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两个伟大革命”的内在统一性_隋秀英.pdf
下载文档

ID:2639134

大小:194.01K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两个 伟大 革命 内在 统一性 隋秀英
第 卷第期 年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历史经验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研究”()作者简介:隋秀英(),女,辽宁辽阳人,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陈嘉婷(),女,山西运城人,辽宁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论“两个伟大革命”的内在统一性隋秀英,陈嘉婷(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史,也是一部激浊扬清的自我革命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进一步确证了“两个伟大革命”的内在统一性。“两个伟大革命”统一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的理论根基,统一于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伟大复兴的百年历史,统一于党顺应时代之变开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两个伟大革命”不仅锻造了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也开创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创造性地回答了如何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性世界难题。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社会革命;统一性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和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展开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 成 了“以 伟 大 自 我 革 命 引 领 伟 大 社 会 革命”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自我革命从政党发展维度解决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如何实现长期执政的现实问题,为社会革命的推进淬炼了坚强有力的引领者,社会革命则从国家发展维度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推进的时代课题,为中国共产党开展自我革命指明方向、提供土壤。“两个伟大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探寻到的治党治国的新思路新方法,统一于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征程,共同服务于新 时代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 事 业 的发展。一、“两个伟大革命”统一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中国共产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指明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形成“两个伟大革命”理论认识、推进“两个伟大革命”实践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仅从主客体的统一性出发认识政党主体和国家客体及其相互关系,也从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出发思考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及其相互关系。(一)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相统一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看,“两个伟大革命”的论断不仅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主体与“两个伟大革命”客体之间的统一,也表露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自我革命主体与社会革命客体之间的统一。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作为认识的主体,能动地对“两个伟大革隋秀英等:论“两个伟大革命”的内在统一性 命”进行对象化的认识和把握,充分体现了党与“两个伟大革命”之间的主客体相统一;另一方面,从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实施的对象来看,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进行革命的认识,属于认识的主体范畴,社会革命则是中国共产党对自己所领导的国家和社会如何进行革命性改造、建设的认识,属于认识的客体范畴。阶级意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或团体对所属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的自觉认知,是同一阶级的成员联合起来追求共同利益、实现阶级使命的重要前提”。中国共产党自 年成立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以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坚定的阶级意识,进而成为整个社会中最坚决、始终起推动作用的先进力量。对于这种阶级意识,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阶级就是一个认识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阶级,自然“就是一个认识的主体”。新时代,习 近 平 总 书 记“把 阶 级 和 政 党 作 为 认 识 的 主体”,把中国共产党视为认识的主体,深刻阐述“两个伟大革命”及其相互关系。“两个伟大革命”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实现,自我革命作为社会革命的前提和基础,引领着社会革命向前推进;社会革命作为自我革命的目的和归宿,助推自我革命走深走实。从认识的主客体相统一角度,“两个伟大革命”的论断凸显出中国共产党对执政党主体和国家客体间的内在统一性认识,是中国共产党对如何推进自身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的战略选择。(二)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人不仅是认识主体,也是实践主体,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也担负着改造世界之责。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人之所以要在实践中改造世界,原因就在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世界所具有的内在规定性。客观世界“不会满足人”,而人作为有目的、有意识、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也不会对世界的现存状态感到满意,因而,“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按照自己的意愿使客观世界更好地满足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这种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一个方面 人改造自然。另一方面,是人改造人”。人在实践活动中不仅改造着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世界,也改造着人自身的主观世界。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担负着“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面临着“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任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既在自我革命中推进执政党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也在社会革命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客观世界的改造,实现了对执政党自身建设和领导国家事业的统一性建构,凸显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对国家建设的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之所以要以“革命”的决绝来改造主客观世界,原因就在于“革命”是“能够推翻统治阶级”的唯一方法,是无产阶级“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胜任重建社会的工作”的重要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革命斗志积极统筹推进“两个伟大革命”,是在坚持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二、“两个伟大革命”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的“两个伟大革命”论断,蕴含着深厚的唯物史观根基,既遵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推动社会发展,也坚守人民立场凝聚发展“合力”。(一)统一于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遵循唯物史观认为,社会革命是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时的产物,既包括实现社会质变的政治革命,也包括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基础上的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不仅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也“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旨在实现共产主义革命。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超越了人类历史上其他任何形式的革命,“是真正的革命”。中国共产党关于“两个伟大革命”的论断,正是基于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从基本适应到不相适应的矛盾运动规律,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指向,为推动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期第 卷社会发展作出的现实考量,贯穿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整个过程。在开展民主革命谋独立阶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中国所面临的社会基本矛盾,主要通过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映射出来。为解决这一矛盾,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为内容的社会革命。在长达二十八年的社会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以自我革命淬炼坚强有力的革命党,以期建立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来“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在推进社会建设谋巩固阶段,中国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中领导消灭剥削、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所担负的职责。在推进“一化三改”的社会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执政地位,积极推进以整顿作风为内容的自我革命。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的改革和建设靠我们来领导。如果我们把作风整顿好了,我们在工作中间就会更加主动,我们的本事就会更大,工作就会做得更好。”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这一矛盾从根本上说,实则为先进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发展生产力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展社会革命的任务。在繁重的社会主义建设任务面前,由于中国共产党将社会主要矛盾判定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并且为追求快速发展而产生“不顾具体的社会条件的 穷过渡”、权力过分集中而欠缺自我革命等原因,导致党和国家事业历经浩劫。在实施改革开放谋富强阶段,基于落后生产力和先进社会制度之间的不匹配,基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提出进行改革开放的社会革命,在推动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这场以变革经济体制、发展生产力为主的社会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改革开放和惩治腐败并重,坚持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协同推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发展逐渐暴露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失衡现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因而,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展社会革命的着力点。基于此,中国共产党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着力推进社会全方位各领域的深刻变革,坚持推进社会革命以开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 新 局 面,推 进 自 我 革 命 以 强 壮 执 政 党 的体魄。(二)统一于唯物史观的人民立场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在带领人民打江山、守江山的百年征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在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中推进“两个伟大革命”。首先,“两个伟大革命”需要依靠人民来推进。伟大的社会革命和伟大的自我革命在前进过程中面临着纷繁复杂的挑战,要进行好“两个伟大革命”、应对好前进路上的风险挑战,就需要紧紧依靠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人民之所以能够成为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成为“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原因就在于人民从量上来说是社会的大多数,从质上来说是具有无尽智慧和力量的能动主体。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两个伟大革命”也需要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以获得强大的支撑力量。其次,“两个伟大革命”都以造福人民为取向。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自 年成立以来就确立并秉承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历程中坚持以初心使命为内驱力,以造福人民为落脚点,协调推进“两个伟大革命”。在干革命的事业中,中国共产党为推翻“三座大山”,改变人民饱受剥削、压迫的社会境遇,积极带领人民打土豪、开展抗日战争;在搞建设的过程中,为扭转人民落后的生活境况,中国共产党积极带隋秀英等:论“两个伟大革命”的内在统一性 领人民开展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诉求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抓改革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持之以恒地开展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带领人民从一味追求生产力发展速度到关注经济高质量发展,目的在于提升人民的幸福生活指数,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以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最后,“两个伟大革命”都需要植根于人民。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根基、血脉和力量所在,如若脱离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就会丧失生命力。因此,中国共产党需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统筹推进“两个伟大革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仅“以 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 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以永远在路上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