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42T
1462-2018
再生稻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1462
2018
再生
优质
高效
生产技术
规程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 DB42/T 1462-2018 再生稻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the high quality and efficiency plantinginratooning rice 报批稿 2018-09-11 发布 2018-12-10 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CS 65.020.20 B 05 备案号:DB42/T 14622018 I 目 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种植区域的选择.2 5 品种及种子的选择.2 5.1 品种的再生能力.2 5.2 品种的生育期.2 5.3 品种的其他性状.2 5.4 种子质量.2 6 工厂化育秧.3 7 毯苗壮秧的培育.3 7.1 营养土准备.3 7.2 苗床准备.3 7.3 秧盘准备.3 7.4 种子处理与催芽.3 7.5 播种.3 7.6 暗化处理.4 7.7 大、中棚育秧期田间管理.4 7.8 秧苗素质标准.5 8 移栽质量.5 8.1 整地与施基肥.5 8.2 移栽期调控.5 8.3 机械插秧前的大田标准.5 8.4 栽插穴数和基本苗数.5 8.5 浅插和匀栽.5 9 头季稻田间管理.5 9.1 分段开沟.6 9.2 追肥.6 9.3 除草剂的使用.6 9.4 水分调控.6 9.5 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6 10 头季稻收割.6 10.1 收获期标准.6 10.2 收割机田间操作走向要求.6 DB42/T 14622018 II 10.3 留茬高度.6 10.4 机收后碎草的清理.6 11 再生稻田间管理.7 11.1 及时灌水保芽.7 11.2 早施发苗肥和巧施平衡肥.7 11.3 调控再生稻发育.7 11.4 水分管理.7 12 再生稻收割与稻谷干燥.7 12.1 收获期.7 12.2 稻谷干燥处理.7 DB42/T 14622018 I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华中农业大学提供并归口管理。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武汉武大天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武汉武大天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大学、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明历、王井章、李成芳、李阳生、黄兴国、张建设。DB42/T 14622018 1 再生稻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再生稻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所要求的种植区域选择、品种及种子的选择、工厂化育秧、毯苗壮秧的培育、移栽质量、头季稻大田管理、头季稻收害、再生稻大田管理、再生稻收获与加工。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内再生稻区。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GB/T 8321.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GB/T 8321.3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GB/T 8321.4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GB/T 8321.5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GB/T 8321.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GB/T 8321.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GB/T 8321.8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八)GB/T 8321.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1534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DB42/T 710 无公害食品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再生稻 ratooning rice 再生稻是在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各茎节上的腋芽生长成穗,再收一季稻谷的种植模式。DB42/T 14622018 2 3.2 水稻再生能力 rice ratooning ability 头季稻成熟收割后,母茎各茎节腋芽所具有的继续萌发、长出再生苗的能力。3.3 水稻毯状秧苗 rice blanket seedling 利用平底水稻育秧盘(硬质、适合机械播种和高素质秧苗培育)为载体,采用备用营养土或专用水稻育秧基质及壮秧剂等辅助材料,经标准化方法培育的、适合专用机械高质量栽插的水稻秧苗。3.4 促芽肥 bud promoting fertilizer 再生稻种植过程中,于头季稻齐穗后15d施用的速效氮肥;具有促进头季稻母茎上各茎节腋芽的生长发育、增加再生稻穗数和每穗粒数、提高再生稻产量的作用。3.5 发苗肥 ratooning bud promoting fertilizer 再生稻种植过程中,于头季稻收割后3d内施用的速效氮肥;具有促进头季稻母茎各茎节上腋芽的快速生长、提高不同节位再生苗的一致性、增加再生稻穗每穗粒数的作用。4 种植区域的选择 常年4月中旬至10月下旬的总活动积温在4600以上、水源充足的水稻种植区域;种植区土壤符合GB 15618-2018的要求。5 品种及种子的选择 5.1 品种的再生能力 正常条件下,头季稻收割后的单个母茎平均具有1.5个腋芽萌发、并发育形成有效穗的能力。5.2 品种的生育期 3月1530日播种,头季稻全生育期在135d145d,确保头季稻能够在8月5日15日正常成熟收割,再生稻能确保在9月20日前齐穗。5.3 品种的其他性状 高产、优质、抗病性较强、头季稻抽穗开花期较耐高温、后季稻较耐低温,稻米品质可达到优质稻谷国标3级以上。5.4 种子质量 DB42/T 14622018 3 种子发芽率、纯度及含水量符合GB 4404.1。6 工厂化育秧 基本技术按NY/T 1534方法执行。7 毯苗壮秧培育 7.1 营养土准备 冬季提前取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无作物秸秆残渣、无有害残留物的土壤,经晾晒至水分含量10%左右,粉碎土壤、过直径2mm3 mm筛孔作床土,过直径1mm2mm的筛孔作盖籽土;将过筛的床土按300kg肥细土加入专用壮秧剂1kg后混匀,装袋或散装堆放于干燥处,翌年春育秧前装盘播种;每个秧准备过筛营养土约4kg。营养土亦可采用专用水稻育秧基质,按每盘基质加20g专用壮秧剂混匀后备用。7.2 苗床准备 选择土壤肥沃、背风向阳的水稻田作苗床。在育秧前1个月灌水泡田3d5d、667m2撒施氮磷钾总含量45%的复合肥30kg、机械耕整至田平泥烂,使用木梯或直径20cm左右、长3m4m的圆木拖平、排干水分,搁置至泥土可塑成形期,按厢面宽1.4m、厢沟宽0.5m、厢沟深0.25m左右精准开沟平畦,按沟宽0.4m、沟深0.3m左右开好围沟,喷洒封闭型除草剂。7.3 秧盘准备 秧盘采用环保 PP 硬质秧盘,规格 58cm28cm2.3cm3.0cm。667m2大田准备秧盘2025 个。7.4 种子处理与催芽 7.4.1 晒种 播种前选择晴好天气晒种 1d2d。7.4.2 浸种 用杀菌剂、按药液与种子重量比等于1.5:1的标准浸种吸水饱和;常规稻50h左右、杂交稻20h左右。7.4.3 催芽与包衣 准备的设施、材料和工具包括保温催芽塑膜大棚、50温水、保温催芽木桶、稻草、无纺布编织袋、农膜等。将完成浸种过程的稻种按种子重:热水重等于 1:1.5 标准入 50温水中浸润 5min,捞取后入塑料大棚保温催芽,种子堆放于垫有 20cm 厚稻草的编织袋上,种堆厚度 40cm 左右,种堆上加盖编织袋,再覆盖 10cm 厚的稻草、加盖农膜。25条件下经 20h 左右稻种破胸露白率达 80%以上,破胸稻种用防病虫专用稻种包衣剂包衣、摊晾干DB42/T 14622018 4 爽后机械播种。也可采用专用水稻催芽设备催芽,具体要求参照设备使用说明进行,种子露白达到 80%以上后照前述方法包衣后播种。7.5 播种 7.5.1 适时早播 鄂东南和江汉平原再生稻种植区,在 3 月中、下旬播种,不早于 3 月 10 日、不迟于 3月 30 日。7.5.2 播种量 一般根据发芽率和种子千粒重差异,按每盘播干种子 70g80g。7.5.3 播种质量 床土厚度以装基质营养床土时填满秧盘后刮平为准;洒水均匀,洒水量以基质营养土吸水接近饱和为标准;播种均匀一致;盖籽土要求干燥、不得混入壮秧剂,盖籽土厚度以不露稻种为准、一般厚 2mm 左右。7.6 暗化处理 将7.5.3播好种子的秧盘按每垛2030盘在保温棚内对齐叠加,最下层离地面悬空20cm或置于10cm厚的稻草垫上,最上层加1空秧压实,多垛集中堆放,暗化垛整体用农膜包裹密封,要求棚内温度2835、相对湿度95%100%,45h左右达到整齐出苗标准,苗高2cm2.5cm,搬运秧盘至专用水稻育秧大棚支架上或预备好的大田苗床进一步培育。7.7 大、中棚育秧期田间管理 7.7.1 摆盘与灌水 专用支架育秧大棚摆盘后根据秧苗水分缺乏程度定时定量喷雾补水。大棚土壤秧床,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下午 4:00 时后,将出苗整齐的秧盘运到备用苗床,按每厢 2 盘紧密对齐摆放,立即灌水,水深至秧盘底部向上 1/3 处,密封厢棚或大棚农膜。7.7.2 水分调节 专用支架育秧大棚定时定量喷雾补水。大、中棚在摆盘后的 3d5d,白天保持田间水位在秧盘底部以上 1/41/3、夜间水位降至厢面或以下;秧苗整体根系扎入苗床后,保持厢沟白天满沟水、夜间半沟水,逐渐降低水位;移栽前 5d7d,保持厢沟无水。7.7.3 温、湿度调控 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开启与关闭大棚,保持棚内高温不超过35;在气温不低于20时,经常性通风降湿。7.7.4 苗床施肥 DB42/T 14622018 5 一般不需要追肥。当 2 叶期秧苗叶色偏黄时,在傍晚按每 667m2秧田用尿素 4kg 兑水500kg 洒施 1 次,移栽前 3d5d 天用同样方法施 1 次送嫁肥。7.7.5 苗期病虫害防控 按以上条件操作一般无需额外防治病虫。遇低温寒潮或保温条件不良时,注意施用农药、预防立枯病。移栽前坚持使用送嫁农药。7.7.6 炼苗 移栽前 5d7d,根据天气状况适时通风、逐级揭膜、降温排湿炼苗。7.8 秧苗素质标准 移栽前,秧苗整体呈结实毯状,单个秧苗白根数10条以上,苗高14cm17cm,秧苗密度1株1.5株成苗/cm2,叶片青秀、整齐一致,叶片挺拔有弹性、假茎粗壮,无病虫害,移栽后的缓苗期3d5d。8 移栽质量 8.1 整地与施基肥 中等肥力田块,头季稻一般总施纯氮14kg/667 m2,其中基肥占45%,相当于施含氮15%的复合肥40kg/667 m2;要求耕细精细、田平泥烂,一般高低落差不超过5cm;单块大田面积大于10000平米时推荐分段垒埂。肥料的选用符合NY/T 496要求。8.2 移栽期调控 秧龄一般为20d左右、最长不超过30d。根据天气预报,避开寒潮对刚移栽的秧苗为害;坚持寒潮到达前3天和寒潮期间不插秧的原则。因天气原因栽插期延迟,相应的秧苗必须提前喷施多效唑150g/L+磷酸二氢钾0.1%+尿素0.4%的混合液调控1次。8.3 机械插秧前的大田标准 一般根据土壤砂、粘程度和耕整程度差异,在耕整后放置1d3d后移栽,泥土稀干标准为要插秧苗不下陷、不倾斜、不露根部茎基。移栽时田间保持2cm以下的薄水层或泥土呈湿润状态。8.4 栽插穴数和基本苗数 一般肥力田块插秧规格30cm14cm16cm,杂交稻每穴2苗3苗、常规稻每穴4苗5苗。8.5 浅插和匀栽 根据田间状况调整好插秧机,插秧深度不超过2.5cm,每穴秧苗数均匀一致、漏插率不超过5%。9 头季稻田间管理 DB42/T 14622018 6 9.1 分段开沟 秧苗移栽大田5d后,根据田间开沟区泥土状态、选择最佳时期,用轻便型专用稻田开沟机械分次开沟,先开地质较高区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