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克思《莱茵报》时期自由观的三重考察.pdf
下载文档

ID:2638490

大小:1.63M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莱茵报 马克思 时期 自由 三重 考察
收稿日期2021-10-09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法哲学视域下的当代中国法治理念及其践行理路研究”(15CZX008)。作者简介林修能,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马克思 莱茵报 时期自由观的三重考察林修能(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1)摘要 莱茵报 时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的“起点”,具有重要的思想史价值。“自由”无疑是这一时期马克思关注的主要问题。然而,当前学界对马克思 莱茵报 时期的自由观的部分认识有待澄清:误认为马克思是一位自由主义者,误认为马克思此时仅仅追求新闻出版自由,误认为马克思此时仅仅希望通过理想立法来实现自由。这些有待澄清的认识往往忽视了“自由”与“自由主义”的区别,忽视了马克思在这一时期一以贯之的物质关切与建构思考。马克思这一时期对自由问题的理解已经表现出对自由主义的不满与超越,他批判消极自由的狭隘性,初步显露出阶级分析的方法,并提出“真正的自由主义”以彰显自己自由观与自由主义的区分;同时马克思已经开始涉及对物质利益的考察,初步构建了全新的权利-能力型自由,强调自由的实现能力与物质基础;最后他还呼吁善法的构建与法律承担者的责任,并开启了对社会改造的自由实现路径初步认知,开始向共产主义迈进。关键词 莱茵报 时期;自由;自由主义;物质利益中图分类号A811;B0-0文献标识码A文 章 编 号1003-5478(2023)03-0052-08DOI10.19649/22-1009/d.2023.03.0062023年第3期总第231期CHANGBAI JOURNAL No.3 2023Sum No.231莱茵报 时期被列宁称为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两个转变的关键时期183,因此这一时期可以说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的“起点”,具有重要的思想史价值。马克思在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和公布省等级会议辩论情况的辩论 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 等文章中频频捍卫“自由”,聂锦芳也指出,“在 莱茵报 时期,马克思面对的不再是抽象的原子世界,而是一个现实的充满对自由的压制因素的世界”252,“自由”无疑是这一时期马克思关注的主要问题。然而,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 莱茵报 时期自由观的部分错误认知却展现出这样一种图景:莱茵报 时期,作为自由主义者的马克思猛烈抨击普鲁士专制与腐败,大力宣扬新闻出版自由,但仅仅认为通过立法就可以实现这种自由。这种认知往往有一定的文本支撑,但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对文本整体性的忽视与对文本真义的误解。事实上,如果我们认同“两个转变”或者其他关于这一时期马克思思想处于转变状态的观点,并且承认思想的渐进性、连续性,那么我们就应该明白,莱茵报 时期马克思的思想已经显现出全新世界观的萌芽,因此学术界对马克思这一时期的自由观或许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解:首先,忽视了“自由”与“自由主义”的区分,将马克思对自由的追求简单贴上了“自由主义”的标签。然而,新闻出版等自由权利显然不是“自由主义”的独有属性。其次,如果将马克思对“自由”的理解仅仅局限于新闻出版领域,无疑忽略了马克思这一时期的思想主线“物质利益”的困惑,这就造成了对马克思同一时期不-52同方面的割裂,难以将马克思此时的自由关切涵盖完整。最后,由于“自由”被等同于“自由主义”,马克思对“自由”的关注被局限于新闻出版,因此人们会认为这一时期的马克思只是一个不成熟的理想主义者,这就仅仅看到了马克思批判的一面,弱化了马克思在这一时期建构的一面。现在亟须对三个问题进行考察:1.莱茵报 时期的马克思是不是一个自由主义者?2.莱茵报 时期的马克思追求什么样的“自由”?3.莱茵报 时期的马克思认为要怎样实现“自由”?这三个问题恰恰也构成了马克思 莱茵报 时期自由观的重要理解线索,只有澄清这一时期的马克思自由观真义,才能消除误解,呈现出一个真正革命的、科学的马克思。一、如何界定自由:马克思对自由主义者的超越有大量学者认为 莱茵报 时期的马克思是一个自由主义者。特雷尔 卡弗(Terrell Carver)认为“在对他的性格形成有重要影响的18421843年,马克思无疑是一个支持出版自由、代理制度以及思想观念特别是宗教批评自由的自由主义者”335,伯尔基(R.N.Berki)将这一时期马克思的思想孕育归入“欧洲自由主义学说”4,以赛亚 伯林(Isaiah Berlin)也将马克思这一时期的政论文章认为是“代表欧洲自由主义者”发声5,史蒂文 塞德曼(Steven Seidman)将马克思这一时期的思想定性为“用唯心主义表达自由主义”681。国内也有学者将马克思 莱茵报 及其之前时期的思想视为“自由主义”78,鲁克俭也提出马克思此时的思想在“从一般自由主义向自由共和主义的转变”9。但是,这种观点也受到了许多质疑。第一种质疑进路是捍卫列宁对这一时期马克思的“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定位,比如尼 伊 拉宾(H.)认为这种将马克思划为“自由主义者”的说法是自由主义对马克思的歪曲1064-75,彼 尼 费多谢耶夫(.)1128,29、陈先达1272等人也与此一致;另外一种质疑进路则是从马克思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出发,以此将马克思与自由主义划界,比如宋希仁认为马克思的自由观与自由主义有很大不同1335,46,宋朝龙也通过分析马克思对自由主义形式自由的超越,指出“把 莱茵报 时期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质界定为自由主义是不合适的”14。这些研究对于澄清马克思此时“不是一个自由主义者”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当前这一问题的相关研究仍然很少对“自由”与“自由主义”进行先行区分,因此对马克思自由理论的出发点、分析方法的考察较为匮乏,更常常被人忽略的是,马克思在 莱茵报 时期的文本中,对“自由主义”一词的使用实际上自带着两种区分“真正的自由主义”与“自由主义反对派”。我们只有理解上述这些区分,才能对这一问题做出合理解答。自由价值是一种贯穿古今中外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而自由主义仅仅是启蒙运动以来才逐渐形成的思潮。自由主义之所以成为一种“主义”,表面上是因为其宣称自由至上、号召人们冲破一切约束去思想、行动,但实际上它往往从某种理想状态的“自由的人”出发进行政治、经济、哲学建构,以此宣告对自由的唯一合法解释权。比如,自由主义政治主张的出发点是由霍布斯和洛克等人假设的,现实中并不存在自然状态中的“自然人”,经济主张的出发点则是理想化的、自利的“理性人”。从古典自由主义到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其一以贯之的出发点都是“原子式个人”,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元信念、契约论、均衡理论的推理衍生出尽可能多的政治主张,以及建立尽可能少地受到政府干预的自由市场的经济主张,建立起了以方法论个人主义为主导的“自由”追求。这样的主张归根到底是把“自由”消极性地定义为“免于强制的消极自由”15189-204,并且将这种“自由”视为无关阶级的或者超阶级的个体状态。相较而言,马克思在 莱茵报 时期的自由观却已经与此大不相同。首先,从对“自由”理解的出发点来看,莱茵报 时期的马克思已经展现出对自由主义消极自由、占有式“私人”的批判。自由主义的出发点是“占有式个人主义”161-9,本质上是一种市民社会里的“私人”。在这样一种信念辐射下,自由主义者往往认为集体要素的介入会破坏自由。比如弗里德里希 哈耶克(Friedrich Hayek)就表述为“集体主义不能容纳自由主义那博大的人道主义,它只能容纳极权主义的狭隘的门户之见。”17155,156而此马克思 莱茵报 时期自由观的三重考察-53时的马克思已经自觉地深入批判这些观念。马克思明确反对各自为己的“私人”,因为“私人”将“利益”狭隘化、恒久化:“它正确地猜测了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利益有关,但是它由此得出了不正确的结论:只有 细小的 利益,只有不变的利己的利益。”18187进一步地,马克思把对国家的理想表述为“相互教育的自由人的联合体”18217,体现出对人与人之间联合关系的重视,他看重的自由绝不是私人的消极自由权利,而是集体的生活状态,不是争夺占有,而是相互教育。马克思捍卫的自由是一种具备集体属性、始终处于与他人联系和责任之中的生活状态,因此这一时期马克思对自由理解的出发点显然与自由主义有着明显的区别。其次,从马克思对自由的分析方法来看,他的思想已经初步显示出阶级分析的萌芽,展现出对自由主义者的超越。在自由主义者看来,经济上的差异是合理的“要素禀赋”差异,因此自由主义者大多不愿意进行阶级差异的探究。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则是开始直面阶级差距,并尝试从阶级的差距出发对自由问题展开探讨。他认为,“辩论向我们显示出诸侯等级反对新闻出版自由的论战、骑士等级的论战、城市等级的论战,因此,在这里进行论战的不是个人,而是等级”18146。马克思此时对于自由问题分析的基本单元已经超越了个体,走向了“等级”。同时,马克思此时已经看到了“自由”的等级差距:“骑士等级的辩论人把个人特权、与人民和征服对立的自由妄称为普遍权利,这无疑是十分中肯地表现了本等级的特殊精神。”18159在分析 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 时,他更是直面经济条件下不同阶级的自由问题:“林木所有者的意志要求给予它自由,使它能以最方便、最合适而又最省钱的方式来处置违反林木管理条例者。”18266最后,马克思在 莱茵报 时期对“自由主义”一词的使用本身具有两种含义。直观来看,马克思对“自由主义”的第一种使用方式是指他的对手古典自由主义学派。马克思认为他们并不是真正地崇尚“自由”,因为他们追求的永远只是特殊等级的利益,并且将制度的不合理用个人的偶然性来掩盖:“虚伪的自由主义在被迫让步时,它就牺牲人这个工具,而保全事物本身,即制度。”18109在批判胡果的 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 一文中,他将胡果归为贡斯当的信徒18235,236。贡斯当是自由主义极具影响的思想家,其“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影响了伯林,是自由主义“消极自由”信念的源起。马克思在这里批判贡斯当,显然是表明了自身对古典自由主义学派的反对态度。而在 莱茵报 即将停办之前,马克思将自己和“通常自由主义”“自由主义者”做了非常彻底的切割,并蕴含着对自由主义漠视等级差异、以“自由”之名行纯粹利己之实的批判。而在 评 汉诺威自由主义反对派的失误 一文所加的按语 中,马克思直面“自由主义反对派”,提出了自己的自由主张,并称之为“真正的自由主义”:“它应该争取实现一种同更深刻、更完善和更自由的人民意识相适应的崭新的国家形式。”18306因此,马克思的“真正的自由主义”是指自己的自由观念,这是建立在对自由主义批判基础上、将物质利益差异涵盖在内、关切国家未来发展与人民整体生存的自由理论。这种区分已经具备了“破”与“立”的双重要素,体现出马克思将“自由”与“自由主义”进行切割的努力。那时的马克思有意识地批判自由主义,并或许正在无意识地建构自身的自由理论,已然不能被称为“自由主义者”。大量研究恰恰是遗忘了马克思对“自由主义”的两种用法的差别,才会得出 莱茵报 时期的马克思是“自由主义者”的结论。由此可见,莱茵报 时期的马克思绝不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他批判了自由主义占有式“私人”的狭隘,在分析方法上也显示出了对阶级利益的关注,并提出了区别于“自由主义”的“真正的自由主义”主张。正如肖恩 塞耶斯(Sean Sayers)所说,马克思“批判性地吸取自由主义的价值规范,在肯定进步性的同时揭露其局限性,以求真正彻底地实现它们”19。马克思在此时已经展现了超越自由主义的自由理论构建。接下来有必要对马克思此时的自由观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二、实现何种自由:权利-能力型自由的出场当前大量研究对马克思 莱茵报 时期所追求的“自由”的关注仅仅局限在新闻出版自由,其最大2023年第3期-54的问题就在于忽略了 莱茵报 时期马克思的思想主线“物质利益”的难题。马克思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 序言 中回忆说,他在 莱茵报 时期“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20588,由此开启了自己从哲学向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重要思想转向。因此,“物质利益”的难题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