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14T
2551-2022
公路隧道缺陷与病害处治及验收技术规范
2551
2022
公路
隧道
缺陷
病害
处治
验收
技术规范
ICS93.060CCS P 66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 14/T 25512022公路隧道缺陷与病害处治及验收技术规范2022-09-30 发布2022-12-30 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14/T 25512022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基本规定.24.1 一般要求.24.2 施工组织设计.24.3 涉路交通组织.24.4 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35 缺陷处治及验收.35.1 一般规定.35.2 衬砌厚度和混凝土强度不足处治及验收.35.3 衬砌背后空洞处治及验收.75.4 衬砌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处治及验收.86 病害处治及验收.106.1 一般规定.106.2 隧道渗漏水处治及验收.106.3 隧道冻害处治及验收.116.4 隧道衬砌侵蚀处治及验收.13DB 14/T 2551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交通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涛、牟开、黄帅、郭慧敏、付渊、连慧慧、和兆建、王晋璧、雷志军、武胜兵、张明欣。DB 14/T 255120221公路隧道缺陷与病害处治及验收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公路隧道缺陷与病害处治施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缺陷处治及验收、病害处治及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公路隧道缺陷与病害处治施工与验收,市政及铁路隧道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367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JTG 5220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9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H12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30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T 366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T 5440公路隧道加固技术规范JTG/T B07-01公路工程混凝土防腐蚀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隧道缺陷隧道可见的或隐蔽的质量缺陷,主要包括衬砌厚度和混凝土强度不足、衬砌背后空洞、衬砌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等。3.2隧道病害影响隧道使用功能的损伤及劣化状态,主要包括衬砌渗漏水、隧道冻害、衬砌侵蚀等。3.3衬砌渗漏水围岩或岩体的水通过衬砌裂缝或间隙渗透到衬砌表面发生的浸渗、滴漏、涌流、喷射现象。3.4衬砌侵蚀衬砌混凝土结构受到水土中所含盐类化合物的侵蚀破坏作用,而产生的酥松、软化、剥落和强度下降等现象。DB 14/T 2551202223.5隧道冻害渗漏水在寒冷环境下产生的影响隧道行车安全的衬砌冻裂、拱部挂冰、边墙结冰、路面结冰、排水沟冻裂等病害。3.6缺陷处治针对隧道缺陷,采取粘贴纤维复合材料、粘贴钢板(带)、喷射混凝土、嵌入钢拱架、衬砌置换、套拱、水泥砂浆修补、混凝土修补、注浆等措施,为消除隧道质量缺陷而进行的处理和整治工作。3.7病害处治针对隧道病害,采取凿槽埋管引排、明装接水盒、增打泄水孔、加固补强衬砌、加固围岩、喷涂防腐蚀材料、隧道保温、电伴热供热等措施,为恢复隧道使用功能而进行的处理和整治工作。4基本规定4.1一般要求4.1.1隧道缺陷与病害处治及验收除执行本文件外,尚应符合 JTG 5220、JTG F80/1、JTG F90、JTG H12、JTG H30、JTG/T 3660、JTG/T 5440 等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4.1.2隧道缺陷与病害处治原则:在不降低隧道结构的安全性、设计标准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采用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4.1.3隧道缺陷与病害处治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进行。4.1.4隧道缺陷与病害处治应积极推广应用经工程验证成型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4.2施工组织设计4.2.1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编制说明、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总体部署、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各项资源需求计划、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保证措施、安全管理与安全保证措施、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措施和文明施工等。4.2.2施工方案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a)依据工程量、施工难易程度及对交通影响程度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b)应严格控制对原隧道结构的损伤;c)对隧道机电附属设施等有影响时,应制定临时改迁方案或采取保护措施;d)根据缺陷与病害处治施工对隧道结构、围岩可能产生的影响,应提出监控量测方案。4.3涉路交通组织4.3.1施工前应与公路交通管理部门办理手续,按批准的时间、范围进行施工,并向社会发布相关公告信息。4.3.2施工中应设置相应的安全通行保障设施,制定专项应急预案。4.3.3中断交通施工时,应合理利用隧道内联络通道进行交通导行。4.3.4不中断交通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DB 14/T 255120223a)根据隧道缺陷与病害处治施工的内容与要求、时间和周期、交通量等因素设定作业控制区和渠化设施;b)施工未完成前,不得擅自改变作业控制区的范围和安全设施的布设位置;c)交通量大、重载车辆多的路段,宜适当延长作业控制区、设置减速带。4.3.5应指派专人负责交通引导并符合下列规定:a)交通引导人员应面向来车方向,站在可视性良好的非行车区域内;b)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施工作业时,交通引导人员宜站在警告区非行车区域内。4.4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4.4.1施工时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各类特殊岗位人员均应持证上岗。4.4.2采用化学材料施工时,应远离施工现场,远离火源,应采取防火、防爆、防泄漏等措施,并避免污染环境。5缺陷处治及验收5.1一般规定5.1.1施工前,基面处理应先清除表面的剥落、疏松、蜂窝、腐蚀等劣化部分及附着物,表面应保持平整、干燥、清洁。5.1.2施工中应加强监控量测,缺陷处治后的二次衬砌不得侵入隧道建筑限界。5.2衬砌厚度和混凝土强度不足处治及验收5.2.1处治方法可采用粘贴纤维复合材料、粘贴钢板(带)、喷射混凝土、衬砌置换、嵌入钢拱架、套拱等。5.2.2粘贴纤维复合材料5.2.2.1底层处理:对底层应进行清洗、打磨,待表面干燥后,用修补材料将混凝土表面凹凸部位修复平整。5.2.2.2涂刷底胶:a)调制底胶并及时用一次性软毛刷或特制滚筒将底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不得漏刷、流淌或有气泡。待底胶固化后检查涂胶面,如涂胶面上有毛刺,应用砂纸打磨平顺,如胶层被磨损,应重新涂刷;b)底胶固化后进行下一道工序。5.2.2.3粘贴纤维复合材料:a)按照设计图纸放样,确定纤维复合材料粘贴的位置;b)裁剪纤维复合材料并预留不宜小于 100mm 的搭接长度,裁剪后的纤维材料应呈卷状妥善摆放并编号,已裁剪的纤维复合材料应尽快使用;c)粘贴前应对基面再次擦拭,确保粘贴面清洁。涂刷胶黏剂时,应做到胶体不流淌,涂刷均匀;d)粘贴时用滚筒将纤维复合材料从一端向另一端滚压,除去胶体与纤维复合材料之间的气泡,使胶体渗入纤维复合材料,浸润饱满;e)当采用多条或多层纤维复合材料时,在前一层纤维材料表面干燥后,涂胶黏剂并粘贴后一层纤维复合材料;f)最后一层纤维复合材料施工结束后,在其表面均匀涂抹一层浸渍树脂,自然风干;DB 14/T 255120224g)纤维复合材料粘贴宜在535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空气潮湿条件下不宜施工。5.2.2.4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处治及验收实测项目应符合表 1 的要求。表 1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处治及验收实测项目控 制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基面处理后平整度(mm)52m靠尺测量粘贴位置偏差(mm)10尺量或全站仪定位粘贴数量(条数、层数)符合设计要求现场量测总有效粘贴面积总面积的95%敲击法检查与C20混凝土的正拉黏结强度(MPa)1.5(混凝土内聚破坏)黏结强度试验检查注:衬砌混凝土实测强度C45时,正拉黏结强度2.5MPa;实测强度介于C20 C45时,以线性插值法确定其合格标准。5.2.3粘贴钢板(带)5.2.3.1钢板(带):a)钢板(带)下料宜采用工厂自动、半自动切割方法,切割边缘表面光滑,无毛刺、咬口及翘曲等缺陷;b)钢板(带)黏合面可用喷砂或平砂轮打磨直至露出金属光泽,黏合面应有一定的粗糙度;外露面必须除锈至呈现金属光泽并保持干燥,并按设计要求做好防腐处理;c)按锚栓设计位置进行钻孔,孔的边缘应清除毛刺。5.2.3.2胶黏剂应满足设计要求的各项力学指标和耐久性要求,其质量应符合 JTG/T 5440、GB 50367的相关要求。5.2.3.3锚栓施工:a)施工流程为:孔位标定、钻孔、清孔、植入锚栓;b)在钻孔前应探明钢筋位置,并作标记,当钻孔与钢筋位置冲突时,适当调整孔位,并按调整的孔位安装钢板(带);c)钻孔应清理干净,保持干燥,不得有油污。5.2.3.4钢板(带)的安装与锚固:a)钢板(带)粘贴应选择干燥环境下进行;b)将配好的胶黏剂均匀地涂抹在清洁的混凝土和钢板(带)粘结面上,钢板(带)上抹胶可中间厚两边薄,中间抹胶的厚度宜为 3mm5mm,立面涂胶应自上而下进行;c)将钢板(带)平稳对准螺栓孔并迅速拧紧螺帽,使钢板(带)与混凝土紧密黏合,清除挤出的多余胶黏剂。加压顺序应由中间向两边对称进行;d)采用压力注胶时,先用封边胶将钢板周围封闭,留出排气孔,在钢板低端黏贴注胶嘴并通气试漏后,以不小于 0.1MPa 的压力压入胶黏剂,当排气孔出现胶液后停止加压,并用封边胶封堵,再维持 10min 以上;e)钢板(带)粘贴应在衬砌表面干燥条件下进行,施工完成后按设计要求进行涂装、防护处理。5.2.3.5粘贴钢板(带)处治及验收实测项目应符合表 2 的要求。表 2粘贴钢板(带)处治及验收实测项目控 制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钢板(带)平面尺寸(mm)3尺量DB 14/T 255120225控 制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厚度(mm)0.5,0尺量粘贴位置(mm)5尺量锚栓钻孔直径(mm)2,0尺量锚固深度(mm)20,0尺量钢板有效粘贴面积95%敲击法检验与C20混凝土的正拉黏结强度(MPa)1.5(混凝土内聚破坏)黏结强度试验检查钢板防腐涂装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漆膜测厚仪检查:每块钢板检查两处注:衬砌混凝土实测强度C45时,正拉黏结强度2.5MPa;实测强度介于C20 C45时,以线性插值法确定其合格标准。5.2.4喷射混凝土5.2.4.1施工前基面应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并预先设置厚度标志,喷层厚度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5.2.4.2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湿喷工艺,当加固层厚度大于 70mm 时,宜分层喷射;同时应采取相应的集料收集措施,废料不得重新使用。5.2.4.3喷射作业面积较大时,应分段、分片由下而上顺序进行,每次作业区段纵向长度不宜超过 6m,变形缝位置应与原衬砌一致。5.2.4.4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对超喷或欠喷部位应进行刮除或补喷,与周边衬砌混凝土连接圆顺。5.2.4.5挂网喷射混凝土时,按设计要求在衬砌表面埋设锚固筋,钢筋网应与锚固筋连接牢固。a)钢筋网与锚固筋绑扎连接时,锚固筋应预留弯钩与钢筋网进行连接;b)钢筋网与锚固筋焊接连接时,应采取降温措施防止锚固筋温度过高使锚固端的胶黏剂失效。5.2.4.6喷射混凝土处治及验收实测项目应符合表 3 的要求。表 3喷射混凝土处治及验收实测项目控 制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喷射混凝土强度(MPa)符合设计要求抗压强度试验喷层厚度(mm)有衬砌平均厚度设计值;检查点的80%设计值;最小厚度0.8 设计值,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