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TCACM
1374.125-2021
莪术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1374.125
2021
莪术
规范化
生产技术
规程
ICS 65.020.20 CCS C 05 团体标准 T/CACM 1374.1252021 莪术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of Curcumae Rhizoma 2021-10-15 发布 2021-10-15 实施 中 华 中 医 药 学 会 发 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莪术规范化生产流程.2 5 莪术规范化生产技术.3 5.1 种质选择.3 5.2 生产基地选址.3 5.3 种茎或种苗生产.4 5.4 组培苗生产.5 5.5 园地规划与整理.7 5.6 园地准备.7 5.7 定植.8 5.8 管理.9 5.9 病虫害防治.10 5.10 采收.10 5.11 产地初加工.11 5.12 运输.12 5.13 储存.12 附录 A(资料性)莪术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14 附录 B(资料性)禁限用农药名单.15 参考文献.16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提出。本文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海南碧凯药业有限公司、瑞安市通明温郁金专业合作社、广东至纯南药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德立、魏建和、王文全、王秋玲、张占江、陶正明、张兴翠、黄娴、金自学、郑福勃、肖庆强、杨小玉、辛元尧、王苗苗。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CACM 1374.1252021 1 莪术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莪术的规范化生产流程,规定了莪术的种质选择、生产基地选址、种茎或种苗生产、组培苗生产、园地规划与整理、园地准备、定植、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产地初加工、运输和储存等阶段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温郁金、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规范化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33/T 654 温郁金生产技术规程 T/CACM 1374.12021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通则 植物药材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32号)3 术语和定义 T/CACM 1374.12021、DB33/T 65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规范化生产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 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中药材GAP)的要求,实施药材生产,保证中药材优质安全的生产过程。3.2 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为实现中药材生产顺利、有序进行,保证中药材生产质量,对中药材生产的基地选址、种苗培育、种植或野生抚育、采收与产地初加工以及包装、放行与储运等所做的技术规定和要求,是实施中药材规范生产的核心技术要求和实施指南。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CACM 1374.1252021 2 3.3 组培苗 tissue culture seedling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将莪术外植体在培养基中培养成生根苗,并经炼苗及苗圃培养形成可用于田间种植的种苗。4 莪术规范化生产流程 莪术的规范化生产流程见图1。图 1 莪术规范化生产流程图 规范化生产流程:规范化生产流程:关键控制点及关键控制点及技术技术参数:参数:生产基地选址 环境检测及评价 种质、种子选择与鉴定、检测 育苗 定植 田间管理 采收 产地初加工 包装 放行 储藏 运输 中耕除草 水肥管理 病虫害综合防治 年平均气温 16,年降雨量 1000 mm,无霜期 9 个月以上。地区,以浙江温州以南地区为宜 水源充足,日照充分,土层 35 cm 以上,不可连作 选择优良种质和种源,种茎储存温度低于 20 组培苗苗高 15 cm 以上时增加光照至50 定植前用熟石灰对土壤消毒,用量 150 kg/hm2225 kg/hm2 畦面铺膜,畦间铺地膜或除草 种植当年 10 月至次年 2 月采收 深挖 30 cm 以上,连同郁金一起挖出 烘干温度不超过 60 用符合药材包装要求的硬质容器盛装块茎,避免相互严重挤压 储存条件:通风、温度低于 410,低于湿度 60。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CACM 1374.1252021 3 5 莪术规范化生产技术 5.1 种质选择 根据环境条件和种植习惯选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并挑选品质优良、高产、高抗的种质或植株作为繁殖材料。5.2 生产基地选址 5.2.1 气候条件 根据物种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温郁金和蓬莪术:温暖湿润,无霜期 9 个月以上,年降雨量 1100 mm 以上,年平均气温 16以上,最低温不低于-3;广西莪术:年平均气温 21 以上,1 月份平均气温 10 以上,霜期不大于 3 天。年降雨量低于 1000 mm,降雨分布极度不均,且灌溉水严重缺乏的地方不宜种植。5.2.2 区域选择 根据物种及其传统种植习惯选择相应的适宜种植区:温郁金:浙江温州瑞安市陶山镇及其周边地区,海南岛琼中县以北区域;广西莪术:广西玉林、钦州及广西中部和南部地区;蓬莪术:四川成都双流、锦江、新津、温江及周边地区。5.2.3 地块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向阳、日照充分或少量遮阴,灾害性天气较少,无污染源,平地或缓坡地块。5.2.4 土壤 土层深度 35 cm 以上,以富含腐殖质砂壤或壤土为佳,砂土、红壤、黄壤土亦可。土质疏松,土壤 pH 值 5.07.5,土壤质量应符合 GB 156182018 的规定。5.2.5 水分 水源为河水、湖水、山水等地表水或地下水,地表水水源距种植地块较近,引水方便;地下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 GB 5084 的规定。5.2.6 空气 应远离空气污染区,选择空气质量良好的区域种植。5.2.7 光照 选向阳地块,光照充足或稍有遮阴,平均日照率 40以上。荫蔽度超过 40的林地或日照率较低的阴坡地不宜种植。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CACM 1374.1252021 4 5.2.8 前茬作物 莪术不宜连作,若连作需对土壤用熟石灰或其它土壤消毒剂进行消毒,且选异地优良种源或组培苗,当地所产种茎不可原地种植。前茬以油菜、玉米或其它禾本科作物为宜,不宜是土豆、红薯等块根、块茎类作物。5.3 种茎或种苗生产 5.3.1 种茎采集、处理与储运 5.3.1.1 优良母株选择 在种植地内选择生长旺盛、健壮、无检疫性病虫害的植株,或选择植株生长健壮的地块,做好种源标记。5.3.1.2 种茎采收 5.3.1.2.1 采收时期 10 月至次年 2 月,地上部分全部枯萎后采收,采收期不应超过 2 个月。5.3.1.2.2 茎叶处理 若机器采收则需在采收前先将枯萎的茎叶清除干净,若人工采收则无需清除。清除枯叶时可用机械将茎叶收集在一起,也可人工耙除,对难以清除的茎叶应拔掉或从基部砍断。将茎叶集中放置在不影响种植的地方或做其它无害化处理。5.3.1.2.3 采收 晴天或阴天均可采收,用采收机沿种植行采收,深度不应低于 25 cm。若人工采收则从距种植穴30 cm40 cm 处深挖 25 cm30 cm,避免损伤块茎,且尽量挖出全部块茎和郁金。5.3.1.3 种茎存放 块茎挖出后应尽快清洗、加工,如不能及时处理,且气温为 5 20,则可按下列方式处理:a)原地放置:挖出后可原地放置 7 天10 天;b)装筐放置:轻轻抖掉附着在块茎上的泥土、枯叶等,剪去根系及郁金,将块茎放置在体积约0.06 m3的筐中,摆放于遮光、通风的室内或棚下,可放置 30 天45 天。5.3.2 种茎处理 5.3.2.1 根系处理 在紧挨块茎处剪掉所有生长在块茎上的根系,残留根长度不应超过 1.0 cm。5.3.2.2 块茎筛选 拣出受伤、折断、霉变和有病虫害的块茎,挑选体积大、含水量高的块茎1。5.3.2.3 种茎处理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CACM 1374.1252021 5 将二头从大头上掰下或切下,分别放置。若三头较大,可将此从二头上掰下或切下,与二头、大头分开放置。大头、二头、三头均可做种茎,以大头、二头为佳。按照农药使用标签,将种茎放置在百菌清或多菌灵溶液中浸泡 10 min,取出,晾干表面水分。5.3.2.4 储藏 处理好的种茎最好马上种植,若需长期存放则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表面水分后,装入可盛 30 kg40 kg 莪术的硬质、通风筐中,将种茎按不同级别分别存放在环境温度20,湿度约 60的阴凉、通风的储藏室内。每 7 天抽检 1 次。5.3.3 运输 可用卡车、拖拉机等工具运输种茎,根据储存地点与种植地的距离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运输时宜避免冻害、日晒、雨淋及机械损伤等,若温度较高或种茎水分蒸发较快可适当洒水保湿。5.4 组培苗生产 5.4.1 外植体采集 5.4.1.1 外植体种源选择与培养 挑选当年收获的个体大、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畸形的完整莪术块茎作为种源。将种源清洗干净,按农药使用标签在多菌灵溶液中浸泡 10 min 后晾干,单层平放在托盘中,表层覆盖经消毒的湿润椰糠,置于温度 23 27,湿度约 80的遮阴、通风环境中催芽,并始终保持椰糠湿润。5.4.1.2 外植体采集 芽长约 2 cm3 cm 时选健壮单芽,从母体取下用自来水将芽表面清洗干净。5.4.2 组培苗培养 5.4.2.1 芽分化 用芽分化培养基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外植体,形成新的无菌诱导芽。5.4.2.2 继代芽培养 将诱导芽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消毒过的刀片和镊子切下,转接到配制好的无菌增殖培养基中,在培养室内培养会形成丛芽,即继代芽。5.4.2.3 无菌苗培养 将继代芽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中,在培养室内继续无菌培养,形成继代苗。5.4.2.4 生根苗培养 以继代苗为外植体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在无菌条件下继续培养,形成生根苗。5.4.3 炼苗 5.4.3.1 炼苗要求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CACM 1374.1252021 6 无菌苗叶片舒展,颜色呈深绿色,叶片数量 4 片以上,苗高 2.5 cm3.0 cm,根系发育良好,无污染即可在荫棚内炼苗。5.4.3.2 生根苗处理 将无菌生根苗从培养瓶中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培养基,按照农药使用标签,将种苗根部浸泡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溶液中 5 min8 min,取出,整齐摆放于硬质、通风筐或盘中,于湿润、避光条件下尽快运至苗圃,运输过程不应损伤种苗。5.4.4 组培苗生产 5.4.4.1 苗圃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阳光充足、避风的地块做苗圃地,苗圃地灌溉水、土壤、空气应符合NY/T 5010 的要求。5.4.4.2 苗圃地规划 苗圃地包括道路、排灌设施、催芽区、育苗区等。根据地块情况确定育苗畦的走向和长度。育苗区起宽约 100 cm、高约 10 cm 的畦,两畦间留约 40 cm 的操作通道。5.4.4.3 苗圃地建设 以钢管或水泥柱为支架,搭设荫棚,荫蔽度 75,并安装水肥一体化系统。5.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