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45T
2639-2023
甜茶毛毡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639
2023
毛毡
综合防治
技术规程
ICS65.020CCS B 16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45/T 26392023甜茶毛毡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integrated control of Rubus chingiivar.suavissimus felt disease2023-02-17 发布2023-03-2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5/T 2639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毛毡病发生特点.25调查统计指标.26防治原则.27防治方法.2附录 A(资料性)叶刺瘿螨生物学特征.4附录 B(资料性)防治甜茶毛毡病药剂选择.5参考文献.6DB45/T 2639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广西科学院提出、归口并宣贯。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梁惠凌、唐辉、王满莲、唐兴春、刘淑梅、罗陈鹰、刘宝玉、吴超。DB45/T 263920231甜茶毛毡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甜茶毛毡病综合防治的防治原则、防治技术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甜茶毛毡病综合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甜茶Rubus chingiivar.suavissimus(S.K.Lee)L.T.Lu又名广西甜茶、甜叶悬钩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瑶药材质量标准(第一卷)(2014 年版)收载。3.2发病率incidence rate发病植株或植物器官(叶片、根、茎、果实、种子等)占调查样本总数的比例,用百分率()表示。3.3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表示病害危害的严重程度,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出病害危害的严重程度。当严重度用分级代表值表示时:病情指数=100(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叶数最高级代表值)。3.4危害程度extent of injury农业或林业有害生物所造成的实际或预测危害大小(统计单位有:枝梢被害率、病情指数、感病株率、受害株率等)。3.5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为防止有害生物发生量超过经济受害水平应采取防治措施时的有害生物发生量。DB45/T 2639202323.6综合防治integrated control指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4毛毡病发生特点4.1发病原因由叶刺瘿螨(Phyllocoptes suavissimi)危害引起的病害。叶刺瘿螨生物学特征参见附录 A。4.2主要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枝蔓。危害叶片时,最初叶背面产生许多不规则的白色病斑,逐渐扩大,其叶表隆起呈泡状,背面病斑凹陷处密生一层毛毡状白色绒毛,绒毛逐渐加厚,并由白色变为茶褐色,最后变成暗褐色,病斑大小不等,病斑边缘常被较大的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严重时,病叶皱缩、变硬,表面凹凸不平。枝蔓受害,常肿胀成瘤状,表皮龟裂。4.3发生规律叶刺瘿螨一年发生多代,以成螨群集在芽鳞、枝蔓的皮孔内、于被害叶片上越冬。翌年春季随着芽的萌动,叶刺瘿螨由芽内移动到幼嫩叶背绒毛内潜伏为害,610月为害严重,11月上旬以后潜入芽内越冬。5调查统计指标毛毡病病情指数按以下分级:a)0 级:叶面无危害;b)1 级:叶面有少量白色斑块;c)3 级:苍白色斑块或白色绒毛占叶面 1/3 以下;d)5 级:苍白色斑块或白色绒毛占叶面 1/3 以上。6防治原则实行“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防治方针,根据广西甜茶毛毡病的发生危害规律,采用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治理方法,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和危害的生态、环境,保持田间生态平衡,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手段,选择安全、高效、经济的农药,把病虫害的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7防治方法7.1农业防治7.1.1选用抗耐病种质在不同的生态类型区域种植不同类型的抗病种质,做好种质的合理布局。DB45/T 2639202337.1.2适期种植23月气温稳定在13以上种植。7.1.3合理密植宜按株行距1.5 m1.5 m种植。7.1.4施肥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应以施有机肥为主,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尿素、硫酸铵、碳酸铵等)。磷钾肥以磷酸二氢钾、硫酸钾为主,不宜施氯化钾。适当施用稀土微肥,增强抗病性。7.1.5人工摘除发病初期,可人工摘除病叶并带出甜茶园处理。7.2生物防治7.2.1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甜茶园中分布有捕食螨等自然天敌,在甜茶园周边种植白三叶(Trrifolium repens L.)等草类,可为捕食螨提供食料和栖息环境,提高园内益螨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减轻叶刺瘿螨的危害。7.2.2甜茶园周边生物多样性控制在甜茶园周边或不同茶地间种适量的乔、灌、草,隔离保护茶园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茶园生态系统,为有益生物提供足够的生活空间和越冬场所。7.3化学防治7.3.1药剂选择不应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药剂选择应符合 GB/T 8321、NY/T 1276 的规定。7.3.2药剂施用宜选择 5.6阿维.哒螨灵乳油、22螺螨酯悬浮剂等药剂在毛毡病发生初期施用,连续施药 34次。药剂选择参见附录 B。DB45/T 263920234AA附录A(资料性)叶刺瘿螨生物学特征A.1叶刺瘿螨生物学特征体长114 m,宽60 m,厚56 m,纺锤形,淡黄色。咏长22.5 m,斜下伸,背盾板具前叶突,盾板长40 m,宽4 m,背中线不完整,仅在背盾板前部及后部残留短线状;侧中线完整,亚中线不完整。背盾板两侧具条点状饰纹。背瘤位于盾后缘之前,瘤距15 m,背毛6 m,上内指。前基节间具腹板线,基节光滑,基节刚毛15 m,112 m,l25 m。足长30 m,股节长9 m,股节刚毛20 m;膝节5 m,膝节刚毛24 m,胫节7 m,胫节刚毛6 m;附节6 m,羽状爪单一,4支,爪具端球。足长27 m,股节8 m,股节刚毛10 m;大体背环49环,弓形,具圆形微瘤。腹环6568环,具长形微瘤。侧毛14 m,生于2环,腹毛 24 m,生于27环;腹毛 13 m,生于45环;腹毛 25 m,生于体末6环,具副毛。雌性外生殖器宽19 m,长12 m,生殖毛13 m,生殖器盖片上有纵肋1012条。营半自由生活。DB45/T 263920235BB附录B(资料性)防治甜茶毛毡病药剂选择B.1防治甜茶毛毡病药剂选择宜选用99绿颖矿物油EC、22螺螨酯SC、5.6阿维.哒螨灵EC、5唑螨酯SC、110g/L乙螨唑SC等药剂。DB45/T 263920236参考文献1广西壮族自治区瑶药材质量标准(第一卷)(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