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五代
地区
地位
嬗变
雒晓辉
其枢在水:唐五代瀛莫地区的地位嬗变雒晓辉摘要:唐代的瀛州因内部风俗迥异而析分为瀛莫二州。后在治水过程中,因王朝国家维护漕运与规制边防的战略性需要,延伸出了同质化的政治地域结构,“瀛莫”成为唐五代时期的通称。基于唐五代各政权的治水旨趣,二州先是在唐代被形塑为兼具战略经济区和交通枢纽带的内郡,爰至五代在中原各政权与契丹的博弈下,成为备御游牧势力的次边州与边州。关键词:唐五代 治水 瀛莫 内郡 边州中图分类号:K92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34X(2023)04-0024-11有唐一代,王朝国家经历的最大变革之一,就是对地理空间的再定义。暨乎五代,国家政治空间的结构主轴,虽徘徊在汴梁与洛阳之间,但涉及社会南北流动与秩序统合时,燕云十六州却成为撇不开的话题。作为燕云十六州中的关南二州,瀛莫地区既是传统河朔地区的南北衔接部,也是五代宋辽时期中原王朝与北疆游牧势力争夺的焦点。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瀛州风俗类于冀州,莫州风俗类于幽州,莫州本由瀛州析分而来,为何会有风土民俗上的差异呢?此为其一;其二,二州已分、风俗且异,却为何又以“瀛莫”并称?其三,元和削藩,幽州节帅刘总献土,唐廷原本将幽州镇属州析为三道,为何在具体执行时只以“瀛莫”别为一道?作者简介:雒晓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隋唐历史地理、唐代边疆史;北京,100101。基金项目:中国历史研究院项目(LSYZD2019013)。美陆威仪:世界性的帝国:唐朝,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年,第8页。郑毅、张儒婷:五代变局与契丹肇兴以辽初统治者进取幽州为中心,社会科学战线 2011年第5期;任娟玲、刘金柱:北宋雄州两属地的赋役制度探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22年第4期。华林甫:中国地名学源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页。(宋)乐史著,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 卷66 河北道十五,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347页。(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卷258,后晋齐王下开运三年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9311页。区域历史与文化研究 024其枢在水:唐五代瀛莫地区的地位嬗变相关二州的诸多问题,前贤时哲或从环境演进,或从地理沿革,或从战略价值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且成绩斐然。但对于上述三个问题的追问,以及二州地理空间的演变轨迹,却少有问津。本文拟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彼时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关系,以及当时边疆战争和军事地理的大背景,以域内“治水”为线索,试揭橥二州由内郡到边州的演变轨迹。一、瀛莫二州的地理区位及其水系分布(一)“燕南陲,赵北际”在大平小不平的河北平原上,瀛莫二州洼淀纵横的地貌特征十分突出。道理上讲,这种低洼不平且水多泛滥的区域,会严格限制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与人类聚居。然自汉魏以来,瀛莫地区却是城邑林立的通津要衢。唐朝以之为农桑完富的“内郡”,五代以之为屏藩障敌的“边州”,金元明清三朝以之为“京师南府”。瀛莫二州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此活动。相传商朝的祖先曾在易水之畔牧牛。易水也称易河,包含南易水、北易水、中易水三条,为众所称的易水是指中易水。此水与东北流向的滹沱河、滱水、漳河等(图一)共同塑造了瀛莫地区的洼淀形态。战国时燕太子丹送荆轲至易水而止,概因易水是燕赵两国的界河。作为河北南北的传统分界点与衔接部,易水两侧的瀛莫二州历来是河北各势力、军事团体的争夺焦点,所谓“北不得瀛莫,青、冀之祸未烈。南不得瀛莫,幽、平之患未深”。东汉末年,幽州公孙瓒数败于冀州袁绍,听信当时“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的童谣,在易水北侧筑易京城,做持久对峙的打算。据后世考证,公孙氏所筑易京城,就在唐代莫州城西北的三十里处。所以,直至唐宋时期,此处仍称为“赵之北际”“燕之南境”?I1。从这个角度上讲,瀛莫地区不仅是河北北部与中南部渊源有自的衔接带,作为分隔河朔南北的地理意象也已深入人心。(二)域内的水系分布瀛州,得名自“瀛海”,别称河间,其义是九河(徒骇河、太史河、马颊河、覆釜河、胡苏河、简河、孙诗萌:雄安地区人居环境之演进,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8年第1期。李诚:独立与依附的变奏雄安三县政区演变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9年第2期;杨学新,刘洪升:雄安新区建置的历史沿革及其特征,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王会昌:一万年来白洋淀的扩张与收缩,地理研究 1983年第3期;陈新海:试论历史上易水地区的军事作用,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苑书义等:河北经济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页。(唐)李延寿:北史 卷15 元晖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72页。朱道清:中国水系大辞典,青岛:青岛出版社,1993年,第79页。何建章:战国策注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082页。(清)顾祖禹撰,施金和、贺次君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550页。(南朝 宋)范晔:后汉书 卷73 公孙瓒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362页。(宋)乐史著,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 卷66 河北道十五,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347页。?I1(宋)曾公亮等:武经总要,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242页。025202304絷河、钩盘河、鬲津河)之间。仅从字面上看,两个地名都是形容域内的水系众多,据 八里堤桥记 记载:河间(瀛州),地枕沧溟,民巢沮,夫土下则水趋而钟之矣,水钟则河萃而会之矣。以故,诸凡西南河渠之水,率由此萦行滂湃而达于海矧九河之间也,故一遇水之暴涨,奔腾冲决尽田庐而湖池之。瀛州域内“多水”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瀛州临近渤海,且平均海拔较低;二是域内地形不规整;三是唐宋王朝为保障国家漕运和边防建设,人为地将诸多源出太行山、东入渤海的短途性河流,拦截萦行于此处,如穿越境内的滱水、濡水、漳河等较大河流,以及唐河、瓦济河、徐水等支流(图一)。也就是说,瀛州地区的多水,是基于自然条件与人为因素的多重合力。莫州,景云二年(711)割瀛州的鄚、任丘、文安、清苑四县,及幽州的归义县所置。与瀛州相比,莫州境内的河流虽少,却是流量较大的河渠,如(北)易水、滱水、滹沱河、五渠水(又名长鸣沟)等。再者,莫州域内的地势更为低洼,潴水现象也更严重。尤其是夏秋雨季之后,即使地势高爽的西部和南部区域,也会因河流经过,出现众多季节性的淀泺。域内的东部、东北部则有长年潴水的赵淀、狐狸淀(掘鲤淀)、君子淀等九十九淀。概言之,本就因为地势卑下而多有潴水的瀛莫二州,在服从国家漕运、边防建设的整体规划下,“治水”成为影响域内发展的棘手问题。因之,瀛莫二州的兴衰变化,莫不由“水”。二、资水为利:唐代的“内郡”地位相关“内郡”的定义,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诠释。汉代的内郡,是指边地、畿辅以外的郡,通过距离国家统治中心的远近,加以甄别。唐代的内郡,可以是中原内地,也可以是新开拓的边州,区分标准是农桑发达、财赋充盈的经济水平。反之,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与规模,也是衡量唐代内郡的前提与标志。(清)王闿运著,黄巽斋点校:尔雅集解 卷12 释水,长沙:岳麓书院,2010年,第219页。(明)李采菲:八里堤桥记,收入河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点校:河间县志,卷6 艺文志,石家庄:西里印刷厂,1997年,第237页。(宋)乐史著,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 卷66 河北道十五,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342-1343页。(宋)乐史著,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 卷67 河北道十六,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367页。卜凡:“釜底之水”:明清时期文安洼的水患与治理,历史地理研究 2022年第3期。(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校注: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44页。胡鸿: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51页。(清)董诰等编:全唐文 卷761 邠州节度使厅壁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906页。图一 唐前期瀛莫地区水系分布图 026其枢在水:唐五代瀛莫地区的地位嬗变(一)护漕与灌溉:内郡地位的彰显瀛莫二州位于河北平原的中部,是河朔地区的腹心所在。安史乱前,瀛莫二州以发展经济为主要职任,是唐王朝的战略经济区。通过洛阳含嘉仓出土的砖铭得知,唐前期国家所需要的粮食、布帛,有近半数来自河北。窖十九,砖铭二:合纳邢州长寿元年租小七千五百石九斗八升同窖,砖铭三:冀州万肆千贰百捌拾硕窖五,砖铭一:合纳德濮魏沧等州天寿元年租粟八千六百九十五石河朔漕粮的南运要借助于永济渠,而保障永济渠的漕运能力,首先要解决的是运河西侧诸河流的入海问题。隋代开通的大运河北段永济渠,就像是一条“地上长城”,横亘在河北平原之上,这对河北地区东西流向的河流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永济渠西侧的滹沱河、滱水、易水、拒马水等,延伸入海的流程,继而使得瀛莫地区水患频发。因此,瀛莫地区的水系治理,既关乎着百姓生计,也关联着国家漕运的整体建设。唐代地方性水利工程的规划建造需有中央政府的审批,地方政府若不事先报备,一律被视为违规兴建,轻者叫停,重者惩处。唐德宗贞元年间,淮西节度使吴少诚未报中央允准,私自引运河水开渠溉田,随即被朝廷制止。淮西镇素以跋扈著称,但在开渠一事上唐廷却丝毫不作退让。表面上看,是淮西镇自作主张的举措违背了唐廷的节制,实际上是因为节流汴河的灌溉行为冒犯了漕运优先的原则。出于维护漕运的整体考量,以及解决漕运优先与瀛莫二州“每岁泛溢,漂流居人”的现实矛盾,唐廷在瀛莫地区设立了一批平水手,即专门负责整修水利工程且直属中央的技术人员。据敦煌残卷 开元水部式 记载:沧、瀛、贝、莫、登、莱、海、泗、德、魏等十州,共差水手五千四百人,三千四百人海运,两千人平河。宜二年替,不烦更给勋赐,扔折免将役年及正役年课役,兼准屯丁例,每夫一年各怗一丁。其丁取,免杂徭人,家道稍殷有者,人出两千五百文资助。登、莱、海、泗四州是连接海运的要冲,沧、贝、德、魏四州则是紧邻永济渠,此八州拥有一定数量的平水手,符合王朝国家把漕运放在灌溉与防洪之上的利益抉择。既非海运枢纽,也非运河沿岸的瀛莫二州,之所以也配备一定数量的平水手,原因是二州域内的河流、洼淀积漻间接影响到了永济渠。河南省博物馆:洛阳隋唐含嘉仓的发掘,文物 1972年第3期。王育民:南北大运河始于曹魏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1986年第1期。(后晋)刘昫:旧唐书 卷43 职官二 尚书都省,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841页;(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 卷23 都水监,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599页。(后晋)刘昫:旧唐书 卷140 卢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834页。(后晋)刘昫:旧唐书 卷185上 贾敦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788页。罗振玉编纂:鸣沙石室佚书正续编,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256页;水部式 残卷图片可见法国国家书馆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 第1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4页。冀朝鼎著,朱诗鳌译: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129页。027202304瀛莫二州外界滹沱河、漳水,内有狐狸、君子等九十九淀,在保障无复水患的基础上,筑堤围堰、条理水渠,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水利资源也是发展经济的必要举措。唐代 营缮令 规定,“近河及大水有堤防之处,刺史、县令以时检校。若须修理,每秋收讫,量功多少,差人夫修理。”贞观中,瀛洲刺史朱潭利用滹沱河水开置长丰渠(今小白河)灌溉农田。永徽初,贾敦颐任职瀛洲,沿滹沱河两岸筑堤一百多里,消减水患,灌溉区域得到极大地扩展,被誉为“铛脚刺史”。瀛莫二州的东南部,即文安洼以南、漳河以北,永济渠以西、滹沱河以东的束城、平舒以及沧州景城等诸县域内,没有大型的河流、陂塘,灌溉较难。开元二十五年(737),卢晖出任瀛州刺史“自束城、平舒引滹沱东入淇通漕,溉田五百顷”。“漕”是指永济渠,“淇”大致是介于文安洼东与永济渠西的某条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