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3302T
008-2018
望海茶生产技术规程
008
2018
望海茶
生产技术
规程
ICS 67.140.10 X 55 DB3302 浙江省宁波市地方标准 DB 3302/T 0082018 代替 DB3302/T 008.14-2005 望海茶生产技术规程 2018-06-21 发布 2018-06-21 实施 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3302/T 0082018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3302/T 008.12005望海茶 第1部分 苗木、DB3302/T 008.22005望海茶 第2部分 栽培技术、DB3302/T 008.32005望海茶 第3部分 鲜叶采摘与加工技术、DB3302/T 008.42005望海茶 第4部分 商品茶。与原标准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删除部分术语和定义(见 3,2005 版第 1 部分:3)规范苗木要求,删除表“茶苗质量要求”(见 5.1,2005 版第 1 部分:4.2,4.4)修改茶树苗木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及包装运输(见 5.2,2005 版第 1 部分:5,6,7,8)简化建园规划设计要求(见 6.1,6.5,2005 版第 2 部分:4.1,4.5)删除重点推广早生、特早生品种的建议(见 4.1,2005 版第 2 部分:5.1)修改定植密度、基肥和树冠管理(见 7.2,7.3,8,2005 版第 2 部分:6.2,6.3,7)。提出施肥原则,进一步明确肥料质量要求,并删除表“有机肥料污染质允许含量”(见10.1,10.5,2005 版第 2 部分:9.4 表 1)。调整物理、生物防治内容及茶园禁限止农药使用要求,删除表“常用生物农药介绍”(见14.3.2.2,14.3.3.3,14.3.4.3,2005 版第 2 部分:13.3.2.2,13.3.3.3,13.3.4.3)。调整规范性附录“望海茶茶园可使用的农药品种及其安全标准”(见 14.3.4.2、附录 A,2005 版第 2 部分:附录 B)。调整主要病虫害防治内容,增加附录“茶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推荐使用药剂”(见 14.4、附录 B,2005 版第 2 部分:13.4)。调整鲜叶采摘标准到资料性附录 C,并增加“特上”等级,明确其感官要求(见附录 C:C.2.2,C.2.3,2005 版第 3 部分 3.1,第 4 部分 4.2)。合并加工厂、设备及人员要求(见 16,2005 版第 3 部分:4,5,6)调整加工技术中“足火”工艺为“足烘”、调整杀青工艺参数(见 17.1,17.9,17.3,2005 版第 3 部分:7.1,7.7,7.3)调整鲜叶“摊放厚度”技术要求(见 17.2.3,2005 版第 3 部分:7.2.3)调整望海茶质量要求作为资料性附录(见附录 C,2005 版第 4 部分:商品茶)。明确望海茶“三绿”特征(见 C2.1.1,2005 版第 4 部分 4.1.1)。删除附录“望海茶标准实物样制作使用方法”(见 2005 版第 4 部分:附录 A)。调整卫生指标和卫生、质量安全指标要求,删除表格“农药残留限量”(见附录 C2.4,C3.5,见2005 版第 4 部分:4.4、5.5)。调整标志、标签和包装的要求(见 C5,C6.1,见 2005 版第 4 部分:7,8.1)。增加附录“望海茶栽培技术模式图”、“望海茶加工技术模式图”(见资料性附录 D、E)。本标准由宁波市林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宁波市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海县茶业协会、宁海县农业(茶叶)产业化办公室、宁海县林特技术推广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燕华、林伟平、陈洋珠、韩震、秦岭、冯家浩、胡桐。本标准所代替的版本发布情况为:DB3302/T 008.141999、DB3302/T 008.142005。DB3302/T 0082018 1 望海茶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望海茶”茶园苗木的要求、建园规划、品种选择、新园定植、树冠管理、土壤管理、茶园施肥、茶园水分、冻、热害防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鲜叶原料、加工厂、加工技术、质量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宁波市地区“望海茶”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480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02 茶 取样 GB/T 8303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GB/T 8305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T 8310 茶 粗纤维测定 GB/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1767 茶树种苗 GB/T 15063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T 18877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GH/T 1077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NY/T 227 微生物肥料 NY 525 有机肥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 5018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SB/T 10035 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SB/T 10037 红茶、绿茶、花茶 运输包装 DB3302/T 0082018 2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立体采摘茶园 是指树冠垂直方向具有一定的采摘深度,水平方向具有一定幅度和分枝密度,以同一级分枝为主要生产枝,以采摘春名优茶原料为主要目标的茶园模式。4 品种选择 4.1 新发展的基地,应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质量好、适制性强的少毫类无性系良种,如乌牛早、迎霜、浙农 117、龙井系列、中茶 108 等,实行早、中、晚品种合理搭配。4.2 对原有的鸠坑有性系品种,经过更新改造后,也可作为保留品种。5 茶树苗木 5.1 苗木要求 5.1.1 苗木分级以一足龄苗高、茎粗、根长为主要依据,着叶数和一级分枝数为参数指标。苗木分为二级,一、二级为合格苗,低于二级标准的苗木为不合格苗,不得作为生产性商品苗出圃。5.1.2 苗木插穗应来自于良种母本园。5.1.3 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种苗禁止调入。5.1.4 苗木的质量要求应符合 GB 11767 中、级的规定。5.2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与包装运输 按GB 11767规定执行。6 建园规划设计要求 6.1 产地环境条件要求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5010 规定的要求。6.2 道路和水利系统 6.2.1 根据基地的规模、地形和地貌等条件,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包括主道、支道、步道和地头道,以茶厂为中心,与各区、片、块有道路相通。6.2.2 建立完善的水利系统,做到能蓄能排,条件好的宜建立茶园节水灌溉系统。6.3 茶园生态建设 6.3.1 茶园应远离城镇、工厂、交通干线,附近没有污染源。6.3.2 茶园四周或茶园内不适合种茶的空地应植树造林,茶园的上风口应营造防护林。主要道路、沟渠两边种植行道树,梯坎边种草。6.3.3 对缺丛短行严重,覆盖率低于 50%的茶园,通过补植缺株,合理的剪、采、养等措施,提高茶园覆盖率。DB3302/T 0082018 3 6.3.4 为防止由于大面积耕作带来的病虫害流行,要保持茶园生物群落的多样性。6.3.5 茶园的规划和建设应有利于保护和改善茶区生态环境,维护茶区生态平衡,发挥茶树良种的优良种性,便于茶园的灌溉和机械作业。6.3.6 建立完善的农事活动档案,记载生产过程中如农药、肥料的施用情况及其它栽培管理措施。6.4 立地条件 6.4.1 土层深度 100cm 以上。6.4.2 土壤呈酸性,PH 值 4.56.5 之间,土壤要求肥沃。6.4.3 山坡地或丘陵地,坡度要求在 25以下。6.5 开垦 茶园开垦按照NY/T 5018要求执行。7 定植 7.1 定植时间 7.1.1 春季定植:2 月中旬至 3 月上旬。7.1.2 秋季定植:10 月上旬至 11 月下旬。7.2 定植密度 7.2.1 双行种植规格:大行距 150cm,小行距 30cm-40cm,丛距 33cm,每丛 2 株,每亩用苗数 5000 株-5500 株。7.2.2 单行种植规格:单行距 120cm,丛距 33cm 左右,每丛 2 株,每亩用苗数 3000 株左右。7.3 基肥 茶行确定后,按茶行开种植沟,种植沟内施足底肥,以有机肥和矿物源肥料为主,施肥量按照NY/T 5018中5.2施肥要求执行。7.4 栽种 7.4.1 按设定的行株距,开好移植沟或定植穴。为保持沟(穴)内土壤湿润,最好是现开现栽。7.4.2 栽植茶苗时,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将土填入沟(穴)中,逐层填土,层层压实,将土壤覆盖至不露须根时,用手将茶苗轻轻向上一提,使茶苗根系自然舒展。然后再适当加细土压紧,随即浇足“定根水”,再在茶苗根部覆些松土。一般栽到埋没根颈处为适度。7.4.3 移栽定植后有条件的可以及时铺草覆盖,防旱保苗。覆盖材料可用茅草、稻草、桔杆等,每 667m2用量 1000kg。栽后定期检查成活情况,发现缺株,适时补齐。8 树冠管理 8.1 立体采摘茶园 8.1.1 定型修剪 DB3302/T 0082018 4 新种植茶园,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植时进行;第二次在栽后第二年春茶采摘结束后进行;第三次在定植后,第二年7月上中旬进行。修剪高度分别为离地15cm、25cm30cm、35cm40cm。第三年起春茶采摘结束后,每年进行一次树冠更新修剪,在上年剪口上5cm左右处剪去枝梢。当剪口高度超过80cm时,回剪到第二次定剪口。8.1.2 续梢养冠 除春茶留鱼叶采外,其余各季宜蓄而不采。8.2 平面采摘茶园 定型修剪:新种植茶园,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植时进行;第二次在栽后第二年春茶采摘结束后进行;第三次在定植后第二年7月上中旬进行。修剪高度分别为离地15cm、25cm30cm和35cm40cm。8.3 树冠更新 8.3.1 轻修剪 对象是采摘夏秋茶的成龄茶园,每年进行1次。宜在12月下旬前或春茶萌动前半个月进行。用修剪机或篱剪剪去树冠面3cm5cm的枝叶。8.3.2 深修剪 茶树形成“鸡爪枝”层时,春茶后及时剪去冠面15cm20cm的枝叶。8.3.3 重修剪 树势衰老、骨干枝仍较健壮的茶园在春茶提早结束后(5月中下旬),离地35cm40cm处剪去上部枝梢。8.3.4 台刈 早春或春茶后用锋利工具,在离地20cm处,刈去骨干枝衰老茶园的衰老冠层。9 土壤改良与管理 9.1 土壤检测 定期检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一般每两年检测一次,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的采取土壤改良措施。9.2 土壤改良 9.2.1 深翻改土 9.2.1.1 每年或隔年一次,一般在 9 月11 月秋茶结束后进行。9.2.1.2 茶行行间深翻深度为 20cm30cm。9.2.1.3 深翻结合施肥,每 667m2施饼肥或商品有机肥 200kg400kg 或茶叶专用复合肥 100kg。9.2.2 中耕除草 9.2.2.1 春茶前,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中耕,深度 5cm10cm。DB3302/T 0082018 5 9.2.2.2 夏茶前中耕,在春茶采制结束后 5 月下旬进行,深度 10cm15cm。9.2.2.3 伏耕在 7 月上旬至 9 月上旬,深度 15cm20cm。9.2.2.4 茶园中耕、深翻、除草除用传统方法外,还可用茶园中耕施肥机进行。9.3 茶园铺草 9.3.1 在高温、干旱和寒冷季节到来前的夏初和秋末,在茶树行间铺草,既可抗旱抗寒,又可增进土壤肥力。9.