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TSBZYC
02-2021
地理标志产品
施秉太子参种植技术规程
02
2021
地理
标志
产品
施秉
太子参
种植
技术规程
T/SBZYC团体标准T/SBZYC 02-2021地理标志产品 施秉太子参种植技术规程20211108 发布20211201 实施施秉县牛大场镇中药材协会发 布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SBZYC 02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产地环境.15 种植技术.26 采收.3附录 A(资料性)土壤改良方法.5附录 B(资料性)太子参病虫草害药剂防治方法.6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SBZYC 02II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1.1-2020文件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 文件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施秉县牛大场镇中药材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施秉县农业农村局、施秉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心、贵州三泓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黔康生态科技农业发展有责任限公司、贵州徽贵药业有限公司起草;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建祥、左群、陈秀德、舒礼华、蒋永英、蒋祥勇、王燕。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SBZYC 021地理标志产品 施秉太子参 种植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 施秉太子参的产地环境、种植技术、采收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 施秉太子参的种植与采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40137 太子参种子种根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T/SBZYC 01 地理标志产品 施秉太子参 组织培养与脱毒种苗扩繁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施秉太子参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按照相关规定规定生产,经授权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 phylla(Miq.)Pax ex Pax et Hoffm.的干燥块根。4产地环境4.1气候条件太子参多伴生于海拔 3001100m 的杂木林、阔叶林内及灌丛、林下岩石旁的阴湿地域,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喜温和湿润气候,忌高温和强光暴晒,在日均温 1020时生长旺盛,当气温超 30以上时,生长停滞,在-17的气温下可安全越冬。怕干旱、怕水涝,积水易烂根。4.2环境条件在土壤 pH4.58.5 之间均能生长,以 pH6.06.5 长势良好。适宜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土壤生长。土壤符合 GB 15618 规定,空气符合 GB 3095 规定,灌溉水符合 GB 5084 规定。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SBZYC 0224.3基地选择基地周围生态环境优越,要求远离工矿企业、医院、垃圾场、畜牧场、公路主干道、居民区等污染源,同时水质不受污染。5种植技术5.1选地宜选择海拔 700m1100m,略倾斜的北向坡地种植,要求坡度在 25以下、土层厚度 40cm 以上,土壤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排灌方便的微酸性砂壤土。平地种植的参地要深挖排水沟,使田块不积水。实行轮作倒茬,每 3 年以上才能轮作 1 次,忌前茬为茄科、十字花科植物。5.2耕翻整地种植前 15 天施入底肥,用 50%辛硫磷乳油 0.5kg 配成 800 倍液喷撒地面后将表土翻入底层,预防地下害虫,翻土深度 15cm20cm 为宜,将土打碎。按宽 80cm100cm,高 25cm 开厢,厢面呈龟背状,厢沟宽 30cm40cm。强酸性或强碱性土壤需要改良,详见资料性附录 A。5.3土壤消毒种植前,用 0.04%高锰酸钾或 80%多菌灵(或其他土壤消毒剂)1500 倍液 30kg35kg,喷洒在土层上即可消毒。5.4种植前准备5.4.1种根选择首选按照 T/SBZYC01 培育的脱毒种根,种根需符合 GB/T 40137 规定。5.4.2种根消毒用 0.04%高锰酸钾或 80%多菌灵(或其他土壤消毒剂)1500 倍液浸泡 10min20min,取出晾干即可播种。也可暴晒 1h2h 后下种。5.5适时栽种5.5.1栽种时间11 月上旬至 12 月下旬。5.5.2栽种方式采用平栽和斜栽两种方式。播种时,厢面按 10cm 行距开顺向定植沟,沟深 1cm3cm,顺坡向按 6cm株距平栽或芽头向上摆种,厢两侧芽头指向厢内,然后细土覆盖 7 cm10cm,每 666 实际落田苗 7.2万株8 万株。5.6田间管理5.6.1施肥技术5.6.1.1底肥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SBZYC 023结合整地每 667 施腐熟农家肥 500,或每 667 施用有机肥 150 300 深翻。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5.6.1.2种肥种植时,每 667 施钙镁磷肥 25、硫酸钾 10 15,复合(混)肥(15-15-15)40 50条施。或每 667 施用复合(混)肥(15-15-15)40 50 条施。或每 667 在种植沟施入复合微生物菌肥 50 100。应注意化学肥料与种根保持安全距离,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5.6.1.3追肥对苗壮、土层肥沃、基肥足的地块不追肥。基肥不足、地力瘠瘦、苗期分支少、苗架纤弱的地块,追施 10 15 的复合(混)肥(15-15-15)或结合病虫害防治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5.6.2灌溉及排水出苗初期注意灌水,排除积水,保持土壤湿润。生长后期高温干旱天气,可选择早晨灌水降温。雨天要注意田间排水,灌溉水应符合 GB 5084 的规定。5.6.3有害生物防控技术5.6.3.1植物检疫选用无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健壮块根。5.6.3.2农业防治选用抗(耐)病虫品种;种根及土壤消毒;实行轮作,不宜与具有相同病源作物轮作。及时清除植株病残体及杂草。使用无害化有机肥和复混肥。禁止使用含激素的叶面肥。5.6.3.3生物防治使用生物源农药,保护和利用种植地有益生物及优势种群。5.6.3.4物理防治措施利用诱剂、诱器或人工捕杀进行防治。5.6.3.5药剂防治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NY/T 1276 规定。不得使用国家规定禁止使用的剧毒、高毒、高残留或者具有三致的农药品种,病虫草害药剂防治方法,见资料性附录 B。6采收6.1采收时期6 月下旬7 月(夏至后),当地上部 80%以上的茎叶枯萎时就应采收。宜选择晴天收获,大小参根应采收齐全。6.2采收器具小钉耙(15cm15cm)、背篓、箩筐、麻袋等,要求器具洁净、无污染。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SBZYC 0246.3采收方法挖出块根去除茎叶,边采收边装筐、麻袋等,避免采收后的太子参与不洁环境接触。6.4运输工具应保持整洁,无污染。运输时,保持块根的松紧适度,不得挤压块根,避免损伤块根,影响品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SBZYC 025AA附录A(资料性)土壤改良方法A.1酸性土壤改良方法A.1.1使用石灰中和酸性,根据土壤pH高低,每666施用150kg250kg石灰粉,不得施用未经过筛的含有石灰颗粒的石灰粉,防止局部石灰过量造成土壤过碱,影响太子参生长。A.1.2施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达到改善土壤酸性的效果。A.1.3增施碱性肥料,如钙镁磷肥、磷矿石粉、草木灰等。A.2碱性土壤改良方法施入腐熟的粪肥、泥炭、锯木屑、或使用酸性肥料,如硫酸亚铁、硫磺粉、硫酸铵、硝酸铵、过磷酸钙、硫酸钾等,定向中和碱性,增强土壤的亲和性能。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SBZYC 026BB附录B(资料性)太子参病虫草害药剂防治方法B.1病毒病B.1.1症状又称花叶病,种根带毒及蚜虫传毒可能为其主要传播途径。苗期开始发生,感病植株显著矮化,叶片变形、皱缩、卷曲、花叶,直至枯死;植株生长不良,地下块根畸形瘦小,质地变劣。当蚜虫大发生时,容易发生该病。B.1.2防治方法(1)使用种子培育无病毒实生苗,或利用茎尖组织培养的脱毒苗(2)播种前,用 0.1%氯溴异氰尿酸浸种根 20min。(3)用磷酸二氢钾在发病初期每隔 7d 喷 1 次,连续喷 2 次。B.2立枯病和猝倒病B.2.1症状立枯病主要危害幼苗,发病初期只见个别幼苗发病,病株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早期病苗白天萎蔫,夜晚恢复,病斑逐渐凹陷,最后病部收缩干枯,病株死亡。在适合的环境条件下病害扩展迅速,叶和茎呈水渍状,逐步变成灰白至灰褐色,常引起大面积幼苗枯死。当持续遇到潮湿的天气时,病部常出现白色蛛丝网状霉,发病后期在病株基部和土壤中有时出现浅褐色至深褐色的菌核。猝倒病开始时只有个别幼苗发病,以此为中心向外蔓延扩展,最初在幼茎基部呈水渍状病斑,继而变黄褐色,引起茎基部干瘪成线状,幼叶仍为绿色时,幼苗即倒伏。B.2.2防治方法(1)严格土壤消毒。(2)出苗后发现受害植株,用 70%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或 50%多菌灵 500 倍液喷淋病株。或每 667用恶霉灵 60g,兑水 60 喷雾或用 70%敌克松 250g,兑水 100 浇灌。B.3叶斑病、黑斑(斑点)病B.3.1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染病后产生凹陷的圆形或梭形小斑,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色,边缘黑褐色(黑斑病),后期在病斑上产生轮纹状颗粒状小黑点(叶斑病)。发病严重时,病斑布满全叶使叶片卷曲焦枯而死,无法给地下部分提供养份,损失相当严重。B.3.2防治方法(1)播种前,可用 50%多菌灵 500 倍液浸种 20min,洗净晾干后播种。(2)4 月中旬病害发生前,用复方波尔多粉 500 倍液进行喷药保护,喷药 23 次(间隔 7d10d)。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SBZYC 027(3)4 月下旬5 月中旬,病害开始大发生前,用 10%苯醚甲环唑 1500 倍2000 倍液、70%代森锰锌 400 倍液或 25%咪鲜胺 1500 倍液等连续喷 23 次(间隔 7 d10d)。交替使用农药,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B.4霜霉病B.4.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出现不规则的绿色斑纹,后扩大呈黄褐色和暗紫色,最后为灰褐色,边缘颜色较深,在潮湿条件下,病叶背面可见到稀疏的灰白色霉层(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构成的霜霉状物,呈白色至灰白色;淡紫色至紫黑色或黑色,依不同种类的霜霉病而异,是在田间识别霜霉病的重要特征之一。)B.4.2防治方法多发生在低温、高湿、通风不良的条件下,氮肥使用过多发病重。用2%多抗霉素1000倍液、56%嘧菌百菌清水乳剂800倍1000倍液等进行防治。如霜霉病发生较严重,导致叶片枯黄、烂叶、枯死,可适当加细菌性药剂在里面混合使用。B.5根腐病B.5.1症状最常见病害,多发生在高温多湿季节。发病初期病株白天稍见萎蔫,傍晚至次日凌晨恢复,病症反复数日后叶片全部萎蔫,但叶片仍呈绿色。此病主要危害地下块茎,根须变褐造成腐烂,并逐渐向主根蔓延,最后导致全根腐烂,随即地上部分自下而上枯萎,最终全株枯死。该病株易从土中拔起,地上部生长不良,叶片由外向里逐渐变黄,最后整株枯死。B.5.2防治方法(1)栽种前,先用农抗120或20%的恶霉灵对种植地的土壤进行消毒。块根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20min,晾干后下种。(2)此病在5月10月均有发生,发病期用50%多菌灵800倍1000倍液或2.5%的恶霉灵1500倍液浇灌病株。B.6紫纹羽病B.6.1症状危害太子参根部或根颈部,被害块根初期失去光泽,渐呈黑褐色,紫红色菌丝缠于被害根表面,地上部分症状不明显。其后在茎基部表面形成紫红色菌丝膜,质地柔软,易剥落,地上枝叶生长不良,当根表面被菌丝缠满时,根即腐烂,严重时,地上茎倒伏腐烂死亡。B.6.2防治方法(1)栽种前,先用农抗120或20%的恶霉灵对土壤消毒。块根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20%的石灰乳液浸种20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