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基于
模型
高校
不安全
行为
原因
分析
预防
韩杨
第 40 卷第 2 期吉林化工学院学报Vol40 No22023 年 2 月JOUNAL OF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Feb2023收稿日期:2022-12-10基金项目:2022 年吉林建筑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XJZ202203)文章编号:1007-2853(2023)02-0027-05基于“2-4”模型对高校实验室不安全行为原因分析及预防韩杨1,苗馨月2,李海建3,刘辉2(1吉林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2吉林建筑大学 应急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3长春水务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城市排水有限责任公司,吉林 长春 130015)摘要:在国家对“教育现代化”现行战略部署的背景下,我们国家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愈加重视,为满足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的需求,新仪器及设备在高校实验室中不断被引进。但由于实验专职人员缺乏,管理体系和安全理念欠缺等而导致师生对实验室安全重要性认识程度并不高,进而增加了高校实验室事故发生的风险。因此,有效探寻高校实验室不安全行为原因分析及预防尤为重要。关键词:高校实验室;不安全行为;原因分析;事故预防中图分类号:X 921文献标志码:ADOI:1016039/jcnkicn221249202302007在全国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全面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打好学科教育基础,进一步进行教育改革创新,但也需要在创新中求发展,育英才,聚英才。”在此背景下,各个高校都在积极建设高校实验室以激励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实验室安全问题也成为高校平安校园建设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实验室数量及仪器设备数量逐年增加的新形势下,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安全意识淡薄、落实责任主体不明确、实验室建设缺乏计划性、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制度落实不够等诸多问题,实验室主体人员研究生、本科生往往很难严格执行安全制度、操作规程,在思想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对实验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实验由于繁琐乏味而懈怠,继而出现不安全行为,造成意外。据不彻底统计,20012021年高校实验室事故共计 126 例,造成 20 死 107伤。关于实验室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分析大致有如下 5 种情况:学生违章作业,操作失误,实验室药品存放不规范,设备仪器失灵,废弃物处置不规范。其中因人员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达 85 件之多,占事故总数 671%1。一、研究方法的介绍为满足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高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实验室的发展与建设因科研创新能力的赋予而显得尤为重要。实验室类型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各高校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开设学科门类及专业数量呈同步增长趋势,以原来单一性实验室为基础,将部分实验室分离出来建立科研实验室,教学科研共存呈现多样性,使实验室安全隐患加大,进而加大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难度;与此同时,实验室仪器设备也越来越多,为了适应科研创新能力发展的需要,新仪器设备源源不断地引入高校实验室,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操作失误等不安全现象,进而导致了事故发生。学生作为实验室主体人员,其个体因素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不安全行为。大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遇到实验室突发事故时作出不明智的决策,从而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同时,群体因素也对实验室安全有着间接影响,大学生所处群体环境显著,其目标和压力均对个人行为有直接影响。若群体安全氛围不好,处于学习生活中的个体易受影响,许多学生受从众心理驱动会无意识产生不安全行为。近年来,高校实验室事故频频发生,因此有必要针对高校安全实验室事故进行成因分析和控制对策研究。安宇对 20012021 年 126 例高校实验室事故进行了统计与分析,通过关联规则找出了对高校实验室事故危害最严重的监督与管理因素,还提出了提高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的应对措施。刘光辉2 认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核心任务是提高专职管理人员及利用实验室的教师和学生安全意识,强化理论培训,促进高校教师和学生风险评估能力的提升,增强实验操作的理论知识。高文红3 运用 MEDA 理念将定期检验闭环管理模式应用于高校实验室中,能有效地避免忘检和漏检等安全事件。综上所述,鲜有运用行为安全理论对高校实验室事故进行分析的研究,而美国统计学家海因里希4 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美国 75 000 起伤害事故,经过分析,认为这些起事故起因于人员不安全行动。美国杜邦公司 10 年事故统计结论显示,人员不安全动作会造成事故5。为此,本文引入行为安全“2-4”模型实现对人因事故的原因分析和事故的预防工作。在继承了海因里希事故致因链的完整性和逻辑性的基础上,行为安全“2-4”模型相比于其他方法可以较为清晰地解释人因事故产生的过程,将单一事故损失修改为更符合实际的综合事故损失包括生命、健康、财产损失以及环境破坏,同时又具体解释了人因事故的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使应用更为便捷6。在实际的安全管理中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及时弥补管理上的漏洞,明确具体的责任划分,实现以行为安全为视角的人因事故的预防,进而对高校实验室事故中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二、“2-4”模型分析目前高校实验室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2-4”模型如图 1 所示,把事故当作行为的结果来考虑,它所引起的事故行为可表现为 4 个方面:引导行为,操作行为,习惯性行为和一次性行为,其中直接造成事故的一次性行为涉及人员,它是由人员的不安全动作所引起的。从行为安全事故的“2-4”致因模型中可以看出,事故原因主要有组织和个人两方面的原因。图 1行为安全事故致因“2-4”模型从组织和个人两方面来看,高校实验室组织方面存在的不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安全理念和安全管理体系,高校学生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缺乏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不良安全习惯,不良安全心理和不良安全生理这 5 个维度7,分别对管理层 2 个维度和学生 5 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并对高校实验室学生 5 个维度不安全行为表现进行了具体分析,见表 1。82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3 年表 1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及学生不安全行为的具体表现不安全动作类型间接原因类型不安全行为举例组织层面不安全行为(实验室管理人员及指导人员)安全理念欠缺某些高校安全教育停留在表面、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体系欠缺缺乏顶层规划设计、责权不清、责权不当、未对简单高风险设备仪器进行操作指导、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健全实验室隐患排查处理不及时、实验专职人员严重不足、安全检查不到位等等事故直接引发者不安全行为(实验室操作人员)安全知识不足学生未按规定拿取药品、未按标准步骤进行试验、废弃物未分类处理、不了解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等等安全意识不强学生在实验室吃东西、喝水、闻嗅试剂、进入特殊实验室不开启通风系统等等安全习惯不佳学生在实验室玩手机、睡觉、不佩戴防护用具、中途离开试验台、废弃物随意处理等等安全心理不佳在实验时经常出现单调厌倦、好奇、从众等心理、在错误操作后慌忙处置、掩盖事故现场、冒险进行事故处理等安全生理不佳学生由于身体原因在实验室出现疲劳、乏力等症状增加实验室事故风险(一)组织层面上的不安全行为1安全理念欠缺:(1)安全教育停留在表面。实验室安全是高校安全工作的组成部分,各个院校或多或少也有实验室安全方面的教育工作,但是基本嵌入在学校或者院校的其他活动之中,多数院校没有实验室安全方面的专项教育工作,专门针对课题组这个层面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就更少了,课题组基本就是“师兄师姐带上师弟师妹”这种模式。(2)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实验所前期准备不足,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没有采取预防措施而导致事故发生的占比非常高。由此可见,当前还有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实验室安全意识淡薄,同时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不足,这些都和安全教育流于表面不无关联。2安全管理体系欠缺:(1)缺乏顶层规划设计。很多高校对于实验室安全工作不够重视,甚至有人认为花大力气去做实验室安全规划就是多此一举或出事之后紧张不安,久而久之就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不是总结成因的经验教训,更不是自上而下的规划和设计8。(2)责权不清、责权不当。由于校内各管理职能部门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职权相互联系和交织,也就是存在着重叠的情况,如教务处,各学院和科研处,有权对实验室进行管理,但是这些部门间存在着职责界限不够清晰的问题,存在着多头管理或者无人管理的现象。由于各个部门对安全管理目标与要求不同,实验室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通知与检查,有时可能导致实验室疲于应付,敷衍应付。(3)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既要解决好“有没有”,又要解决好“行不行”和“实不实。”各个院校对实验室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不能说没有,但是很多安全管理制度都缺乏规范的依据,没有具体的指标要求,仅仅是教条式的条条框框。一些院校本身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但是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过于空洞,缺乏针对性,缺乏指导意义,最终使得有关规章制度及管理细则成了墙壁上的“装饰品”,甚至出现了实验室没有管理制度上墙的情况9。(4)实验专职人员严重不足:各个院校在用人过程中忽略实验室人员配备问题,造成安全管理人员缺乏,总体上较国外院校配置偏低。另外,实验技术人员由于受到传统“配角”思想的影响,身份低,不被重视;实验队伍考核评定,职称评审,薪酬待遇等制度建设未能适应实验室发展与变革的要求,导致实验队伍招工困难,人员流失。(5)安全检查不到位。安全检查,就是通过人来检测人是否存在不安全行为,以及物是否处于不安全状态。安全检查虽能提升实验室安全水平却有不足之处,教育部主导组织有关领域专家考察,专业性较强,强度较大,但是受92第 2 期韩杨,等:基于“2-4”模型对高校实验室不安全行为原因分析及预防时间精力限制,无法实现经常考察。校级检查是在实验室管理归口部门的领导下,由各个学院抽人组成检查组进行检查,而多数院校都是综合性大学且实验室类型繁多,检查组专业未必一一对应,有时不能及时发现隐患。尽管有些教职工组成的检查组能查出实验室的隐患,但是在下发整改通知单时,若不进行整改或将整改工作一笔带过,安全检查往往也不会取得应有的成效10。(二)个人层面不安全行为1安全知识不足。知识是指与当次事故发生密切相关的知识,知识的缺乏(即“不知道”)可能导致不安全动作的发生,进而引起事故发生。在高校实验室不安全行为中,学生未按规定拿取药品、未按标准步骤进行试验、废弃物未分类处理、不了解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等等都是安全知识不足的体现。以化学实验室为例,具体表现为:直接用手、镊子或纸承接或转移 固体药品而不用烧杯等器材取用盛装、将实验药品混放或不按规定顺序添加;大剂量药品未经标准步骤分装直接倾倒进行实验、未清洗试管、烧杯、锥形瓶等器材便开始实验以及发现隐患后未及时进行处理或处理不妥当。2安全意识不强。意识是指与当次事故发生密切相关的平时习惯做法。平时习惯不佳(即“平时就是这么做的”)可能导致不安全动作的发生,进而引起事故发生。学生在实验室吃东西、喝水、闻嗅试剂、进入特殊实验室不开启通风系统等等都是学生安全意识不高的体现。3安全习惯不佳。习惯是指与当次事故发生密切相关的及时发现危险源、及时消除或者处理危险源的能力。安全意识的缺欠可能会导致不安全动作的发生,进而引起事故发生。学生在实验室玩手机、睡觉、不佩戴防护用具、中途离开试验台、废弃物随意处理等等都是安全习惯不佳的具体表现。4安全心理不佳。在实验时经常出现单调厌倦、好奇、从众等心理、在错误操作后慌忙处置、掩盖事故现场、冒险进行事故处理等都是由于学生安全心理不佳的具体表现。5安全生理不佳。学生由于身体原因在实验室出 现 疲 劳、乏 力 等 症 状 增 加 实 验 室 事 故风险11。三、针对高校实验室不安全行为提出的预防措施在组织层面上实现对个人行为的控制将有较长的时间周期,但若在个人层面上有效地实现对个人行为控制则相对简单、短暂、易操作。而不安全动作产生的根源在于缺乏安全知识,故可采用2-4 模型为理论依据,在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