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儿童
友好城市
社区
街道
空间
儿童友好城市社区街道空间的“供”与“需”郭菂石一杉王正摘要:安全友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儿童友好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线性要素,是儿童成长习得的外部场所以及使用最为频繁的公共空间。文章基于詹姆斯 吉布森的可供性理论,从“供”与“需”的角度研究儿童与社区街道环境之间的感知行为交互关系,分析区域内儿童街道感知和儿童认知与行为特征,尝试发现社区街道为儿童提供的积极可供性以及儿童需求与各环境要素可供性表现之间的差异,挖掘街道空间在激发与使用者(儿童)互动方面的潜在价值,为实现儿童友好城市社区街道精细化管理和建设提供参考。关键词:儿童友好;社区街道;空间;供需;可供性【中图分类号】TU984.12doi:10.3969/j.issn.1674-7178.2023.03.00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城市街区功能混合及形态关联机制研究”(51978141)研究成果。引言伴随着城市快速扩张期的结束,城市发展的目标不再以物质空间的扩张为重心,而是转向社会的精细化管理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1。厘清建成环境与行为的关系,创造更多有利于个人发展的空间及社会环境,让城市居民在社会工作、生活环境和政治参与等方面的权利和需求得到关注和满足,是当下城市规划的重点之一,也是坚持贯彻和深入理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然而,城市的建成环境基本反映的是成年人的空间需求,往往优先满足成年人的日常需要,且早期城市规划也缺乏对儿童行为需求的充分考虑,导致诸多建成环境与儿童及其看护者的需求不匹配,引发了不安全风险、不健康风险、不够舒适便利等一系列问题,损害了儿童、家庭和社区的幸福感。事实上,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受益者不仅限于儿童,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就是将儿童等各类有特殊需求的人群置于优先考虑的位置,通过不同尺度的设计和政策规划,建设对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人友好的城市。199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二次世界人居大会上发布了“儿童友好城市倡议”城市空间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94城市观察 2023年第3期Urban Insight,No.3,2023(Child Friendly City Initiative,CFCI),明确提出了“对儿童友好的城市也是对全体居民友好的城市”。202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 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 指出,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事关广大儿童成长发展和美好未来。随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强有力的城市规划、指向鲜明的变革项目和具体的社区更新“微基建”成为落实人民城市理论的重要抓手2。可以说,结合人民城市的建设要求和社区精细化的治理目标,开展儿童友好城市社区街道空间的供需匹配研究,不仅是儿童健康发展和现实需求,也是城市向更高质量、更加公平发展的实践和探索。一、环境可供性理论心理学家詹姆斯 吉布森在 作为认知系统的感觉 一书中首次提出可供性概念(Affordance)3,即生物(或行为主体)在物理环境中潜在的各种行动的可能性。可供性理论源自主体对效用的主观感知与技术的客观品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注环境和人的自然本性,强调人环境的交互本质联系4。此后,众多学者在吉布森可供性概念的基础上,跨学科地研究了人类对环境的感知和反馈,进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包括环境特征、使用者能力和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在内的环境行为理论框架。目前,以可供性理论为基础的空间环境研究模式主要分为环境使用者范式和环境功能范式两种5。前者注重区分环境的使用群体,主要研究环境使用主体在行为方面的共性,包括研究使用主体的活动与环境间的关系、环境可供性与使用主体活动特征的关联性等内容;后者以研究环境使用功能为主,将环境可供性现状作为了解空间不足之处的手段,进而提出解决措施。丹麦建筑师扬盖尔(Jan Gehl)在 交往与空间 一书中强调,不同的人对街道空间的感受需求也不相同6,这与可供性理论内涵具有一致性。儿童尚处于成长阶段,其行为需求和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却在城市环境构建上话语权微弱。而可供性理论关注个体如何适应而非构建环境7,与儿童感知环境的方式有相似之处。另外,与成年人倾向于从形式、美学等角度看待环境不同,儿童更多地从功能角度看待环境并将其视为不同的活动机会8。当研究人员基于可供性理论从功能的角度描述和评价环境的特点时,能够从“体验者角度”了解儿童环境感知过程9。随着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和人本理论的发展,城市建设者在进行物质环境营造和规划的同时,开始关注儿童的行为需求,提出“1米高度”设计视角勾画城市未来;设立“小市长”“儿童议事会”,推动儿童参与城市建设和社会活动。将可供性理论与儿童友好空间评价相结合,有利于更加客观地对城市中的儿童空间现状进行评价,理解环境与儿童之间的交互关系,以此为基础进行的优化策略都将更加贴近儿童的真实需求。二、社区街道空间儿童活动分析国际 儿童权利公约 将“儿童”界定为18岁以下的任何人。按照该定义,本文研究团队在南京市样本社区街道开展随机样本调查,向活动的儿童及其看护者(受访者)发放调查问卷125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23份。由于不同性别儿童活动的行为特征和偏好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团队对受访儿童的性别进行了适当的平衡。在有效问卷中,受访男童的样本问卷为9570份,占有效问卷总数的57;受访女童的样本问卷为53份,占有效问卷总数的43。(一)儿童活动的人群特征在本研究的随机样本调查中,03岁的婴幼儿占总人数的17,该年龄段的儿童由于缺乏独立活动能力和活动的自主意识,在社区街道上的活动范围主要受其看护者影响。46岁的儿童人数所占比例达到 35%,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已具备基本活动能力,可以在户外场地从事一定的体能活动。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在感知和语言能力方面快速发展,对身边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比起学龄儿童会有更多空闲时间,在社区街道上的活动频率最高。712岁的儿童人数占比为 30%,他们一般拥有较为稳定的玩伴,倾向与同龄人进行交往,交往范围逐渐突破家庭局限。12岁以上的儿童人数占比为18,这一年龄段的儿童身心发育逐渐趋近于成年人,活动范围较其他年龄段的儿童更大,社区街道不再是这个年龄段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笔者通过调查发现,6岁以下的受访儿童几乎都会有一名看护者近距离陪伴,而612岁的受访儿童会出现更多独立活动的情形,12岁以上的受访儿童大部分倾向于脱离看护者活动。在本文的调查样本中,有 34.1的儿童在无看护者的情况下进行独立活动。另外,在看护者方面,有28.5的看护者为儿童的祖辈,看护对象以低龄儿童(6岁以下)为主,在进行看护的同时往往更偏向于与其他看护者聚集在一起,并鼓励儿童相互认识交往。有35.7的看护者为儿童的父母,多在周末及节假日期间看护儿童,其中母亲作为看护者人数比例为 26.8,远高于父亲作为看护者的 8.9的人数占比。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在陪伴儿童活动的过程中更倾向于开展可共同参与的亲子活动以增进感情,如一起打球、在行走过程中聊天等活动。(二)儿童活动的时空特征儿童活动的时空特征包括活动频率、活动时间的选择、活动场所类型和活动空间分布等四个方面。儿童在社区街道内的活动频率普遍较高,有将近一半的受访儿童表示每天都会在社区街道上进行活动。其中,6.5的受访儿童表示每个月只会在社区街道内活动 12 次;10.57的受访者表示每个月会有数次在社区街道内进行活动;32.52的受访者表示每周会在社区街道内活动23次,活动时间一般为周末;48.78的受访者表示几乎每天都会在社区街道内活动。表示几乎不怎么出门的受访者仅有1.63,多为婴幼儿的看护者代为回答。在活动时间的选择上,工作日的儿童活动频率普遍低于休息日。在工作日,儿童往往选择在傍晚放学后的时段进行活动,比如在16:0018:00期间可以观察到的儿童数量明显增加。而在休息日,儿童在活动时间的选择上没有明显的偏好,在上午、下午两个时段所观察到的样本数量差异不大。活动场所类型的偏好上,靠近社区街道的小型广场(空地)更容易吸引儿童聚集、并进行游戏活动。较多受访者表示会选择在社区广场(39.13)和家门口(24.35)进行活动;16.96的受访者表示会在草坪、树荫下等自然环境中活动;7.83的受访者选择在休闲座椅活动;7.39的受访者会选择在无明显特征的街道边活动,另有 3.48的受访者倾向于在商场室内活动。相比特定的设施和环境,儿童更倾向于选择靠近住宅楼栋的活动空间。儿童活动空间分布较为零散,活动空间的面积和活动人数受街道空间状况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三)儿童活动的类型偏好受空间特点、活动对象、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社区街道中的儿童活动会有多种表现形儿童友好城市社区街道空间的“供”与“需”城市空间96城市观察 2023年第3期Urban Insight,No.3,2023式。一般来说,儿童会经常利用社区街道边设置的固定公共设施,如滑梯、秋千、健身器材等进行游戏活动。笔者调查发现,许多儿童会按照自己的游戏需求去利用这些公共设施,这种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儿童的创造性。儿童会自发地对周边的自然环境加以充满想象力的利用,比如捡拾树枝并摆放,在树丛中“藏宝贝”,抽打低矮灌木,踩水坑,观察蚂蚁、小鸟、野猫等小动物的行为,说明合适的自然环境和“留白”城市空间能延伸、释放儿童的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正向影响。此外,儿童也会自行携带活动器械,如自行车、球类运动器材、小汽车模型、积木玩具等器械在街道进行活动。大部分儿童会在街边较固定的区域如小型广场、花廊架下、运动场中使用这些可携带的器械。当然,儿童也会在社区街道中进行一些不必借助器械的游戏活动,如在街道内蹒跚学步、奔跑和爬高,其中容易引发儿童奔跑的原因包括同龄人间的嬉戏打闹、看护人的呼唤等。儿童常常通过爬高活动获得较多的趣味,攀爬行为可能出现在栏杆扶手、座椅、花坛、废弃构筑物等环境中。街道两侧活动会引发儿童聚集现象,特别是在线型街道停留进行游戏容易发生危险,因此,街边小广场空间更容易成为儿童群体游戏活动的首选,可以进行如捉迷藏、角色扮演等游戏互动。另外,在购物、通行、玩耍等各种日常活动中,是儿童与商店店主、同龄人、过路行人等不同人群的社会交往的触发点。其中,在街边商铺购物、同龄儿童在上下学途中闲聊、低龄儿童与路人互动三类活动是以社会交往为主要内容的儿童活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活动类型的选择偏好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图 1),其中,03岁受访儿童可自主选择并安全进行的活动较少,对活动类型的偏好也较为分散。无器械运动如跑跳、爬高这一类较简单的活动最受欢迎,人数占比为29%。46岁受访儿童对活动类型的选择较为多样化,最喜欢无器械运动和使用可携带器械类活动,人数占比分别为 33%和 31%,对社会交往活动的兴趣不图1不同年龄段儿童喜欢的活动类型97高,人数占比仅为3%。712岁受访儿童对活动类型的偏好较为分散,也喜欢无器械运动和使用可携带器械类的活动,人数占比为 31%和36%;13岁及以上的受访儿童对爬高、滑梯、捉迷藏、搭积木等活动几乎没有兴趣,更喜欢利用可携带器械类活动中的球类运动以及与同龄人闲聊、逛街等社会交往类活动,人数占比分别为40%和28%。三、街道空间环境可供性指标体系环境可供性与儿童活动息息相关。儿童活动、环境要素和可供性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性,多个维度构成的环境要素是承载可供性关系的直接载体,儿童活动是可供性关系的外在表现。环境通过向使用者提供不同类型、不同表现层次的可供性对使用者的活动产生影响,使用者发生活动也意味着环境中的可供性被感知和显现。建立街道空间环境可供性指标体系(图2),可以判断儿童活动的可供性类别并检验环境要素的可供性显现程度。(一)相关环境要素街道是城市最大型的、连续的公共空间网络。社区街道通过向儿童提供风险防范、需求满足和社会涵育等不同类型、不同表现层次的可供性从而对儿童活动产生影响,儿童在街道中发生活动也意味着周边环境的可供性被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