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34T
4258-2022
山核桃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技术规程
4258
2022
山核桃
种质
资源
收集
评价
技术规程
ICS 65.020.01 CCS B 66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2582022 山核桃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l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Carya cathayensis germplasm resources 2022-08-31 发布 2022-09-30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4/T 4258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金寨县富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宁国市林业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滁州市老嘉山国有林场。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素传、季琳琳、吴志辉、蔡卫兵、赵道伦、常君、陶汝鹏、朱先富、韩文妍、王陆军。DB34/T 42582022 1 山核桃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种质资源收集、种质资源特性记载、种质资源评价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核桃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 5009.1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GB/T 14488.1 植物油料 含油量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种质资源收集 调查范围 天目山山脉及黄山余脉的山核桃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及特殊种质。调查对象 选取达到稳定结果树龄具有代表性的结果树 5 株,枝条采集在树冠外围中上部抽取生长正常的 30条枝条,果实采集随机抽取样果 30 个。调查方法 采取查询相关资料、知情人访谈、踏查、样地调查、线路调查、单株调查等方法。调查时间 每个性状数据采集应在同一地点相同条件下至少进行 3 个生长周期。调查内容 详见附录A中表A.1。5 种质资源特性记载 DB34/T 42582022 2 种质基本信息 5.1.1 始果期 早实、中等和晚实。从定植实生苗开始,到初次结果,8 年为早实,810 年为中等,10 年为晚实。5.1.2 用途 果用、油用和其它。5.1.3 繁育方式 播种、嫁接和其它。5.1.4 原产地 种质的原产省、县(市、区)、乡镇、村、小地名。5.1.5 选育单位及选育人 选育山核桃品种(系)的机构或个人。5.1.6 种质历程 品种(系)通过新品种登记的地区和时间,引进品种引进的地区和时间,育成品种的育成地区和时间。形态特征 5.2.1 树高 分类如下:a)8.0 m 为矮小;b)8.0 m12.0 m 为中等;c)12.0 m 为高大。5.2.2 树姿 常见树姿按图1分类,具体如下:a)直立(多数骨干枝向斜上直伸,分枝角度30);b)半开张(多数骨干枝向上斜伸,30 分枝角度60);c)开张(多数骨干枝水平伸展的甚多,分枝角度60)。DB34/T 42582022 3 图1 山核桃树姿 5.2.3 树势 随机测量 30 条树冠外围新梢长度,取平均值,以新梢的平均长度来衡量树势,标准见附录A中表A.1。5.2.4 胸径 用围尺测量树干距地面 1.3 m 处的直径,若地面至分枝点高度不足 1.3 m,则测量分枝点下树干直径作为胸径,精确到 0.1 cm。5.2.5 冠幅 分东西、南北两处测量并记录树冠宽度,精确到 0.1 m。5.2.6 分枝角度 分枝与主干的角度划分如下:a)30 为小;b)30 60 为中;c)60 为大。5.2.7 叶形 以成龄结果树树冠外围正常发育枝中段羽状复叶中部的小叶片为对象,观察完整小叶片的形状,按照长宽比进行划分,划分结果如下,见图2:a)披针形(长宽比4.0,最宽处近中部);b)倒卵状披针形(2.5长宽比4.0,最宽处近中部)。a 直立 b 半开张 c 开张 DB34/T 42582022 4 a.披针形 b.倒卵状披针形 图2 叶形 5.2.8 小叶数 如下:a)5 片为少;b)79 片为中;c)9 片为多。5.2.9 叶片颜色 以树冠外围正常发育枝中段羽状复叶为观察对象,记录为绿色或其它:如果是其它颜色,在“其它”项后的方括号内注明。5.2.10 叶尖形状 以成龄结果树树冠外围正常发育枝中段羽状复叶上的中部小叶片为对象,观察完整小叶片叶尖的形状,划分结果如下,见图3:a)渐尖(先端尖形而呈尾状);b)锐尖(先端呈锐角而中央尖不作长尾状)。a 渐尖 b 锐尖 图3 叶尖形状 5.2.11 雌雄花异熟性 如下:a)雄先型:雄花先于雌花开放;b)同期型:雄花与雌花基本同时开放;DB34/T 42582022 5 c)雌先型:雌花先于雄花开放。5.2.12 雄花序长度 如下:a)10.0 cm 为短;b)10.0 cm 为长。5.2.13 雌花数量 如下:a)12 朵为少;b)34 朵为多。5.2.14 坚果形状 观察资源典型坚果形状,按图4确定坚果形状。分为扁圆形、圆形、阔卵形、其它。若为其它形状,在括号中注明。a 扁圆形 b 圆形 c 阔卵形 图4 坚果形状 5.2.15 果实大小 随机选取 30 个山核桃青果,按图5方法用游标卡尺测定青果、坚果的纵径与横径,精确到 0.01 cm。横径 纵径 横径 纵径 图5 果实大小 5.2.16 单果质量 随机称量 30 个青果、坚果的单果重,计算平均值,精确到 0.01 g。5.2.17 核壳厚度 DB34/T 42582022 6 用螺旋测微尺或游标卡尺随机测量 30 个坚果的核壳厚度,计算平均值,精确到 0.01 mm。5.2.18 种仁饱满度 随机取 30 个坚果,剥除核壳,用目测法观察种仁的饱满程度,记录其占多数的状态,饱满程度划分如下:a)不饱满(种仁肉皱缩严重,甚至干瘪,无商品及食用价值);b)较饱满(种仁较充实,少量半仁肉皱缩);c)饱满(种仁肥厚,充实)。5.2.19 鲜出籽率 随机称量 30 个青果的总果重,剥除外果皮,称量总坚果重,根据公式(1)计算出籽率(精确到0.01):出籽率()=(总坚果重/总青果重)100 (1)5.2.20 出仁率 随机称量 30 个坚果的总果重及总仁重,根据公式(2)计算出仁率(精确到0.01):出仁率()=(总仁重/总坚果重)100 (2)生物学特性 5.3.1 萌芽期 从芽体开始萌动到露出幼叶的时间。5.3.2 展叶期 当全树有 5 的第一片幼叶展开时期。5.3.3 雄花初开期 随机观察 30 条雄花序,有 5 基部小花开始散粉时期。5.3.4 雄花盛开期 随机观察 30 条雄花序,记录 50 基部小花开始散粉时期。5.3.5 雌花初开期 随机观察 30 簇雌花序雌花柱头张开情况,5 雌花柱头呈倒“八”字型时期。5.3.6 雌花盛开期 随机观察 30 簇雌花序雌花柱头张开情况,50 雌花柱头呈倒“八”字型时期。5.3.7 果实成熟期 全树有 30 果皮变黄的时期。5.3.8 落叶期 全树叶片正常脱落到 75 的时期。DB34/T 42582022 7 结实特性 5.4.1 早熟性 根据山核桃品种果实成熟先后的性状分为以下 2 级:a)早熟(8 月底成熟);b)正常(白露前后成熟)。5.4.2 单枝结果数 随机观测树冠外围 30 个结果枝的座果数量,计算平均值。5.4.3 丰产性 测试品种进入盛果期后,在同一管理水平下连续测定 3 a 的坚果产量(kg),测产在白露前后成熟期进行,根据每 m2 树冠投影面积坚果产量,分为以下3级:a)弱(0.5 kg/m2);b)中(0.5 kg/m21.0 kg/m2);c)强(1.0 kg/m2)。5.4.4 稳产性 植株结实产量的年度稳定性指标,用盛果期连续3a单位冠幅产量的变异系数衡量,根据其变幅分为3级:a)弱(50);b)中(2050);c)强(20)。品质特性 5.5.1 脂肪含量 分类如下:a)64为低;b)6467为中;c)67为高。5.5.2 蛋白质含量 分类如下:a)0.7为低;b)0.70.8为中;c)0.8为高。抗性 5.6.1 抗病性 5.6.1.1 病害高发季节,采用田间调查法鉴定山核桃品种病害(溃疡病、枝枯病、黑斑病、褐斑病)发生情况,每品种随机取样 30 株以上,每品种随机观察树体不同部位 30 个以上干、枝、叶和果实,按照公式(3)统计病干(枝、叶、果)数并计算病干(枝、叶、果)率():DB34/T 42582022 8 Dr()=(Wi/Li)100 (3)式中:Dr病干(枝、叶、果)率;Wi第i个病干(枝、叶、果)数;Li第i个干(枝、叶、果)数。5.6.1.2 抗病性根据病干(枝、叶、果)率分为 3 级:a)弱(60);b)中(3060);c)强(30)。5.6.2 抗虫性 5.6.2.1 虫害高发季节,采用田间调查法鉴定山核桃品种虫害(山核桃花蕾蛆、山核桃刻蚜、咖啡木蠹蛾)发生情况。每品种随机取样 5 株以上,每品种随机观察树体不同部位 30 个以上雄花序、枝条、叶片和果实,按照公式(4)统计虫枝(雄花、叶、果)数并计算虫枝(雄花、叶、果)率():Ir()=(Wi/Li)100 (4)式中:Ir虫枝(雄花、叶、果)率;Wi第i个虫枝(雄花、叶、果)数;Li第i个枝(雄花、叶、果)数。5.6.2.2 抗虫性根据虫枝(雄花、叶、果)率分为 3 级:a)弱(60);b)中(3060);c)强(30)。6 种质资源评价 评价指标 丰产性、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早实性、早熟性、单坚果质量、鲜出籽率、出仁率、抗性。标本采集 应在植株达到盛果期及正常生长情况下观察和采集样本。数据采集 每个性状应在同一地点相同条件下至少进行 3 年的重复调查采集。指标测定方法 种仁蛋白质、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分别按 GB 5009.5、GB/T 14488.1 和 GB 5009.168 执行。种质评价 6.5.1 油用 DB34/T 42582022 9 应同时符合附录A中表A.2中油用优良种质资源下标“”指标外,还应符合标“”的至少1项指标。6.5.2 果用 除应同时符合附录A中表A.2中果用优良种质资源下标“”指标外,还应符合标“”的至少1项指标。6.5.3 特异种质资源 符合附录A中表A.2中特异种质资源下标有“”的任何 1 项指标。DB34/T 42582022 10 A 附录A (规范性)山核桃种质资源特性记载 A.1 表 A.1 给出了山核桃种质资源特性记载格式。表A.1 山核桃种质资源特性记载表 种质 基本 信息 种质名称 种质来源 a.选育品种 b.引进品种(系)c.遗传材料 d.其它 种质类型 a.早实 b.中等 c.晚实 用途 a.果用 b.油用 c.其它 繁育方式 a.播种 b.嫁接 c.其它 选育单位及选育人 种质历程 a.新品种登记地区()和时间();b.引进品种引进地区()和时间();c.育成品种育成地区()和时间()原产地 省(市)(),县(市、区)(),乡镇(),村(),小地名()形态 特征 树姿 a.直立 b.半开张 c.开张 树高(m)冠幅(m)胸径(cm)树势(cm)a:弱(20);b:中(2050);c:强(50)新梢长度(cm)分枝角度 a.小;b.中;c.大 叶 叶形 a.:披针形;b:倒卵状披针形 叶尖 a:渐尖;;b:锐尖 叶片颜色 小叶数 a 少 b 中 c 多 花 雌雄花异熟性 a.:雄先型;b:同期型;c:雌先型 雄花序长度 a:短;b:长 雌花数量 a:少;b:多 坚果 坚果形状 a:扁圆形;b:圆形;c:阔卵形;d:其它 果实大小(cm)单坚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