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54T
0141-2018
地理标志产品
亚东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
0141
2018
地理
标志
产品
亚东
黑木耳
生产技术
规程
ICS67.080.20X 26备案号:57940-2018DB54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 54/T 01412018地理标志产品 亚东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2018-01-30 发布2018-02-28 实施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DB54/T 01412018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15产地环境.16生产.17加工.38病虫害防治.4附录 A(规范性附录)亚东黑木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5DB54/T 01412018II前言本标准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GB/T 17924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本标准的起草符合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亚东县人民政府提出。本标准由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日喀则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亚东县农牧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毅、杨玲、侯超华、付家义、彭逸凡、袁保军、丁婵、尼琼、袁军、热旦、丁忠卫、翟姣、何彬。DB54/T 014120181地理标志产品 亚东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亚东黑木耳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产地环境、生产、加工及病虫害防治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部门根据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批准保护的亚东黑木耳的生产及加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192黑木耳GB/T 12728食用菌术语3术语和定义GB/T 6192和GB/T 12728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亚东黑木耳在第4章规定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使用特定的黑木耳品种栽培、生产的黑木耳。4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亚东黑木耳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部门根据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即西藏自治区亚东县康布乡、上亚东乡、下司马镇、下亚东乡共四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见附录A。5产地环境5.1.1亚东县管辖区域境内,海拔高度2850m3900m。5.1.2日照时间长,阳光无遮挡,日夜温差小,空气湿度大。5.1.3水源清洁而充足,排灌方便,周边无污染源。6生产DB54/T 0141201826.1栽培流程菌种培养 袋料准备 接种 发菌 上架培养 采收。6.2菌种培养6.2.1概述亚东黑木耳的菌种主要是用当地野生黑木耳,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孢子分离法获得纯种,在此基础制作二级菌种(原种)和三级菌种(栽培种)。6.2.2工艺菌种培养的工艺如图1所示:图 1菌种培养工艺图6.2.3培养基的选择6.2.3.1一级种(母种)宜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Potato Dextrose Agar)培养基。6.2.3.2二级、三级菌种可利用农作物秸秆、锯木屑、酒糟、树叶、粪草、麦粒、玉米粒、麸皮、树枝等作栽培原料。6.2.4灭菌6.2.4.1小规模栽培时,对原种、栽培种等固体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法进行灭菌,即在气压约150kPa、温度29的条件下保持灭菌2h。6.2.4.2数量较大时,对原种、栽培种等固体培养基采用常压蒸汽法进行灭菌,即在温度100左右保持灭菌12h15h。DB54/T 0141201836.3袋料准备6.3.1采用当地桦树木屑、麸皮和棉籽壳组成,其中木屑70%、麸皮15%、棉籽壳15%。6.3.2先将各种干料按比例混合,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再加入已预湿的原料一同搅匀。6.4接种6.4.1接种操作前应对接种室(箱)进行消毒,接种操作后应及时清理清洁。6.4.2接种操作后的前两天应保持培养室清洁,并进行消毒杀菌和灭虫。6.4.3一年四季皆可接种。6.5发菌6.5.1接种后将菌袋放入干燥、洁净的室内或大棚内避光培养。6.5.2菌丝生长温度应保持在2228。6.5.3菌丝生长湿度应保持在60%70%。6.5.4在菌丝生长阶段应保持环境的通风换气。6.6上架培养6.6.1培养条件菌丝发满袋后转入上架培养。培养应在自然气温条件进行,过程中应遮阳、避雨,保持空气清新。6.6.2场地管理作成宽15cm,高15cm20cm的小土埂,土埂间距约80cm;硬化的地面,可按上述距离铺一层砖即可。6.6.3菌袋开口准备好场地后,先将菌袋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0.2%克霉灵溶液清洗袋的表面,然后对菌袋割出耳口。6.6.4菌袋摆放将菌袋平放于土埂上,袋与袋间距5cm8cm,中间用土填实;硬化地面,填土的应在袋的上部加上厚度为2cm3cm的土层,然后按第一层摆法摆好第二层菌袋;不填土的应在第一层袋上摆上两根直径约为2cm3cm的小竹竿,然后放第二层菌袋,依次摆放68层。最后在土堆近处铺设一层地膜,以防止喷水时土粒溅到耳片上。6.7采收6.7.1.1菌袋上架20天后,大小达到1cm1.5cm,耳片翻卷变软时开始陆续采摘。6.7.1.2应分批采收,采大留小,不采流失耳。6.7.1.3采收时应抓住整朵木耳轻轻拉下,或用下刀沿袋壁削下,不留耳根或残片。7加工7.1前处理DB54/T 014120184采收的新鲜黑木耳应进行干制加工。加工前,首先应清除树皮、木塞、草叶等杂物,修剪耳根,如有泥沙应放在清水中漂洗干净。7.2方法7.2.1自然凉晒将鲜耳摊放在地面的晒席或竹帘上,在烈日下凉晒一至二天即可晒干。在耳片未干以前,不宜多翻动,以免影响质量。7.2.2人工烘干在烘干箱或在简易烘干房内烘干,温度不应超出50。8病虫害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坚持预防为主、全程控制、无公害处理、无残留施治的原则。不用化学农药、杀菌剂和不明成分的材料直接喷施菌棒及子实体。出耳期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DB54/T 014120185AA附录A(规范性附录)亚东黑木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亚东黑木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见图A.1。图 A.1亚东黑木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