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劳动力流动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基于三期CFPS面板数据.pdf
下载文档

ID:2641388

大小:1.47MB

页数:1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劳动力 流动 居民家庭 消费 影响 基于 CFPS 面板 数据
第4 6卷 第2期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4 6N o.22 0 2 3年3月J o u r n a l o fY a n g t z eU n i v e r s i t y(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M a r.2 0 2 3收稿日期:2 0 2 2 1 1 1 8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区域协同视角下长江经济带人才共享的福利效应与协调机制研究”(2 0 Y 0 3 3);长江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技资源共享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政策研究”(2 0 2 1 c s z 0 1)第一作者简介:刘玉成(1 9 7 0),男,湖北荆门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劳动经济与产业经济研究。通信作者:王丽颖(1 9 9 9),女,河北张家口人,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研究,E-m a i l:1 2 8 5 6 7 2 0 2 4q q.c o m。欢迎按以下格式引用:刘玉成,王丽颖.劳动力流动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 基于三期C F P S面板数据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4 6(2):1 1 4-1 2 4.劳动力流动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 基于三期C F P S面板数据刘玉成 王丽颖(长江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荆州4 3 4 0 2 3)摘 要:在我国劳动力频繁流动的背景下,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的激烈碰撞,必然会对劳动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产生冲击效应。文章基于三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 F P S)构建面板模型,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异质性分析等方法研究劳动力流动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效应及影响路径。结果表明:(1)劳动力流动会显著促进居民家庭消费,有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比没有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总消费水平明显更高。(2)劳动力流动引起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优化和改善,导致居民家庭支出由必需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升级,但劳动力流动带来的消费升级未来仍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3)劳动力流动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主要导致户主为男性以及老一代群体的消费增加,并促进农村和中部地区居民的家庭消费增加。(4)绝对收入和预期收入在劳动力流动影响家庭消费的机制中均存在中介效应。在此基础上,基于政府作用、群体差异性、区域异质性等视角,针对劳动力流动和家庭消费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居民家庭消费;中介效应;异质性分类号:F 2 4 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3-1 3 9 5(2 0 2 3)0 2-0 1 1 4-1 1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赖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外部需求的增长策略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的奇迹,但这种策略取得成功的同时也造成了要素价格和资源配置的深层次矛盾(汪伟,2 0 1 7)1。尤其是2 0 0 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外部需求日益疲软,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并且高投资的积累也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仅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经济的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对此,国家提出扩大消费内需、壮大国内消费市场来应对经济发展的新局面,让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共同拉动经济发展。2 0 2 0年7月3 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其中国内大循环重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环节,激活经济的内生动力,关键在于促进居民消费,尤其是开发广大的农村消费市场潜力,提升家庭消费的战略地位(唐博文等,2 0 2 2)2。第4 6卷 第2期刘玉成等:劳动力流动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 随着我国民生领域内体制机制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藩篱正逐渐得到破除,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劳动力流动越来越频繁。一方面,劳动力流动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城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劳动力流动也对居民家庭消费带来了影响。究其原因,劳动力频繁流动的背景下,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等方面将会发生激烈的碰撞,这些都会对劳动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产生冲击。但是由于传统观念以及户籍制度等方面的限制,我国劳动力流动大多具有迁而不移的特征,流动劳动力往往大规模地游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其消费也具有明显的分割效应,具体表现为流出地消费与流入地消费并存,这必将对其家庭消费产生影响。为了探究劳动力流动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效应及影响路径,本文将以2 0 1 4、2 0 1 6、2 0 1 8三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 F P S)为基础,通过家庭与个人匹配来构建平衡面板数据,从微观层面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1)分别以恩格尔系数、生存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来衡量家庭消费,从多个视角考察劳动力流动对家庭消费总量和结构的影响;(2)分别以劳动力流动、劳动流动的规模、劳动力流动的比例来衡量劳动力流动变量,从多个维度分析劳动力流动对家庭消费的影响;(3)基于覆盖面更广的多期、大样本微观调查数据,通过构建面板数据进行研究,避免了同类选题研究中单纯考察时间维度或者截面维度带来的偏差;(4)考察了绝对收入和预期收入在劳动力流动对家庭消费影响机制中的中介效应,从而识别劳动力流动对家庭消费的影响路径。二、文献综述现代西方消费理论起源于凯恩斯在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中提到的绝对收入假说,随后相对收入假说和持久收入假说(K e y n e s,1 9 3 6;D u e s e n b e r r y,1 9 4 9;F r i e d m a n n,1 9 5 7)35、预防性储蓄假说和流动性约束假说(L e l a n d,1 9 6 8;Z e l d e s,1 9 8 9)67等观点的提出,不断丰富和完善了消费的基础理论框架。我国学者也围绕消费问题作了大量拓展性研究,近年来关于居民家庭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延伸到数字经济与普惠金融(涂颖清等,2 0 2 2)8、社会保障(张佩茹,2 0 2 2)9、互联网发展(汪洋等,2 0 2 2)1 0、人口就业(张卿等,2 0 2 2)1 1等领域。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关注到劳动力流动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但由于观察对象、数据来源、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的差异,在劳动力流动是否会影响居民家庭消费、影响方向、影响机理与影响路径方面,尚未能形成一致的结论。与本文研究相关的文献梳理如下:(1)劳动力流动对家庭消费总量的影响。现有研究认为劳动力流动会对家庭消费总量产生影响,但在影响方向上争议较大。部分学者认为劳动力流动会正向促进居民家庭消费,比如李亮等(2 0 1 6)1 2从消费能力和观念两方面入手,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能够有效促进居民消费,而且还会显著提高消费的边际收入倾向;文洪星等(2 0 1 8)1 3在综合分析增收效应、预期效应、示范效应、挤出效应的叠加效果后,也认为劳动力流动能够提升居民家庭消费总支出;黄大湖等(2 0 2 2)1 4考察劳动力流动的溢出效应后发现,劳动力流动不仅会提高本区域居民的消费水平,还显著促进了邻近地区的居民消费,但不同区域之间的溢出效应存在异质性(杨春丽,2 0 2 1)1 5。与之相反,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劳动力流动对家庭消费的影响较小甚至为负向,M i c h a e l等(2 0 0 0)1 6认为流动劳动力在流入地面临不确定性风险时,会因风险防范的需要而减少当期家庭消费支出;杜鑫(2 0 1 0)1 7认为劳动力流动超出户籍区域范围时,居民消费不会受到显著影响;黄容等(2 0 1 3)1 8认为劳动力流动仅对东、中部农村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对西部农村居民消费则有着负向抑制作用;刘宗飞(2 0 2 1)1 9认为只有当家庭非农就业 的规模达到8 0%时,非农就业才会显著促进居民家庭总消费。(2)劳动力流动对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国内外主流观点认为劳动力流动有助于改善居民家庭消费结构。W e i l(1 9 9 4)2 0认为劳动力外流导致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比重上升,会增加教育和医疗保健消费需求,从而导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得到被动改善;周建等(2 0 0 9)2 1、王萍等(2 0 2 0)2 2认为劳动力流动会带来物质条件改善、年龄结构变化和示范效应,这些都能促进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近年来部分学者利用微观数据,从细分视角实证检验了劳动力流动 对 居 民 家 庭 消 费 结 构 的 影 响。如 黄 容 等(2 0 1 3)1 8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导致衣着、文教娱乐及服务、医疗消费增加,由此改善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宋明月等(2 0 2 2)2 3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对发展和享受型消费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也有部分学者提出相反的观点,认为劳动力流动并不能改善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主要理由在于:一方面,消费惯性511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年3月的作用导致家庭消费在短期内对收入增长反应并不敏感(C a r r o l l等,2 0 0 0)2 4,再加上收入波动、医疗、失业、健康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使得流动人口有着更为强烈的储蓄意愿,消费水平整体上仍趋于保守,并未带来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优化(尹志超等,2 0 2 0)2 5。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流动人口所从事的工作都比较繁重,高强度的工作不仅会挤压其休闲娱乐的时间,强烈的疲惫感也会降低其进行享受型消费的欲望,因此难以改善其消费结构(刘玉侠等,2 0 1 4)2 6。现有文献在劳动力流动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上取得了较多成果,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但仍存在有待改进的空间。从研究数据来看,受微观面板数据工作量大且复杂等条件限制,大多学者仍采用的是截面数据,样本容量较小,缺少对劳动力流动及其家庭消费变化的时间效应观察;从研究视角来看,大多学者都是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对两者关系进行研究,而基于细分消费结构(生存型与享受型消费)的研究并不多。此外,已有研究在探究劳动力流动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路径、影响异质性等方面还存在可拓展之处,而这些都是本文的关注重点。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一)劳动力流动与家庭消费劳动力流动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自由流动,基于市场均衡理论,劳动力流动实质上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调节的结果。从劳动力流动的原因来看,劳动力流动行为源于不同地区的劳动市场工资差异,工资差异的存在驱动劳动力从工资低的地区流向工资高的地区、从工资低的行业流向工资高的行业。从劳动力流动的结果来看,流动行为会使得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劳动市场工资差异不断缩小,并且这种工资差距的缩小主要表现为低工资者的工资较快提升和高工资者的工资缓慢增长。而由于高工资水平往往伴随着高物价水平,因此,劳动力流动虽然提高了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但也使得劳动力及其家庭不得不面临更高的生活成本,这将导致流动劳动力及其家庭成员为了能在异地维持其现有生活质量,不得不“被动”地提高其生活消费支出。另外,劳动力流动的发生还导致生活环境发生了转变,流入地居民的消费习惯与偏好也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流动劳动力及其家庭成员的意识中,从而驱动流动劳动力及其家庭寻求消费数量与品种的共性,由此产生“偏好外部性”(黄蓉等,2 0 1 4)2 7。这种“偏好外部性”的存在,就使得劳动力及其家庭成员不仅在流动和迁徙中接受物价水平上升带来的生活消费的“被动”支出,而且会在流动中“主动”寻求能够提升自身效用水平的其他消费支出,从而增加家庭消费量。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1:H 1:劳动力流动会促进家庭消费支出的增加。(二)劳动力流动与家庭收入我国居民家庭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部分构成,其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占绝大部分。劳动力流动一方面直接增加了家庭中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另一方面间接增加了留守人员的人均收入。根据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工资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在就业需求和收入的驱使下,劳动力会从低收入地区流向高收入地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