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朝总督大学士群体探析_袁俊莹.pdf
下载文档

ID:2639279

大小:2.71MB

页数:9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乾隆 总督 大学士 群体 探析 袁俊莹
引言根据官差结合的权力运行模式,清代大学士可以分为内廷大学士、外廷大学士以及总督大学士。文章所定义的总督大学士是:以大学士身份兼任地方总督,即在任职期间,既在中央担任内阁大学士,又在地方任总督,其职能重心在地方。而授予大学士后,不再留任总督的,不在研究范围内。学界关于总督大学士的研究虽有所涉及,但专题研究并不多。其中何瑜、程广媛1首次用大篇幅内容论述了清代总督大学士的概念、缘起和概况,主要对嘉道以后晚清时期总督大学士的特点和满汉民族成份进行分析比较,对认识总督大学士这一群体有重要参考价值。杜望2提到雍正朝后出现的外任大学士使大学士“虚”的成分增加,“实”的成分缩小,并发展成为地方官员的荣誉衔。内阁与总督制度源于明代,但总督大学士出现于清代,至乾隆朝形成规模。洪承畴是清代第一位由大学士差遣至地方留任总督的官员,但只是临时授予。雍正时期的鄂尔泰由总督升任大学士,但并没有留任地方,并非总督大学士。从查郎阿开始,总督大学士的授予逐渐规范化。乾隆朝是总督大学士这一群体形成规模的初始阶段,在总督大学士的任用方面实现了继承和发展。通过对乾隆朝总督大学士进行量化研究,不仅可以认识这一群体的普遍特征,了解这一群体在整个大收稿日期:2022-11-22作者简介:袁俊莹(1997),女,河南洛阳人,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明清史研究。2023年第2期巢湖学院学报No2,2023第25卷 总第179期Journal of Chaohu UniversityVol25 General Serial No179DOI:10.12152/j.issn.1672-2868.2023.02.013乾隆朝总督大学士群体探析袁俊莹(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116033)摘要:总督大学士,即兼任地方总督的大学士,作为雍乾二帝对大学士制度的改革与创新,首次出现于雍正末年,群体性的形成开始于乾隆朝,并活跃于清代中后期。文章通过对乾隆朝12位总督大学士的任职背景、仕途履历与在任情况等信息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到该群体皆是能力突出、军功卓著、资历丰富的高素质官僚集团。他们是皇权的分化和延展,对稳定内廷、外朝具有重要作用。关键词:乾隆朝;总督大学士;任职背景;仕途履历中图分类号:K2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868(2023)02009709A Study on the Group of Governor and Grand Secretaries in the Qianlong PeriodYUAN Jun-ying(School of History,Culture and Tourism,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033)Abstract:Governor and grand secretary is known as a grand secretary who also serves as a local governor.As the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system of grand secretaries by the Yongzheng and Qianlong Emperors,the governorand grand secretaries first appeared in the late years of Yongzheng period,and they were active in the middle andlate Qing dynasty.By analyzing the information of 12 governor and grand secretaries in Qianlong period,includingtheir employment background,official career and on-duty information,this group turned out to be a high-qualitybureaucratic group with outstanding ability,great military achievement,and abundant experience.They were the di-vision and extension of imperial power,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tabilizing the inner court and the outercourt.Key words:Qianlong period;governor and grand secretaries;employment background;official career97学士群体中所处的特殊位置,也有助于洞悉乾隆帝的用人之道和乾隆朝政局变化。一、乾隆朝总督大学士群体总体概况分析乾隆朝总督大学士群体概况,首先要了解该群体的具体人数和任职情况。乾隆帝在位60年,共出现12位总督大学士,分别是:查郎阿、嵇曾筠、庆复、尹继善、黄廷桂、杨廷璋、杨应琚、阿尔泰、高晋、李侍尧、三宝、福康安。为了更清楚直接地了解该群体的基本情况,笔者根据清代职官年表清史列传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清代大学士部院大臣总督巡抚年录清代大学士传稿等记载,对该群体进行简要介绍。查郎阿(16841747),满洲镶白旗人,初袭世职,兼佐领。雍正七年(1729)署川陕总督,九年改陕西总督,同岳钟琪办理军需。十三年,命为文华殿大学士,仍管总督事。是年,改为川陕总督。乾隆三年(1738),命还京,入阁办事。嵇曾筠(16701739),汉人,江南长洲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中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雍正六年(1728),擢兵部尚书,转吏部尚书,七年授河南山东河道总督。十一年,授文华殿大学士,乾隆元年(1736),兼任浙江巡抚,后改为浙江总督,三年去世。庆复(?1749),满洲镶黄旗人,雍正五年(1727)袭一等公。历议政大臣、工部、刑部、户部尚书。乾隆二年(1737)授两江总督,转云贵。八年,任川陕总督。十年,授文华殿大学士,仍留总督。十四年,因贻误军机,赐自尽。尹继善(16951771),满洲镶黄旗人,雍正元年(1723)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云贵广西总督、川陕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等。乾隆二十一年(1756),复任两江总督。二十九年,晋文华殿大学士,仍留总督任。三十年,回京入阁办事。黄廷桂(16911759),汉军镶红旗人,由监生世袭云骑尉。历四川提督、四川总督、两江总督、陕甘总督。乾隆十八年(1753),复调四川总督。二十年,晋武英殿大学士,兼管总督事。因西北军务所需,调陕甘总督。二十四年,因病去世。杨廷璋(16891772),汉军镶黄旗人,世袭佐领。历广西桂林府知府、左江道、按察使、湖南布政使、浙江巡抚。乾隆二十四年(1759),授闽浙总督。二十八年,授体仁阁大学士,仍留总督任。二十九年,革大学士、总督任。杨应琚(16991767),汉军正白旗人,雍正七年(1729),由荫生入仕。历山西河东道、甘肃西宁道、甘肃按察使、布政使、巡抚、两广总督、闽浙总督。二十四年,调陕甘总督。二十九年,授东阁大学士,仍留总督任。三十年,因征剿莽匪,调任云贵,主张用兵缅甸,战败,赐令自尽。阿尔泰(17001773),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年间,以副榜贡生授宗人府笔帖式。乾隆年间,屡迁至山东巡抚。乾隆七年(1742),治水利有绩,擢四川总督。三十五年,授武英殿大学士,仍领总督。三十六年,革职。高晋(17071779),满洲镶黄旗人,由监生授山东泗水知县,历榆林府知府、榆葭道、江南淮徐道、山东运河道、按察使、安徽布政使、安徽巡抚、江南河道总督。乾隆三十年(1765),迁两江总督。三十六年,晋文华殿大学士,仍留两江任。四十四年,病逝于任上。李侍尧(?1788),汉军镶黄旗人,乾隆元年(1736)授六品荫生。历热河副都统、工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二十九年,调两广总督。三十八年,晋武英殿大学士,仍留总督任。四十二年,调云贵总督。四十五年,因贪纵营私被革职。三宝(17181783),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四年(1739)中翻译进士,授中书。历直隶、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布政使,升山西巡抚,调浙江巡抚。四十二年,擢湖广总督。四十四年,授东阁大学士,仍管湖广总督事。后调闽浙总督。四十五年,回京入阁办事。福康安(17541796),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三十二年(1767),由闲散袭云骑尉,授三等侍卫。三十六年,历吉林将军、盛京将军、云贵总督、四川总督、兵部尚书、陕甘总督、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五十四年,调两广总督。五十七年,实授为大学士。五十九年,调云贵总督。六十年,调闽浙总督。嘉庆元年(1796),卒于军中。二、乾隆朝总督大学士群体任职背景(一)旗籍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政权,必然着力于维护满族统治利益,重满轻汉现象始终存在。为了减少民族矛盾,巩固统治,清朝虽一直宣称“不分满汉,一体眷育”,但在实际选用官员时,满人占绝对优势,形成以满族为主体,同时兼顾汉人的满汉联合统治。巢湖学院学报98清朝官制为满汉复职,从乾隆十三年(1748)开始,内阁大学士定制三殿三阁,“满、汉大学士应有定员,方合体制,嗣后著定为满、汉各二员”3,因此在满汉比例上,差距不大,满汉大学士都有兼顾,但是清朝“满汉一体,首崇满洲”的国策依然有所体现。表1中,满军旗、汉军旗、汉人所占比例为7:4:1,只有嵇曾筠不在旗籍,可见在乾隆朝总督大学士的选用上,旗人优先,尤重满人。值得注意的是,12位总督大学士没有一位出自蒙军旗,这与蒙古族本身经济、文化落后有一定关系,也与乾隆帝用人观念相关。由于这一群体为地方总督,主要任务也是管理本省事务,蒙军旗对中原地区事宜多有不谙,因此这一时期并未出现。嘉道时期出现过3位蒙军旗总督大学士,笔者认为由于当时政局不稳,统治者对蒙军旗有笼络意图,任用蒙军旗人以管理藩务、出任伊犁,正是职人相称的体现。从满汉民族角度看,满族属于少数民族,总基数并不多,但总督大学士中的满军旗却占了58.3%,可见乾隆帝对满汉民族之分极为看重,更多以满人任总督大学士,掌握国家大权。尤其在乾隆时期,社会稳定,民族融合加强,汉军旗重要性有所下降的情况下,满军旗的比例相对较高。但汉人、汉军旗的总督大学士占比接近一半,也能体现“以汉治汉”的特点。总的来说,作为既是掌握一定决策权力的大学士,又是“综治一方”的封疆大吏,在用人选择上,旗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作为本民族的满军旗,正如徐珂在清稗类钞所言“直省督抚满人为多,汉人仕外官者,能游至两司,则已为极品已”4,更不要说官至一品的大学士。(二)家世乾隆朝时出现过父子、伯(叔)侄、祖孙皆为相的情况,如“傅文忠公其子为福文襄公,高文良公之侄为文端公,其子为文政公,皆父子宰相尹文恪公子为文端公,其孙为今相国庆桂,皆三代持衡,为升平良佐,实古今所未见也”5,表2是乾隆朝具有一定家世背景的总督大学士。表中有家世背景的大学士共9位,占所有总督大学士群体的75%,比重相当大,其中所呈现出的家世背景不出以下三类。一是父祖有功,如查郎阿、李侍尧。查郎阿祖辈皆是由军功世袭爵位,其父更是死于乌兰布通之战,军功显赫。作为明降将李永芳四世孙的李侍尧,乾隆初见李侍尧时,即言“李永芳孙,安可与他汉军比也”5,可见,与其他汉军旗相比,有家世背景的李侍尧在乾隆帝看来非同寻常。二是重臣后代,如庆复、尹继善等。尹继善被引见于雍正帝时,帝赞其“汝即尹泰子耶?果大器也”6。尹继善入翰林不久,即“授广东按察,使南抵任,迁副总河,未半年迁江苏巡抚”5。三是皇亲国戚,如高晋、福康安。以福康安为例,其仕途明显不同于其他总督大学士。福康安作为乾隆帝皇后之侄,一等忠勇公傅恒之子,初袭云骑尉,36岁就成为封疆大吏,6年后官至协办大学士。清史稿载“福康安初征金川,与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