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22T
1747-2012
东部地区大豆丰产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1747
2012
东部地区
大豆
丰产
优质
高效
生产技术
规程
ICS 67.060 B 23 备案号:36038-2013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17472012 东部地区大豆丰产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high quality and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soybean in the east 2012-12-21 发布 2013-01-01 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22/T 17472012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伟、闫晓艳、邱强、赵婧、张鸣浩、樊慧梅、李小丹。DB22/T 17472012 1 东部地区大豆丰产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轮作及耕整地、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施肥、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和收获。本标准适用于吉林省东部地区大豆早熟及中早熟区大豆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豆类 DB22/T 1062 高脂肪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GB/T 8321.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GB/T 8321.3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GB/T 8321.5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GB/T 8321.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V8 时期 V8 stage 主茎上有7个三出复叶充分生长。3.2 V10 时期 V10 stage 主茎上有9个三出复叶充分生长。3.3 始花期 beginning flowering R1 主茎上任何节位第一朵花开放。3.4 始荚期 beginning pod R3 DB22/T 17472012 2 主茎最上部4个具有充分生长叶片着生节位中,任何一个节位有5 mm长幼荚。4 轮作及耕整地 4.1 轮作 实行3 y以上轮作,在茬口倒不过来的地块,宁迎勿重,尽可能减少重茬。前茬为非豆科作物。4.2 耕整地 4.2.1 秋整地 4.2.1.1 时期 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4.2.1.2 耙茬 耙深14 cm16 cm,土壤细碎不漏耕,不拖堆,相邻耕幅重耙量15 cm。4.2.1.3 起垄 深松深度25 cm,垄向直,垄距60 cm65 cm,垄体规范,深度均匀,镇压后垄高16 cm。4.2.2 春整地 4.2.2.1 时期 当耕层解冻10 cm时进行。4.2.2.2 灭茬 根茬粉碎长度5 cm6 cm,土壤细碎,地表平整,无漏耕,不拖堆。4.2.2.3 起垄 同4.2.1.3。4.2.3 窄行密植整地 4.2.3.1 时期 同4.2.2.1。4.2.3.2 耙茬 同4.2.1.2。5 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5.1 品种选择 根据区域的不同,选择生育期适中的丰产优质品种。DB22/T 17472012 3 5.2 种子质量标准 种子质量要求应按GB 4404.2 规定执行。5.3 种子包衣 用国家农药机关登记的大豆专用种衣剂进行包衣,自然晾干后装袋存放,尽快播种。6 播种 6.1 播种时期 当土壤5 cm处地温稳定通过10 为适宜播种期。6.2 播种方式 6.2.1 垄上双行 垄上双行等距精量播种,行间距10 cm12 cm。6.2.2 窄行密植 随播随起垄,垄距45 cm,垄上双行,行间距10 cm12 cm。6.3 密度 6.3.1 原则 根据品种特性、水肥条件及栽培方式而定。土壤肥力高的地块,繁茂性强,生育期长的品种宜稀植,反之宜密植。6.3.2 垄上双行 早熟品种的种植密度为220000 株/hm2240000 株/hm2,中早熟品种为2000000 株/hm2220000 株/hm2。6.3.3 窄行密植 耐密品种种植密度为300000 株/hm2350000 株/hm2。6.4 播种质量 播深一致,播种、覆土均匀,播后及时镇压,镇压后土层厚度3 cm5 cm。7 施肥 7.1 底肥和种肥 7.1.1 施肥量 7.1.1.1 有机肥 每hm2施用有机肥(有机质含量8%以上)20 t30 t。DB22/T 17472012 4 7.1.1.2 化肥 7.1.1.2.1 垄上双行 施氮(N)量60 kg/hm280 kg/hm2,施磷(P2O5)量60 kg/hm280 kg/hm2,施钾(K2O)量60 kg/hm280 kg/hm2,N:P2O5:K2O比例为1:1:1。中微肥,硫酸锌(ZnSO4)20 kg/hm222.5 kg/hm2。7.1.1.2.2 窄行密植 施氮(N)量69 kg/hm292 kg/hm2,施磷(P2O5)量69 kg/hm292 kg/hm2,施钾(K2O)量69 kg/hm292 kg/hm2,N:P2O5:K2O比例为1:1:1。中微肥,硫酸锌(ZnSO4)23 kg/hm225.9 kg/hm2。7.1.2 方法 7.1.2.1 底肥 全部有机肥和75%的化肥,结合翻整地一次施入。7.1.2.2 种肥 播种时施入剩余25%的化肥,切忌种肥同床。7.2 根外追肥 7.2.1 第一次追肥 在始花期,每hm2用尿素7 kg,加硼钼微复肥0.2 kg,再加磷酸二氢钾1.5 kg,加水500 kg 叶面喷施。7.2.2 第二次追肥 在始荚期,每hm2用尿素7 kg,加水500 kg 叶面喷施。8 田间管理 8.1 查田补种 大豆80%拱土时,进行田间苗情调查,发现25 cm100 cm以上长度内无拱土苗应扒土检查,发现缺苗及时补种。8.2 中耕 8.2.1 未实行化学除草田块 在幼苗拱土时,实行铲前趟一犁,或垄沟深松。在幼苗第一片复叶展开时,进行头遍铲趟。苗高10 cm左右,进行第二遍铲趟,趟成张口垄。10 d之后,进行第三遍铲趟,深铲多培土,趟成四方头垄。伤苗率小于3%,封垄前结束铲趟。8.2.2 实行化学除草田块 封垄前拿起大垄。8.2.3 拔除大草 DB22/T 17472012 5 生育后期视情况拔除田间大草。8.3 化学除草 8.3.1 原则 选择安全、经济、高效、低残留除草剂。按农药品种说明正确计算用药量和喷液量,实际喷液量与计划喷液量误差4%,喷洒均匀,不漏喷,不重喷。8.3.2 苗前封闭灭草 8.3.2.1 时期 播种后3 d5 d,选择晴朗无风天气进行早晚喷药,中午高温不宜喷药。8.3.2.2 方法用量 喷药前应对垄体进行镇压,可选乙草胺或异恶草松,施用按GB/T 8321.5、GB/T 8321.6执行。8.3.3 苗后茎叶除草 8.3.3.1 时期 大豆苗后,杂草2叶期4叶期。8.3.3.2 方法用量 防除禾本科杂草可选用烯禾定或精吡氟禾草灵;防除阔叶杂草可选用灭草松或三氟羧草醚或氟磺胺草醚。施用按GB/T 8321.2、GB/T 8321.3执行。8.4 化控处理 大豆营养生长过旺时,在V8V10时期,每公顷用5%烯效唑粉剂900 g,加水450 kg叶面喷施,防止倒伏。8.5 灌溉 提倡大豆分枝期和开花结荚期科学灌水。采用隔沟灌溉,灌水量22.5mm为宜。9 主要病虫害防治 9.1 原则 以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9.2 农业防治 9.2.1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虫、抗逆性强的品种。9.2.2 合理轮作 实行大豆与非豆科科作物三年轮作,避免重、迎茬。DB22/T 17472012 6 9.2.3 秋季翻耕 可采用秋季翻耕,减少越冬虫源基数。9.3 物理防治 大豆食心虫成虫发生期,每2 hm24 hm2设置一台杀虫灯,置于大豆植株上方1 m处。9.4 生物防治 9.4.1 保护天敌 保护利用农田环境中的天敌,保证害虫的天然寄生率,如:有益瓢虫、蜘蛛、寄生蜂等。9.4.2 人工释放天敌 大豆食心虫成虫盛发期,每hm2释放300000 头赤眼蜂,分45 个点、两次释放。9.5 化学防治 9.5.1 原则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添加无污染型增效剂,增加药液渗透性、提高表面展着力和药效、防止雨水冲刷。9.5.2 灰斑病 发病初期,每hm2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 g,加水1200 kg叶面喷雾。视病情发展,间隔7 d10 d,共喷2 次3 次。9.5.3 菌核病 发病率达到15%以上时,每hm2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450g900g,加水600kg750kg叶面喷雾,隔7d再补喷一次。9.5.4 蚜虫 有蚜株率超过50,百株蚜量1500 头以上时,每hm2用3啶虫脒乳油225 ml300 ml,加水600 kg750 kg叶面喷雾。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 ml450 ml,加水375 kg525 kg叶面喷雾。9.5.5 食心虫 9.5.5.1 熏蒸法 8月中旬,成虫盛发期,每hm2用80%敌敌畏乳油1500 ml2250 ml,浸玉米果穗瓤碎块600 块750块,将浸过药的玉米果穗瓤夹在大豆植株的2/3高处,每隔5 垄6 垄夹1 块。在同一垄大豆植株上,每隔5 m6 m夹1 块(20 m以内不能有对敌敌畏敏感的高粱)。9.5.5.2 喷雾法 成虫盛发期后5 d6 d,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喷施按GB/T 8321.6执行。10 收获 DB22/T 17472012 7 10.1 人工收获 在落叶达90时进行。要求割茬低,不留荚,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一般为5 cm6 cm。10.2 机械收获 在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要求收割损失率小于1。10.3 脱粒 脱粒损失率小于2,破碎率小于5,清洁率大于95。11 运输与贮藏 籽粒运输与贮藏时的籽粒含水量、贮藏条件及贮藏要求,按DB22/T 1062 的规定执行。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