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程思政视域下日本文学概论课中的美学融入模式研究_刘彦君.pdf
下载文档

ID:2641313

大小:1.47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课程 视域 日本 文学 概论 中的 美学 融入 模式 研究 刘彦君
186大众文艺一、时代背景与研究综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论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课程思政”理念;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围绕“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创新课程模式。日语是我国学习人数最多的小语种,近几年,高校日语教育领域也围绕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展开了各项研究,其中大多围绕日语精读、日语泛读、日本概况等课程展开。如尤芳舟在新文科背景下日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一文中阐述了在高级日语课程中如何具体挖掘思政元素;张楠在日语报刊选读课程思政的教学实现路径探究中阐述要精选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思政育人元素,注重思想政治素质评价;张松仪在高校日语专业课日本概况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初探一文中探讨了将思政元素融入日语概况课堂的途径。由此可见,在课程思政与日语课程的协同建设上,不少教育者已经进行了众多研究和实践,但同时笔者也注意到针对如何挖掘日本文学概论课程中课程思政资源的研究却非常稀少。日本文学概论课程的研究多停留在教学方法研究的层面,如: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日本文学教学方法探讨翻转课堂在“日本文学作品选读”中的有效性与反馈研究基于读者论的日本文学教学实践与研究。而在课程思政视域下进行日本文学概论课程方面的研究还相当缺乏。二、日本文学概论课程改革必要性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对外语类本科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出要具备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能力。在2020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育指南中又强调到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责任感、沟通能力强、人文素养高、国际视野宽的复合型日语专业人才”1,同时将日本文学概论课程加入了日语专业核心课程。目前的日本文学概论课程,很多教师仍然沿袭传统的授课模式,以讲授为主,按照时代发展脉络,重点介绍日课程思政视域下日本文学概论课中的美学融入模式研究*刘彦君(四川旅游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 610100)摘要:现阶段,高校的思政建设已经进入和各类课程深入融合的阶段。日本文学概论课程是高校日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可以很好的实现课程思政的载体课程。日本文学和中国文学、中国传统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将美学融入日本文学概论课程,通过美学比较、培养学生文学赏析能力;以美载德,在美学感受中塑造学生品格;融入“美”的教学方式,提高审美认知力;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创造美。这样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不仅可以加强学生日语、日本文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审美情操,实现美育、德育、智育协同育人。关键词:课程思政;美学融入;协同育人中图分类号:H36;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28(2023)14-0186-03DOI:10.20112/ki.ISSN1007-5828.2023.14.062*基金项目:1.四川旅游学院2022年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美育视角下中华传统美学融入日本文学类课程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G2022013;2.四川旅游学院2022年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旅游类院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G2022001。文化教育187大众文艺本作家生平、所属文学流派、作品的时代背景等,很少深入剖析日本文学与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密切关联。作为日语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学生应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日本文学有一个总体性的认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文学审美和鉴赏能力,思辨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具有学科基本素养及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日本文学自古和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关系密切,外语专业学生处于外来文化影响的前沿地带,在日本文学课程中进行思政渗透不但可行性强,而且势在必行。现在高校思政建设已经进入和各类课程深入融合的建设阶段,笔者认为,通过研究日本文学概论课程中美学的融合路径和实施方案,或为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途径。美学和文学关系密切,“文”,在中国古汉语中有“文饰”“美丽”之义。以“文”为美,是中国古代关于形式美思想的集中体现。22020年10月15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到要加强美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可见美育与德育是可以实现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视域下,日本文学概论课程中融入美学是很好的学科融合,笔者认为可以从课程内容中融入中日美学比较、培养学生文学赏析能力;在美学感受中塑造学生品格;教学方式中采用感受美的授课方式;课程评价中培养学生自主创造美等角度实现课程改革。三、美学比较、培养学生文学赏析能力日本文学概论课程的授课内容从日本文学萌芽的上代、到贵族文学发达的中古、再到武家文学的中世、町人文学的近世、百花齐放的近现代。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除了要系统掌握日本文学从古到今的发展进程、各个发展阶段的文学体裁、文学特征、代表作家和作品外,还需要对日本文学有一个总体性的认识,了解日本文学的基本特征,日本文学与日本历史、日本社会、日本文化、中国文学的关系。纵观日本文学,尤其是古代文学,主要有“汉文学”和“国风文学”,其中“汉文学”毋庸置疑,深受中国文学影响,如日本汉诗发轫作品怀风藻,中古时期代表汉诗敕撰三集、中世五山禅僧创作的五山文学等。而“国风文学”中的很多代表作品,也深受中国哲学、美学的影响,如日本文学中的“雪月花”审美来自日本文人对白居易诗句的喜爱,俳圣松尾芭蕉的俳句深受禅宗美学影响,松尾芭蕉还非常喜爱李白、杜甫,俳句中不少对他们诗句的化用。中世的隐者文学也深受老庄思想影响。在课程内容讲授中,重点去挖掘中国文学、中国美学对日本古代文学的影响,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另外,王向远在译作日本物哀的序言中提到日本文论时说道:“文、道、心、气、诚、秀、体/姿势、雅、艳、寂、花/实、幽玄、余情、好色、粹、物哀等。这些概念与范畴大多取自中国,或多或少的受到中国哲学、美学、文学与文论的影响。”3在繁杂的日本文学知识之中,上述独特的文论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这些概念抽象,对学生来说,难以理解,我们可以通过和中国美学概念的对比,深入挖掘中国元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比如在讲解“物哀”时就可同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感物”“感兴”等相比较,还可通过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创作手法“兴”来理解这样一种情感的触发,“兴”是积极主动的审美行为,而“物哀”则是消极被动的观照与反应。4再比如通过讲解中国文化的乐天来对比日本文学的无常和悲观;通过和歌“调”和汉诗“韵”的比较,来体会诗歌的情感和韵律之美。中日文学中的美学关联数不胜数,通过这种美学知识的融入和比教,不仅有利于学生难点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自信和中国文化自信,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四、以美载德,在美学感受中塑造学生品格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中美育和德育一直保有一致性,“美”这个词与“善”一样,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美”字条对“美”的解释是:“美与善同意”5。对于美的体验、感知和认同有利于树立优良道德品质。比如俳谐诗人松尾芭蕉的美学理念:“寂”“不易流行”不仅体现了日本俳谐的审美追求,还体现了芭蕉追求艺术、享受孤独、虔诚的艺术创作态度,我们可以通过讲解芭蕉的人生经历,帮助学生在情感上与诗人共鸣,客观、理性地理解美,树立人生信念感。通过介绍芭蕉最后的纪行文奥之细道,介绍芭蕉一生都在艺术的追求上,和学生探讨人生信念,以“美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品格。在讲解万叶集之时,将复杂的诗歌门类凝练为一个字“爱”,从“男女之爱”“自然之爱”、逐步升华到“社会大爱”,通过带领学生讨论中国文学中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诗句,探讨文学最富有人文精神的底色,中国文学中所包含的社会责任,忧国忧民等文学审美意识,引导学生思考两国文学审美的不同和关联。让学生在中日文学对比中寻找到坚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希望学生成为心中有“爱”之人。再比如学习中世文学作品方丈记之时,通过组织同学围绕作品中体现的无常观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梳理正确人生观、生活观,乐观面对生活中各种“无常”。通过中古日记作品的学习,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作品中所体现的平安朝时期的女性生活、女性婚姻状况,培养正确恋爱观和价值观。可见,将日本文学概论课程内容与美学结合,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又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塑造学生的品格,以美育人。文化教育188大众文艺五、融入“美”的教学方式,提高审美认知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7日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将好的政治思想工作比作盐,要将盐融入食物中自然而然的吸收,可见,课程思政的实施方式贵在润物无声。祁志祥在中国美学通史里介绍到美感即肯定性的情感、感觉,易言之即愉悦感、快乐感,他还讲到孔子在使用“乐”“好”“悦”之类表示肯定性情感的词语时,指称的对象既可以是包括味觉对象在内的感官快感对象五官所对应的美学形式,也可以是心灵满足,精神愉快的对象道德形象之类。6所以在日本文学概论课程中以“美”的方式开展课程能使人感受到心情愉悦和畅快,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提升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万叶集时,笔者就基于以上美学理论设计了体验式教学法和情感式教学法,课程导入中通过赏析三句疫情期间粘贴于日本捐赠中国的支援物资纸箱上的诗句,来让学生感受疫情下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介绍鉴真东渡,述说中日交往佳话。在整个课程中,通过开启、阅读、感悟三大板块设计,充分调动学生视觉、触觉、听觉,让学生沉浸课堂,通过万叶集原版图片展示、视频插入刺激视觉、通过让学生拼万叶假名磁卡刺激学生触觉,通过配乐诗歌朗诵刺激学生听觉。整个课堂形成一个美学感官享受的整体,让学生不仅认识到万叶集在整个日本历史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同时还形象生动地认识到汉字、中国文学对日本上代文学的重要影响,提升学生民族自信的同时又提高了审美感知力。这样用美育的路径和特色塑造日语文学中的美的教学方式在多个文学课程主题中都可实现,比如学习中古和歌集古今和歌集时从导入中的“三大美人”到“日本季节美意识的确立”到小野小町诗歌赏析,同学们参与问卷“春之美”,通过课程中情感式的参与互动不断增加课堂趣味度,提升学生知识储备、审美认知、文学鉴赏能力。“发现美”“感悟美”是日本文学课程中实现思政融入的贴切方式。六、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创造美课程的多种评价方法也是强化课程思政的有力手段。日本文学概论课程中可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将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结合,运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形成一个评价总体。在学生的过程性考核部分,设计有单词预习、课前讨论、课堂练习、趣味讨论、问卷调查、课后测验、课后讨论、拓展视频观看等。而这些课程评价部分正是引导学生自主创造美,探索美的方式。如在课程讨论中设计“文字和文学,谁先产生”“影视作品中的日本上代神话元素”“新海诚动漫电影中古典诗歌的引用”“一条天皇的后宫与中古文学”“日本文学中的风花雪月审美”等充满趣味及美学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也主动学习,我们还可在课后补充丰富的网络资源、影视剧作品,如美感很强的100分的名著西安,不朽之都王朝日记的世界等。让学生在课后任务中领略日本文学的独特魅力与审美价值。在课后作业中还有让学生用日语说明经典作品与中古古代文学的关系如:方丈记与老庄思想,枕草子中的日记章节与白居易的诗歌。通过日本汉诗赏析理解日本贵族情趣、理解日本“无常观”和日本的“危机意识”、让同学们依据俳句内容进行小组作画,创造属于自己的俳句画面,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等。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视野会得到很大的拓展,同时培养学生创造美、用日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能力。结语随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类课程中的课程思政融入也越来越深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