、预警和早期防控的术语与定义及技术、方法和制度等。本标准适用于DHI参测牛场奶牛酮病的监测、预警和早期防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9489 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NY/T1450 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NY/T3191 奶牛酮病诊断及群体风险监测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及定义适合于本文件。3.1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缩写为DHI)一套完整的奶牛生产性能记录体系,除了能够检测包含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等常规的指标,还可通过综合分析提供一系列反映奶牛群体配种繁殖、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生产性能等方面的信息。3.2奶牛酮病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一种常见的营养代谢病,是奶牛产后因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多以产奶量下降、体重减轻、食欲不振为主要特征,有时不表现任何症状,多发于泌乳早期。3.3临床型酮病患病奶牛血液-轻丁酸含量三1.60o1/L,乳中-轻丁酸含量三0.26mmo1/L,或乳中丙酮三0.39mmol/L,并呈现明显临床症状。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DALN030-202333.4亚临床酮病患病奶牛血液-轻丁酸含量介于1.201.60mmo1/L,乳中-经丁酸含量介于0.160.25mmo1/L,或乳中丙酮介于0.210.38mmo1/L,但无明显表现症状。4奶样的采集、贮存与运输4.1奶样的采集采样对象应于早晨采食前采集奶样,弃前三把奶后,使用流量计或专用取样器全程等比例分流取样,分流奶样充分混匀后,倒取约40m1置于添加适量防腐剂的样品瓶中。应符合NY/T1450 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的要求。4.2奶样的贮存与运输奶样采集完成,即刻将奶样摇匀,使防腐剂溶解,阴凉通风处贮存,3日内送达测定中心,运输途中做好防护,夏季防晒、冬季防冻,且不宜剧烈摇晃。5奶样检测5.1检测使用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仪(红外光谱技术)测乳脂率、乳蛋白、乳糖、丙酮和-轻丁酸等含量,必要时对预测模型进行校准:偏差的调整。5.2偏差的调整该技术采用的酮病定标模型属于半定量法,偏差的调整与传统定标步骤不同。偏差的调整般仅调整截距,斜率不作调整,因为预测模型在高范围内的采样量和限制精确度有限。偏差(截距)的调整应该根据有代表数量分析样品的丙酮/-丁酸预测值的中位值来确定。偏差(截距)调整计算公式:截距=丙酮/-轻丁酸*所需中位值-当前中位值+当前调整注:丙酮*所需中位值为0mmo1/L,-经丁酸*所需中位数为0.03mmo1/L。丙酮和-轻丁酸的截距调整应该是独立的,前期的调整也应考虑在内截距的调整不建议太频繁,中位值发生显著变化才建议调整。仅仅当样品组(如天的数据)新的计算偏差将超过中位值标准偏差的2倍才建议调整。6奶牛酮病诊断6.1临床型酮病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DALN030-202346.1.1临床症状常发于围产期和泌乳早期的奶牛,患病奶牛,表现消瘦,产奶量下降,便秘或腹泻,弓背缩腹,体温正常或略降低等。严重病例,呼出气体、尿液和乳汁中有烂苹果气味(丙酮味),尿液呈黄色,落地易形成泡沫。有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初期兴奋不安、眼球震颤、全身震颤、嚎叫、冲撞,不久转为抑制,眼睑闭合、嗜睡,呈沉郁状。有的病例,有四肢瘫痪症状。临床型酮病奶牛极少死亡,不及时治疗,病程延长,产奶量降低。应符合NY/T3191 奶牛酮病诊断及群体风险监测技术规范要求。6.1.2乳成分判定:-经丁酸含量20.26mmo1/L,或乳中丙酮20.39mmo1/L。乳脂率25.0%,或脂蛋比1.5。6.2亚临床型酮病6.2.1临床症状:常发于围产期和泌乳早期的奶牛,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食欲略有下降产奶量下降6.2.2乳成分判定:-轻丁酸含量0.160.25mmo1/L,或乳中丙酮0.210.38mmo1/L。乳脂率2 5.0%,或脂蛋比1.5。7奶牛酮病的风险预警7.1乳脂率、乳蛋白、乳糖及脂蛋白乳脂/乳蛋白1.5,牛只比例10%;乳脂率5.0%,牛只比例10%;乳蛋白15%;乳糖15%。7.2乳中丙酮和-轻丁酸7.2.1临床型酮病:丙酮 2 0.39mmo1/L,或-轻丁酸 20.26mmo1/L,且其中任何一项超限比例10%;7.2.2亚临床型酮病:丙酮(0.210.38)mmol/L,或-轻丁酸(0.160.25)mmo1/L,且其中任何一项超限比例10%。7.3综合判定乳脂率、乳蛋白、乳糖、脂蛋比、丙酮和-丁酸中,若有一项符合7.1和7.2描述的条件,即可判定该牛群存在酮病风险,应及时预警,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DALN030-202358奶牛酮病的早期防控8.1酮病的预防预防酮病的根本是防止奶牛产前采食量下降过多,降低体脂动员程度,增加产后采食量减少能量负平衡的程度及持续时间,应该从牛群营养管理、添加剂使用及产后护理等几方面着8.1.1加强干奶牛饲养管理,建立合理的饲养计划,确保奶牛围产期干物质的摄入。8.1.2减少不必要的产后护理环节,提高产前产后的干物质采食量,同时为降低产后奶量迅速上升导致的体况过度下降风险,尽可能早的过度高产日粮。8.1.3提高繁育水平,降低空怀天数,同时注意牛群中异常干奶牛的分布,维持实际干奶天数在5660d为最佳。8.1.4对于体况控制合理的牧场(体况评分不超过3.5分),可使用高能日粮缓解产后酮病和提高初乳量。8.1.5定期监测酮病的发生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对于达到预警风险的,应立即采取防治措施8.1.6添加饲料添加剂(烟酸、过瘤胃胆碱等)有助于降低酮病的发生率。8.2奶牛酮病的治疗主要有3种方法:一是静脉注射葡萄糖,快速升高糖水平,刺激胰岛素分泌;二是口服丙二醇、甘油等生糖先质;三是注射地塞米松。应符合GB19489 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_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