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B35T 1917-2020 薏苡栽培技术规程.pdf
下载文档

ID:2617785

大小:1.26MB

页数:10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35T 1917-2020 薏苡栽培技术规程 1917 2020 薏苡 栽培技术 规程
ICS 65.020.20 B 30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9172020 薏苡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ix lacryma-jobi cultivation 2020-08-24 发布 2020-11-24 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5/T 19172020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产地环境质量要求.1 4 选地与整地.1 5 播种.2 6 施肥.2 7 田间管理.3 8 病虫害防治.4 9 采收贮藏.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福建主要栽培的薏苡品种.6 附录 B(资料性附录)福建主栽薏苡品种种植方式.7 DB35/T 1917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省浦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应朝阳、邓素芳、李振武、李春燕、林忠宁、黄金星、陈恩、谢世勇、陆烝、季彪俊。DB35/T 19172020 1 薏苡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薏苡(Coix lacryma-jobi)的产地环境质量要求、选地与整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贮藏。本标准适用于薏苡栽培种植与采收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净度分析 GB/T 3543.4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GB/T 3543.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 GB/T 3543.6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水分测定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产地环境质量要求 应符合NY/T 5010的规定。4 选地与整地 4.1 选地 宜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耕作层15 cm以上壤土或沙壤土。4.2 开沟整畦 播种前10 d20 d,先耕地除杂后开沟整畦。整畦前先开沟施基肥。单行种植连畦带沟宽100 cm110 cm,双行种植连畦带沟宽160 cm180 cm。DB35/T 19172020 2 5 播种 5.1 种子准备 5.1.1 选种 根据种植区域,选择高产稳产适宜福建省种植的优良品种(福建省认定品种:龙薏1号、浦薏6号、仙薏1号及翠薏1号,各品种特性及适宜区域参见附录A、附录B)。种子质量检验应按照GB/T 3543.3、GB/T 3543.4、GB/T 3543.5和GB/T 3543.6的规定,要求纯度95%,发芽率80%,净度99%,水分13%。5.1.2 种子处理 浸种催芽:播种前1周左右晒种1 d2 d后浸种催芽。用60 温水浸种30 min,捞出后用5%生石灰水浸泡24 h48 h,取出清水洗净后在温度27 30、湿度70%80%的条件下催芽至露白后播种。5.2 播种方式 5.2.1 直播 5.2.1.1 时间:4 月中旬至 7 月上旬播种,随海拔升高适当提早播种。各品种适宜播种期参见附录 B。5.2.1.2 密度:株行距(40 cm70 cm)(80 cm110 cm),或采用宽窄行种植,种植1 000 穴/667 m22 000 穴/667 m2。各品种播种密度参见附录 B。5.2.1.3 方法:穴播,穴深3 cm5 cm,每穴播 56 粒种子,用种量为 0.5 kg/667 m21.0 kg/667 m2,各品种具体用量参见附录B,播种后盖细土 2 cm3 cm 压实。5.2.2 育苗移栽 5.2.2.1 苗床:畦宽 100 cm150 cm,高 10 cm15 cm。5.2.2.2 播种:比直播时间提前 10 d15 d,整畦撒播,播种量 45 g/m250 g/m2,播种后覆土,保持苗床湿润。5.2.2.3 间苗除杂:幼苗 3 叶 1 心或苗高 7 cm9 cm、土壤湿润时间苗。去密留疏,拔去小苗、弱苗、病苗和杂草,每 1 m2保持 400 株基本苗。间苗后追施 0.2%0.4%的尿素水溶液。5.2.2.4 移栽:播种后 25 d35 d,苗高 15 cm20 cm,叶龄 67 叶时移栽。株行距与直播相同,每穴 34 株。6 施肥 6.1 施肥原则 施用的农家肥应经堆沤与无害化处理。化肥的施用应按照NY/T 496规定合理施肥,磷钾肥配施,控制氮肥。有机肥和磷肥全部用作基肥,70%的氮肥、50%的钾肥作追肥。6.2 施肥总量及比例 薏苡按280 kg/667 m2目标产量计算,需要纯N 15 kg/667 m220 kg/667 m2,P2O5 8 kg/667 m210 kg/667 m2,K2O 12 kg/667 m216 kg/667 m2,三者比例为1:0.5:0.8。DB35/T 19172020 3 6.3 基肥 整地开沟时,施农家肥1 000 kg/667 m21 500 kg/667 m2、纯N 5 kg/667 m26 kg/667 m2、P2O5 8 kg/667 m210 kg/667 m2、K2O 6 kg/667 m28 kg/667 m2。6.4 苗肥 45叶时,结合除草间苗,或移栽后10 d左右,施纯N 1 kg/667 m22 kg/667 m2、K2O 1 kg/667 m2。6.5 分蘖肥 78叶或苗高30 cm40 cm时,施纯N 3 kg/667 m25 kg/667 m2、K2O 2 kg/667 m23 kg/667 m2。6.6 穗肥 1516叶时,施纯N 5 kg/667 m26 kg/667 m2、K2O 3 kg/667 m24 kg/667 m2。6.7 粒肥 开花期用KH2PO4 0.1 kg/667 m20.25 kg/667 m2或Na2B4O7 0.25 kg/667 m20.5 kg/667 m2,加50 kg/667 m2100 kg/667 m2水后进行叶面喷施。7 田间管理 7.1 间苗补苗 直播苗长出35片真叶,土壤湿润时间苗补苗。每穴留壮苗24株,去多补少。7.2 中耕除草 第1次中耕除草,结合间苗进行;第2次除草,在苗高25 cm35 cm进行浅耕;第3次除草,在苗高40 cm50 cm、植株封行时进行,结合培土,以浅锄为主。7.3 水分管理 苗期、穗期和灌浆期要及时灌水,勤灌水、灌足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后或沟灌后应排除畦沟积水。分蘖后期应排水搁田,收获前10 d停止灌水。7.4 摘除脚叶 苗株拔节停止后,摘除第1分枝以下的脚叶和无效分蘖。7.5 人工辅助授粉 开花期,每隔3 d4 d,选择无风、晴天上午10:00至12:00,用竹杆或绳索等工具振动植株上部,人工扬花34次。DB35/T 19172020 4 8 病虫害防治 8.1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使用农药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应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优先,合理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防控技术。8.2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为黑穗病(Ustilago coicis)、叶枯病(Bipolaris coicis);主要虫害为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黏虫(Mythimna separata)。8.3 农业防治 8.3.1 合理轮作 水旱轮作或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避免连作。8.3.2 清洁田园 及时从基部拔除病株、有虫株,带出田间深埋;收获后,将植株、落叶等集中处理。8.4 物理防治 6月至10月成虫发生期,每公顷设置12台小型太阳能诱虫灯或1530个糖醋液盆诱杀玉米螟、黏虫成虫;田间每公顷悬挂玉米螟、黏虫性息素及配套诱捕器各7590个,或插设3045个稻草把,引诱黏虫成虫产卵并灭卵。8.5 生物防治 应用生物源农药,保护和利用天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8.6 化学防治 8.6.1 黑穗病 播种前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5%拌种。扬花期采用40%苯醚甲环唑或爱苗1 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5 d7 d喷1次,连续喷药23次。8.6.2 叶枯病 发病初期,每隔7 dl0 d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或1%申嗪霉素1 000倍液喷雾防治,连续喷23次。8.6.3 玉米螟 心叶期用苏云金杆菌(Bt)乳剂300倍液,或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 500倍液,或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 000倍液灌心叶。8.6.4 黏虫 用25%灭幼脲悬浮剂1 500倍液,或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 500倍液,或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 000倍液喷雾防治黏虫幼虫,施用23次,每次间隔7 d10 d。DB35/T 19172020 5 9 采收贮藏 9.1 留种 采收前,选分蘖率强、着粒密度高、成熟期较为一致、无病虫害、具有所栽品种典型性状与丰产性好的单株作为种株,收割后存放2 d3 d后熟后手工脱粒,选留成熟、饱满的籽粒晒干作为生产用种。9.2 采收晾晒 当叶子呈枯黄色,70%80%籽粒成熟时收割,田间脱粒后立即晾晒,翻晒至含水量13%即可加工或进仓。9.3 去杂脱壳 去除壳皮、粉尘及碎粒等杂物。碾去种壳和种皮,干燥贮藏。DB35/T 19172020 6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福建主要栽培的薏苡品种 福建主要栽培的薏苡品种有“浦薏6号”、“龙薏1号”、“仙薏1号”和“翠薏1号”,表A.1给出了各品种特性。表A.1 福建主要栽培的薏苡品种及特性 薏苡品种 品种特性 龙薏 1 号 多在龙岩地区种植,全生育期 170 d190 d;株型较紧凑,分蘖能力较强,茎秆粗壮,茎节 1020 个,株高 1.5 m2.8 m,叶片约 22 片、线状披针形,长 20 cm40 cm,宽 1.5 cm5 cm;花为总状花序,腋生及顶生成束,花单性。果实为颖果。每 667 m2有效穗约 2 万个,每株粒数约 220 粒,平均结实率 85%,百粒重约 7.5 g。品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蛋白质 14.8%,氨基酸含量115 g/kg。产量 250 kg/667 m2350 kg/667 m2,最高产量 400 kg/667 m2。2009 年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闽认杂 2009001)。浦薏 6 号 多在浦城县种植,全生育期 150 d170 d;株型紧凑,茎秆粗壮,茎节 1520 个,株高 2.2 m2.8 m;叶片长披针形,长 20 cm40 cm、宽 1.5 cm5.0 cm;花单性,总状花序;果实为颖果,成熟颖果为灰白色,颖壳薄;每 667 m2有效穗约 2.2 万个,穗粒数约 130 粒,结实率 80%,百粒重约 10 g,糙米率 65%,精米率 60%,整精米率 50%。产量 230 kg/667 m2323 kg/667 m2,最高产量可达 370 kg/667 m2。经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所检测:蛋白质 13.9%、脂肪 6.9%、Ca 93 mg/kg、Zn 18 mg/kg、17 种氨基酸含量 135.3 g/kg。2011 年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闽认杂 201101)。仙薏 1 号 多在莆田市种植,全生育期 130 d 左右,株型较紧凑,分蘖力适中,茎节 12 个左右;株高 1.6 m 左右;主茎叶数 15 片左右,叶长 30 cm、宽 3.2 cm 左右,叶长披针形,具有白色薄膜状叶舌,基础鞘状包茎;总状花序,腋生及顶生成束,花单性;颖果椭圆形,长 0.8 cm、宽 0.5 cm 左右;种仁白色微透明;每 667 m2有效穗约 4 万个,穗粒数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