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36T
1595-2022
茶油加工技术规程
1595
2022
茶油
加工
技术规程
ICS 67.200.10 CCS X 14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5952022 茶油加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cessing of camellia oil 2022-05-30 发布 2022-12-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I 目 次 前 言.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原辅料要求.2 5 一般要求.2 6 工艺要求.2 7 包装.6 8 贮存和运输.6 DB36/T 1595-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茶油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X/TC032)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油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江西)、赣州市综合检验检测院、江西省粮油科技创新和物资储备中心、江西齐云山油茶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友尼宝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赣州市金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江西省天玉油脂有限公司、江西青龙高科油脂有限公司、江西省德义行油茶开发有限公司、江西省恩泉油脂有限公司、江西绿源油脂实业有限公司、江西省高正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西源森油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阁皂山天然食品有限公司、兴国红天下山茶油有限公司、江西绿野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玫、温志刚、曾秀英、刘婷、宋军、刘贤标、黄赤忠、张远聪、沈乐丞、朱 启盛、张品立、鄢国权、王文密、杜人欢、刘文剑、胡俊兴、赵祖杰、钟伟全、刘涛、江慧成、张志勇、魏福荣、陈玮玲、李枝明、肖冬平、陈慧、黄颖、黄小芳、付志明、吕婷婷、李飞。DB36/T 1595-2022 1 茶油加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茶油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原辅料要求、一般要求、工艺要求、包装、贮存和运输。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辖区内茶油的生产加工。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886.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氢氧化钠 GB 1886.2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 GB 1886.25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活性炭 GB 480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GB 4806.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玻璃制品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T 5461 食用盐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873 粮油名词术语 油脂工业 GB 895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品生产卫生规范 GB 968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 GB/T 11765 油茶籽油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16629 植物油抽提溶剂 GB/T 17374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 GB 196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植物油料 GB 2557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活性白土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T 35131 油茶籽饼、粕 GB/T 37917 油茶籽 LY/T 2034 油茶果采后处理技术规程 SBJ 04-91 浸出制油工厂防火安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11765、GB/T 37917、GB/T 35131、GB/T 8873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调质 conditioning 通过湿润、加热等处理使油茶籽仁的温度和水分满足压榨工艺和压榨设备的工序。3.2 油渣分离 oil residue separation 采用沉降和(或)过滤方法清除茶油原油中油茶饼渣的工序。DB36/T 1595-2022 2 4 原辅料要求 4.1 油茶籽、油茶籽饼 4.1.1 油茶果采后处理应符合 LY/T 2034 的规定。4.1.2 油茶籽、油茶籽饼应符合 GB 19641、GB/T 37917、GB/T 35131 的规定。4.2 水 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4.3 抽提溶剂 应符合 GB 16629 的规定。4.4 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柠檬酸、活性炭、活性白土)应符合 GB 1886.20、GB 1886.235、GB 1886.255、GB 25571 的规定。4.5 食用盐 应符合 GB/T 5461 的规定。4.6 包装材料 包装材料应符合 GB 9685、GB 4806.1 和 GB 4806.7 的规定。4.7 其他辅助材料 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5 一般要求 5.1 厂区要求 厂区选址及环境应符合 GB 14881 的规定。5.2 车间要求 5.2.1 按照茶油加工工艺流程科学布置生产车间,浸出车间应符合 SBJ 04-91 的规定。5.2.2 其他要求按照 GB 8955 和 GB 14881 执行。5.3 设施与设备要求 5.3.1 具备满足茶油加工生产并符合工艺流程的设备。5.3.2 物料直接接触的设备、管道等选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材质,如食品级不锈钢、碳钢等,避免塑化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5.3.3 其他要求按照 GB 8955 和 GB 14881 执行。5.4 加工厂管理 建立完备的文件管理、资源管理、内部检查、追溯体系、产品召回制度和持续改进体系,并加以实施和保持。6 工艺要求 6.1 制油工艺 DB36/T 1595-2022 3 6.1.1 液压压榨法 6.1.1.1 工艺流程 液压压榨法加工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图1 液压压榨法加工工艺流程 注:虚线表示该环节可选择性采用。6.1.1.2 清理 清理要求如下:a)清理油茶籽中的茶壳、果皮、纤维绳、泥沙、石子、金属、病虫害粒、霉变粒等杂质;b)油茶籽经过清理后,气味、色泽应正常,净料中杂质含量低于0.2%,下脚料中油茶籽含量小于0.5%。6.1.1.3 干燥 采用机械烘干或晒干,烘干温度不超过60,干燥后油茶籽的水分应满足剥壳要求。如需储存,应控制油茶籽水分在8%以内。6.1.1.4 脱壳 脱壳要求如下:a)采用油茶籽剥壳机和壳仁分离设备对油茶籽进行剥壳和壳仁分离,剥壳时将油茶籽轧破而不轧碎;b)剥壳时油茶籽剥壳率95%,壳中含仁率1%,仁中含壳率控制在10%15%。6.1.1.5 调质 调质要求如下:a)调质时间不超过30 min,调质温度不超过90,调质水分控制在5%8%,调质操作满足蒸炒均匀;b)调质加热热源压力控制在0.06 MPa0.3 MPa,水蒸气为饱和水蒸气,可采用天然气、电加热等方式。6.1.1.6 破碎 破碎要求粒度均匀,长度控制在3 mm5 mm。6.1.1.7 蒸煮 蒸煮温度不超过100,水分控制在6%9%。6.1.1.8 液压压榨 液压压榨要求如下:a)茶饼和茶饼之间使用不会带来原料污染的材料(如纤维质材料等)间隔;b)入榨温度控制在 50 70,压榨后饼中残油小于 8%。油茶籽 清理 脱壳 调质 破碎液压压榨 干燥 原油 蒸煮 油渣分离DB36/T 1595-2022 4 6.1.1.9 油渣分离 油渣分离要求如下:a)采用沉降和(或)过滤的方法去除压榨原油中的饼渣,经过滤机除渣后原油含渣量降至0.2%以下;b)过滤温度不超过60,滤渣残油量低于50%。6.1.2 螺旋压榨法 6.1.2.1 工艺流程 螺旋压榨法加工工艺流程如图2。图2 螺旋压榨法加工工艺流程 注:虚线表示该环节可选择性采用。6.1.2.2 清理 同 6.1.1.2。6.1.2.3 干燥 同 6.1.1.3。6.1.2.4 脱壳 采用油茶籽脱壳机进行脱壳,仁中含壳率控制在10%左右。6.1.2.5 调质 调质要求如下:a)调质温度不超过60,调质水分控制在5%8%;b)调质加热热源压力控制在0.06 MPa0.3 MPa,水蒸气为饱和水蒸气,可采用天然气、电加热等方式。6.1.2.6 螺旋压榨 物料入榨水分控制在5%8%,入榨温度不大于60,压榨后饼中残油小于8%。6.1.2.7 油渣分离 同 6.1.1.9。6.1.3 溶剂浸出法 6.1.3.1 工艺流程 溶剂浸出法加工工艺流程如图3。油茶籽 清理 脱壳 螺旋压榨 干燥 原油 调质 油渣分离 DB36/T 1595-2022 5 图3 溶剂浸出法加工工艺流程 6.1.3.2 原料 溶剂浸出法所用原料为油茶籽压榨后的油茶饼,饼中残油率5%。6.1.3.3 料坯预处理 油茶饼破碎成颗粒状,控制粒度在2 mm6 mm。烘干料胚,水分控制在6%以内。6.1.3.4 浸出 浸出要求如下:a)采用植物油抽提溶剂对油茶籽饼中的茶油进行萃取。b)入浸料(饼)水分6%,温度50 55;浸出温度50 55 (低于溶剂沸点下限5 10),浸出时间150 min180 min,溶剂物料比0.8:11:1,粕中残油控制在1%左右。6.1.3.5 粕脱溶 湿粕脱溶的温度控制在80 90,成品粕溶剂残留应达到燃爆试验合格(小于500 mg/kg)要求,粕温度不高于环境温度10 15,粕应符合 GB/T 35131 的规定。6.1.3.6 混合油处理 混合油经过蒸、蒸、汽提后成为浸出原油。蒸温度控制在 60 65,混合油浓度由 20%25%提高至 60%70%;蒸温度控制在 100 左右,混合油浓度提高至 90%95%;汽提温度控制在110 左右,原油残留溶剂量不超过 100 mg/kg。蒸发、汽提真空度控制在 40 kPa100 kPa。6.1.3.7 溶剂回收 浸出制油后的溶剂蒸汽、混合气体、自由气体经冷凝器冷却、石蜡吸收后回到分水箱或溶剂罐循环使用。6.1.4 制油工艺要点 6.1.4.1 严格控制物料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防止苯并(a)芘含量超标。6.1.4.2 定期或每次生产结束时清理制油设备和管道,避免残留物料发霉变质而造成污染。6.2 精炼工艺 6.2.1 工艺流程 精炼工艺流程如图4。预处理 料坯 浸出 混合油 汽提 蒸发(、)湿粕 粕脱溶 烘干 浸出原油 成品粕 原料 冷却 DB36/T 1595-2022 6 图4 精炼工艺流程 6.2.2 脱胶 6.2.2.1 在原油中加入一定量的热水、柠檬酸、食盐等电解质水溶液,使油脂中的磷脂等胶溶性杂质吸水絮凝,再经沉降、离心、脱水等过程分离出来。6.2.2.2 水化温度80 85,加水量控制在原油胶溶性杂质含量的3.03.5倍。水温同油温或稍高,水化反应时间约1 h。6.2.3 脱酸 6.2.3.1 碱炼脱酸 碱炼脱酸要求如下:a)在油中加入一定量的碱(通常为氢氧化钠),使原油中的游离脂肪酸、磷脂、色素等物质形成水溶性盐,再经水洗去除;b)碱液浓度 4B10B(质量分数 2.50%6.78%),理论加碱量根据原油酸价计算确定,中和温度 50 60,反应时间 10 min20 min,油皂分离温度 80 85;水洗时的水温同油温,用水量为油重的 5%10%;水洗次数 12 次,至水洗液呈中性。6.2.3.2 水蒸气蒸馏脱酸 脱酸温度为 240 260,压力小于 0.40 kPa。6.2.4 脱色 采用白土或活性炭作为吸附剂,白土添加量为油重的1%5%、活性炭添加量不超过油重的2%;真空度为1.3 kPa3.3 kPa;温度控制在100 120;时间25 min左右。6.2.5 脱臭 6.2.5.1 脱臭温度为 240 260,脱臭时间 40 min80 min,脱臭压力小于 0.40 kPa。6.2.5.2 脱臭后油及时冷却降温至 40 左右。6.2.6 脱蜡(冬化)采用冬化过滤机在结晶罐中处理。工艺条件为:结晶养晶温度 0 5,结晶养晶时间不低于24 h,搅拌速度 7 rpm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