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B45T 2349-2021 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规范.pdf
下载文档

ID:2630851

大小:3.93MB

页数:1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45T 2349-2021 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规范 2349 2021 生态 茶园 建设 管理 规范
ICS 65.CCS B 0广Spe2021-020.20 05 西壮ecificat-07-27 发壮族生态ion for 发布 广西壮族自态茶园the cons壮族自治区自治 园建设structiotea gar 区市场监督区设与管n and marden 督管理局 地DB理规范anagement 发 布 4方标B45/T 234范 t of eco2021-0布 45 标准492021 logical 08-31 实准 实施DB45/T 234920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宣贯。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叶科学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磊、韦瑛璐、白先丽、刘秋凤、苏敏、胡钧铭、刘淑梅、张凌云、邱瑞瑾、韦彩会、黄川、罗红卫、梁业瀛、丁成泉、梁靖严、邱勇娟。DB45/T 23492021 1 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的术语和定义、茶园选址与规划、生态位配置、茶树种植与管理、土壤管理、有害生物防控、防灾减灾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生态茶园的建设与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 525 有机肥料 NY/T 853 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5018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生态茶园 ecological tea garden 以茶树为主要种植物种,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因地制宜配置和利用各种生态资源和设施,并采用生态调控技术进行茶树种植、茶园管理、病虫草害防控,使茶园建立稳定、高效、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系统,达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协同发展的茶园。3.2 茶园生态位 tea garden ecological niche 某个种群在茶园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时空位置及发挥的生态功能。3.3 茶园生态位配置 ecological niche allocation of tea garden 根据茶园中各物种的季相、位置和角色,进行合理的物种选择和搭配,并发挥物种特定的生态功能的物种搭配方法。4 茶园选址与规划 4.1 选址条件 4.1.1 环境条件 选择生态适宜区域,远离城镇、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污染源;土壤、灌溉用水、空气质量应符合NY/T 853的要求。DB45/T 23492021 2 4.1.2 立地生态条件 茶园应选择在气候和光热条件适宜,水质优良,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的丘陵或山坡(坡度 25以下),水土保持良好,植被丰富,生物多样性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宜在 1.5以上,呈弱酸性(pH 4.56.5)。4.2 规划建设 4.2.1 功能区划分 根据茶园所处地形地势、土壤、水文等条件,划分生产区、游览观赏区、隔离区、防护区、灌溉功能区,兼顾实用性和美观性。4.2.2 边界设立 茶园与周边山林、农田等非茶地块的交界处设置隔离沟或隔离带,隔离沟宜宽50 cm60 cm,深 80 cm100 cm;或隔离带宽40 cm60 cm,植被为灌木,高100 cm150 cm;茶园四周特别是上风口可保留或种植的林木植被作为隔离带。4.2.3 植被保留 合理保护和保留茶园原有林木植被和特殊的地貌遗迹,在茶园主要道路、沟渠边种植行道树,其树冠幅和分枝高宜分别在6 m和2.5 m以内。4.2.4 道路设施 根据茶园地形,规划主干道、次干道和田间工作道;坡地茶园道路按照“之”字形或“S”形绕山开筑;茶园主干道与园外道路连接,茶园支路与主干道相连,茶行地块间、茶行与支路间设置步道;有条件可配置轨道运输线。4.2.5 水利设施 维护茶园原有水系,山坳及主要道路内侧修建蓄排水沟渠;根据茶园地形、地势,因地制宜设置蓄水池,蓄水池以每公顷建造12个,容量10 m350 m3为宜,蓄水池可结合建立沤肥功能,有条件可结合安装喷灌、滴灌及水肥一体化系统。4.2.6 设施配套 根据茶园规模,配套工具房、加工用房、鲜叶收青摊晾区等。所有基础设施的规划应优先考虑实际生产加工的需要,同时兼顾美观。5 生态位配置 5.1 生态位规划 5.1.1 种类规划 茶园除茶树以外,应配置4种及以上植物类群,每种植物类群面积应不小于茶园面积的2;宜人工引入部分茶园有益生物,经济林木、观赏动植物、功能性动植物交互搭配,兼顾功能性和景观性,物种类宜选择适生的本地物种,各类推荐植物种类参见附录A。DB45/T 23492021 3 5.1.2 垂直结构规划 在垂直结构上应规划3个及以上物种生态位,形成“乔木-灌木-草、昆虫-草-土壤动物、微生物”等不同层次结构。5.1.3 水平结构规划 水平结构上,应根据地形地貌和功能分区合理布置生产茶园、缓冲带、防护林、遮荫树、行道树、名贵经济林木、景观茶树、景观树木、景观花草、动物昆虫等,不同类群可重叠交叉。5.2 功能规划与数量配置 5.2.1 生产茶园 茶树种植面积宜占茶园总面积的6080,茶树品种应合理选种早、中、晚生以及不同抗性和适制性的良种。5.2.2 功能性物种 功能性物种种植面积宜占茶园总面积的2040,功能性物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类型:a)缓冲隔离带:周边有国道、省道、大面积其他农作物的需设置缓冲带,宽度在 30 m 以上,采用深根性的景观类和经济类植物品种搭配;b)防护林:在山脊、或茶园风口的上方应设置防护林带,新栽植防护林带宽度为 8 m10 m,树高在成年期达 5 m20 m,以植株高大,抗风力强,生长快,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的树种为佳;c)遮荫树:生产茶园内种植遮荫树,每公顷 75120 株为宜,宜选择树体高大,根系深,分枝部位较高,秋冬季落叶,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的品种;d)绿肥类:生产茶园空地宜适当种植绿肥,绿肥种类参见附录 B;e)天敌类:茶园内适当放养寄生或捕食性天敌;f)有益土壤动物:茶园内适当放养蚯蚓等有益土壤动物,并为其营造适宜生长环境;g)名贵经济林木及林下作物:不同功能区域内可穿插适当种植名贵经济林木及林下作物,以提高茶园总体经济效益。6 茶树种植与管理 6.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本土的气候、适制茶类、抗性较强的品种,注重品种的搭配和多样性,避免大面积连片种植单一品种,优先选择本地区无性系良种。6.2 茶苗种植 生态茶园开垦种植依据地形合理选择梯田或环形种植方式。茶苗种植前开种植沟将地表杂草灌木等植被连同有机肥料一起埋入种植沟底作为底肥;种植密度根据当地种植习惯和茶苗品种特点确定。栽植后注意抗旱、防涝、保苗。6.3 树体管理 按NY/T 5018的规定执行,修剪枝叶宜留在茶园内培肥土壤。DB45/T 23492021 4 6.4 鲜叶采摘 根据茶树生长特性和各茶类对加工原料的要求,适时采摘,采留结合。7 土壤管理 7.1 监测 定期取样检测土壤肥力水平、酸碱度、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残留,宜每2年检测一次,土壤质量指标应符合NY/T 853的要求。7.2 改良 可施用白云石粉、生物质炭等土壤调理剂或采取施用有机肥等生物措施进行改良。7.3 耕作 应结合当地降水和实际生产情况对茶园土壤进行合理耕作,防止水土流失,耕作深度一般为浅耕 5 cm10 cm、中耕10 cm15 cm、深耕25 cm30 cm,深耕每年或隔年进行1次,浅耕和中耕可结合各季的锄草与追肥进行,深耕宜结合有机肥施用进行。土层深厚、树冠覆盖度大、病虫草害控制好的茶园可实行减耕或免耕。7.4 施肥 7.4.1 根据种植茶树品种及加工茶类要求、功能性物种养分需要,结合土壤养分现状,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注意平衡施肥、基肥和追肥以及有机肥和化肥的配合施用。7.4.2 平地和缓坡茶园在茶行中间开沟施肥,陡坡茶园在上坡位置开沟施肥;基肥施肥深度 20 cm 以上,追肥施肥深度 8 cm10 cm,施肥后及时覆土。7.4.3 基肥以有机肥、茶树专用肥为主,有机肥质量应符合 NY 525;可采用蚯蚓等结合无害化处理后的有机物料进行生物培肥。追肥以速效肥为主,也可采用沤肥池沤制液体肥料,沤肥池可与蓄水池结合,宜采用封闭式。不宜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7.5 覆盖 茶园土壤宜进行地表覆盖,冬季施肥修剪后覆盖可选用山草、稻草、豆秸、蔗渣、修剪枝叶、绿肥等,材料要求未受病虫危害,无污染。8 有害生物防控 8.1 原则 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自我调节作用,创造有益于天敌、不利于有害生物发生的环境条件;加强病虫草害发生田间调查和测报,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各种防控手段。不宜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8.2 虫害防控 8.2.1 农业防控 根据生产安排及时采摘、修剪;加强水肥、土壤管理,增强茶树抗性。DB45/T 23492021 5 8.2.2 物理防控 采用人工吸虫机、窄波LED杀虫灯和天敌友好型可降解黄板等方式集中杀灭害虫。8.2.3 生物防控 保护和利用茶园中的蜘蛛、瓢虫、草蛉、捕食螨、寄生蜂、鸟类等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宜选用印楝素、除虫菊素等植物源农药,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绿僵菌等微生物农药,矿物油等矿物源农药防控虫害。8.3 病害防控 合理修剪,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将带病枝叶及时清除出茶园做无害化处理,冬季使用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等封园。8.4 草害防控 生产茶园空地杂草宜每年剪除 23 次,剪下的杂草平铺在茶行。生产茶园外的空地宜铲除杂草,种植观赏植物或其他功能性植物,并及时剪除新生杂草。不应使用除草剂。9 防灾减灾 9.1 冻害 及时关注天气预报,采取覆盖、搭防护网、喷淋灌水等措施进行茶园防霜防冻处理。9.2 涝害 茶园淹水及池塘水倒灌等,应及时排水,并用清水洗去茶树及叶片上的淤泥。9.3 台风 及时修剪茶园断落树枝和大树,破坏严重的功能性物种需及时补种。9.4 干旱 采取铺草覆盖、安装喷滴灌设施等抗旱措施。DB45/T 23492021 6 A A 附录A (资料性)生态茶园适宜种植植物种类推荐 表A.1给出了生态茶园适宜种植的景观植物种类推荐。表A.1 生态茶园适宜种植的景观植物种类推荐表 植物名称 特性 布置 植物名称 特性 布置 木棉 落叶乔木、观花树种 间作 洋紫荆 常绿乔木 行道树 银杏 秋色落叶乔木 间作、桂北适用 广玉兰 常绿乔木 行道树 板栗 落叶乔木 间作 肖黄栌 彩色叶小乔木 行道树 柿 半常绿乔木 间作 紫叶李 彩色叶小乔木 行道树 枫香树 乡土、秋色 落叶乔木 间作 黄花风铃木 常绿乔木、观花树种 行道树,桂中及以南适用 乌桕 乡土落叶乔木 间作 桂花 乡土常绿小乔木 行道树 李 乡土落叶小乔木 间作 阴香 乡土常绿乔木 行道树 梅 乡土落叶小乔木 间作 枇杷 乡土常绿乔木 行道树 石榴 乡土小乔木 间作 合欢 乡土落叶乔木 行道树 楝 乡土落叶乔木 间作 任豆 春色叶、乡土落叶乔木 行道树,景观树 桂中及以南适用 酸枣 乡土落叶乔木 间作 楹树 乡土落叶乔木 行道树,桂中及以南适用 杉木 乡土常绿针叶乔木 间作 双荚决明 乡土常绿小乔木 行道树 松 乡土常绿针叶乔木 间作 金银花 乡土草本 攀缘绿化 柏 乡土常绿针叶乔木 间作 百香果 草质藤本植物 上层套作 台湾相思 常绿针叶乔木 行道树 罗汉果 草质藤本植物 上层套作 表B .1给出了生态植物名称 箭筈豌豆 三叶草 紫云英 毛叶苕子 光叶苕子 紫花苜蓿 态茶园适宜种表生态茶园种植的绿肥种B.1 生态茶适种季节 冬春季绿肥 冬春季绿肥 冬春季绿肥 冬春季绿肥 冬春季绿肥 冬春季绿肥 B B 附录B(资料性)园适宜种植绿种类推荐。茶园适宜种植 B )绿肥种类推荐植的绿肥种类植物名称黑麦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