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TQDSF 013-2022 低碳组织评价指南.pdf
下载文档

ID:2634545

大小:842.53KB

页数:2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TQDSF 013-2022 低碳组织评价指南 013 2022 组织 评价 指南
团 体 标 准 ICS 13.020.20 CCS Z 00 T/QDSF 0132022 T/QDAS 0892022 低碳组织评价指南 Evaluation guide for low-carbon organization 2022-06-30 发布 2022-07-01 实施 发 布 青岛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 青 岛 市 标 准 化 协 会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QDSF 0132022 T/QDAS 0892022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条件.2 5 评价指标.2 6 评分方法.2 7 评价方式.4 8 评价结果处理.4 8.1 综合值计算方法.4 8.2 评价等级.5 9 评价程序.5 9.1 概述.5 9.2 评价程序启动.5 9.3 评价实施.6 9.4 评价报告.6 附录 A(资料性)低碳组织评价指标定义.7 附录 B(资料性)三级指标计算方法.10 附录 C(资料性)低碳组织具体评价指标参考评价方式.13 附录 D(资料性)低碳组织评价报告编写提纲.15 附录 E(资料性)低碳组织评价报告格式.16 参考文献.17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QDSF 0132022 T/QDAS 089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青岛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青岛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和青岛市标准化协会联合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青岛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青岛市标准化研究院、青岛科创蓝碳减排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百恒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思科万方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青岛众创联合碳减排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光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汇君环境能源工程有限公司、青岛凯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中景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信和钢结构有限公司、青岛零零一工程有限公司、青岛中电绿网新能源有限公司、青岛瑞智源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青岛英迈数字技术有限公司、青岛家哇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国轩电池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迟芳、潘红兵、贾欣、陈虎、崔尽艳、陈明、官伟岩、邢帆、汪卫东、孙鲁正、郭艳、李硕、崔连英、王洪选、刘鹏、桂小军、张忠、吴荣华、梁丽、高倩倩、乔银环、于芮、高亚平、董衍磊、刘旎。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QDSF 0132022 T/QDAS 0892022 1 低碳组织评价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低碳组织评价的基本条件、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方式和结果处理,以及评价程序等方面的建议和指导。本文件适用于指导运行两年以上、以工业为主的企业等组织实施低碳水平评价与低碳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32150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GB/T 32910.4-2021数据中心 资源利用 第4部分: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 GB/T 24001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和使用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低碳 low-carbon 与同类可比活动相比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3.2 低碳组织 low-carbon organization 根据低能耗低排放原则,通过实施管理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措施,经评价碳排放强度达到低碳指标要求的组织。3.3 碳排放强度 intensity of carbon emission 单位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3.4 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 energy 一次能源的一类,在一定程度上,地球上此类能源可在自然过程中再生。注:此类能源包括例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和地热能等。来源:GB/T 32910.4-2021,3.3 3.5 基期 baseline period 用以比较和计算碳排放强度变化前的年度。3.6 评价报告期 reporting period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QDSF 0132022 T/QDAS 0892022 2 用以进行低碳组织评价的年度。4 基本条件 4.1 项目建设及运营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要求,基期至评价报告期内无重大安全、环保事故及重大环境违法事件。4.2 组织实际排放量宜满足政府对组织温室气体总量控制的要求。4.3 组织不宜使用国家或有关部门发布的淘汰或禁止的技术、工艺、设备以及相关物质。4.4 组织宜建设完善的低碳管理组织机构,有主管领导具体负责低碳管理相关工作,并设有相应的部门,负责有关制度建设、实施、考核及奖惩工作,建立目标责任制。5 评价指标 5.1 低碳组织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但不限于表 1 中所列。5.2 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级,一级指标由低碳生产、低碳环境和低碳管理组成,具体的指标定义见附录 A。表1 低碳组织评价指标体系参照表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对应附录A中的条款 1 低碳生产 温室气体排放控制 碳排放强度削减率 A.1 2 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编制 A.2 3 能源节约 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 A.3 4 绿色照明比例 A.4 5 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A.5 6 资源利用 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 A.6 7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A.7 8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A.8 9 低碳环境 绿色环境 绿化覆盖率 A.9 10 污染控制 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产生量 A.10 11 单位工业增加值固废产生量 A.11 12 低碳管理 低碳制度 低碳组织建设制度 A.12 13 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制度 A.13 14 能源管理制度 A.14 15 绿色采购与物流管理制度 A.15 16 低碳宣传 A.16 17 认证管理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A.17 18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A.18 19 清洁生产审核 A.19 20 绿色产品认证 A.20 21 低碳产品认证 A.21 22 节能认证 A.22 6 评分方法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QDSF 0132022 T/QDAS 0892022 3 6.1 在组织满足第 4 章中的基本条件后进行评价。低碳组织的评价方法为评审评分法,总分 100 分。6.2 由低碳生产(42 分)、低碳环境(13 分)和低碳管理(45 分)组成,具体指标分值见表 2。指标的计算公式见附录 B。表2 低碳组织评价指标参考评分值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指标值 分值 低碳生产 42 温室气体排放控制 14 碳排放强度削减率 6%9 4.5%,6%)6 3.5%,4.5%)3 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编制 连续编制碳排放报告 并通过第三方审定 5 连续编制碳排放报告 并通过内部审定 3 连续编制碳排放报告 无审定 1 能源节约 13 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 15%5 10%,15%)3 5%,10%)1 绿色照明比例 90%3 80%,90%)2 50%,80%)1 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先进值 5 准入值 3 限定值 1 资源利用 15 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立方米每万元)5 5 5,7)3 7,8)1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75%5 50%,75%)3 30%,50%)1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90%,100%5 80%,90%)3 70%,80%)1 低碳环境 13 绿色环境 5 绿化覆盖率 40%5 35%,40%)3 30%,35%)1 污染控制 8 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产生量(立方米每万元)0.26 4(0.26,0.3 2 单位工业增加值固废产生量(吨每万元)0.02 4(0.02,0.1 2 低碳管理 45 低碳制度 25 低碳组织建设制度 A.10中列项 满足1项得1分,满足2项得3分,满足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QDSF 0132022 T/QDAS 0892022 4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指标值 分值 3项得5分。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制度 4.11中列项 满足1项得1分,满足2项得3分,满足3项得5分。能源管理制度 A.12中列项 满足1项得1分,满足2项得3分,满足3项得5分。绿色采购与物流管理制度 4.13中列项 满足1项得1分,满足2-3项得3分,满足4项得5分。低碳宣传 A.14中列项 满足1项得1分,满足2项得3分,满足3项得5分。认证管理 20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并通过认证 3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1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 并通过认证 3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 1 清洁生产审核 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或验收 3 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1 绿色产品认证(此项分值可累计,共计5分)通过节能环保领域认证 1 通过循环经济领域认证 1 通过绿色低碳领域 相关认证 3 低碳产品认证 建立低碳管理体系 并通过认证 3 建立低碳管理体系 1 节能认证 建立节能管理体系 并通过认证 3 建立节能管理体系 1 7 评价方式 7.1 低碳组织的评价方式为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两种。文件审核是指审查各项评价指标证明文件。现场审核是指现场走访并考察组织建设成果、数据统计信息、设备设施等。7.2 各项指标的评价方式见附录 C。7.3 所有审核的文件宜提交盖章的纸质文件。提交的评审资料宜充分说明条文要求的相关内容,但不限于表 C.1 所列的资料。7.4 评价中要求有数值和比例计算的,宜提交相应计算报告。8 评价结果处理 8.1 综合值计算方法 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项指标分别打分,低碳发展水平综合值为各项指标得分的累计叠加值。计算公式如下:=1 (1)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QDSF 0132022 T/QDAS 0892022 5 式中:为低碳发展水平综合值,为各项评价指标得分值。存在不参评项时,低碳发展水平综合值折算方法为:综合值=参评项得分值/参评项总分值*100。8.2 评价等级 宜将评价综合值按等级分成4等,用以评价组织的低碳水平:a)优秀:85100 分(含 85 分);b)良好:7085 分(含 70 分);c)合格:6070 分(含 60 分);d)不合格:低于 60 分。9 评价程序 9.1 概述 评价程序流程分为三个阶段,包括启动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具体流程宜参照图1。图1 评价程序流程图 9.2 评价程序启动 9.2.1 成立低碳组织评价组负责具体的评价工作,评价组至少由五名成员组成,其中一人担任评价组组长。9.2.2 评价组的成员宜为来自于低碳领域的专家。9.2.3 评价组编制评价工作计划,评价计划宜包括但不限于评价目的、评价准则、评价范围、评价活动日程安排。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QDSF 0132022 T/QDAS 0892022 6 9.3 评价实施 9.3.1 文件评价 评价组宜对组织提供的申报资料及自我评价结果进行初步评价,确定其是否达到第4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并识别出现场评价需重点关注的方面。9.3.2 现场评价 现场评价包括如下内容:召开见面会:双方人员介绍,确定评价计划等事宜;组织介绍低碳工作开展情况;查阅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宜包括组织的基本情况介绍、组织低碳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成果、碳排放的数据相关统计信息及证明材料;现场考察相关设施;访谈相关人员;召开评价总结会。与申报单位负责人沟通评价发现、确认评价结论。由评价组组长陈述本次评价发现事项。9.4 评价报告 评价组宜编制评价报告。评价报告编写提纲示例见附录D,评价报告格式见附录E。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QDSF 0132022 T/QDAS 0892022 7 A A 附录A (资料性)低碳组织评价指标定义 A.1 碳排放强度削减率 碳排放强度削减率指组织本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