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41T
2381-2022
沿黄稻区优质粳稻栽培技术规程
2381
2022
沿黄稻区
优质
粳稻
栽培技术
规程
ICS 65.020.20 CCS B 05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3812022 沿黄稻区优质粳稻栽培技术规程 2022-12-30 发布 2023-03-29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T 2381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全志、孙红正、杜彦修、张静、王道丽、李俊周、彭廷。DB41/T 23812022 1 沿黄稻区优质粳稻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沿黄稻区优质粳稻栽培的播前准备、育苗移栽、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沿黄稻区优质粳稻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 部分: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593 食用稻品种品质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DB41/T 1630 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41/T 2130 沿黄稻区旱直播水稻田杂草防除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播前准备 品种选择 4.1 选择通过国家或河南省审定或引种备案并适宜河南省沿黄稻区种植的优质抗病粳稻品种,稻米品质达到NY/T 593三等以上等级(含三等),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种子处理 4.2 播种前晒种1 d2 d,使用25%咪鲜胺乳油或25%氰烯菌酯悬浮剂30004000倍液浸种36 h48 h,然后清水浸泡至谷种破胸露白即可播种。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和NY/T 1276的规定。秧田准备 4.3 选择排灌方便、田面平整的地块作秧田,播种前每亩施用复合肥(N-P2O5-K2O=15-15-15或相近配方)40 kg50 kg,然后翻耕平整、开沟做畦,畦宽1.40 m1.50 m,沟宽0.20 m0.30 m,沟深0.15 m0.20 m。5 育苗移栽 育苗 5.1 DB41/T 23812022 2 5.1.1 手插秧育秧 先将秧田灌水,待表层土壤浸泡软化后推平,水层渗落后将破胸露白的稻种均匀撒播,播种密度每平方米折合干谷500 g650 g,播后将种子轻压入泥中,然后用无纺布覆盖,待出苗后撤去无纺布。5.1.2 机插秧育秧 将水稻专用育秧基质或过筛培肥营养土铺入秧盘2/3高度,喷水将基质或过筛土打湿,然后将破胸露白的稻种均匀撒播于秧盘上,每盘(秧盘规格58 cm28 cm3 cm)折合干谷100 g120 g,之后用基质或未培肥过筛土覆盖稻种,覆盖厚度0.3 cm0.5 cm。播种后的秧盘平铺于秧田畦面,秧盘之间排列应紧凑不留缝隙,秧盘摆放完毕后用无纺布覆盖,然后灌水湿润育秧土或基质,待出苗后撤去无纺布。苗期管理 5.2 5.2.1 水分管理 播种后到3叶期保持秧田或秧盘土壤湿润,3叶期后到移栽前以控水旱管为主,移栽前浇足水。如遇阴雨天及时排出积水。5.2.2 施肥管理 1叶1心到2叶期每亩追施尿素3 kg5 kg,移栽前3 d5 d每亩追施尿素3 kg5 kg。5.2.3 病虫草害防治 根据苗期病害、虫害发生种类和发生时间选择合适农药进行防治,具体方法按DB41/T 1630的规定进行,草害防治方法按DB41/T 2130的规定进行。移栽前准备 5.3 整地前按当地测土配方推荐用量施用化肥或每亩施用复合肥(N-P2O5-K2O=15-15-15或相近配方)30 kg40 kg作为基肥,土壤中缺硅、锌等元素的地块每亩施硅肥10 kg15 kg、硫酸锌1.0 kg1.5 kg,撒施均匀后使用旋耕机翻耕田地,根据地块的高低打埂,保证同一田块内高低一致,而后灌水泡田,使用旋耕机水整地,待土壤沉实后即可插秧。插秧 5.4 机插秧秧龄15 d20 d、手插秧秧龄25 d30 d时插秧,插秧密度以每亩1.61.8万穴为宜,每穴34株,行距30 cm,株距12 cm14 cm。6 田间管理 水分管理 6.1 移栽后灌水促返青,水深以不淹没秧苗心叶为准。分蘖期保持1 cm2 cm浅水层,分蘖数达目标穗数80%时适时晒田。孕穗至抽穗期保持2 cm3 cm水层,灌浆期干湿交替灌溉,乳熟期干干湿湿以湿为主,即灌水1次至2 cm3 cm水层自然渗干后1 d2 d再灌水,蜡熟期干干湿湿以干为主,灌水1次至1 cm2 cm水层渗干后停3 d4 d再灌水。收获前7 d10 d适时断水。施肥管理 6.2 DB41/T 23812022 3 移栽返青后及早施用分蘖肥,每亩施用尿素5 kg8 kg。水稻抽穗前15 d20 d根据水稻长势与叶色补施穗肥,每亩施用尿素3 kg5 kg。齐穗后每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50 g200 g,不宜施氮肥。病虫草害防治 6.3 移栽后5 d7 d及时防治杂草,每亩用35%丁苄可湿性粉剂80 g100 g或60%丁草胺乳油100 mL150 mL结合分蘖肥撒施,用药后保持浅水层5 d7 d。根据病害及虫害发生种类与时间,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生态调控、科学用药等措施,具体方法按DB41/T 1630的规定进行防治。7 收获与贮藏 待籽粒黄熟率达到95%时及时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或烘干至含水量14.5%时入仓贮藏。采用晾晒干燥时不应在柏油路晾晒、高温暴晒、车辆反复碾压。采用烘干干燥时,烘干温度不高于40,烘干速度应控制稻谷含水量每小时降低幅度在0.7%以内。稻谷贮藏时,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15 以下低温贮藏或80%二氧化碳气调贮藏等减缓稻米品质变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