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22T
2884-2018
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用规范
2884
2018
工贸
行业
安全生产
风险
分级
隐患
排查
治理
双重
预防
机制
建设
通用
ICS 13.100 C 6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28842018 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double prevention 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work safety risk classification and hidden risk investigation and treatment of industry and trade enterprises 2018-11-12 发布 2018-12-30 实施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DB22/T 28842018 I 目 次 前言.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要求.1 4.1 自主建设.1 4.2 设置机构.1 4.3 健全制度.1 4.4 组织培训.2 4.5 全员参与.2 4.6 闭环管理.2 4.7 监督考核.2 5 工作程序.2 5.1 工作流程.2 5.2 危险源辨识.2 5.3 风险分析.3 5.4 风险评估.3 5.5 风险分级.3 5.6 风险分级管控.3 5.7 安全风险告知.5 5.8 隐患排查.5 5.9 隐患分级和治理.7 5.10 隐患统计分析和应用.8 6 文件管理.9 7 信息化建设.9 8 持续改进.9 9 运行效果.9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流程图.10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风险分析评估记录.11 附 录 C(资料性附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3 附 录 D(资料性附录)风险告知样例.14 附 录 E(资料性附录)隐患排查项目清单.15 附 录 F(资料性附录)隐患排查治理台账.16 DB22/T 2884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元麒安全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澈、赵建民、徐天启、梁法刚、侯鹏飞、计宏宾、张大秋、刘凤和、陈井伟、迟齐、赵宇、单瀛、杨忠玉。DB22/T 28842018 1 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用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贸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文件管理、信息化建设,持续改进和运行效果。本标准适用于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DB22/T 2881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DB22/T 288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工贸企业 industry and trade enterprises 主要包括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企业。4 基本要求 4.1 自主建设 企业应自主完成双重预防机制的策划、准备并组织实施,包括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信息整理、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和持续改进等具体工作。4.2 设置机构 企业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工艺、设备、电气、仪表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组织领导机构,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组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4.3 健全制度 DB22/T 28842018 2 企业应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上,制定或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相关工作制度,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使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贯穿于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成为企业各层级、各专业、各岗位日常工作重要组成部分。4.4 组织培训 企业应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层级、分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本单位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方法、风险评估结果和风险管控措施,以及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标准、工作程序和方法等,并保留培训记录。4.5 全员参与 企业从主要负责人到基层人员,应根据岗位职责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评估、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验收、统计分析等各环节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4.6 闭环管理 企业应实现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中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告知、隐患排查、隐患分级治理、隐患统计分析和持续改进的全闭环管理。4.7 监督考核 企业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目标责任考核、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对目标责任考核和奖惩情况应记录并存档。5 工作程序 5.1 工作流程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流程图参见附录 A。5.2 危险源辨识 5.2.1 辨识范围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从地理区域、自然条件、作业环境、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等方面进行辨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范围:a)规划、设计、建设、投产和运行等作业活动;b)作业场所的设备设施、车辆和安全防护用品;c)原辅材料、产品的运输、使用和储存过程;d)工艺、设备、管理和人员等变更;e)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f)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g)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h)维修、废弃、拆除和处置;i)气候、地质和环境影响;j)停产、复工等。5.2.2 辨识内容 DB22/T 28842018 3 5.2.2.1 应依据 GB/T 13861 的规定,开展危险源辨识,充分考虑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5.2.2.2 应从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生产系统等方面查找和确定危险源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5.2.2.3 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进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5.2.3 辨识方法 危险源辨识宜选用但不限于以下方法:a)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宜采用作业活动风险评估法;b)针对设备设施等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进行危险源辨识;c)对于复杂的工艺宜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法(HAZOP)、危险度评价法、事故树分析法等进行危险源辨识;d)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应按 GB 18218 的要求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5.3 风险分析 企业应根据危险源辨识结果,对风险演变的过程及其失效模式进行分析,并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5.4 风险评估 企业应基于风险分析,充分考虑当前的风险管控措施,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明确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选择但不限于以下方法:a)风险矩阵法(LS);b)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c)风险度评价法(MES)。5.5 风险分级 5.5.1 企业应依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对应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企业根据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分级的结果填写风险分析评估记录,参见附录 B。5.5.2 企业应将以下情形,视为重大风险:a)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b)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c)构成重大危险源的;d)经风险评估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5.6 风险分级管控 5.6.1 风险管控措施 5.6.1.1 确定原则 企业在选择风险管控措施时应遵循以下原则:a)可行性;b)安全性;c)可靠性;d)重点突出人的因素。DB22/T 28842018 4 5.6.1.2 类别 风险管控措施主要从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等技术层面和安全管理、作业环境、人员操作等方面进行考虑,主要包括:a)工程技术措施;b)管理措施;c)教育培训措施;d)个体防护措施;e)应急处置措施。5.6.1.3 重大风险管控措施 重大风险管控措施包括:a)需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和(或)技术改造才能管控的风险,企业应制定控制该类风险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制定方案;b)对不需要采取工程技术措施的风险,需要制定新的文件(程序或作业文件)或修订原来的文件。文件中应明确规定对该种风险的有效控制措施,并有效落实;c)必要时,可同时采取以上规定的措施。5.6.2 风险管控措施评审 企业在实施风险管控措施前,应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a)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b)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控状态;c)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有害因素;d)是否已选定最佳的解决方案。5.6.3 风险分级管控主体 5.6.3.1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5.6.3.2 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一般分为公司、车间(部门)、班组和岗位四个级别。也可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对风险管控层级进行增加或合并,主要包括:a)重大风险(红色)。公司级、车间(部门)级、班组级和岗位级管控;b)较大风险(橙色)。公司级、车间(部门)级、班组级和岗位级管控;c)一般风险(黄色)。车间(部门)级、班组级和岗位级管控;d)低风险(蓝色)。班组级和岗位级管控。5.6.4 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企业应在每一轮风险评估后,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附录 C,并按规定及时更新。5.7 安全风险告知 5.7.1 绘制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和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 DB22/T 28842018 5 企业应依据评估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或风险数据,绘制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和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持续动态更新与实际风险情况保持一致,并在醒目位置公示。5.7.2 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企业应依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参见附录 D.1。告知卡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岗位名称;b)位置/场所;c)主要风险类别;d)风险等级;e)危害或潜在危害事件;f)风险管控措施;g)安全警示标识;h)内部报告电话。5.7.3 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 企业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参见附录 D.2。公告栏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位置/场所;b)主要危险源;c)风险等级;d)风险类别;e)可能导致的后果;f)风险管控层级;g)责任单位,责任人;h)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电话 12350。5.8 隐患排查 5.8.1 编制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5.8.1.1 基本要求 企业应结合各类危险源的风险管控措施编制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包括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和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5.8.1.2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参见表E.1,至少应包括:排查项目、排查内容、排查标准、排查周期、排查结果、组织级别和排查人员等信息。5.8.1.3 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参见表E.2,至少应包括:排查项目、排查内容、排查标准、排查周期、排查结果、组织级别和排查人员等信息。5.8.2 确定排查项目 DB22/T 28842018 6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工作实际需要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规定,在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中选择排查项目。5.8.3 组织实施 5.8.3.1 制定排查计划 企业应根据生产运行特点,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各类型隐患的排查时间、目的、要求、范围、组织级别和人员等。5.8.3.2 排查类型 排查类型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或专项隐患排查、季节性隐患排查、节假日隐患排查、专家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