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
科学研究所
学科建设
成效
发展
对策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的学科建设成效与发展对策滕雪莹 徐亮 李喜升 郎庆龙 谌苗苗(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辽宁 凤城 1 1 8 1 0 0)摘 要 学科建设是农业科研院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与重要保障。本文以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为例,阐述了其学科建设的现状与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领军人才培养力度、促进学科间协同创新、强化人才梯队建设、提高科研平台建设水平等发展对策,以期为农业科研单位的学科建设提供借鉴。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蚕业 学科建设是围绕学科研究与发展方向、人才队伍和科学研究平台,通过硬件投入和软件的积累,提高学科的科研水平,增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及社会服务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的一项系统性建设过程1。农业科研院所肩负国家重大农业应用基础及应用研究、农业技术推广等任务,学科则是统领农业科研院所建设与创新发展的一条“主线”,学科建设要融汇入农业科研院所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2。对学科建设的合理规划和布局,不仅可以有效推动农业科研院所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的形成,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促进农业科研院所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更能成为推进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桥梁3-5。本文以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辽宁省蚕科所”)为例,介绍其学科建设现状及近几年取得的成效,分析发现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强化学科建设的对策和措施,以期为农业科研单位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1 学科建设现状和成效1.1 学科建设现状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 9 4 7年,现隶属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是以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为主的省级蚕桑专业科研单位与柞蚕种质资源保护单位。根据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的学科建设规划,辽宁省蚕科所的柞蚕品种选育学科和柞蚕保护学科作为主导学科列入首批4 2个择优支持建设的学科,柞园生态建设学科为一般学科,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学科为所内保留学科。目前,主要开展柞蚕、柞树的遗传育种基础理论与育种技术及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研究,柞蚕新品种选育及繁育制种技术研究;开展柞蚕、柞树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新型蚕药、兽药、农药研制与应用技术研究;开展生态柞园建设与立体增效技术及轻简高效放养技术研究;开展蚕桑资源多元化加工利用研究;开展25蚕 学 通 讯N e w s l e t t e ro fS e r i c u l t u r a lS c i e n c e 第4 3卷 第2期2 0 2 3年 6月资助项目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C A R S-1 8)。农业部辽宁野蚕科学观测实验站项目(2 3-S-1 5),辽宁省野蚕研究重点实验室能力建设项目(2 0 2 0 J H 6/1 0 5 0 0 0 7 3),国家桑蚕改良中心辽宁柞蚕分中心项目(2 0 1 5-A 2 2 1 1-2 1 0 6 8 2-A 0 1 0 5-0 0 2),辽宁省蚕药专业技术创新中心项目(2 0 1 9-3 3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 1 6 0 1 8 7 6)。作者简介 滕雪莹(1 9 7 9-),本科,助理研究员。E-m a i l:y x t 1 2 61 6 3.c o m通讯作者 谌苗苗(1 9 8 8-),硕士,助理研究员。E-m a i l:m i a o z l 8 8 8 71 6 3.c o m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技术开发与服务等工作6。其中,柞蚕品种选育与柞蚕保护学科在柞蚕新品种选育与资源保护、柞蚕病虫害防控等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柞园生态建设学科保持着国际先进水平。辽宁省蚕科所还拥有国际野蚕研究中心、农业部辽宁野蚕科学观测实验站、国家桑蚕改良中心辽宁柞蚕分中心、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柞蚕饲养技术岗位科学家与丹东综合试验站、辽宁省野蚕研究重点实验室等1 2个科研平台,建有囊括1 8 9 0年至今国内外野蚕学主要科技文献的专业情报数据库和全国首个柞蚕种质资源信息共享平台。1.2 学科建设成效1.2.1 科技创新与成果产出取得较大进展2 0 1 6年以来,在辽宁省农科院科技创新研究专项经费对柞蚕品种选育学科和柞蚕保护学科的持续支持下,辽宁省蚕科所的科技创新与科研成果产出达到预期的目标。柞蚕种质资源保存量约占世界柞蚕种质资源总量的7 0%,位居世界首位;柞蚕新品种选育与繁育技术创新,柞蚕种质资源精准评价与抗性机制解析、分子标记开发等创新利用研究水平有较大提升;柞树部分重要害虫以及危害柞蚕的螽斯与步甲的防控技术体系构建等取得重大突破;柞树菌根真菌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轻简高效柞蚕放养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等取得重要进展;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研究稳步开展。通过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完成了5个柞蚕新品种的区域适应性鉴定;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辽宁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取得国际领先成果1项,国际先进水平成果2项,国内领先水平成果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 6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以第一完成单位发表论文2 4 3篇(其中S C I论文6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 4篇),出版著作6部。以上进展与成果,对学科发展与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2.2 科研团队建设进一步优化辽宁省蚕科所始终把各学科人才梯队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不断增强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力度,激发、鼓励青年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热情。全所现有高级职称科技人员4 3人,博士3人,硕士3 5人,在读博士1人。拥有享受国务院特贴的在职专家1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1名、国家蚕桑产业技术岗位科学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各1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百人”层次3名、“千人”层次7名、“万人”层次1人,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人才4名;建立了以学科为核心的科研管理模式,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每个学科设2名第二梯队学科带头人协助开展工作。此外,还通过辽宁省农科院举办的专业技术人员定向培训、专业英语培训、无人机操作技能培训,以及所内设立青年科研基金、开设柞蚕育种专业技术系列培训等,不断提升青年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保障了全所学科的人才梯队建设和可持续发展。1.2.3 科研平台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2 0 1 6年以来,依托国家桑蚕改良中心辽宁柞蚕分中心、农业部辽宁野蚕科学观测实验站、辽宁省柞蚕种质资源库保护能力提升等科研平台基础建设或维修改造项目,新建综合实验室10 1 5.1 4m2、柞园道路67 8 4m2、柞园排水沟26 4 5m、柞园护坡墙20 8 0m2、野外昆虫专 用 网 室1 80 0 0 m2和 简 易 昆 虫 网 室1 60 0 0m2,购置显微注射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物联网系统、超高速离心机、荧光显微镜、精子分析仪等大、中型仪器设备4 7台(套)。目前,所内拥有各类实验室72 0 0m2、各类养蚕室1 00 0 0m2、野外大型昆虫网室1 80 0 0m2、试验柞园10 0 0h m2以及模拟生态实验室9 9 7m2;拥有万元以上大型科研仪器设备352期 滕雪莹等: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的学科建设成效与发展对策1 5 0余台件,中、小型仪器8 4 0余台件。同时,加强了对所内试验柞园的管理与维护,完成了2 6 7h m2的柞园补植,补植柞苗4 8万株;完成柞园病原物消杀的面积达2 3 3h m2,完成5 7h m2柞园的施肥养护、1 5 0h m2柞园的轮伐改造。以上工作为全所的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支撑。1.2.4 在蚕学领域的影响力显著提升2 0 1 9年,承办“首届中国野蚕学术会议及北方蚕业协作区野蚕学组学术研讨会”,邀请鲁成、廖森泰、钱永华等7位蚕学界知名专家到会并作大会专题学术报告。2 0 2 1年,应邀加入由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组建的国家“科创中国”“一带一路”国际蚕业科技创新院,并成为辽宁省级柞蚕种质资源保护单位。2 0 2 2年6月通过中国蚕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换届选举,成为柞蚕产业唯一的副理事长单位;同年1 0月辽宁省蚕科所承办了由中国蚕学会野蚕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野蚕学学术研讨会及首届 四省一区 柞蚕产业发展学术论坛”,期间还举办了建所7 5周年纪念仪式,邀请代方银、李木旺、秦利等蚕学界知名专家作大会专题报告。已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蚕桑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蚕桑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以及武汉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单位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并开展实质性科研合作与交流,已取得重要进展。1.2.5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2 0 1 92 0 2 1年,辽宁蚕科所深化与辽宁省凤城、岫岩、宽甸、东港、庄河、西丰等柞蚕重点县(市)的科技协作,使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有机融合。柞蚕品种、柞蚕绒茧蜂病防控药剂、柞蚕害虫黑广肩步甲防控诱捕装置等成功实现成果转化,累计获得成果转化收入2 3 6余万元。建立了柞蚕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生态型柞园建设及省力化放养技术示范区9处,长期技术扶持农事企业和养殖合作社2 0余家,与6家企业、4所高校及3个养殖合作社共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4个;示范推广优良柞蚕品种5个、柞蚕柞树病虫害防治技术7项、轻简高效柞蚕放养技术4项、柞园生态修复技术3项,年覆盖柞园面积4 0万h m2以上。年均开展柞蚕实用放养技术培训2 7次,现场指导6 0余次,培训新型蚕农近40 0 0人次;年均举办线上、线下柞蚕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班1 0余次,培训蚕农10 0 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 0 0余份;举办线上、线下的柞园生态修复技术培训3 0余次,培训新型蚕农20 0 0余人次;开展菌根化柞苗补植柞园示范推广,完成补植柞园面积1 0万h m2,补植柞苗32 4 4.9万株。以上服务为养蚕农户带来年均纯收入8亿元以上,蚕茧加工及综合利用等产值达5 0亿元以上。2 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1 学科间发展不平衡在辽宁省蚕科所的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主导学科、一般学科及所内保留学科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主导学科柞蚕品种选育和柞蚕保护一直保持着国际领先的学术水平,科研基础雄厚,人才梯队完善,有持续性项目经费支撑,科研成果丰硕。保留学科柞园生态建设和保留学科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的研究项目较少,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人才梯队存在老龄化与高水平基础研究的科研骨干匮乏等问题,学科发展相对滞后。此外,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学科还缺乏知名的学科领军人才,致使学科发展方向引领性不强。2.2 学科的领军人才偏少目前,除柞蚕保护学科,其余3个学科在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较少,主持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获得重大科研成果奖励的人员占比不高。柞蚕保护学科拥有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兴辽45蚕 学 通 讯 4 3卷英才”百千万领军人才、省野蚕研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1名,国家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站长1名;柞蚕品种选育学科拥有中国蚕学会野蚕专业委员会及蚕种分会副主任/副会长、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1名,中国蚕学会副秘书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1名。全所主持过国家与省级重大项目的科研骨干仅2 0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2 0%),获得过重大科研成果奖励的主持人仅占1 0%,4 0岁以下科研人员占比仅为2 0%,人才断层问题凸出。2.3 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各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整体表现为现代高新技术应用率较低,相关基础研究进展缓慢,成果转化难度增加。柞蚕品种选育和柞蚕保护2个主导优势学科的成果转化能力较强,但近年来我国农药、兽药审批管理的日趋严格,使柞蚕专用药物进入市场的难度增加;柞蚕育种方法和柞蚕柞树病虫害的病理学、生物学基础研究的技术手段较为单一,创新性不够,研究进展缓慢。柞园生态建设学科和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学科虽已授权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但均为纯技术性专利,缺乏物化成果和拳头产品,未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