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B63T 545.1-2005 种羊鉴定程序.pdf
下载文档

ID:2622646

大小:400.49K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63T 545.1-2005 种羊鉴定程序 545.1 2005 种羊 鉴定 程序
ICS备案号:18162-2006青海省地方标准DB63/T 545.12005种羊鉴定程序Evaluation procedure of breeding sheep2005-09-30 发布2005-11-01 实施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发布发布发布DB63DB63DB63DB63DB63/T 545.12005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鉴定目的.15 鉴定方式.16 鉴定时间和年龄.27 鉴定组织和准备.28 鉴定方法.39 组群.510 记录.5DB63/T 545.12005II前言种羊质量好坏是发展养羊业的关键,为了解决青海省种羊质量差,种羊鉴定不规范的问题,特制定本标准。标准的制定可规范青海细毛羊、青海半细毛羊、青海藏羊、绒山羊及由国内外引入的各类绵山羊品种鉴定程序,完善品种育种制度,增加优良种羊数量,提高种羊质量,对青海省羊种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发挥优良种羊作用,促进养羊业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本标准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涛 颜寿东 焦小鹿 王煜DB63/T 545.120051种羊鉴定程序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青海省种羊鉴定的术语和定义、鉴定目的、鉴定方式、鉴定时间和年龄、鉴定组织和准备、鉴定方法、组群和记录。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内饲养的细毛羊、半细毛羊、藏羊、绒山羊及由国内外引进的各类绵山羊品种的鉴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2427细毛羊鉴定项目、符号、术语DB63/050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DB63/038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DB63/039青海藏羊DB63/329柴达木绒山羊3术语和定义3.1个体鉴定individual judging将每只被鉴定羊根据品种标准和育种进度,逐项进行详细评定,然后对该羊做出鉴定等级评定。3.2等级鉴定grade judging通过每只羊的观察评定分出等级,而后对羊群的总体品质作出评价。3.3初生鉴定birth judging根据出生体重、体型、毛质和毛色等项进行鉴定,以早期发现优秀羔羊和考查种公羊后代。3.4断奶鉴定weanling judging根据断奶体重、体型、羊毛长度、密度、细度、弯曲、腹毛等作出优、中、劣的评定。4鉴定目的鉴定是选种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选配和育种工作的基础。根据鉴定结果,把羊群分出类别或等级,对羊选种选配有重要参考价值,也是组群和整群的依据。5鉴定方式鉴定可分为个体鉴定和等级鉴定。5.1个体鉴定DB63/T 545.120052适合高层次育种工作的鉴定方法。进行个体鉴定的羊只包括各级种用公羊、准备出售的成年及幼年公羊、特一级母羊和供后裔测定的母羊及羔羊。5.2等级鉴定适合低水平育种工作的鉴定方法。主要包括二级以下的羊群,根据该级别的共同缺点进行等级选配。等级鉴定也是逐头进行,但比个体鉴定简单,可不做记录,只将整群的个体分别定出等级。6鉴定时间和年龄6.1初生鉴定羔羊出生3天内。6.2断奶鉴定羔羊断奶分群时。青海藏羊、青海半细毛羊、青海细毛羊在4月龄断奶,小尾寒羊在2月龄断奶。6.3个体鉴定6.3.1青海细毛羊、青海半细毛羊、青海藏羊一般在春季剪毛前(5 月中下旬至 6 月上旬)进行。6.3.2绒山羊在 4 月下旬抓绒前进行。6.3.3种公羊每年鉴定一次。母羊在 11.5 岁第一次剪毛前作一次基础鉴定,2 岁第二次剪毛前再进行一次鉴定,并依此定出终生等级。6.3.4引进羊只个体鉴定有国家标准的按国标准执行,无国标准的按引进地的地方标准执行。7鉴定组织和准备7.1制定鉴定计划每年鉴定前制定鉴定工作计划,鉴定计划包括以下内容:7.1.1组织领导;7.1.2培训鉴定人员计划;7.1.3鉴定时间和地点;7.1.4鉴定品种、数量和羊群顺序;7.1.5鉴定进行步骤;7.1.6人员分工;7.1.7鉴定用品;7.1.8鉴定结果登记和整理。7.2组织领导组成鉴定工作领导小组,由县乡主管领导、县乡业务部门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农牧民组成,负责鉴定工作的进行,安排羊群、组织劳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鉴定结束后进行总结,根据鉴定结果进行分群。7.3鉴定用品的准备根据计划做好鉴定用品的准备工作,鉴定用品包括鉴定记录表、耳标、耳标钳、测杖、钢板尺、软尺、羊毛细度标本、临时羊栏、台秤(磅秤、杆秤)、工作服、消毒药品等。7.4鉴定场地应在羊圈舍或运动场内明亮、平坦的地方进行,无圈舍条件时也可在草场内进行。7.5鉴定人员及分工7.5.1鉴定人员应包括鉴定员、记录员、保定员、打号员,另外还需要机动人员 45 名,主要负责抓羊和打耳号。7.5.2鉴定员应具备以下条件A具有中级以上畜牧专业职称;DB63/T 545.120053B有一定的鉴定经验;C经培训合格的技术人员。8鉴定方法8.1主要经济性状8.1.1细毛羊、半细毛羊外貌特征:角型、皱褶类型、头毛着生、脸部羊毛覆盖、四肢毛着生、毛丛结构、体型评分。生产性能:羊毛长度、细度、密度、弯曲、羊毛光泽、油汗颜色和数量、羊毛匀度、腹毛生长情况、污毛量、净毛率、净毛量和体重。8.1.2藏羊毛色、毛辫长度、毛丛长度、羊毛纤维类型(细毛羊、两型毛、粗毛、死毛的重量比例)、产毛量、净毛率、体重8.1.3绒山羊产绒量、净绒率、产毛量、绒的细度、长度、体重等。8.1.4小尾寒羊繁殖力、体重、产肉性能、产毛量等。8.2羊的体尺体重测量8.2.1测量部位测定体尺时要注意使羊站立在平坦的地面,站立姿势要端正。羊各部位的测量,头长、额宽、体高、体长、前胸宽、后胸宽、胸深、胸围、尻高、尻长、腰角宽、管围、肢高、尾长和尾宽等15个部位。生产测定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体重。8.2.2测量方法8.2.2.1体高由鬐甲最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8.2.2.2体长由肩胛骨前端到坐骨结节后端的直线距离。8.2.2.3胸围在肩胛骨后端绕胸一周的长度。8.2.2.4管围羊只管骨上1/3最细部位的周径。8.2.2.5体重将羊只直接放在台秤或磅秤测得其重量。8.3年龄鉴定8.3.1育种群的羊应依据耳标和记录查得。8.3.2一般繁殖群羊及杂种羊可根据门齿脱换状况来确定。8.3.2.1羊的门齿依其发育阶段分乳齿和永久齿两种。羔羊第一对乳齿脱落,更换为永久齿的年龄为11.5岁;第二对乳齿的更换年龄为1.52岁;第三对乳齿的更换年龄为2.252.5岁;第四对乳齿的更换年龄为33.75岁;四对乳齿完全为永久齿时,称满口,4岁以上羊根据门齿磨损程度鉴别年龄。一般5岁以上牙齿即可出现磨损,称“老满口”。DB63/T 545.1200548.3.2.2羊的牙齿更换时间和磨损程度与品种、个体和采食饲草料的种类有关,因而利用牙齿很难准确判断年龄,只能作为估计年龄。8.4外形鉴定8.4.1不同生产方向的羊只有不同的外形要求。外形鉴定应当从整体看局部,再从局部看整体,最后形成一个全面的印象。8.4.2外形鉴定应根据头、颈、耆甲和肩部、胸部、背腰、臀部、腹部、四肢、生殖器和乳房、骨胳和皮肤等项内容进行鉴定。8.5个体鉴定8.5.1鉴定内容8.5.1.1外貌鉴定A.细毛羊外貌鉴定按DB63/050中规定执行。B.半细毛羊外貌鉴定按DB63/038中的规定执行。C藏羊外貌鉴定按DB63/039中的规定执行。D.绒山羊外貌鉴定按DB63/329中的规定执行。E有国家标准的按国标执行,无国家标准的按引进地的地方标准执行。8.5.1.2鉴定项目A.细毛羊、半细毛羊个体鉴定项目和符号按GB2427进行。B.藏羊鉴定项目包括耳号、性别、年龄、体格大小、被毛颜色、毛形、毛辫长度、毛丛长度、死毛、产毛量和体重。C.绒山羊按DB63/329中的规定执行。D引入品种有国家标准的按国标进行,无国标的按引入品种地的标准进行。8.5.2鉴定步骤8.5.2.1鉴定前要调查羊群过去的育种记录、选种选配、饲养管理、疾病情况。8.5.2.2开始鉴定时,鉴定员对全群进行粗略的观察,对羊群品质的特征、体格大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使羊姿势正常保定平整地点,进行外貌观察。8.5.2.3各部位鉴定时,鉴定员两眼平视羊的背侧部,先看口齿、头部发育、面颌有无缺点,然后检查毛绒的性能。8.5.2.4检查毛绒性能时,先检查肩胛后缘一掌处毛绒的性能,然后检查股部、背部和腹部。8.5.2.5称量体尺和体重。8.5.2.6根据以上鉴定情况评定初步等级。A.细毛羊等级评定按DB63/050中规定执行。B.半细毛羊等级评定按DB63/038中的规定执行。C藏羊等级评定按DB63/039中的规定执行。D.绒山羊等级评定按DB63/329中的规定执行。E引入品种的鉴定应按原产地标准规定执行。8.5.2.7剪毛、抓绒后称测产毛绒量,定出等级。8.5.3鉴定时注意事项8.5.3.1鉴定时羊只站立姿势端正,耳标应正确记录。8.5.3.2鉴定种公羊时发现隐睾或单睾不鉴定。8.5.3.3观察外形上有严重缺陷,应及时淘汰。8.5.3.4检查羊只有生殖器官及乳房等部位的疾病。8.5.3.5鉴定结束后要进行复查,应及时调整。8.6鉴定资料的统计和整理对鉴定资料进行系统登记,分别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DB63/T 545.1200559组群根据鉴定结果进行组群。9.1首先实行公、母分群,成幼分群,土、杂分群。9.2然后按类、按级分群。9.3同等级羊只太少不够组群时,可以将一级与三级,二级与四级合群。10记录各项工作都应有相关的记录,记录要准确、清晰,所有记录应妥善保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