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B52T 499-2006 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pdf
下载文档

ID:2630599

大小:206.55KB

页数:9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52T 499-2006 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 499 2006 脱毒 马铃薯 栽培技术 规程
ICS B 21DB52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DB 52/T4992006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 20061018 发布 20061101 实施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IDB 52/T 4992006目 次 目 次.I前 言.11 范围.22 规范性引用文件.23 术语和定义.24 生产技术.25 病虫害防治.46 收获.67 贮藏.68 建立档案.61DB 52/T 4992006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B 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负责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为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贵州省土肥总站、毕节地区农技站、遵义市农技站、黔东南州农技站。本标准起草人:刘桂华、朱怡、苟红英、高雪、王嵩、娄方德、谭甫成。2DB 52/T 4992006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农艺措施。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马铃薯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81332000 马铃薯脱毒种薯 NY/T 52222004 无公害食品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脱毒种薯 virusfree seed potatoes 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或其它技术措施处理,获得经病毒检测后未发现主要病毒的脱毒苗(薯)后,从繁殖脱毒菌(薯)开始,经逐代繁殖增加种薯数量的种薯生产体系生产出来的符合GB18133 标准的种薯。脱毒种薯分为基础种薯和合格种薯两类。基础种薯是指用于生产合格种薯的原原种和原种,共分为三级:原原种、一级原种、二级原种;合格种薯是用于生产商品薯的种薯,共分为二级:一级种薯、二级种薯。3.2 休眠期 period of dormancy 生产上指在适宜条件下,块茎从收获到块茎幼芽自然萌发的时期。4 生产技术4.1 品种选择 采用的马铃薯品种须经过国家或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根据需要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当地栽培条件、商品性好的各类专用品种。高海拔一季作地区生产商品应以晚熟品种为主,如威芋 3 号等。二季作区、低海拔冬作区生产商品薯以早、中熟品种为主,如费乌瑞它等。4.2 种薯选择 生产种薯选用基础种薯,种薯大小以 5g20g 较好。生产商品薯选用合格种薯,播种薯块3DB 52/T 4992006以无病虫害,无冻害,表皮光滑,大小 20g50g 为宜。种薯质量应符合“GB 18133马铃薯脱毒种薯”的要求。4.3 种薯处理:催芽播种:播种时若种薯还没渡过休眠期可用赤霉素药液浸泡种薯打破休眠,然后进行催芽,己过休眠期的种薯则直接催芽(见附录 A),选壮芽栽种。种薯切块:大薯块应切块播种(见附录 B)。种薯的大小以每块(个)20g50g 为宜。4.4 选地与整地4.4.1 选地 栽培马铃薯应选择土壤结构疏松、排水良好、微酸性的轻沙壤土为宜(PH 值 5.56.5)。4.4.2 整地 种植前要深翻细碎平整土地,耕作层深度应在 30cm 以上,早地实行分带起垄规范种植,最后垄高20cm 左右,开好排水沟。采用稻田免耕覆盖栽培应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疏松,排灌良好的田块。收水稻时留 3cm5cm高稻茬,水稻收获后不犁田,分厢开沟,厢面宽 150cm 左右,沟宽 20Cm,深 15cm20cm,沟内的泥士均匀盖在厢面上,厢面略呈弓形。将稻草堆放在沟内备用。一般2 亩至 3亩田的稻草可覆盖一亩,杂草较多的田块可在播种前10天喷施除草剂。四周开好排水沟,一定要保持田间排灌通畅。4.5 施肥4.5.1 施基肥 每生产 l000kg 薯块需肥量为氮肥(N)5kg6kg,磷肥(P20s)lkg3kg,钾肥(K20)12kg13kg,N:P2O5:K2O=1:0.20.5:2.22.4。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目标产量确定施肥量。70%80%的氮肥和大多数或全部磷、钾肥作基肥施用。根据土壤缺素情况,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农家肥和化肥混合施用,提倡多施农家肥。施肥方法:农家肥可结合耕翻整地与耕层充分混匀施用,化肥播种开沟时施用,也可将农家肥与化肥混合后开沟施肥。施肥后用细土覆盖,然后播种。肥料不能与种薯直接接触。免耕覆盖栽培必须一次性施足底肥。同时配合施50kg 左右复合肥,开沟施于行间后盖土。施用化肥离种薯3cm5cm,不要与种薯接触。4.5.2 追肥 追肥方法可沟施、点施或叶面喷施,施后及时灌水或喷水。苗肥宜在苗期早追为好,每667m2用1000kg1250 kg 清粪水兑3kg5 kg 尿素淋施。冬种马铃碧开春后结合中耕及时追肥,现蕾前结合中耕除草追肥。追肥量按总施氮量的 20%30%和不足的磷、钾量施用,视苗情追施氮肥,宁少毋多。开花后一般不缺肥的地块不宜再追施氮肥,以免造成茎叶徒长,若出现地上部徒长可叶面喷施适量多效唑等进行控制。现蕾期及时摘除花蕾,可适量喷施磷酸二氢钾及铜、硼等微量元素肥料。4.6 播种4.6.1 播种期4DB 52/T 4992006 春秋二熟区 春种:原则是以出苗后不遇晚霜、播种后 40天以内能出苗为准确定播种期,一般地区以1 月2月为适播期。秋种:原则是以在早霜前能成熟为准确定播种期。一般地区以 8 月中、下旬为适播期,可适时早播,低热地区要注意避开秋季高温,应在当地气温降至 25以下时播种,高海拔地区可在7 月下旬播种。春种一熟区:高海拔地区的一季春薯以 3 月中下旬4 月上旬播种为宜,应在当地气温基本稳定达到10、土壤 10 cm处地温为 7时播种。4.6.2 播种深度 地温低而含水量高的土壤宜浅播,播种深度约 5cm:地温高而干燥的土壤宜深播,播种深度约l0cm。免耕覆盖栽培的则直接播(摆)种于土表。芽眼朝上,稍用力压一下,使其与土壤充分接触。行距30 cm 40cm,株距 25 cm 30cm,每厢播放 4 行5行种薯,然后盖草(施肥)。将稻草均匀覆盖在厢面上(草尖部向内,根部朝厢边),厚度以 8 cm l0cm为宜,不留空隙,稻草厚度不应少于 8cm 左右,干燥时可用清粪水将稻草淋湿,风大的地区可用清沟的泥土将稻草稍压,以防大风刮翻造成种薯外露。播种后田间不可积水,要保持土壤湿润。在鼠窖严重的地方一定要投放毒饵灭鼠。4.6.3 种植密度 早熟品种净作密度 4500 株667m25000 株667m2,中晚熟品种净作密度 35 00 株667m24000 株/667m2。早地分带种植早熟品种 3000 株667m23500 株 667m2,中晚熟品种2800株667m23000 株667m2。稻田马铃薯免耕覆盖栽培以早熟品种为主,密度可增加到5000株667m2以上。种薯生产可达 7000 株/667 m2 以上。4.7 中耕培土 齐苗后及时中耕除草,马铃薯生育期较短,苗期要及时进行中耕培土,苗高 l0cm 左右时进行中耕培土、追肥管理。免耕覆盖栽培要及时除去厢内及沟边杂草,最好用人工拔除厢面杂草。4.8 灌溉和排水 在整个生长期土壤含水量保持在 60%80%。出苗前不宜灌溉,现蕾期及时进行排灌管理,开花初期若雨水不足应进行灌溉,遇大雨要及时开沟排水,田间不能有积水。5 病虫害防治5.1 防治原则 遵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5.2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为晚疫病、早疫病、黄萎病、立枯病、癌肿病、青枯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地老虎、蛴螬、黄蚂蚁、茄二十八星瓢虫、块茎蛾等。5.3 农业防治5DB 52/T 49920065.3.1 针对主要病虫控制对象,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优良品种,使用合格、不带病、虫的种薯。5.3.2 选择清洁、远离毒源植物的土壤,实行旱地与旱地,旱地与水田的轮作。5.3.3 合理安排播、收期,避开主要病害的发生流行时间。最好用小整薯播种。5.3.4 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量施用化肥。5.3.5 合理密植,起垄种植,高培土,中耕除草,清洁田间,及时发现发病中心病株,立即清除并妥善处理,降低病虫源数量。5.3.6 加强肥、水等栽培条件的管理,尤其要做好田间排水工作,促使马铃薯健壮生长,抑制病虫害的发生。5.4 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选用对天敌影响小的农药。利用1600mg 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 1000 倍液防洽鳞翅目害虫幼虫。用 0.3%印楝乳油 800 倍防治潜叶蝇,蓟马等。用 0.3%苦参碱乳油 300倍500 倍液防治蚜虫,地老虎,蛴螬等害虫。用72%的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4000 倍液,或用 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 800 倍1000 倍防治青枯病、软腐病等,常规喷雾器喷雾,每 667ml 用药液量50kg70kg。5.5 物理防治 用黄板(柱)、性诱剂、化学引诱剂、杀虫灯诱杀害虫。5.6 药剂防治5.6.1 应对症用药,适时用药,交替,轮换使用有效药剂,运用适当的浓度与药量,合理混配药剂,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并确保农药施用的安全间隔期。5.6.2 主要病虫害防治5.6.2.1 晚疫病 封锁并销毁中心病株是大田防治晚疫病的关键措施。在有利发病的低温高湿的天气,用1:1:150 波尔多液或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600倍液或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每 667m2用药液 70kg,每 7 天 1 次,连续 2次3 次。注意轮换交替使用。5.6.2.2 黄萎病 土传病害。预防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2kg/667 盯进行土壤消毒。黄萎病多在马铃薯生长的中、后期发生,发病初期可用 5096 乡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 506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灌根,每株灌0.5kg,每隔 7 天 1次,连续2 次3次。5.6.2.3 立枯病 土传病害。在田间发病初期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喷雾防治,注意喷洒到植株基部,每 667m2用药液 70kg,每隔 7 天 1 次,共喷2 次3次。5.6.2.4 青枯病 发病初期用 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4000 倍液,或 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 800 倍6DB 52/T 4992006液1000 倍液,或 77%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 400 倍500 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0.5kg,隔10 天 1次,连续灌 2 次到 3次5.6.2.5 蚜虫 田间出现蚜虫时,可用 5026 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1000倍2000 倍液或 1026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 倍4000 倍液或 40%乐果乳油 1000 倍1500 倍液喷雾防治,每 667 m2用药液70kg,注意轮换交替使用。5.6.2.6 马铃薯块茎蛾 对有虫种薯,室温下在密封的贮藏仓库内,用溴甲烷 35g 或二硫化碳 7.5g,熏蒸 3 小时6 小时。在田间发生时可用 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 2000 倍液或 4026 乐果乳油 1000倍液1500倍液喷雾防治,每 667 ml 用药液 50kg。5.6.2.7 茄二十八星瓢虫 田间出现幼虫,成虫时用 20%氰戍菊酯乳油 3000 倍液或 9026 敌百虫晶体 500 倍800倍液或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667m2用药剂 50kg。6 收获 根据生长情况与市场需求及时收获。收获前 1个月用25%的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700倍液喷雾地上部分植株,80%茎叶落黄时将地上部割掉,10 天后适时收获。作种用的马铃薯块茎应适当早收。免耕覆盖栽培的马铃薯一般不需要进行田间管理,收获时轻轻扒开覆盖物即可直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